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蚕业现状与对策
2012-08-15刘波
刘 波
(广元市蚕业管理站,四川 广元 628017)
我市蚕桑资源丰富,是全省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之一,蚕桑产业曾一直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受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茧丝价格下滑及“5.12”地震灾后重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市蚕桑产业严重萎缩,曾一度跌入历史低谷。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蚕桑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使我市蚕桑生产恢复生机。
1 蚕桑产业生产现状
1.1 2011年生产情况
2011年,全市桑树总面积17653.3hm2,养蚕乡镇78个,蚕农数35540户,养蚕23126张,蚕桑产业综合产值16627万元,同比增加3270万元(其中,鲜茧产量759t,均价30元/kg,产值2277万元,增加510万元,桑园桑资源开发利用产值14350万元,增加2760万元)。全市蚕农户均增收901元,蚕桑产业为农增收13.6元。
1.2 基地建设情况
2008年以来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发展方针,坚持“谁扶持、谁受益,谁发展、谁收茧”的原则,以旺苍天马、剑阁松林、元坝三元、朝天明月等为代表的茧丝龙头企业已投入近600万元参与基地建设,全市共建蚕桑基地乡镇71个,培植重点村164个,其中,重点打造了苍溪县永宁镇荞子坝、白桥坝现代蚕桑示范园建设,建设成现代蚕桑核心园73.3hm2(1100亩),元坝区清树丰产示范桑园33.3hm2(500亩),旺苍县双汇汶水坝蚕桑示范片196.7hm2(2950亩),朝天区杨木镇元溪蚕桑核心园区33.3hm2(500亩);建立茧丝绸专业协会33个,带动“订单”式生产蚕农4万余户,“公司+合作社+蚕农”、“公司+小蚕共育户+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始形成。
2 存在问题
2.1 蚕业比较效益降低致使农民不愿栽桑养蚕
尽管蚕桑的亩收益较种粮收益高,但养蚕与外出务工相比收入更是相差甚远,蚕农外出务工致养蚕劳力严重不足,同时蚕茧市场波动影响蚕农信心。
2.2 养蚕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
蚕桑生产横跨种植业和养殖业,受养殖技术、管理方法、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养殖风险较大,蚕农收入不稳定。
2.3 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全市蚕业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基地建设速度慢,龙头企业规模小,拉动力弱,缺少核心技术产品,增值利润空间有限,抗衡市场风险能力弱。
2.4 投入严重不足
多年来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几乎没有安排蚕桑生产发展资金,蚕桑生产基地县和龙头企业缺少具体可落实的支持鼓励政策和措施。
2.5 设施水平低
我市的桑园建设与养蚕分布面广,户均规模小,设施化程度低,兼业与副业的性质明显,蚕茧质量参差不齐,蚕桑产品主要集中在蚕茧、缫丝等粗加工阶段。
3 发展对策
3.1 落实兑现发展政策,保护蚕农的积极性
落实好市政府《关于突破性发展茧丝绸产业的意见》(广府发 [2007]3号)制定的一系列发展茧丝绸产业的配套政策,创造有利于茧丝绸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保护蚕农及茧丝经营加工企业的积极性。一是把茧丝绸产业发展纳入各级年度目标考评,加强考核,严格兑现奖惩;二是兑现2007年市政府第五届44次常务会议上作出的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茧丝绸产业发展经费40万元、奖励资金20万元的决定。三是兑现“对农民修建蚕房和小蚕共育室所需土地作农业临时用地办理,所需木材林业部门要给予砍伐指标保证,并减免有关费用”;四是全面启用蚕茧收购风险资金,实行保护价收购和合同定购,解决损农伤农的问题。
3.2 加大投入,提升蚕桑产业发展后劲
一是市县区财政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茧丝绸产业的发展,以支持茧丝绸产业新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建设科技园区和培训推广。二是要整合涉农项目,优先规划茧丝绸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大力发展茧丝绸信用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信用基地乡镇、村和信用农户,切实解决广大主体发展资金问题。四是鼓励农户、单位和企业承包撂荒地和闲置土地,规模发展桑园,形成多元投资格局。
3.3 打造名优品牌,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
依托龙头企业争创广元优质蚕种品牌、优质原料茧品牌,做大做优“世煌”“三元”牌优质丝品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到靠规模壮大市场,靠品牌叫响市场,靠精品促进蚕业发展,拓宽销售半径,出口创汇。
3.4 提升龙头企业规模,提高带动能力
遵循“扶优、扶大、扶强”的方针,坚持“谁扶持、谁受益,谁发展、谁收茧”的原则,加大对全市茧丝经营、加工企业整合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重点扶持旺苍天马、剑阁松林、元坝三元、朝天明月企业,创建1~2个广元蚕茧、丝绸系列产品品牌,力争拓展织绸、炼染、服装等精深加工领域。
3.5 强化科技支撑,巩固产业基础
一是推广蚕桑先进技术,加强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桑蚕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加快以小蚕共育为核心的小蚕共育、省力化蚕台、纸板方格蔟上蔟等省力实用蚕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普及率90%以上。二是抓科技园区建设,突出抓好苍溪县永宁镇荞子坝、白桥坝现代蚕桑示范园建设,建设成现代蚕桑核心园73hm2,元坝区清树丰产示范桑园33hm2,旺苍县双汇汶水坝蚕桑示范片197hm2,朝天区杨木镇元溪蚕桑核心园区33hm2。三是加大桑园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
3.6 创新经营机制,提升产业发展动力
一是要转变养蚕方式,切实解决农村缺人养蚕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土地流转、桑园管护、设施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大力培养养蚕大户和蚕业合作社,动员返乡农民工,新建或改建一批养蚕小区,开展适度规模养蚕。二是培育丝纺企业,解决茧价大起大落的问题。支持市内缫丝、纺织企业做强做大,同时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缫、纺企业。鼓励市内缫丝、纺织企业优先使用我市合作社或茧站的蚕茧,坚持相对稳定的收购价格,形成稳定的订单关系,把生产源头和终端企业联结成利益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