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桐城派文体之韵致:余音绕梁
2012-08-15邓心强
邓心强
(扬洲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论桐城派文体之韵致:余音绕梁
邓心强
(扬洲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桐城派古文耐人寻味,与姚鼐提出古文创作“八要素”论、刘大櫆提出“为文十二贵”,以及曾国藩、吴德旋、姚永朴等众多作家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分不开。桐城派以多种方式营造诗文作品的韵致之美,如采用寄托和隐喻、使用太史公笔法、运用含蓄方式、在平淡中饱含深情等。
桐城派;文体;韵致
虽就整体而言,桐城派作品并没有超越唐宋八大家及其古文运动所取得艺术成就,然若将其与元、明数百年散文相比,则无论在审美趣味的广泛,还是艺术感觉的新颖,亦在表现手法运用的多样性上,都是一种超越和突破。桐城派之所以在中国散文史上风貌独具、自成特色,与其创作成就和艺术风格休戚相关。通观之,持续数百年的桐城派虽作家众多,其创作文体涉及散文、游记、传记、碑铭等,整体上以如下三种文体风貌最为突出和显赫:雅洁凝练、韵致之美、气势雄浑。固然,不同时段和地域的作家,因求学背景、成长环境、阅历积累 、气质个性和学术视野的不同,创作中均形成各自独特的风貌,可谓姹紫嫣红。然而作为一个具有统一旗帜的文学流派,其风格必然具有共通性的一面。桐城派创作文体整体上呈现出这样三幅面孔,因而其散文成为艺术中的精品,如百年老汤,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桐城派古文耐读,品咂中总有回味不尽的美感,读者会有一种妙不可言的审美愉悦。这与众多作家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分不开。
一、理论主张
姚鼐提出古文创作的八要素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其中“味”、“声”、“色”等便是对散文韵致而言。譬如“味”即是指文章含蓄有味,具有某种情志风韵,耐人寻味。有学者曾将姚鼐古文的典型特征概括为两个字:“韵”、“谨”[1]。即其古文不仅富有韵致之美,同时谨严有度。姚鼐平生最佩服归有光,曾以“太仆文章宗伯字”相提并论,心志不言自明。他毕生将归有光的散文和董其昌的书画作为模拟、临帖的对象,他欣赏归文:
归震川能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有风韵疏淡,此乃于太史公深有会处。此境又非石士所易到耳。文家有意佳处,不可着力。功深,听其自至可也。 (《与陈硕士》)
于凡题、常语中制造一种“风韵”,这需要作家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以其名篇《登泰山记》为例,姚鼐在辞官归里途中写下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表面看似在写登山经历和所见景色,实则不难发现,作家寄韵致于景物描写背后,深藏其辞官后的千万感慨,既有走出官场后的欣喜,又有回归自然后难得的愉悦,更有对大自然风景如画的热烈赞赏,以乐景衬哀,实则美景背后包蕴着作家对多年官场的绝望和愤懑。而这些情感和思绪是需要读者透过文字表面,去欣赏品咂和分析回味的。姚鼐的其他山水小品文如《游媚笔泉记》、《观披雪瀑记》等,莫不给读者身临其境、怡然自乐的韵致之美,很少有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即便是寻常的杂记如《袁香亭画册记》、《金焦同游图记》等也因韵致寄寓而写得清丽洁净、气韵生动。
刘大谿论及“为文十二贵”时鲜明提出“文贵远”。其解释曰:
文贵远,远必含蓄,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乃可谓之远。……远则味永。文至味永,则无以加。 (《论文偶记》)
