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皇越春秋》黎利与中国《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形象的相似性
2012-08-15赵锋
赵锋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越南《皇越春秋》黎利与中国《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形象的相似性
赵锋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皇越春秋》是一部受《三国演义》影响的汉文历史小说,它在艺术思维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与《三国演义》有许多相似之处。黎利与刘备为践行仁义而奋不顾身,身经百难而屡次化险为夷,天助民愿之下却屡次坚辞拒绝登上高位。在作家的笔下,他们是言行一致、谦逊有加、有勇有谋、广开言路、贤明仁德的化身。他们登上帝位,不是获取权力,而是要承担更高的使命。
《皇越春秋》;《三国演义》;黎利;刘备
黎利与刘备都是作为一代明君被后世敬仰,成为文人们塑造贤明与仁德的形象的参照,具有类型化的特点。二者具有明显的共同点:帝王之相、君王之德。《皇越春秋》的作者在塑造黎利时借鉴了《三国演义》塑造刘备的方法。
《皇越春秋》这部小说主要叙述了明朝永乐年间安南黎利集团与明朝军队联合讨伐胡季犛,灭胡之后,明军占领安南,以中官马骐为代表的官宦们大肆搜刮安南百姓,使得安南民不聊生,导致黎利起义,推翻明朝占领军,建立了大越国政权。
一、帝王之相,肩负使命
清化府俄乐县蓝山人黎公常之子,长曰黎来,庶曰黎利,少曰黎石,季曰黎善。利生时,有一朵红云覆于屋上,经三日不散。其人器度豁达,寡言语,多学术,五经诸史,独观大略,一览便记。[1]25
中国作家在塑造帝王将相抑或才子佳人都惯用的一个手段就是使之出身、经历神奇化,这与中国小说由神话而志怪而传奇而讲话的发展轨迹有关。即使是《三国演义》这样的“七分写实,三分虚构”的历史演义,也有将人物神奇化的例子,对此,鲁迅多有批评“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2]越南作家大多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特别是其创作的营养很大成分来自中国文学。因此,这样的人物塑造技巧自然是参考了中国文学的类似作品,尤其是《三国演义》。“有一朵红云覆于屋上,经三日不散。”首先,作者以“红云”作为黎利出生时的异象,是有深刻寄意的。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红云”出现的地方,一般是仙人居住之所。比如唐朝诗人曹唐的《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中“红云塞路东风紧,吹破芙蓉碧玉冠”,描述的就是一幅缥缈瑰奇的仙境图。明朝戏曲家屠隆的《彩毫记·游玩月宫》中的“尚自隔红云帝座遥,却下见赤县神州小”,更是把“红云”与天皇大帝相连。由此可见,与“红云”相伴者非神即仙。虽然黎利出生之时,“红云”只是“经三日不散”,但是这样的奇迹也注定黎利非圣即帝了。后来黎利在与胡氏集团、明朝军队的战争中往往能够奇迹生还,反败为胜,与“红云”在冥冥之中的佑护是分不开的。这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其人器度豁达,寡言语,多学术,五经诸史,独观大略,一览便记”,气量大者善纳百言,寡言者智,博闻强识又能取其精义者能运筹帷幄。这些素质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必备的条件。黎利具备了这些素质,又有“红云”相助,因此他所率领的起义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黎利的帝王之相和所肩负的使命从他的言语和他人的评价中也可略窥一二。
