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研究述评
2012-08-15李占鹏
李占鹏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研究述评
李占鹏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叶恭绰1920年在英国伦敦发现的。关于它的研究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它的研究对中国戏曲文献学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研究;述评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研究,自它被发现到二十世纪末,除文革十年,还未间断过,很多学者对它都倾注过心血,他们从作品产生的时间地点到主题倾向、角色体制、曲牌联套、排场特征及语言风格都发表过不少见解,这些见解主要体现在文学史、戏曲史和相关论著的叙述中。八十年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研究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0-1949)以介绍性的文字为主。1926年吴梅著《中国戏曲概论》未提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1927年郑振铎撰写《文学大纲》也未提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1929年赵万里发表《记〈永乐大典〉内之戏曲》,介绍了《永乐大典》收录戏曲的情况,并披露了“戏”字韵一册存世的消息[1],《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才引起世人注意。1930年钱南扬发表《宋元南戏考》,也指出“《大典》戏字韵所收皆南戏,其中《小孙屠》以下三种现存。”[2]1931年北平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排印并名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叶恭绰为其题识,此题识交代了它的发现过程。钱南扬发表《张协状元戏文中两桩重要材料》,对《张协状元》所保存的戏曲文献材料进行了钩稽[3]。1932年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此著第三册第四十章“戏文的起来”和第四十七章“戏文的进展”既叙述了《永乐大典目录》著录戏文的史实,又专门以三小节比较详细地分别评介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首次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纳入文学史演变序列和论述视野。他说,“近幸在《永乐大典》第一万三千九百九十一卷中,发现了戏文三部”,“《小孙屠》等三本,则存于《大典》的第一万三千九百九十一卷中,幸得留遗于今。我们所见到的全本的南戏,恐将以这三本为最古的了”,按照《永乐大典》著录的顺序,对三种戏文的题目、作者、情节及文本特征作了简洁的概括。这是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介绍最为详细的文学史著作,后世文学史的评论多都未超过它。1933年陈子展发表《南戏传奇之发展及其社会背景》,对南戏发展演变的社会背景作了较为深入的考察[4]。1934年赵景深发表《宋元戏文本事》与《宋元戏文与黄钟赚》、钱南扬发表《宋元南戏百一录总论》及《宋元戏文百一录》、宋之黄发表《宋元之南戏》,1935年杜颖陶发表《南戏本事掇拾》,1936年冯沅君、陆侃如合著《南戏拾遗》[5],这些成果虽多不是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为研究对象,却都是受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发现的影响而产生的。1936年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周贻白《中国戏剧史略》出版,皆是中国现代诞生的最早的戏曲史著作,首次从戏曲史的角度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评价。卢前《中国戏剧概论》认为三种作品的年代“总不出元代”,而钱南扬《宋金元戏剧扮演考》认为《宦门子弟错立身》“出于宋人之手”[6],徐慕云《中国戏剧史》则未提及《永乐大典戏文三种》。1937年青木正儿、顾随、魏建功、赵景深发表的《关于“南戏拾遗”的几封信》,魏建功发表的《元代搬演南宋戏文的唱念声腔》,1938年吴孟怀发表的《南曲题识》,1939年青木正儿《南北戏曲源流考》被江侠庵译成中文发表,1940年凌景埏发表的《南戏与北剧之变化》,1941年王季思发表的《温州的南戏》,1942年陶光发表的《北曲与南曲》[7],这些论文虽不是着重研究《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但都将它摄入研究的范围。1943年谭正璧《宦门子弟错立身所述宋元戏文二十九种考》和《永乐大典所收宋元戏文三十三种考》发表,两文又于1982年作过订补,是集中研究《永乐大典》戏文的专论[8]。1944年盐谷温发表的《宋代戏剧概说》,1945年钱南扬发表的《浙江剧曲考》,1947年赵景深发表的《南戏拾遗》,刘静沅发表的《宋元南戏考》[9],都不同程度地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进行了论述。1948年休休发表《张协状元戏文的编作年代》认为它是宋代的作品[10]。刘大杰1949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认为,这些戏文,“无疑都是宋代戏文的直接后身”。