而他引用诗学的含蓄余味说来要求古文,十分讲求散文意犹无穷、回味不尽的文学美感。尽管刘大谿并未具体而详细地交代如何使古文含蓄有味,然而从其音节、字句等具体作诗途径来看,也不外乎从文章字句、段落等出发,不直接道出言尽,而使作品意蕴包孕于简洁的文字之中。这就要求文体干脆而简练,这和其后又道出“文贵瘦”是相通的,优秀的作家行文并不在于字字句句饱满或坐实,而是文笔疏朗之中尽显空灵,类似白描,寥寥数笔则意境尽显。所谓“远者”、“瘦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刘大谿还论“文贵品藻”。“品藻”者即重视由文章辞藻表现出来的品味和风格,其曰浑、浩、雄、奇、顿挫、跌宕等均是对文之韵致的激赏。
姚门四杰的管同也非常注重表达技巧的使用,提出“体直”与“势曲”观。他认为:
体不直不可言为杰,势不曲不可言为妍,如长江大山,千里万仞而峰峦岛屿层见叠起,望之茫然而即之悚然。(《答侯念勤书》)
作家以形象的比喻道出“势曲”的艺术效果。其所谓“体直”是指文体建构自然而畅通,包含结构谨严、过渡自如、照应浑然等,简言之即文气贯通。而“势曲”则指语言表达要韵致有味,必须委婉曲折,含蓄蕴藉,而不可平铺直叙,单调乏味。只要同时做到了这两点,则读者可“按文之首而可测其尾,读文之上而便知其下。”(《答侯念勤书》)而管同创作也是如此践行的。其文风深得后人赞誉,刘声木评价道:“雄深宏达,简严精髓,曲当法度”、“理精词洁,奇气盘郁而深隐。”(《桐城派文学渊源撰述考》卷四“管同”条)这是对其文风兼具气势、韵致和简严三幅面孔的精准概括。
和管同近似的是,梅曾亮也相当看重“气直体曲”,即强调行文的一气呵成、气脉流畅。故其古文读来曲折有致、饶有余味,他曾说:
文气贵直而其体贵曲。不直则无以畅其机,不屈则无以达其情,故善为诗文者主乎达而已矣。(《舒伯鲁文集序》)
所谓“体曲”即是“文贵曲”的折射,这是营造古文韵致使作品富有余味的基础。作家的表达不可平白、直露,必须曲折尽意,方可摇曳生姿,表达才能深刻并富有韵致。其《士说》和《观渔》等篇章即可见一斑。
曾国藩以“气势”、“趣味”、“识度”和“情韵”来解释“四象”,可见他相当重视古文创作中的“情韵”与“趣味”,其《与子书》曰:
凡诗文趣味约有两种:一曰恢诡之趣,一曰闲适之趣。
他通读历代古文后,视庄、柳、苏、黄等人文风以“恢诡”取胜;陶、韦、白、孟等人文风以“闲适”见长。其创作亦以生动谐趣为突出。[2]
吴德旋点评前辈作家亦以作品有否韵致、余味作为标准。他曾谓:
姚惜抱享年之高,略如海峰,而好学不倦,远出海峰之上,故当代罕有伦比。拣择之功,虽上继望溪,而迂回荡漾,余味曲包,有望溪之所无也。叙事文,浑子居亦能简,然不如惜抱之韵矣。(《初月楼古文绪论》)
可见,吴德旋是以有否“韵致”来评定诗文的。
姚永朴世家以古文相传,又深得张裕钊、吴汝纶之栽培,文学才华在与同时代作家马其昶、范当世及兄永楷、弟永概切磋琢磨中渐渐彰显。其文风深得桐城派嫡传,吴孟复说:“永朴之文,正可当清通渊雅四字。”[3]180学者钱基博则评价道:
其文随手起落,不为张皇,坦迤平直中,自然感激顿挫,不似并世诸公之好起段落,狠其容,亢其气,硬断硬接,而我用我法,余味曲包,此真姚鼐血脉。(《现代中国文学史》)
其代表作如《萧敬孚先生传》、《孙佩南大令》诸篇既简洁凝练,又余味曲包,颇有方、姚风韵。
而其弟姚永概之诗则被评为:“简远朴茂,诗如其文,山水之作,工于刻缕”。(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其散文之雅洁,结构精巧,在同时代作家中堪称翘首。吴汝纶赞誉其诗文“才气俊逸,足使辞皆胜踔纸上,虽百钧万斛而运之甚轻也”。陈衍亦谓:
其文纡回蓄缩,务使词尽意不尽,以至词意俱不尽,此桐城文派家法。
这是对其作品具有韵致之美的精准概括。①此处评析诗论均转引自杨怀志:《桐城派及其代表人物述评》,载“安徽文化网”、“中国桐城派研究网”。
二、创作实践与表现层面
倡导神气的刘大谿,身兼诗人与散文家双重身份,并在诗文方面均有创获,自成一家。其散文创作不断诗化,即他善于把诗的含蓄、深远、疏旷、情韵的艺术特征引进散文,从而推进了传记散文的诗化。这也可看做散文家实现了文体的融通与互渗。因而其古文创作具有诗意之美,余味无穷,韵致不尽。如其名篇《海舶三集序》、《叶书山时文序》等即是,前者写海上风涛之险[3]184,后者以白描手法写人的心灵,二篇文字均以“韵致”取胜。
正如桐城弟子所评价姚鼐韵致之文:
拣择之功,虽上继望溪,而迂回荡漾,余味曲包,又望溪之所无也。(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
即便是寻常的论学说理之文,到了姚鼐笔下也写得形象生动、趣味盎然、耐人咀嚼。且看其《赠钱献之序》以诗意的语言写钱君离走后的境况:
钱君将归江南而适岭表,行数千里,旁无朋友,独见高山大川乔木,闻鸟兽之异鸣,四顾天地之内,寥乎芒乎,于以俯思古圣人垂训教世先其大者之意,其于余论,将益有合也哉!
