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博物馆综合实力、文化魅力及活力的提升
2012-08-15陈曙光
陈曙光
(皖西博物馆,安徽六安 237000)
试论博物馆综合实力、文化魅力及活力的提升
陈曙光
(皖西博物馆,安徽六安 23700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文博事业进入新阶段。当前新一轮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已普遍展开,其为文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提升博物馆的综合实力、文化魅力及内在机制上的活力,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博物馆;实力;魅力;活力;提升
一、提升博物馆“实力”,增加“分量”
实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分量即重量。实力决定着事物的分量。就博物馆而言,实力是博物馆管理能力、藏品能力、陈展能力、服务能力、研究能力的总和,是博物馆服务社会、履行职能的本领。
1.管理能力的提升。目前,地市级以下的博物馆管理水平、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在学习与借鉴时,建立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并重的管理方式较为可行。制度化管理方式是依靠行政指挥系统、行为规范、技术标准以及组织权威等手段来实施管理的方式。这是我们目前普遍使用的,它可以保证博物馆的基本秩序和效率,但这种管理方式显现着僵而不活的特质。人性化管理方式则是运用人的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式。它可以极大地调动人的潜能,但可能会因人的主动性得以张扬而容易造成无序状态,这种管理方式显现着活而易乱的特质。所以应建立二者并重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辉。
2.藏品能力的提升。藏品能力包括藏品的征集能力和藏品的保管能力二个层面。藏品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基石,是立馆之本。藏品越丰富、价值越高,文化积淀和社会内涵就越丰富,博物馆的分量和地位才越能得到体现,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藏品征集工作一直是我馆的困惑之处,我馆现有的藏品绝大多数来源于考古发掘,还有一小部分是社会捐赠。对散见于民间的东西,或由于经费的掣肘,或由于日常工作的忽视与不力,或由于大脑中对征集标准及范围的狭隘认识等原因,而越来越多地被个人抢先征集而去。所以,应充分认识到藏品征集的紧迫性,主动走出去,打探摸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征集工作,把征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之列,不能坐等送上门。由于经济的发展,国家文物部门对许多地市级馆保管环境的硬件投入加大并且收效明显,藏品保管条件逐渐有了较大的改善。那么软件条件是否能跟上呢?拿我馆来说,在地市级博物馆中,我馆藏品保管人员的基本素质及工作绩效应该是得到肯定的,但是工作仍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仍然有大量的工作需做,仍然应有更大的作为。
3.陈列展览能力的提升。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博物馆奉献给社会的精神文化产品。特别是在当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市场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着力提升博物馆的陈展水平,对发挥博物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推动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显得尤为重要。就我馆而言,随着新馆的建成,面对新的发展空间,如何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利用皖西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出主题明确、个性鲜明、内涵丰富、表现手段新颖的陈列展览;如何将陈列展览的专业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融为一体;如何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尽显陈展精美的同时,更加注重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等,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深入研究、广泛吸纳、大胆借鉴、创造性地运用,将是我们的必经之路,这里面将包含着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须百倍的努力、百倍的奋斗与其抗争。我想经历了这种百倍努力、奋斗与抗争的心灵体验与工作实践,我们会锤炼出一支出色的队伍。
4.服务能力的提升。“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博物馆的服务意识已得到普遍强化,服务理念也基本成为博物馆人的自觉意识。博物馆学者宋向光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博物馆工作重心向优质服务的转换,喻示我国博物馆已进入服务时代”。而上海博物馆更是提出了“一切为了开放”的服务理念。企业“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用之于博物馆其核心就是“热爱受众”,只有热爱受众,才能全心全意地为受众服务。馆区各项服务功能的设置虽显现着明显的社会服务属性的特质,但博物馆的人性化服务更是博物馆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热情的接待、精彩的讲解、周到的服务,更能打动人,更能提升博物馆的整体形象。香港历史博物馆的通讯上是这样描述其服务的:“丰富的藏品,还要有我们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微笑和友善亲切的态度,这样才可以令博物馆活起来;怀着深厚的人情味,人与人之间真情实感的互动和沟通,可以在这里找到……。”从确立理念到表明态度再到展示能力,这一切要求博物馆人第一要练好内功,这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是立人立业的本领。第二要练好外功,这是适应外部环境,迎接各种挑战的本领。第三要练好轻功,这是为人处世的技巧,协调各种关系的本领。练好三功,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再从言、谈、举、止的点滴做起,优质服务还会离我们远吗?