利曰:“我想先灭胡寇,次讨北师,后提得胜之师,长驱大进,电扫中原,执明君臣父子回南,尊立陈皇,一统天下,传檄诸侯,树后建邦,列爵分土,均田制禄,显忠逐良,使之吏得其官,民安其业,诚为快事。”[1]65
当时的越南国小民贫,黎利要靠招募而来的游兵散勇打败胡季犛控制的政府军,本来就勉为其难,更遑论打败实力百倍于越南的明朝正规军团。可见黎利对局势缺乏足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但是他言语充满王霸之气和凌厉气势,这对国弱民穷的越南军民的士气有极大的鼓舞作用,黎利的王者气势显现出他具有帝王之相。
黎利率将佐出门延入城中,少叙南北会遇,于是三江诸郡县诣门请降,北兵得志,无所畏忌,淫胁妇女,民苦,奔黎利控告,利遣人追捉士卒,去不多时,获回三人,利曰:“天兵到此,本欲安民,反致害民,置尔何用?”立斩之。明朝将佐望之失色,然理屈不敢启齿。[1]103
黎军的神勇和严明,让远近诸郡县不战自降。类似这样的战役还有很多,足见黎军甚得民心。在需要借助明军铲除胡伪政权的特殊情况下,黎利不畏强权,秉公执法,果断地斩杀犯罪的明朝士卒,这需要很大的魄力,可见黎利确有君王之象。而且此举不但赢取民心,还大大提升黎利的威信和黎军的声威。
黎利曰:“南国偏方,奸臣僭窃,天朝不弃,命将出征,逆党成擒,万家相庆,请立陈氏以帖
民心。”[1]122
黎利此话是有的放矢,他知道明朝军队表面上是灭胡扶陈,实质上是置安南为郡县,因此此话是有言在先,表明自己的立场,如果明军不顾安南人民独立的意愿,不顺从“南国山河南帝居,截然分定在天书”的天意,黎义军绝对与之抗争到底。这显示了黎利作为有远见的政治家的魄力和睿智。胡氏伪政权灭亡后,明朝果然把安南设为郡县,封黎利为交趾巡检,而封明朝尚书黄福兼掌交趾布按二司事,按照明朝官制,黄福是安南最高行政长官,黎利要受黄福管制。明朝此举天怒人怨,招致以黎利率领的越南军民近二十年的反抗,直至结束统治。
今既遇黎公,宽洪大度,长者之君。[1]186
这是义军部将段发的母亲对黎利的评价。段母在家中被明朝士兵抓住,明军想以此要挟段发。而段母非但不为自己性命忧虑,反而想借此机会当面斥责明将,最后以身殉国,不料被半路追来的儿子段发救下。段母责怪段发乱了她的计划,并一再强调黎利会是一位明君,要儿子死心塌地跟随。段母的评价间接映衬出黎利的君王之相。
刘备也是一个大富大贵之人。
那人平生不甚乐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少言语,礼下于人,喜怒不行于色。好交游天下豪杰,素有大志。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表字玄德。[3]4
“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按照佛家语,这些都是大富大贵的帝王之相。“少言语,礼下于人”说明刘备做事谨慎,待人平等,善于纳言,这是一个优秀领导者的品质。“好交游天下豪杰”,这是刘备流亡时能够找到庇护的重要条件。汉室宗亲是刘备能够笼络贤才,招募军士,寻找靠山,到最后由蛹成蝶的质变的重要前提。
黎利与刘备都具有帝王之相。而且《皇越春秋》的作者明显仿效了《三国演义》的笔法。因此才会出现二者如此明显的相似性,这种模仿痕迹从《皇越春秋》所引用的典故——“有云天不昌刘,虽百孔明扶之不足”也可见出一二。
二、倡义兴仁,民心所向
黎利与刘备对仁义是极为看重的,可见二人都曾接受周礼和孔孟之道,而且深受启发。早在先秦时期,“仁义”一词早已记载于史籍,而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未间断过对仁义的称颂。“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4]《丧服四制》“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5]《梁惠王上》。可见仁义是人心所向,自古皆然,而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改变而改变。黎利和刘备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倡义兴仁,时刻以之准绳,并以此取得极大的成就。