这绝非一般性的直抒胸臆,而是巧妙地借助形象,以诗化语言道尽心中多少难言之意!寥寥数笔,见尽风流。“其序跋之文,或如《食旧堂集序》的一往情深,或如《海愚诗钞序》的意深旨远,或如《左仲浮渡诗序》的慷慨真切,或如《礼笺序》的疏荡奇纵,或如《恬庵遗稿序》的隽逸跳脱……无不跌宕有致,富于韵味。其记体文笔端贯注诗情,体物达意不乏情趣,章法严谨不戕灵性,笔墨雅淡不伤风采,自有一种清逸高朗的意态美。”[1]77
姚永朴曾以“意味”(“义味”)、“风味”(韵味)和“兴味”(“趣味”)对古文之“韵”做出过解释(《文学研究法》)。姚鼐也以“韵味”品诗论文,如他赞赏归有光的散文曰:“归震川能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有风韵疏淡,此乃于太史公深有会处”(《与陈硕士》);指出刘大谿的《樵髯传》:“写出村野之态如在目前,而文之高清远韵自见于笔墨蹊径之外。”(《古文辞类纂序》)足见其审美取向。
桐城派以多种方式来营造诗文作品的韵致之美。
1.寄托与隐喻:即事寓情
桐城派作家不乏才情、思想俱佳者,他们以寓言的形式或讽刺的手法创作了不少经典散文。始祖戴名世便擅长托物言志、即事寓情,使古文也韵味无穷,见解独特,思想深刻。其《邻女说》读来意味深长:
西邻之女,陋而善嫁。东邻有处女,贞淑而美,无聘之者,乃过西邻而问焉,曰:“若何以得嫁?”西邻之女曰:“吾有五费。”曰:“可得闻乎?”曰:“发黄费吾膏,面黠费吾粉,履阔费吾布,垢多费吾藏,人来费吾茶。”曰:“若何以得嫁?”曰:“吾嫁士,吾嫁商,吾嫁工,吾嫁佣保,吾嫁乞丐。”曰:“有陋汝者,奈何?”西邻之女竦肩枭颈,桀然捧腹而笑曰:“处女乃陋余乎?此处女之所以年二十而无聘者也。吾见人家女子多矣,类我;吾见丈夫多矣,无不类我。而孰得陋余而弃余?”处女曰:“亦有不类若者乎?”曰:“有不类我者,则处女已嫁矣。”……
通篇文章480余字,采用小说笔法,以对话和动作描写的方式来刻画二女的个性特征、思想本质和外在形态。全文采用寓言方式,文中所谓“处女”,实为作者自况,“邻女”则喻世俗。文章所表现的不单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行,联系作者的思想来看,还有更深一层的意味。文末最后“处女”的态度令人回味深思:
处女变色,拂衣而起,趋而归,誓终身弗与通。
表现了坚持民族大义之士不滥委身于人的磊落品格;而写”邻女”滥嫁,实际上是讥刺委身新朝以求富贵利达的丧节失志的行为。此文在简练的文字中通篇采用对比手法,将清初两种士人的不同类型和态度表现得判然分明,极能发人深省。作为寓言,其魅力不仅在写人绘声绘色,形象宛如,更在其人物所展现的独特韵致,作品寄托言志、寓意深远,启人深思。作家并非指陈自己的爱憎情感,“而是潜藏在冷静的设辞问答中,宛如静水深流。一些表达疑问、反问、感叹、否定的语气词纷至沓来,极尽诡谲变幻之妙。这种不动声色中寓褒贬之情的手段,当得力于先秦的春秋笔法。”[4]
戴名世的《意园记》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含而不露地隐喻着作者的遭际,积忧多愁的他试图以寂寞、无为、高洁、独善相对抗,傲视独立的作家在孤芳自赏中萌生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文章变换使用“若”、“有”、“宜”等字眼来尽情描绘园中风景:
其园无径,主人不知出,人不知入。其草若兰,若蕙,若菖蒲,若薜荔;其花若荷,若菊,若芙蓉,若芍药;其鸟若鹤,若鹭,若鹇,若鸥,若黄鹂。树则有松,有杉,有梅,有梧桐,有桃,有海棠;溪则为声如丝桐,如钟,如罄。其石或青或赭,或偃或仰,或峭立百仞。其田宜稻宜秫,其圃宜芹,其山有蕨,有薇,有笋,其池有荇。……
无论静景描绘色彩,还是动景刻画形态,均在不事雕琢中见出朴素之美。语言精炼无以复加,倘若不知作家的处境心态和写作语境,就很难品鉴其韵致了。
2.太史公笔法:文外之致