第二阶段(1949-1966),可以说是研究的一个高潮期。1950年杨绍萱发表的《中国戏曲史上的南北曲问题》虽不只专论南戏,却开启了建国后南戏研究的先河[11]。1955年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出版,此著在搜集戏曲语言材料时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当作最重要的一种参考资料,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认为《张协状元》应是“南宋中叶以后”的作品[12]。1956年傅璇琮《关于宋元南戏的几点理解》发表了自己对宋元南戏的看法[13]。1957年胡忌《宋金杂剧考》出版,认为《张协状元》应为“南宋晚期的产物”。1960年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中册第二章第三节“戏剧的演进和南宋戏文”虽提到“《张协状元》还完整地保存在《永乐大典》中”,却指出“从仅存的《张协状元》中可以看出,‘戏文’是在北宋杂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在《张协状元》中还明显地保持着北宋杂剧那种诙谐逗笑的旧有风格。但是‘戏文’比起北宋杂剧来已大大进步了。这首先表现在故事情节增强了。以《张协状元》来说,篇幅的巨大,情节的复杂曲折,是过去任何种类的戏剧所不能比拟的。第二,脚色增多了。它已有生、旦、外、贴、丑、净、末七种脚色,与徐渭《南词叙录》中所记的南戏脚色是完全符合的。脚色的增多,意味着充分表现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的可能性。第三是音乐的丰富多彩,戏文是以‘里巷歌谣’和“村坊小曲”为基础的,同时又吸取了北宋的大曲、唱赚、诸宫调等曲调来丰富自己的表演形式,而又不受宫调和音律的约束。第四是文词质朴自然、通俗易晓、基本上保持了民间文学通俗化、口语化的特色。它往往直接把当时江浙一带人民的方言口语引用到它的唱词和宾白中去。例如张协上京应试,在茶坊里住店,丑、末、净对骂的一段唱白就是全部用口语写成的。《南词叙录》说‘南曲……有一高处,句句是本色语,无今人时文气’就是针对戏文的这一特色说的。”虽未提及其他两种,却是自郑振铎论述《张协状元》后在艺术成就分析方面最具条理的一种。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史长编》中说《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在分量上虽只寥寥三种,却使我们发现了从来所不知道的南戏的规律,这不独是中国戏剧史上新的一页,即中国文学史上亦当有其另自的地位”,充分肯定了发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戏曲史价值。196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册元代文学第九章第一节说:“拿早期的《张协状元》和元末的《琵琶记》比较,马上可以看到前者结构松散,科诨过多,人物个性不突出;后者组织严密,赵五娘等形象深刻动人。”还说“《宦门子弟错立身》里的完颜延寿马,为了爱情抛弃豪门富贵去做一个‘行院人家的女婿’,这好象只是个人间的男女之爱,但是显然有一种和封建思想相反的新的思想隐藏在爱情后面,做了有力的支持。”从比较的角度分析了《张协状元》,又对《宦门子弟错立身》的进步思想进行了概括。1963年胡雪冈发表的《史九敬先、九山书会与温州南戏》,对南戏产生的社会、地域环境作了较为深入的考察[14]。1964年游国恩等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册第六章第一节“南戏的兴起”认为《张协状元》是“比较可靠的早期南戏剧本”,是“南宋时期温州杂剧的底本”,对《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只指出它们受了元杂剧影响,没有断定它们产生的时代。这虽是一种最通行最权威的文学史,但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重视显然是不够的。
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虽没有成果发表出版,但个别学者的研究仍未停止。
第四阶段(1976-1999),研究出现了繁荣景象。1976年日本岩城秀夫发表《温州杂剧传存考——从宋代演剧角度研究》,认为“很难把《张协状元》看作是元朝的作品,应追溯到南宋时为宜”,它的“创作时间恐怕还不是南宋末年”[15]。1979年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出版,在“南宋时期的杂剧与戏文”一节中论述了《张协状元》的故事梗概、排场特征、角色体制、产生的时间地点,是这一阶段初期最深入观照《张协状元》文本的戏曲史著作。但遗憾的是对其他两种作品却只字未提。同年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问世,虽属整理性质,但实为全面审视三种剧作的高水平的著作,作者在“前言”中还说明了它的来龙去脉及文本特征与注释参照的底本和使用的方法。唐湜、海岚《从宋元南戏到温州昆剧》一文将宋元南戏与温州昆剧联系起来考察,试图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探寻中国戏曲演变的一些规律[16]。1980年吴国钦《中国戏曲史漫话》出版,此著在第二十四节以“今存最古老的剧本《张协状元》”为题,对它的情节内容和形式特点以及艺术渊源作了简明扼要的评介,在《张协状元》的普及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同年张庚、郭汉城著《中国戏曲通史》出版,该著在上册第二编第三章“南戏的作家与作品”中指出,南戏“全本流传的仅存的有《永乐大典》中所收的《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戏文三种,是现在所见的最早的南戏剧本”,在论述宋元南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时,也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为主要依据,还附录了北京图书馆藏的“永乐大典本南戏书影”,虽看似重视,但只是将它放在南戏的总体叙述中加以评价,未能专列章节讨论。