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71×872蚕品种母种成绩变化分析

2012-08-15胡长华

四川蚕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母种茧层家蚕

胡长华

(四川省三台蚕种场,四川 三台 621100)

家蚕品种871×872在我场已经推广使用了十多年来,为我省蚕桑生产做出了较大贡献,然而近几年在大面积生产上反映该品种有退化现象。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场871×872品种母种成绩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而言,除了特殊年份外,基本没有变化,但个别性状略有下降趋势。现将综合分析情况初报于后。

1 数据来源

四川省三台蚕种场选种组提供生产数据。

2 分析品种及时间

2003-2012年春季成绩,共计10年。现行推广品种871×872原始数据见附表 (表1、表2、表3)

3 分析方法

采用图标直观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分析结果

871×872品种分析结果见图标1-1、图标1-2、图标1-3、图标1-4、图标1-5。

4.1.1 全茧量。871A品种从2003-2012年十年间维持在1.62~1.68之间;871B的变化规律基本和871A相同,比较缓慢下行,其变化不大;872A、872B品种从2003-2012年十年间维持在1.56~1.90之间,两品种变化不大,从图表看稍微有下行的倾向。

4.1.2 茧层量。十年来,871A品种茧层量均没有超过0.5g,在0.421-0.498之间,最低是2012年0.421g,从图表直观看有逐年下降的倾向;871B品种在十年间有两年茧层量超过0.5g,即2003年和2005年,从2005年到2012年逐年有缓慢下降的趋势;872A品种前三年茧层量变化差异不大,从2008年后下降比较明显,最低是2011年和2012年,低于0.4g;872B品种与872A品种有雷同现象。

4.1.3 茧层率。871A品种十年来茧层率变化较大,在23.78% ~27.63%,最低的是2008年仅23.78%,2009年、2010年开始茧层率略有上升,2011年又有所下降;871B品种与871A品种有相似变化,也是2008年茧层率最低;

872A茧层率十年来变化区间在24.72%~26.91%,最低的是2011年茧层率只有24.72%,整体看变化不是很大,872B品种与872A品种保护情况相似。

4.1.4 结茧率。871A品种十年间除了2008年和2012年成绩最低外,其余年间差异不大,在96.4%~97.3%之间,差异不明显,而最低的2008年和2012年分别为93.0%、92.2%;871B品种十年间除了2012年成绩最低外,其余年间差异不大,在96.1%~97.8%之间,差异不明显,而2012年结茧率只有91.9%,与其他年间有较大差异;

872A品种结茧率十年间除了2012年有较大差异外,其余年间差异不大,2012年最低只有92.2%;872B品种十年间变化互有高低,没有明显规律,也是2012年达到最低值93.6%。

4.1.5 健蛹率。871A、871B两品种十年间除了2012年最低外,健蛹率均在95%以上,而871A、871B在2012年分别只有91.3%、91.4%,很明显低于其他年份;

872A、872B两品种十年间除了2012年较低外,健蛹率均在94%以上,而872A、871B在2012年分别只有93.9%、92.2%很明显低于其他年份。

4.2 对所分析的品种整体评价

871A、871B、872A、872B全茧量、茧层量、健蛹率从2003年开始略有下降趋势,比较缓慢下降。应该提供较好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同时继代选择上尽可能偏高选择;茧层率近十年互有高低,但是由于茧层率的遗传力比较大,在选择过程中以平均数以上选择,保持固有性状;结茧率也有互有高低,该性状受饲养水平和技术操作有直接关系,所以在继代选择中应以偏高选择为主。

4.3 品种成绩下降原因分析

4.3.1 理论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属性,要使一个蚕品种永恒不变是不可能的。家蚕是异体生殖的昆虫,即是一个很纯的家蚕品种,就其遗传基础而言,群体为各个体间还有一定的差异,只不过群体内不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处在平衡状态,保待一定的品种特性而已。如果蚕品种所处的环境条件变化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加之人们为了某种经济目的,而造成性状选择的片面性,就足以改变了群体内各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从而改变该品种的固有遗传性。如曾一度片面追求大茧丰产型,结果就带来了蛹体大,丝长短,纤度增粗的趋势,过分强调茧丝质,而忽视了农村大面积生产中,低产饲养水平的优良蚕品种的选育。实践证明,当前春用多丝量蚕品种,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选育目标盲目赶超、茧层率达26% ~27%以上,茧丝长1600m以上,易导致基因单一化,削弱遗传基础,降低了蚕的生态适应性,作为实用蚕品种来说,必然带来体质虚弱、产卵量少,一遇恶劣环境和病害就丧失了抵御能力而造成减产。

4.3.2 对家蚕品种退化的原因分析

4.3.2.1 环境变化引起品种的退化。如2011年秋季几十年难遇到极端高温,持续35℃近一个月,造成蚕室温度无法降温,所以整个品种各项指标难以达到标准,明显各项成绩低于正常水平,均可引起母种的种性发生改变。

4.3.2.2 人为选择造成的品种退化。如在春用多丝量原原母种饲育中片面提高茧层率,导致生命力下降,产卵数减少等不良性状的产生。

4.3.2.3 不合理的饲育量。如减少饲育区数,达不到为保持品种种性所需要的饲育规定蛾区,缩小了选择范围,放宽了选择尺度,形成了近亲交配,使不良性状基因得到纯合,产生了不良性状,形成退化。

4.3.2.4 繁育世代的增加。随着繁育世代的增加,有些品种的系统性状就会产生分离,如不注意选优汰劣也会形成退化。

4.3.2.5 熟练技术人员不足。特别是技术工人严重青黄不接,在操作中难免不造成失误。

猜你喜欢

母种茧层家蚕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黑木耳菌种母种复壮培养基的筛选
柞蚕秋茧茧层厚度抽样测量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高原蚕区家蚕茧层率遗传分析
羊肚菌菌种比较试验
781A和781B原原种繁育成绩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