高明的作家常在影射中有深厚的寄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文外之致由此而生。刘大谿的《无斋记》写自己的居所,这看似再平淡不过,然而作家起笔不凡,开篇议论,展开哲思,接着写无知之乐,实则抒己孤寂穷愁之苦。以难以抑制的愤懑痛斥“横目二足之民”,将达官贵人贪得无厌的嘴脸描绘得入木三分。文末才道出无名斋之由来,似水到渠成,戛然而止,留给读者不尽的麻辣意味,激起人们长久的思索与咀嚼。
有时桐城派作家以侧面描写来高远立意,从而曲尽其意,形成韵致。姚鼐的《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是为先生寿辰所写的一篇序文,从常理来看,一般从其人品、文品甚至师生交情出发来入笔,而姚鼐精心选材,开篇从他人评论入手,紧接着写地理,看似与祝序不相干,实则意味深长,借评论表明以桐城古文为天下文章之宗,道出桐城派在当时文坛的声势与影响,从而间接对刘大谿承传和发扬戴、方所开创的古文之功绩作了颂扬,通过回顾桐城派发展史,在更深广的背景上对刘大谿作了高度评价,“文章不名言祝寿,而祝寿之意溢于言表,婉转含蓄,极耐人寻味。”[5]205紧接着,后文联系刘大谿穷而弥坚、遇挫抗争的身世,依次从年岁高、身体健、文名盛世、著述等方面表达了作家深厚的情意,言简意赅,韵致悠远。
3.调度别样手法:含蓄委婉
桐城派继承了传统诗文创作中常用的站在对方角度、转换时空来叙述的艺术手法。如方苞《送王瑛林南归序》写出自己和王瑛林双方的深情,作家怀念友人却宕开一笔,展开想象,写友人抵达故乡后深切怀念自己的情景。
友人和家人在游山玩水时必然会遥想到北方有一个好友在思念自己,油然而生惆然不乐的心情。这种手法承续《诗经》而来,在杜甫的《月夜》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回忆山东兄弟》亦广为应用,以之写情真切动人,缠绵悱恻。“不写自己思人而写为人所思,纯从对面落墨,而自己的思念已饱含其中,造成词旨婉切、感情更为含蓄深沉的艺术效果。”[5]32
4.平淡叙事中饱含深情
桐城派无论是写景、纪实,还是抒怀、赠答,都以“言有物”为旨归,寄托深情、表达态度于客观描述和冷静叙事中,其韵致表现为平中见奇、淡远为贵。
即便是写人,如方苞的《送王瑛林南归序》也是在平淡的叙事中饱含深情,尽显一种淡中见奇的韵致;而《孙奇逢传》亦然,看似在平淡叙事,但作家的感情和态度却昭然可见。“他叙说孙奇逢的荦荦大节,虽行文直质,甚至近于平淡,而字里行间,敬仰之情隐然可感。”[5]42而姚鼐的《登泰山记》借对泰山雄奇秀丽景色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摆脱污秽官场、回归田园的愉悦之情,文字清新雅致,亦饱含情调。
[1]杨怀志,江小角.桐城派名家评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何天杰.桐城文派[M].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 128-129.
[3]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4]田望生.百年老汤:桐城文章品味[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52-53。
[5]王镇远.桐城三家散文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1989.
I206.2
A
2095-0683(2012)04-0087-04
2012-04-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邓心强(1979- ),男,湖北大悟人,中国矿业大学中文系讲师,博士,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责任编校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