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财务治理研究*
2012-08-15熊霞
熊霞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
财务治理是企业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财务治理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存在是企业生存与扩张的基础,出于共同利益的考虑,企业与社会之间拥有系列的自愿受益契约安排。企业在追求利益时需要考虑到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注,进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到企业财务治理之中,通过调整他们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结构,形成相应稳定的财务治理结构。因此,将社会责任理论纳入企业财务治理之中,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治理的效率。
一 基于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一)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企业为何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企业责任研究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1923年,欧利文·谢尔顿在《管理的哲学》书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目前较为一致的认识是:企业社会责任既包括法定的社会责任,也包括道义上的社会责任等。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股东承担主要经济责任的同时,应对债权人、客户、员工、政府、供应商、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生态环境应当承担的责任义务。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系列契约。在目标选择上,企业以实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而不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发展所投入的资本不仅包括股本,还包括债务资本、人力资本,以及供应商和客户投入的经营资本,政府投入的公共资本等内容。在企业利益分配上,企业要平等地处理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而不能将企业所有权集中地交给股东所独有。因此,企业要与各个利益相关者保持长期的合作,而不仅是依赖于资本所有者,这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在逻辑上是决然不同的。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拥有丰富的社会责任思想,将其用于分析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深入开展,也有利于贴近企业社会实践的实际。
(二)基于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起来,构建起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研究框架,具体包括对股东、对员工、对消费者、对供应商、对社区、对政府、对公共环境等社会责任内容。据此,有些经济学家提出企业“状态依存所有权”的概念,用于描述利益相关者的次序地位。
他们认为,当企业破产时,各个利益相关者是依照相应的顺序来获得财富的,企业所有权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股东独自拥有企业所有权。举例来说,当企业进入清算状态下财富价值为X时,若W为应支付给工人的工资,R为债权人拥有的债权本金及利息之和,L是股东需要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名义上企业财富属于企业股东,但按照企业的清算程序,首先需要清偿的是工人工资,其次是债权人的债权本金及相关利息,最后才是企业股东的收益。因此,当X<W时,工人是企业实际财富的拥有者;当W<X<(R+W)的时候,债权人是企业实际财富的所有者;仅当X>(W+R)时,企业才真正为股东所有。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实际上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财务治理提供了依据。由于工人、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利益者也有权利获取企业的利益,他们应当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参与到企业治理的环节中来。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蓬勃发展,传统的“股东至上”企业财务治理理论受到了挑战。企业财务治理的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需要从理论上重新认识:首先,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的实质是企业与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财富创造和分配的过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合作是企业发展需要考虑的前提。其次,企业财务治理的主体、客体及目标具有多层次的特征。财务治理的主体包括债权人、管理者、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等社会主体,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全部利益关系人。财务治理的客体是对企业的财务决策权、收益权和监督权可以实施的有效分配,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分配最优化为目标。
二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财务治理框架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企业财务治理的基本框架。
(一)基于股东视角的财务治理
股东是对企业进行投资并拥有股权的利益主体。股东的财务治理来源于股东内部的利益冲突,股东的内部利益冲突即控制性股东和广大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控制性股东凭借实际控股权把低层企业的资金转移到高层企业,以谋取私人利益,使分散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控制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同时,在企业遭遇风险的时候仅承担有限的责任。控制性股东会利用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和合同不安全,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产生很多相应于在责任、义务上与权利不对称的违约行为。因此,应当建立有效的股东财务治理,重充分发挥企业外部财务治理的功能。一方面,逐步规范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投资以及其他违约行为。另一方面,增强独立董事和董事会委员会的审计职能,逐步增加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详细的信息披露有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他们可以通过公开披露的信息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并判断投资机会和前景。另外加强对其他违约行为的约束,加大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力度,给中小投资者以恰当的控制权,逐步培养“用手投票”的中小投资者。
(二)基于债权人视角的企业财务治理
