APP下载

试论骨干校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012-08-15肖宏华邓跃军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7期
关键词:骨干双师校企

肖宏华,邓跃军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实施国家骨干校建设是加快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骨干校建设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当前,积极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格局是高职院校尤其是骨干校建设和发展的应有之义。在新的办学体制机制下,确保和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重要前提。

一、骨干校建设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新要求

在骨干校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创新办学理念,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要推动骨干校建设又好又快实施,切实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教师是关键。由此,骨干校建设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教师应该具有双师素质。在骨干校建设中,各专业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新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后,教师素质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具备双师素质——既具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具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有效完成传授知识、训练学生技能的任务。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是构建“双主体”高技能人才长效机制的重要前提。

2.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骨干校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开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面向企业员工、下岗职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与区域经济支柱产业、新兴行业、骨干企业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切实履行社会服务能力的应有之义。

3.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骨干校课程体系的建设重点在其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使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对应,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对课程的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中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并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系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再次,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教学方法、手段、职业安全健康教育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不断变换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如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具有典型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安全健康意识。

二、骨干校建设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1.工学交集。校企合作、工学交集是高职院校教师适应骨干校建设的根本途径。校企合作、工学交集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模式和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

(1)校企合作、工学交集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举措。骨干校建设要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的目的,就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实现教师从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努力做到高职院校既出人才,又出成果,也出产品。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主动参与项目研发,努力争取研究课题(特别是横向课题),通过校、企(所)合作,实现技术应用、服务,促进教师从知识型向技能型进行转化,提高专业能力,丰富充实教学内容。

(2)校企合作、工学交集是促进高职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把课堂搬到实习实训室,通过实习实训的操作过程,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只是从理论上理解以后,操作给学生,学生也只是通过观看来进行理解。产学研结合将教学课堂搬到生产一线,将新技术运用到生产上,有利于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高职毕业生达到“零”距离上岗的目的,并且使学生能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实践能力。

2.考取证书。虽然“双证”不是“双师”,但取证是教师培养实践能力的一个基础。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考取与本专业相对应的实际工作中的技术职称。如会计专业的教师考取会计师证、注册会计师证,旅游专业的教师考取导游证,管理专业的教师考取经济师证、职业经理资格证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资格证书与实践能力并不能划等号,专业资格证书是通过考理论而取得的,并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实践,高职院校对这部分教师要积极引导,为他们提供实践的良好环境。

3.工作实践。高职院校教师取证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高职院校都有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内的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提出建设方案、参与项目建设的质量监控等。还可以有计划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社区等一线进行学习、调研,也可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进行业务实践,及时了解专业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生产技术和管理信息,并及时把最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4.完善兼职教师工作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该培养与引进两手抓,特别要加强引进把握专业技术改革方向、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专业带头人和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骨干教师,以改变现有教学团队的结构。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一批把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军人物,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5.改进评价制度,提高相应待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晋升职称、评审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团队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如在职称评审中,教育、人事等部门应单独设置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把教师实践能力作为提升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条件之一,适应降低学术要求,促进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推动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骨干校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以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校企深度融合、产教研有机结合、专兼结构合理,具有实用技术性和操作技能性的双师素质专业教学队伍。

参考资料:

[1]李正峰.浅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2]朱勤.示范性高职建设对教师要求的解读[J].职业教育研究,2008,(9).

猜你喜欢

骨干双师校企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骨干风采展示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