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礼貌研究路向分析

2012-08-15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路向语体礼貌

谢 洁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不礼貌研究路向分析

谢 洁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不礼貌作为礼貌的对立体广泛存在于言语行为之中,然而,与不礼貌有关的研究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文章综述不礼貌研究,重点介绍与之休戚相关的几种路向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不礼貌;综述;路向;问题和不足

自1978年Brown和Levinson发表过《语言使用中的一些普遍原则:礼貌现象》①一文以来,礼貌研究备受学界青睐,已俨然成为语用学最受关注的课题之一。近几年来,国内外不断有学者从人类学、心理语言学、文化交际、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话语分析等视域展开探讨,礼貌研究正日益成为一门显学。礼貌的对立体——不礼貌广泛地存在于言语行为以及社会交际之中,然而,与不礼貌有关的研究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样造成了礼貌研究的“概念偏见”(Bousfield 2008;龚双萍2009),导致人际交际研究陷入误区。本文旨在综述不礼貌研究,重点介绍与之相关的几种路向。

一、研究现状

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外就有对粗鲁、侮辱性话语,冲突性言语等的研究。然而正式提出“不礼貌”这一术语并建立起专门的模式以对之进行探讨则是近来的事。Culpeper发表于国际语用学权威刊物《语用学学刊》的“Towards an anatomy of impoliteness”(1996)一文以 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模式为基础,首次构建起独立的不礼貌模式,衍生出五大超策略以及与积极/消极不礼貌有关的具体策略。这篇文章将不礼貌定义为“对旨在造成‘面子攻击’以及社会冲突与不和谐的策略的使用”,同时区分了表层不礼貌和深层不礼貌。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 Brown和Levinson模式所固有的缺陷,即过分关注礼貌语言的形式,Culpeper的不礼貌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可供商榷之处。他对不礼貌的定义也陷入了“不礼貌策略说”的误区,忽视了人在交际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谢朝群2011:107)。

该模式诞生后的十几年,不礼貌研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期刊论文方面,国际权威刊物《语用学学刊》、《礼貌研究学刊》、《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上发表过数篇研究不礼貌的文章,其中,《语用学学刊》、《跨文化语用学》有过专刊来探讨不礼貌。论文专著方面,2008年可谓是“不礼貌之年”(Sifianou 2010),除不礼貌领域的第一本专著《互动中的不礼貌》(Bousfield 2008)问世外,由Bousfield和Locher合编、以“不礼貌和权力”为主题的论文集《语言中的不礼貌:不礼貌与权力的互动研究》也与学界同仁见面。Culpeper在2011年的力作《不礼貌:语言冒犯研究》另辟蹊径,讨论了不礼貌领域的经典命题——不礼貌是否为话语所固有,重点论述了不礼貌话语的形式和功能。会议方面,需特别提及的是由Culpeper和Bousfield发起、Lancaster University和 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联合举办的主题为“语言不礼貌与粗鲁:话语中的对抗与冲突”的两次专题研讨会。通过这两次会议,多篇具有学科转向性的文章发表于国际语用权威刊物上。综观以上所述,与礼貌研究一样,以下话题被激烈地批评或争论:不礼貌的定义问题、消极不礼貌与积极不礼貌、不礼貌与权力、不礼貌与身份、不礼貌与性别、不礼貌与种族性、不礼貌与(不)得体、不礼貌与文化、不礼貌与认知等等。同时,相关研究也存在着路向之辩,但总体而言,话语/后现代路向(Eelen 2001;Locher&Watts 2005;Mills 2003;Watts 2003)、互动路向(Arundale 1999,2006;Haugh 2007)、社会心理路向(Spencer-Oatey 2005,2007)、框架路向(Terkourafi 2005a)、语体路向(Garcés- Conejos Blitvich 2010b)等颇有争议。由于篇幅所限,下文暂且扼要介绍其中的三种路径。

二、不礼貌1与不礼貌2:三种研究路向评析

(一)不礼貌1:话语路向/后现代路向 话语路向/后现代路向主要源自Eelen(2001)对传统礼貌理论的质疑,她认为以往的理论在定义不礼貌方面偏向于说话者一方,过度关注言语的产出。基于Bourdieu(1991)的“惯习”一概念,Eelen构建了选择性较强的(不)礼貌模式,既可以解释礼貌现象,同时又适用于不礼貌现象。其特点在于争议性、历史性和推理性,将听话人的评价——现实的建构视为判断(不)礼貌与否的基本依据,动态性地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Watts,Locher和Mills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撰文提出了(不)礼貌研究的话语路向/后现代路向。他们指出,传统理论的倡导者其实是实在论者,为理性选择论所掌控,也就是说,人是理性的,人的一切行动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事实上,与(不)礼貌休戚相关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也尚待解决。话语路径/后现代路径主张关注(不)礼貌1,即社会实践中客观存在或者普通社会成员所理解的(不)礼貌现象。在Watts看来,该理论属于建构主义观点而非理性主义的反映,提倡以定性分析、非预测的方法来研究(不)礼貌现象;因此,具体研究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应是说话者的评价。笔者认为,话语路径摒弃了言语行为理论的“信条”,将语篇/话语作为基本的分析层面,并强烈认为(不)礼貌是说话者所造成的而非话语本身所固有;换言之,任何句子或话语都不具有内在的礼貌或不礼貌,是互动参与者来决定话语礼貌或不礼貌,礼貌或不礼貌的本质在于评价(谢朝群2011:275)。Mills(2003)也抱以类似观点,就她而言,不礼貌的研究路径主要以Bourdieu的“惯习”和Wenger(1998)的“实践社区”两个概念为基础,关注语言实践及社会群体在实践(语篇)中所形成的语言体裁。