周传家《我国最早的剧本》,胡雪冈、徐顺平《谈早期南戏的几个问题》,翁敏华《从四种戏文看南戏的早期发展》诸论文在谈早期南戏时都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为论据,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早期南戏的演变和发展[17]。1981年钱南扬《戏文概论》出版,从名称、分期、剧本、内容、形式和演出六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南戏的形态和特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最主要的参考资料,作者在分析它们的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颇多相同之处的原因时曾指出,“因为出于接近市民阶层的书会才人之手,他们所歌颂的,一般说来都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和后来士大夫的作品,显然有所不同”。1982年郭亮发表《早期南戏表演探源——张协状元剖析》,认为《张协状元》“可能产生于南宋中晚期,最晚绝不会晚于宋末”[18]。艺丁《张协状元的历史价值》一文认为,“从《张协状元》中可以看出,戏文在演出结构、塑造人物等方面,都接受了宋杂剧、大曲、诸宫调、说唱艺术和傀儡戏的影响,它把各种手段综合在一起,开创和确立了我国戏剧舞台艺术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肯定了《张协状元》对戏曲剧本创作的拓荒意义[19]。1983年翁敏华发表《张协状元和中国戏曲艺术形式初创》,认为“《张协》结构庞大,风格古朴,各类表现艺术合而未化,综合性程度显然是不高的,然而它的最大价值亦在于此,因为这便于我们看清到底有多少伎艺进入南戏”[20]。同年董每戡《说剧》出版,此著在“说戏文”一章中认为“《张协状元》可能是宋末的东西(青木氏意中以为是元初的),甚至一开头还直说诸宫调呢。”也在本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立“《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词条,该词条撰者钱南扬认为,《张协状元》“撰写时代最早,为戏文初期作品”,《宦门子弟错立身》“盖作于金亡之后,宋亡之前”,“《小孙屠》元萧德祥撰”,“这三种戏文由于年代较早,未经后人篡改,保存了戏文的本来面目,是研究宋元南戏极为珍贵的史料”,从此词条虽可以看出学界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重视,但对剧作产生时代却又表述得模糊不清。而金宁芬《南戏形成时间辩》、刘念兹《宋元南戏》、廖奔《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时代考辩》都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产生时代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可喜的考证[21]。1984年滕振国发表《张协状元研究》,对此剧的舞台表演艺术和曲律进行了探讨,认为它在各个方面都作了尝试,“其筚路蓝缕之功应在戏曲史上大书一笔”[22]。同年冯其庸发表《论南戏张协状元与琵琶记的关系兼论其产生的时代》,认为《张协状元》产生于南宋前期,它与《琵琶记》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突破了前人陈说,将它的产生时代提前到南宋前期[23]。翁敏华《从南戏现存的几个剧本看其表现艺术》专门探讨了早期南戏的艺术成就,是从艺术形式的角度观照早期南戏的论文[24]。1985年郝朴宁《试论南戏体制——读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胡雪冈《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看南曲组合规律》、《早期南戏张协状元是福建创作的吗》,以《张协状元》为对象着重考察了它的体制、曲律和创作地域,使《张协状元》的研究走向深入[25]1986年薛瑞兆发表《论张协状元的产生年代及历史意义》,认为《张协状元》“当出宋人之手,应为南宋后期流行的剧目。”[26]同年传田厚子著、彭飞译《琵琶记与张协状元——南戏的场面配置》发表,与前述冯其庸文的观点相似,但比较确定,认为《琵琶记》受了《张协状元》的影响,它们之间有明显的继承关系[27]。同年刘念兹著《南戏新证》出版,在具体论述中也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为例证,书前还配有蒲仙戏《张协状元》书影。朱恒夫《戏文宦门子弟错立身产生于元代》、金宁芬《张协状元曲名考》、廖奔《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源出北杂剧推考》、李晓《南戏脚色在剧本中的地位、串扮及其发展》也从不同角度对早期南戏剧本进行了研究[28]。1987年徐顺平发表《现存张协状元剧本不会早于南宋中叶》,认为它产生于南宋中叶以后[29]。1988年杨美煊发表《两个张协状元剧本渊源关系谫谈》一文,认为《张协状元》有《永乐大典》本和莆仙戏本两个版本,《永乐大典》本“参考过莆仙戏本”,对《张协状元》版本系统提出新的观点[30]。徐朔方《从早期传本论证南戏的创作和成书》也认为早期南戏有一个演变和完善的过程[31]。1991年程千帆、吴新雷著《两宋文学史》出版,该著在第十三章第三节中着重对《张协状元》作了深入论述,认为它是“宋代南戏唯一现存的剧本”,断定“确是南宋后期的作品”。1992年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出版,此著在下册第六编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中分析南戏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以《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为例。周传家发表《由〈张协状元〉引发的思考》、徐宏图发表《优伶史与民族史上的一曲颂歌:〈宦门子弟错立身〉》、姜瑞环发表《〈张协状元〉与古典戏曲美学特征》,诸文从更广阔的层面探讨了《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的文化意蕴和审美特质[32]。