黎利与刘备之义主要是指对皇室的忠诚、对将士的信任和对百姓命运的关心。他们不会因为政治地位和军事权力的极大改善而作出忤逆不道之事、“狡兔死,走狗烹”的不义之举,更不会因为临危而置百姓性命于不顾。下面举例论述。
胡氏集团被消灭后,立下汗马功劳的黎利兄弟反被诬蔑,几遭残害,因为朝廷大臣为之争辩“黎公兄弟忠君爱国,守义尽诚”才被免于一死,最后被废为平民。黎利归隐山林后一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相反,陈简定当上安南国王后,不思富民强兵,竟听信谣言,巡游捉妖,真是劳民伤财。陈简定专意于巡游山水,干脆把王位让给陈季扩。陈季扩也是无能之辈,事事由大臣决定,连丢城池。最后太上皇陈简定被明军擒杀。“却说黎利黎善自辞聘之后,日诵诗书,夜谈韬略,四旁贤士,闻者归焉。”[1]56“利听从,揭榜招兵。时天下厌胡氏之虐,不三日,来投者至八千人。富者助其财,勇者出其力。诸将乃推尊黎利为上将,黎善为军师,其余各定爵位毕。”[1]56“却说将军黎利自引兵出美良之后,分屯设寨,招贤纳士,凡天下人才,被季犛之乱,避居山林,至是闻黎利起兵,投者无数。利建立队伍,日练武艺,夜读兵书。”[1]65陈氏的无能和腐败愈加反衬黎利的忠诚、无欲无求、无所不能。行文中提到各郡县守将一见到“黎将军”旗号就闻风丧胆,弃城遁逃,而不管是否真是黎将军。这表明了黎利所率领的正义之师能够威慑敌胆。“利曰:‘左右亦是一心,何必疑讶。’”[1]126黎利的贤明仁德得到广泛的认同,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且其身边的将士甘愿为其尽心竭力,还在于黎利做事坦荡。一个有帝王之相的人,身边凝聚的力量会越来越多,他的魅力不只是来源于他的才干,更多的是仁义和贤明。黎利只是一心匡扶陈氏,而无意于官位爵禄,何况是明朝封赐的,因此黎利把印敕归还黄福,然后四处寻找陈氏后人陈简定,找到之后,尊简定为安南国王,甘为陈朝大将,专注了抗击明军。黎利的行为是义举,所以才出现四方之士相继来投奔的盛况。明朝大军来攻,黎利“立即揭筹与百姓周知”[1]170,让老百姓入林中避难,然后率军迎敌。黎利此举颇有刘备之风。当黎利与众将商议决定迁往义安、蓝山一带养精蓄锐时,黎利“于是令人传报百姓,如欲相从以避难其害者,起家同行,此时四邻民庶尽愿相从。利命段莽保护家眷,赵扈保护百姓,男女老幼万余口先去,兄弟与大小将佐起兵后行”。[1]175
黎利入城,安抚百姓,城中黎庶焚香伏道拜谒,利以好言慰喻,曰:“我所以来,除暴救民,无有所害”,令军中秋毫无犯,违者立斩,百姓欢喜不胜。[1]99
安南之民不能堪命,诸县父老,潜往义安投六花城,叫曰:“北寇心狼,苛酷百姓,伏望明公弘汤、武之德,除残去暴,以救生灵,不然,则南国鱼肉矣。”利曰:“某本凡庸,贼多见逼,拳拳以保身为计,犹恐不及,岂敢预前世吊伐之王者乎?”,父老曰:“明公令德,举世皆知,蓝山之云覆效灵,泾鹊之雨随助顺,虽三尺之童子,亦知为革命之君,故天下之望明公,犹太旱之望雨,安忍弃之乎?”,黎利曰:“父老差矣!拨乱救民,除非英雄之主者不能,利恶乎敢?父老且回,天下大乱,岂无弥乱之人出,出则大定矣,何忧之有。”父老涕泣而退,利亦为之坠泪,遣人唤黎善商议。此时善出外未回,利退入后房,下帷歇息,心忧黎庶,辗转不寐。[1]191
黎利体贴民情,广布恩泽,治军严明,不断赢取民心,为日后称帝奠定坚实的民众基础。老百姓把黎利抗击明军的行为比作商汤伐暴桀、周武王伐无道纣之举,可见黎利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之崇高。黎利的再三辞让是他谦逊、超然的表现,再次强化黎利称帝本是天意民愿而不是他的意图的效果。黎利虽无意政治权力,但国难当头,百姓受苦,他不得不把重任扛在肩上,并为国家独立、百姓安康殚精竭力,再次展现了黎利的明君之德。此外,表现黎利仁义的例子还很多。比如“循至义安,利欲驻兵,率诸将往城中拜谒陈帝。”