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视域下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研究的反思
2012-08-15梁日忠夏志
梁日忠,夏志
(1.河池学院体育系,广西宜州546300;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
范式视域下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研究的反思
梁日忠1,夏志2
(1.河池学院体育系,广西宜州546300;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
从范式理论视域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研究思路和价值观念进行了梳理,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学科研究体系自身建设还不完善,发展战略方向研究较为模糊,缺少一种宏观理论的指导,难以体现整体学科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因此,多学科整合研究范式是少数民族体育学科研究的发展方向。
范式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仪式性;人类学
范式一词属于科学哲学的概念,可以引伸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其意在于说明科学理论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即某一科学共同体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科学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其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或者说是理论体系、研究规则和方法的“结构模式”,从而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的传统[1]26。它是开展研究的大纲与基本框架,科学地指明了研究对象的方式与视角。由此定义而言,对少数民族体育研究所涉体育本体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到仪式性的民俗学价值等内容进行分析与归纳,少数民族体育研究主要集中于体育学范式、经济学范式、人类学范式和民俗学范式等四个方面。自1997年我国设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以来,历时不过十来年,学科体系自身建设基础还很薄弱,缺乏宏观理论的指导,学科研究显得庞杂无序,可以说还未形成公认的“研究范式”,许多研究者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讨论相同的问题时产生了很多分歧,致使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还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对它的期望与需求,学科体系建设发展仍相当缓慢。库恩认为:“一门学科若缺乏统一思想研究范式,则表明这一学科仍处于‘前科学’阶段;一门学科自出现统一的范式之后,就进入了‘常规科学’时期”。它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2]298。基于此,本文从范式理论的研究视角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研究主题和路径进行了梳理,旨在抛砖引玉,以期为实现我国民族体育学科研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变革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1 体育本体的体育学研究范式
这种研究视角就是将“传统活动”视为一种体育现象,即是以强健体魄和娱乐身心为本质目的的体育的用途或积极作用,运用体育学的理论与思路进行分析,关注的是体育本体价值及其发展的研究。如起源、特征、价值以及在现代变迁下的文化发展传承进行阐述。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文化随之入侵,现代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而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势必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一个世纪以来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一直未能摆脱强势的西方体育的示范性和主导性的牵引,走进了一个文化模仿的时代。我国体育界形成一种潜意识,认为体育当如西方现代体育,进而把这种体育等同于竞技,把体育运动变成奖牌竞赛,在研究实践中研究者自然也从这一思路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地考察研究。从研究过程看,集中在挖掘、整理和创新的研究,即对少数民族体育现存的或业已消失的项目进行挖掘整理,关注的是“有什么”和“怎么玩”的层面,是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和描述,进而是在现代化背景下为顺应现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上的创新,似乎要囊括所有民间体育种类,却忽视了传统体育背后的深厚的人文意蕴,即使涉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或整合功能时也是一般地附着于客观因素,最后牵强地总结各个项目的门类特点如“竞技性”、“娱乐性”等结论,进而研究者普遍认为,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认真的筛选,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分别处理,摒弃与弘扬并举,优秀的传统项目,健全竞赛制度和赋予竞争价值,或进入学校体育、或进入大众体育甚至进入竞技体育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实现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化转型,成为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大众健身娱乐和竞技运动中发挥作用[3]238。而也正是这样的研究,也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初级阶段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由于对体育的认识认知水平的不足,抑或是对自己民族文化自信的不足,而此时又没有新的理论可借鉴的情况下,现代西方体育自然成为少数民族体育研究者的模式并形成主流研究方向,然而这样的研究范式当然不足以解释内涵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2 产业化的经济学研究范式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经济开发的巨大潜力凸显,在以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政策导向下,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观点的提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市场经济关联的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中主要以发展体育旅游为重点的研究。以往,我们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功能开发研究中,其健身性、教育性、竞技性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当前经济转型的社会背景之下,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旅游开发得到大力推广,其中民族体育成为了主要的活动方式,形成了体育旅游产业,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于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可以推动地区经济的良性增长的观点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发掘自身的经济功能和商业潜力,就应自觉地与民风民俗、宗教艺术,社会环境等融合起来。关注经济功能的民族体育产业化的研究就成为持“开发”发展观的研究者的追捧,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似乎也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发展途径之一[4]58。民族文化的旅游产业化就是民族文化的商品化过程。以适应市场需求而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商品化,可以被看作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时代变迁,也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文化变迁。将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打造民族旅游产业成为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然而,过于商业化的开发,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所产生的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认为:文化变迁中重的是要保住文化的“传统”。许多传统的民间习俗、礼仪、节庆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按传统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是,我们所见到的绝大多数旅游作品只是为了迎合游客,只是被物化了的形式,而这些民间体育活动背后的精神意蕴却被忽略了,只重形似却少了神似,没能很好的体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这虽然向更多的人展示了传统体育活动,却忽略了内涵。这种传承失范将会导致其传统意义与价值的减弱乃至丧失。