1996年孙望、常国武著《宋代文学史》出版,该著认为《张协状元》是南宋的作品,其他两种是元代的作品。1997年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王森然主编《中国剧目辞典》出版,三部著作都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立目,叙录了故事情节梗概及版本流变,使它更广为人知。同年张炯、邓绍基主编《中华文学通史》出版,该著在第二卷宋辽金文学第十四章第三节“宋杂剧和南戏”中对《张协状元》的内容及形制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1998年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出版,该著第三册第六章第一节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这是把《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专门立章进行论述的唯一的文学史著作,分别对三种戏文的产生时代、作者、内容梗概、主题及形制特征都作了全面的论述,至此《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才在文学史上真正占据了一席之地。1999年《中国戏曲志》问世,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作了具有归结性质的总体著录。黄爱华《南宋戏文的审美特质及其文化意义》、胡雪冈《温州南戏考述》、李子敏《瓯剧史》、徐宏图《浙江戏曲史话》等论著更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概括了南戏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使《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研究在二十世纪末有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33]。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发现是中国戏曲史和文化史的一件大事,它填补了元代以前没有戏曲剧本的空白,使南戏产生于宋代的理论具备了实证文本的有力支撑,也因为对它的高度关注,带动了学界对整个南戏存佚状态的清理和探索。自它发现始,就有学者不断地为它倾注心血。八十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学者的艰苦努力,《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整理研究不论从文本校勘、时代考证,还是思想发掘、艺术分析方面都取得了如上所述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和令人欣喜的实绩,它越来越清晰、普及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然而,《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整理研究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论文多著作少,至今还没有一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研究》。二是《张协状元》多,《宦门子弟错立身》次之,《小孙屠》最少,对象研究不均衡,往往有以《张协状元》代替其他两剧的嫌疑。三是探讨产生时代的多,而较少关注别的方面的内容。这些问题在二十世纪后期已逐步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已有学者对这三种剧作分别撰文予以全面论述,学人已经开始向它的研究薄弱的环节倾斜。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整理研究的失衡现象会很快得到改观,并沿着全方位、系统化的道路不断走向深入走向繁荣。
注释:
[1]赵万里:《记〈永乐大典〉内之戏曲》,《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2卷3、4号合刊(1929年3、4月)。
[2]钱南扬:《宋元南戏考》,《燕京学报》,1930,(7).
[3]钱南扬:《〈张协状元〉戏文中两桩重要材料》,《武大文哲季刊》,1931,(1).
[4]陈子展:《南戏传奇之发展及其社会背景》,《青年界》,1933,(4).
[5]赵景深:《宋元戏文本事》,上海北新出版社1934年版,《宋元戏文与黄钟赚》,《文学》2卷6期(1934年);钱南扬:《宋元南戏百一录总论》,《燕京学报》第12期(1934年),《宋元南戏百一录》,哈佛燕京学社出版社1934年版;宋之黄:《宋元之南戏》,《安徽大学月刊》2卷1期(1934年);杜颖陶:《南戏本事掇拾》,《北平世界日报·戏曲音》1935年9月8日—12日,14日-16日;陆侃如、冯沅君:《南戏拾遗》,《燕京学报》专刊之十三(1936年)。
[6]钱南扬:《宋金元戏剧扮演考》,《燕京学报》,1936,(20).
[7]青木正儿、顾随、魏建功、赵景深:《关于“南戏拾遗”的几封信》,《文学年报》1937年第3期;魏建功:《元代搬演南宋戏文的唱念声腔》,《中央日报文史副刊》1937年6月29、30期;吴孟怀:《南曲题识》,《金陵学报》1938年8月1、2期;凌景埏:《南戏与北剧之变化》,《燕京学报》1940年6月27期;王季思:《温州的南戏》,《星期评论》1941年第31期;陶光:《北曲与南曲》,《国文月刊》1942年14、15期。
[8]谭正璧:《〈宦门子弟错立身〉所述宋元戏文二十九种》,1943年第3期,《〈永乐大典〉所收宋元戏文三十三种考》,1943年《中华月报》6卷3期。
[9]盐谷温著、隋树森译:《宋代戏剧概说》,《时代精神》1944年3卷5期;钱南扬:《浙江剧曲考》,《浙江通志馆》1945年第2期;赵景深:《南戏拾遗》,《文潮月刊》1947年3卷4期;刘静沅:《宋元南戏考》,《文艺先锋》1947年10卷4期。
[10]休休:《〈张协状元〉戏文的编作年代》,《华北日报》,1948-11-12.