总而言之,话语路向/后现代路向开拓了不礼貌的研究视野。但是,该路径并非毫无缺陷,它无法回避方法论上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区别不礼貌1与不礼貌2(Terkourafi:2005b)。此路径片面强调对社会实践中不礼貌现象的描述,而偏离了理论应具有预测功能这一要旨。如果理论内在所具有的预测性本质被忽视,那么,我们的研究就成了只是就单一案例或事件的描述,对于在现象基础上形成解释性的理论来说,这似乎不足取。

(二)不礼貌2:框架路向 谈到与不礼貌2有关的理论探讨,如前文所述,Culpeper(1996,2005)、Bousfield(2008)等学者曾提出专门运用于不礼貌的“不礼貌模式”;结合军事训练、面试场合等语境的话语,他们验证了该模式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然而,Bousfield(2008)认为实际交际中积极与消极不礼貌策略一般系统地结合在一起,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其实,学界所定义的消极不礼貌(面子)也未必适应于亚洲国家的文化,因而,重新定义积极与消极不礼貌(面子)或者取消这两个标签而代之以“公开不礼貌”(on-record impoliteness)和“非公开不礼貌”(off-record impoliteness)成为不礼貌学者争论的又一焦点。这样说来,Culpeper和Bousfieldd的“不礼貌”模式并不是一个综合性的理想模型。

“框架路径”(frame-based aproach)的重心在于“框架”这一源自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核心概念。所谓框架,是指由与情境相关的事件和行为构成的意义单元;(Richards&Schmidt 2002:472)Minsky(1975)指出:框架是代表特定情境的语料结构。换言之,它能综合说话者的性别、年龄、社会阶层、说话者之间的关系、会话场合、言语行为的序列等与情境有关的语外(社会)因素和不礼貌语言符号。因为研究中处理一系列社会因素颇具难度,这成为该路向产生的又一动因。依据此理论,“框架”是个体通过抽象或概括情境而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将情境信息(例如,谁和谁说话、时间、地点等)与(不礼貌)言语的使用结合起来,并以默认的方式长期存储于记忆之中;话语参加者如果处于新的语境时,该语境就会产生新的语料来与记忆中的语料匹配 ,匹配程度越高,框架就更有可能激活。此外,同一框架内瞬间可识别或感知的情景特征与具有相关功能的特定语言表达法同时出现。这样,它一方面确保了理论机制的概括性,为建立适应于文化多样性的普遍理论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形成各个言语社区特有的(不)礼貌准则。

虽然该理论趋向于当今交际研究的主流,即注重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多样性,但是,笔者认为,其存在着多种预设,我们不得不质问,其一,将情境因素与不礼貌符号结合起来,那么,所谓的不礼貌符号是语言所固有的还是在语境中凸显的,或者说兼而有之呢?其二,它解释的仅仅是话语的生成机制,然而,是否有阐明其评价体系呢?如果有,不礼貌的评价究竟是来自谁的视角呢?显然,该路向都没有正面回答这些问题,这也成为它真正的弊病所在。

(三)不礼貌1.不礼貌2:语体路向 综合上述就不礼貌1和不礼貌2所展开的理论探讨,笔者作出以下论断:任何对二者进行单独研究的模式在解释不礼貌上都有所欠缺。换言之,任何理论必须囊括两方面——不礼貌1和不礼貌2,片面的观点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Eelen 2001:76)以此作为出发点,Blitvich(2010b)提出了研究(不)礼貌的混合路向,也即语体路向。Fairclough(2003)认为,Bourdieu在论述“语篇”这一概念时缺乏对“语体”的考虑;因为语篇是情境化的,而它通常由语体形成。于Fairclough而言,语体、语篇、风格三者的关系是辩证性的;具体来说,它们共处于一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模式之中,语体位于语篇和风格的中间层面,并与语篇在风格层面得以同构,而风格却包含“惯习”。简言之,该理论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在(不)礼貌研究中的体现与运用。