3 集体性和仪式性的民俗学研究范式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是一种在社会活动中自发形成的一种仪式性、传统性和集体性的文化。民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现象。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身体活动便成为民俗中的体育,定义为民俗体育。民俗体育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存在于民众的生活之中。由于文化模仿西方体育的“模式”,造成中国体育的同质化、简单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入困境,举步维艰,而民俗中的体育的民俗文化却一直不被重视甚至忽视,一些传统的节日仪式正在被淡忘,融合在民俗文化中的一些传统仪式体育活动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在逐渐流失,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活力。与之相对的却是大众对于民俗活动的心理需求却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得到满足,这缘于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判断失误。在面临一个新的时代要求时,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的思考,对传统体育的挖掘和整理时,不应只是完全从已经存在的体育形式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能够只限定在它的一个功能上去寻求答案,还应该从它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及蕴藏的人文价值去挖掘和创新的整合研究模式出发,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结果才具有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保护民俗文化对自身的繁衍生息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民俗节日提供的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了固定的时间、地点等条件,民俗中的体育活动反映的民族宗教礼仪、风俗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人文意蕴开始被我国学者所关注,从民俗学的视角审视民族体育的研究被重视[5]58,使作为民俗文化一类的民俗体育在其仪式过程中体现出现代社会功能,并能够在民间得以保存和流传。因此,对民俗体育文化的挖掘研究、整理保护,对于民族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文化传承的人类学研究范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的强烈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进入一种窘态,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生存形势不容乐观。如何拯救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和较量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要在西方体育的冲撞下能够继续生存与发展?在世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民族体育文化的出路在哪?当下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普同论、整体观和相对论等方法论探寻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与发展规律,注脚传统体育的多样性及其价值,促进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维护民族文化安全,获取文化身份的国际化认同,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本真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6]40-43。伴随着传统体育文化多元价值的自觉,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传统体育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多元的文化特性逐渐被关注。未来社会是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将面向世界,在多元文化并存、协调发展中求得生存,我国的民族体育不应该是全盘西化的体育,而应该尽力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在使西方体育本土化的同时,给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以更宽松的发展空间。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人文价值,体现着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问题也就成为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人类学作为文化传承教育研究的一个视角,从这一视角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研究自然也得到了关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该如何利用合理科学的教育手段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这成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使之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塑造具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素质的新人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的手段,教育不仅仅具有文化传承功能,还可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创新,实现多元文化一体教育理念。一方面是向受者传授实实在在民间的文化和科学知识,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另一方面,传授知识过程又看做是使人形成和发展的形式和手段,优秀的文化让人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而多彩的活动实践过程让人心身受益,从而个性得到发展[7]9-11”。这样,通过传授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过程,使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和其传承主体相结合,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教育人类学研究视角成为了另一个研究热点。
5 少数民族体育研究范式的反思
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已经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共同视域,不同学科视野的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体现了不同的研究着重点。少数民族体育研究在新时期欲求更大的发展,在重视从体育文化的视角研究少数民族体育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强从其依托的社会生活的视角研究少数民族体育,即需要大力开展对少数民族体育的整体研究。对于一种文化现象,仅仅用一种理论解释是不够的,现在更多的学者提倡多学科、多角度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一范式之中,而应该将多种范式结合起来进行,尽管不同的范式之间存在分歧和差异,但它们是可以相互补充并相得益彰的。通过多学科整合来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必需的。每一个学科视野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都是一种有益的视角,而对于内涵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每一种视角都只能是一种描述和阐述。因此,需借助于解释学上的“视域融合”理论,吸收多学科中合理因素,发挥出整体效应和功能,形成新的研究理念和新的解释,为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提供一个持续发展的内动力,这将是民族体育学研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王宝玺.高等教育学研究范式及其演进[J].高校教育管理,2008,(1):26-30.
[2]仇军.西方体育社会学:理论、视点、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98.
[3]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238.
[4]杨莎莎,钟学思.民族体育旅游发展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5,(6):59-60.
[5]李志清.乡土中国的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8.
[6]吉灿忠,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进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5):39-43.
[7]王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6,(3):9-14.
[责任编辑刘景平]
Reflection on the Study of the Minority Sport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adigm
LIANG Ri-zhong1,XIA Zhi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echi University,Yizhou,Guangxi546300; 2.Graduate School,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thinking and value concept ofminority sports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adigm theory.It holds that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system ofminority sports discipline in China is not perfect,and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s fuzzy.Due to lack of the guide from the macroscopic theory,it’s difficult to embody the complete disciplinary and value concepts.Therefore,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multidisciplinary conformity will be the developmental orient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iscipline ofminority sports.
paradigm;minority sports;diversity of culture;ritual;anthropology
book=0,ebook=71
G80
A
1672-9021(2012)02-0092-04
梁日忠(1970-),男,广西金秀人,河池学院体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心理,民族体育。
广西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911LX398),广西高校优秀人才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桂教人〔2010〕41号)。
201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