[11]杨绍萱:《中国戏曲史上的南北曲问题》,《人民戏剧》,1950,(2).
[12]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
[13]傅璇琮:《关于宋元南戏的几点理解》,《光明日报》,1956-8-21.
[14]胡雪冈:《史九敬先、九山书会与温州南戏》,《温州师院学报》,1963,(1).
[15]岩城秀夫:《温州杂剧传存考——从宋代演剧角度研究》,载《日本中国学会报》第28集,1976年,中译文见《温州师专学报》1981年第2期。
[16]唐湜,海岚:《从宋元南戏到温州昆剧》,《南京大学学报》,1979,(2).
[17]周传家:《我国最早的剧本》,《河北日报》1980年12月10日;胡雪冈、徐顺平:《谈早期南戏的几个问题》,《戏剧艺术》1980年第2期;翁敏华:《从四种戏文看南戏的早期发展》,《上海师院学报》,1980年第4期。
[18]郭亮:《早期南戏表演探源——〈张协状元〉剖析》,《戏剧艺术》,1982,(4).
[19]艺丁:《〈张协状元〉的历史价值》,《戏文》,1982,(5).
[20]翁敏华:《〈张协状元〉和中国戏曲艺术形式初创》,《上海师院学报》,1983,(3).
[21]金宁芬:《南戏形成时间辨》,《文学遗产增刊》十五辑(1983年);刘念兹:《宋元南戏》,《文史知识》1983年第2期;廖奔:《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时代考辨》,《中州学刊》,1983年第4期。
[22]滕振国:《〈张协状元〉研究》,《江西大学学报》,1984,(1).
[23]冯其庸:《论南戏〈张协状元〉与〈琵琶记〉的关系兼论其产生的时代》,《社会科学战线》,1984,(2).
[24]翁敏华:《从南戏现存的几个剧本看其表现艺术》,《浙江艺术研究资料》,1984,(8).
[25]郝朴宁:《试论南戏体制——读〈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云南师大学报》1985年第5期;胡雪冈:《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看南曲组合规律》,《温州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早期南戏〈张协状元〉是福建创作的吗》,《南戏探讨集》第4辑(1985年)。
[26]薛瑞兆:《论〈张协状元〉的产生年代及历史意义》,《北方论丛》,1986,(3).
[27][日本]传田厚子著,彭飞译:《〈琵琶记〉与〈张协状元〉——南戏的场面配制》,《艺术研究》,1986,(5).
[28]朱恒夫:《戏文〈宦门子弟错立身〉产生于元代》,《文学遗产》1986年第4期;金宁芬:《〈张协状元〉曲名考》,《艺术研究》1986年第7辑;廖奔:《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源出北杂剧推考》,《文学遗产》1986年第2期;李晓:《南戏脚色在剧本中的地位、串扮及其发展》,《戏曲研究》第22辑(1986年)。
[29]徐顺平:《现存南戏〈张协状元〉剧本不会早于南宋中叶》,1987.
[30]杨美煊:《两个〈张协状元〉剧本渊源谫谈》,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等:《南戏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31]徐朔方:《从早期传本论证南戏的创作和成书》,《社会科学战线》,1988,(2、3).
[32]周传家:《由〈张协状元〉引发的思考》,《光明日报》1992年11月17日;徐宏图:《优伶史与民族史上的一曲颂歌:〈宦门子弟错立身〉》,《南戏探讨集》第6、7辑(1992年);姜瑞环:《〈张协状元〉与古典戏曲美学特征》,《淮北煤炭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
[33]黄爱华:《南宋戏文的审美特质及其文化意义》,《戏剧艺术》1999年第3期;胡雪冈:《温州南戏考述》,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李子敏:《瓯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徐宏图:《浙江戏曲史话》,宁波出版社1999年版。
I206.2
A
1003-8078(2012)04-0050-05
2012-03-02
10.3969/j.issn.1003-8078.2012.04.20
李占鹏(1965-),男,甘肃正宁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5BZW03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XZW021;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18;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团队项目。
责任编辑 张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