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2-08-15李孝坤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区位教学法教材

李孝坤,尹 珂,高 鑫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47)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基本学科之一,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地理学类包括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三个专业,经济地理学也自然成为三个专业的主干课程。从2009年开始,中国科协开展了学科发展研究。在地理学学科发展研究中,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指出,“明确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经济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得以进一步明确和巩固,这既体现了地理学学科结构的客观要求,也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并未真正凸显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地位,而经济地理学教学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地理学科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明显薄弱,同时,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更因为中学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现实,加强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及其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国内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如下问题:课程体系设置重自然轻人文-经济;课程内容选择与学科根基有偏离倾向、重国际轻国内、与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脱节;教学环节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选择与学科综合性特点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不适应;等等。要解决国内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顺利实现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是目前国内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面临的当务之急。我们以为,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必须立足学科根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经济活动地域布局体系研究,凸显学科特色,并遵循经典与现代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等原则对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整体优化改革。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探索综合性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

二、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1.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架构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修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应明确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鉴于课时及经费等实际情况,经济地理学课程实习可与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联合进行,并在培养方案中以“人文-经济地理课程实习”课程的设置来体现。同时,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增加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区域发展论、可持续发展概论等必修或选修课程,适当时候还可以设置农业与工业地理、城市经济地理、乡村经济地理、第三产业经济地理、现代服务业地理等选修课程。

2.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针对目前流行的主要教材内容选择的缺陷,在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等原则指导下,经济地理学理论教学内容改革优化的逻辑思路是:

(1)人类经济活动必然面临区位选择: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体系或经济活动的区位与空间组织的学科。明确经济地理学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学科特点与内容体系等基本问题。(2)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分析:经济活动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是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的基础。(3)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与布局: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变化的交互作用导致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部门布局差异,该部分内容包括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第一产业布局、第二产业布局、第三产业布局。(4)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差异及其演变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该部分内容可以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等。(5)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经济活动区域分异必然导致区域分工及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分工与协调则成为必要的内容。(6)经济活动全球化及区域影响: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扩大,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影响等内容。(7)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3.注重课程教材选择与建设,提高经济地理学教学效率。目前比较通用的经济地理学教材主要有: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等编)和国家教委重点教材《经济地理学导论》,这两部教材均为国家重点教材,但根据学科发展背景和基础教育实际,这两教材都不能很好地满足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之需。鉴于《经济地理学导论》教材符合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内容丰富且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结合紧密并与现行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内容衔接较好,通过教师优化更新教学内容,该教材更适合师范大学教学需要,因此,可以选择使用《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作为本科教学的主教材,而将《经济地理学》作为辅助教材。当然,也可以将这两部教材的教学地位互换,还可以参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区域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唯教材是从,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充分突出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材。教师要力求实现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体系经典与现代、国内与国际、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从而发挥教材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科学高效的引领作用。

三、积极探索课程教法改革,推行多元综合教学法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科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禀承重视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推进教学方法多元化,形成有一定特色的多元综合教学法。其内涵是综合采用传统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合作完成课程论文与交流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地图与地理信息利用教学法、野外实习教学法、学习过程综合考核法、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结合等教学方法。

1.启发式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主要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知识基础,启发学生链接新旧知识,迁移先前学习成果,建构知识逻辑结构,学生容易理解新知识,也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讨论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教学法有利于理论课程学术氛围的营造,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提出经济布局的热点问题、实践性作业、团队合作完成课程论文题目等,指导学生自主完成,然后采取师生互动讨论、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论文交流讨论、专题辩论讨论等形式进行讨论教学,这对于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3.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围绕课程内容“提出(经济发展与区位实践性)问题-师生探究-理论提升-实践应用”。该教学方法是把课程内容与经济区位实际相联系,让学生针对经济区位现实问题进行探讨,寻求理论解释,从而掌握原理,再应用于实践的教学过程。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较好地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

4.案例分析法。教师精选国家、地方以及教师科研实践中有关经济区位的典型案例,利用经济地理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或者围绕某经济地理问题让学生收集提供案例,师生共同分析,从而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如宝钢区位对于剖析产业布局条件评价的主次观与综合观就是很好的案例。

5.地图与地理信息利用法。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经济地理学虽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但它主要是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区位问题的,空间分布及空间信息通过图表解译与绘制,实现直观教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及用地理语言表达的动手能力。

6.野外实习教学法。野外调查工作既是经济地理学学科特点的要求,也是经济地理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在野外实习教学中教师能够在实地讲解专题内容,或聘请当地的专家作主题报告,同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地观察、描述、测试、鉴别、访谈、记录,获得经济活动区位第一手资料,再进行分析整理取得成果。该方法是培养学生将经济地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

7.学习过程综合考核法。加强课堂管理,注重学习过程考核,我们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实行结构成绩制。主要通过课程考核成绩结构化(随机考勤、网络学习记录、作业、问题-探究问答、课程论文写作与交流、期末考试等)、考核方法多样化(平时考评考核包括作业、课堂讨论、课堂问答等,课程论文评价包括选题价值、写作水平、团队合作精神、工作开展情况等,期末考试包括题型、内容、难易、综合程度全面考虑)和考核内容的多元化(既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综合运用能力,也重视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主动性、创新性考核,一般通过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通过作业、讨论交流、课程论文写作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及交流、课堂问答、出勤、科研成果等情况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来推进课程的综合考核评价。

8.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结合教学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容量大、清晰性强、交互方便、信息获取快捷等优势,经济地理学教学应在继承与创新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经济地理学校精品课程平台、人文地理课程群校教学团队平台,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建设,给师生营造了较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全面实现网络教学。其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并使用内容和案例丰富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课件内容精炼准确、重点突出,交互性好,黑板效果和挂图效果优秀的课件,更利于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二,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实现互动交流及课后辅导,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并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其三,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过程全程网络化,包括课程建设的基本过程、所有教学文档、作业及课程论文提交批改等实现网上教学,给学习者提供较好的平台。

多元综合教学法的实施,一方面,推动教师钻研教学,提高教师“主导”能力。多元化教学法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教师“主导”能直接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可见,多元教学法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很强的实际观察分析能力,教师必须多方面多角度深入研究教材与学生、理论与实际等诸多问题。因此,多元综合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教师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多元综合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多元综合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或教师与学生共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学习效率高。

[1] 梁育填.提升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地位,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J].经济地理,2010,(3):357-361.

[2] 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J].经济地理,2008,(6):918-922.

[3] 陆大道,陈汉欣.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J].经济地理,2006,(1):1-2.

[4] 周尚哲,李吉均,王恩涌.地理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0,(3):39-42.

[5] 范牡丹,肖自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J].改革与战略,2007,(2):139-141.

猜你喜欢

区位教学法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蒙元京畿区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