语体路向将语境视为一个动态的结构体,在语言使用中以知识“存储库”或“诱发体”等各异的形式出现。(Kecskes 2008)这样看来,语境应包括两方面的世界知识:前语境(prior context)和情景语境(actual situational context)。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离。后者通过前者得以建构,前语境知识在真实的情景中激活并实现语境化。正是因为这对“矛盾体”的存在,意义作为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便产生了。Fairclough(2003)区别了以下几组概念:前语体(pre-genres)、脱嵌语体(disembedded genres)和情景语体(situated genres);策略型语体(strategic genres)和交际型语体(communicative genres)。在他看来,语体是超越二元对立论(如个体与机构的对立)的交际方式的总和,应包含其在互动过程中生成的”交际技术”。因此,语体路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其他路径在二元交际和人际交际研究方面的问题,不可否认,这也可以解决不礼貌这一人际交际中非边缘化或普遍现象理论及应用研究上的问题,即,不礼貌1与不礼貌2孰应成为研究的重点的问题,显然,二者是一对矛盾体,研究不能有所偏向。另外,由于该路径以语境为分析的基点,避免了Mills(2009)所指出的跨文化或文化内(不)礼貌研究的不足,因为在文化层面上它对(不)礼貌的评价作出宽泛结论的可能性不大。(Blitvich et al 2010)

“礼貌”这一语用学领域的传统课题触及社会现实,三十多年来为国内外学者争论不休。“不礼貌”研究刚起步的十多年间,尚待解决的问题亦不胜枚举;以何种理论为支撑来解构不礼貌理也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从不礼貌1和不礼貌2的角度综述并评析了国外近十多年来不礼貌研究的理论,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其实我们并没有必要刻意去划清理论与现实的界限,也更加不需人为使不礼貌1和不礼貌2之间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或许我们根本不应堕入Watts所设置的“陷阱”——区分(不)礼貌1和(不)礼貌2,因为许多学者不认同二者存在差别,在他们看来,从不礼貌1角度理解的不礼貌其本质任然是不礼貌2。因此,我们在谈理论的时候,而不应局限于理论,或者说空谈理论,否则会导致理论的紧张。

注释:

①文中提及的文献详细出处列举如下:

[1]Arundale,Robert B.An alternative model and ideology on communication for an alternative to politeness theory[J].Pragmatics,1999,(1).

[2]Arundale,Robert B.Face as relational and interactional:A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face,facework and politeness[J].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2006,(2).

[3]Bourdieu,Pierre.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4]Brown,P.& S.C.Levinson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A].Ed.E N.Goody.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6-311.

[5]Bousfield,Derek.Im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8.

[6]Culpeper,Jonathan.Towards an anatomy of impolitenes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6,(25).

[7]Culpeper,Jonathan Impoliteness:Using Language to Cause Offe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8]Eelen,Gino A critique of politeness theories[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1.

[9]Fairclough,Norman.Analysing discourse: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M].London:Routledge,2003.

[10]Garcés - Conejos Blitvich,Pilar.A genr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im -politenes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ragmatics,2010b,(2).

[11]Garcés- Conejos Blitvich,Pilar& Nuria Lorenzo - Dus.On-line community organizing:rapport and directness.A case study from the Obama presidential campaign[J].Issues in Pol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2010,(1).

[12]Haugh,Michael.The discursive challenge to politeness research:An interactional alternative[J].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2007,(2).

[13]Kecskes,Istvan.Dueling contexts:A dynamic model of meaning[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8,(40).

[14]Locher,Miriam A.& Richard J.Watts.Politeness theory and relational work[J].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2005,(1).

[15]Mills,Sara.Gender and politenes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16]Mills,Sara.Impoliteness in a cultural context[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4).

[17]Minsky,Marvin.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A].In P.Winston(Ed.),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Vision[C].New York:MacGraw - Hill,1975.

[18]Richards,Jack C & Schmidt,Richard.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Z].Edinburgh& 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2.

[19]Sifianou,Maria.Review of Impoliteness in Language:Studies on its interplay with power in theory and practice[J].Language in Society,2010,(39).

[20]Spencer - Oatey,Helen.(Im)Politeness,face and perceptions of rapport:Unpackaging their bases and inter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2005,(1).

[21]Spencer-Oatey,Helen.Theories of identity and the analysis of fac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7,(39).

[22]Terkourafi,Marina.An argument for a frame - based approach to politeness:Evidence from the use of the imperative in Cypriot Greek[A].In Robin Lakoff and Sachiko Ide(Eds.),Broadening the Horizon of Linguistic Politeness[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5a.

[23]Terkourafi,Marina.Beyond the micro - level in politeness research[J].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2005b,(1).

[24]Watts,Richard J.Politenes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5]Wenger,Etienne.Communities of practi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6]龚双萍.《交际中的不礼貌》评介[J].现代外语,2009,(32).

[27]谢朝群.礼貌与模因:语用哲学思考[M].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H030

A

1003-8078(2012)04-0088-04

2012-03-24

10.3969/j.issn.1003-8078.2012.04.31

谢洁(1989-),男,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A740081。

责任编辑 张吉兵

猜你喜欢

路向语体礼貌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甘肃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历史回望与未来路向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小猴买礼貌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暗恋是一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