5.研究能力的提升。研究是一项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认识活动。研究职能是博物馆基本职能的组成部分,是维系各项工作的纽带,是立馆之据。在地市级以下的博物馆,受种种固有因素的制约,这一职能往往呈现着弱态,有些势单力薄,是我们工作中的瓶颈。那么如何迅速提升现有人员研究能力呢?我感觉借鸡下蛋不失为一种途径。在充分调动本馆人员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参与性的同时,依靠本地大专院校、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等社会力量,来共同提升博物馆的研究水平是一条可探索之路。组织专家就文物、考古、地方历史、市场开发、理论探索、管理等内容制定研究专题,分期分批组织力量集中进行研究,集中出成果,并努力将成果运用于各项工作。当然,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我们努力做好与社会上专家学者间的沟通与交流工作,努力争取他们扶持、帮助文博事业的发展,争取他们加入到文博事业的建设中来,成为博物馆研究工作的学术带头人,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培育起一支稍具实力的学术研究队伍,以推进文博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研究水平,推动文博事业沿着科学、规范和服务社会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提升博物馆“活力”,增加“变量”
活力指的是旺盛的生命力;变量即数值可以变化的量。活力决定着事物的变量。就博物馆而言,活力包括创新能力、策划能力、执行能力。
1.创新能力的提升。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通过传承优秀、汲取精华的过程而不断地更新、提高和发展的。博物馆创新能力的提升,要求我们摆脱传统办馆理念的桎梏,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着力提升思维力。思维力作为智力结构的核心,它通过敏锐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各种信息和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抽象加工,形成新的认识和指导行动的方案。我们应树立“人人都有改善的能力,事事都有改进的余地”的理念,努力培育、提升思维力。与时俱进,把握住时代的脉搏,顺应时代潮流、激活大脑,让“金点子”在脑海里激荡,让思想的烈焰在脑海中燃烧,努力实现管理方式创新,陈列展览创新,优质服务创新,促进各项工作上台阶。
2.执行能力的提升。《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前言里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执行是硬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即便是我们已经拥有了设施完善的馆舍,丰富的藏品,高水平的陈列展览,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模式等等,要实现事业的发展,一切的落脚点都要放在执行上。正所谓行动重于方案,执行重于一切。微处理器的发明者泰德·霍夫讲过这样一番话:“我记忆所及的是有意义的经历之一是遇到过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想法不一定比别人高明,不同之处仅在于他们有一股推动力去追求设想的实现。推动力看来比设想更重要。我想这对于发明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这番话难道不值得我们静静的深思、慢慢的品味吗?那么,对那名耳熟能详的口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是否又有了新的理解和受到新的启迪呢?
3.策划能力的提升。策划即筹划、谋划。它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可以说现代社会的一切活动均起于策划。就博物馆而言,策划的重点应放在陈列展览的组织与推介上,即如何发掘利用好各类资源,组织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陈列展览;如何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将凝聚博物馆人心血与汗水的陈列展览推介出去。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较为成熟的范例,如在大展前一段时间在举办地及外展地启动系列宣传,报道展品的来源、相关的知识及文化内涵,开箱、布展、特展品等信息,设置悬念,每日更新,使大展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临展时再重炮推出,集中报道,使之成为一时的焦点。这种宣传方式相对于我们过去仅在临展前做一些报道,而缺少对所展示的文化现象作整体的、深度的、震撼的报道,没有煽动起公众的期待与渴望,要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精心的策划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应对此花大功夫,下大力气。
三、提升博物馆的“魅力”,增加“增量”
所谓魅力,即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增量是指一个变数由一数值变为另外一数值,从这另外一数值中减去原来的数值所得的差。魅力决定着事物的增量。博物馆的魅力表现为它的表现能力、吸引能力、影响能力。
1.表现能力的提升。表现能力是一种自我展示的能力,是关乎魅力、形象、影响力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社会、他人对其的评价。对博物馆而言,它是博物馆的工作业绩,博物馆人的素质能力、言谈举止、工作作风等的一种集中呈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褒奖则是检验其表现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博物馆人应完美地展现自我,凝聚每个个体之泉,共同汇成博物馆共体的涓涓之流,使文博事业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翻卷出美丽的浪花。
2.吸引能力的提升。吸引能力是指把别的物体、力量或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这方面来的能力。这里也包含二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如何吸引博物馆人致力于文博事业的发展。在这市场经济时代,受外界因素的种种纷扰,加之地市级以下的博物馆有限的条件、清贫的生活,我们或多或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郁闷。因此针对博物馆人现有的精神状态,我感觉最基本的是培育起博物馆人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阳光心态以喜悦、乐观向上、愉快、生机勃勃、沉着冷静等为特质。这是一种精神优势和无形的力量,可以激发出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从而产生内聚力,营造出和谐的工作环境,推动人们致力于事业的发展。这与前国家足球队外籍主教练米卢说的那句经典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是一个道理。另一个层面是如何吸引受众走进博物馆,接受博物馆文化。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开始借鉴企业成功的经验,着力于“产品”即陈列展览的推介与营销,同时开展一些灵活多样的宣教活动,也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时,就被他们的那样突破传统单一的“说”,而以“说、跳、唱”三结合的讲解形式而深深地吸引,那样现场与观众间的互动,洋溢着一片愉悦与亲和,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一下子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一种被称之为“联觉”的现象,它表现为来自一种感官的刺激,可以引起其它感觉器官的感受。这种“说跳唱”的讲解形式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联觉”现象,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中接受了文化的洗礼,从而达到其宣教的目的。这一成功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去触类旁通。
3.影响能力的提升。在文明体系中,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实体,是一个地域历史和文化积累的总和,是传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载体。它的根本目的“说到底是为了完善人的生命的发展”,“不仅让人了解知识,而且要把知识内化于心,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并进而推动社会文化的濡化和发展,提升整体社会的文明水平”。国际博物馆学者肯尼斯·赫德森曾说:“好的博物馆基本上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实验室,在这里检验的结果使人能以更充实的知识去开始下一次的实验,来自观众的这种反馈,在创造着他们自己的博物馆。”这就是博物馆的影响力。提升博物馆的影响力,说到底就是要提升博物馆的公众形象及知名度、美誉度。因此,我们应努力打造博物馆的整体形象,致力于征集知名的藏品,借助新馆建设拥有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建筑及良好的外部环境,精心打造品牌陈列,提供彰显亲和力的优质服务,推出感动的或有趣的参观与教育推广活动,培育知名学者和文化名人等,在赢得社会的认同与称赞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各项职能,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服务。
G269.23
A
1671-8275(2012)03-0034-03
2012-03-20
陈曙光(1962-),女,安徽舒城人,皖西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石柏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