债权人作为企业发展资金的提供者,对企业至关重要,对债权人的保护不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利,而且对维护整个市场经济的秩序和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债权人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的财务治理主要来源于债权人与股东以及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当资金转入债务人手中,债权人很难对其实施实际控制,股东为保障自身利益可能在日常经营中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例如,股东不经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允许投资风险高的项目。如果项目投资失利,这一损失将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债权人为了防止其利益被伤害,除了寻求立法保护,基于社会责任应该对债权人进行以下财务治理:第一,债权人在借出资金前,应根据企业的资信、财务状况以及所借资金的用途等进行风险评估,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定资金用途,规定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数额等条款。第二,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应当及时准确披露企业财务信息,不造假,不隐瞒,诚实信用。第三,采用在企业董事会、监事会中吸纳债权人,参与企业管理等方式,明确债权人的权利,让债权人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使债权人在企业财务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基于企业员工视角的企业财务治理
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中重要的人力资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企业员工作用的充分发挥。企业首先必须对员工负责,员工已成为利益相关者的一部分。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财务治理。员工可通过建立员工董事制并参与企业财务决策。当企业经营业绩下降或经营者发生损害企业利益行为时,员工可采取要求董事会更换经理、修改财务预算等维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等措施。
(四)基于政府视角的企业财务治理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提供维护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任。政府一般通过立法等方式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如:企业法、证券法、税法、破产法等有关严格的法律等,加强上市企业的审核,增强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加大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等措施。
(五)基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财务治理
其他如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治理主要是通过财务监控权的市场分享等来实现的。如消费者可以拒绝购买产品,供应商可以依法中止相互的合作,社区可以通过法律提出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等。企业在运行时需要主动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保护法和环境保护法等,实施诚信经营,合法经营,履行相应的合同义务。
三 构建社会责任导向财务治理的建议
长期以来,由于遵守“股东至上”的逻辑,研究和解决的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但这一企业治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忽视社会责任,加剧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构建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势在必行。具体建议如下:
(一)改善企业财务收益分配机制
收益分配影响着企业股东与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收益分配中的税金交纳、公积金提取、投资者对利润的分配等直接影响着股东、债权人、员工、经营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一般而言,控制性股东和高层管理者可以从企业控制权中得到保障,收益分配的重点应在于让利益相关者从企业财务收益中得到相应的保障。为了使经营者和企业员工能适当地享有相应的企业收益,应当在他们的报酬结构中引入人力资本股权化,使之与企业未来经营的业绩挂钩,防止经营者和员工存在短期化的经营行为,激励他们为企业价值最大化长期投入。具体措施有:对经营者采取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等股权激励方式;对员工和经营者采取员工和经营者共同持股等股权激励方式。
(二)改善企业财务决策机制
1、实施累计投票、表决权行使和股东诉讼等制度,改善企业董事会制度。在股东大会中建立保护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的相互制衡的议事机制。通过完善独立董事、员工董事和监事等决策机制保证各利益相关者有平等机会参与企业财务决策。
2、建立财务控制权配置制度,保证各利益相关者主体能按照其贡献合理分配企业剩余财产权,促使企业所有者与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当企业破产并威胁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时,企业财务控制权应实行转移,进而保护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3、改善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的建议。
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和市场机制都有可能失效,在此种情况下,为了保证企业财务治理水平,平衡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应建立多元财务监督体系。
(1)创新监事会监督的制度。为适应利益相关者所要求的财务治理结构,企业监事会由股东监事、员工监事、债权人监事和其他监事组成,独立于企业经营之外,对企业的经营行为实施监督,监事会报酬不与企业经营业绩相挂钩等。
(2)政府的监督机制建立与完善在规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方面挂钩。政府部门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据库,公布企业的社会责任状况,保证利益关系人及时获得透明、公开的评价信息。
(3)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发动舆论监督,维护利益相关者和他们言论自由,将使企业和经营者面临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
[1]张兆国.企业财务管理变革: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邓学家.社会责任环境下财务治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
[3]沈向关,宋效中.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09.
[4]宁向东.企业治理理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5]王雄元.论利益相关者责任与公司财务治理[J].会计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