[1]175不见陈帝,黎利不禁感慨“欲入面君,幸得垂怜,竭心以事,今又不遇,莫非天乎?”[1]175黎利不计陈氏罢弃之过,还怀揣匡扶之心,对陈帝颠沛流离之苦甚为心痛,可见黎利之义。“黎利见是进士,心自敬爱,下榻延之同席。”[1]195可见黎利求贤之心,待贤之善,求智于贤之切。“利曰:‘为将之道,兵书术数,不可不知,岂有一人而能应万机之变乎?先生不弃寡弱,烦诲导将士,使知得万一,然后就事未迟。’”[1]195明君的长处在于有自知之明,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在对待明军的态度上,黎利面对明朝大军的强大实力和咄咄逼人之势,他暂时接受明朝授予的知府一职。作为堂堂一国之君却面对如此羞辱,黎利的选择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以解百姓征战之苦”,“第念诸将辛苦兵戈,士卒横罹锋镝者也。”[1]245可见黎利是以仁义作为行事准则的,万不得已才以战止战,平时都是尽量避免伤亡,“却说段发平了清化,遣尹谐奏捷,太祖闻之大喜,命黎善往迤南招安”[1]265,招安是黎利经常使用的手段。此外,黎利的仁义还表现在对明朝败亡士兵的礼葬。“却说黎利得胜,率将士收拾衣甲器械搬回,命赵扈督军,收北兵阵死,葬于东山下方回。”[1]175“却说宣宗敕王通等班师回朝,蔡福不幸卒于东关,太祖命取棺槨贮殓,再令将前北将阵烧灰,藏以木函,送回东都门外,设坛遣北朝将士临祭,太祖率将士出奠毕,先遣北兵载归内地安葬。”[1]291黎利的仁义不仅恩泽国人,对战败的明军士兵也以礼相待,尽管其原因很大部分是出于对明朝的畏惧,想缓和两国的矛盾而采取的策略,但也表现出他是一个兼具仁义和智慧之人。此外,还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黎利的仁义。比如,“数日,黎利亲临视,见士卒黎庶勤读书籍,专习典章,依然邹鲁之乡,欣然返回。”[1]198这说明黎利重视礼义教化。“太祖会群臣议曰:‘贼兵势盛,朕宜亲征,不然,诸将难敌。’”[1]236体现了黎利的胆识和对将士的关心。
刘备的仁义主要表现在知恩图报、信任部下和关爱百姓。
却说同行军马有数十万,大车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道路之旁,偶见刘表坟墓,玄德引众将拜于道旁,痛哭而告曰:“不才辱弟刘备,无德无仁,失兄寄托之重,此实不得已。望兄英魂,垂救荆、襄之民,助备而退曹操!”言甚悲切,三军无不下泪。[3]401
正恓惶嚎啕之时,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跪于马前,口言:“反了常山赵子龙也!投曹去了!”玄德叱之曰:“子龙是吾故人,安肯叛也?”张飞曰:“他知我等势穷力尽,反投曹操,以图富贵。此乃常理也,何故不信?”玄德曰:“子龙与吾相从患难之时,他心如铁石,岂以富贵能摇动乎?”糜芳曰:“我亲见他引军投操去了。”玄德曰:“子龙必有事故。再说子龙反者,斩之!”[3]408
后军报曰:“曹操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此后渡江赶来也,可不速行?”孔明曰:“江陵要紧,可以拒守。今拥大众十余万皆是百姓,披甲者少,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到江陵?倘曹操至,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若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何以弃之?”百姓闻得,莫不伤感。[3]401
在前有未知的危险,后有蔡瑁、张允的追兵,刘备在这样的险境下,还能冒险祭拜有恩的刘表,确实很仁义。不论刘备此举是否存在表明自己的仁义,让部下效仿的意图,它确确实实是发自肺腑的,不是单纯的作秀。不像曹操的割发代首,不像曹操一边唱着“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一边冷酷无情地屠城。刘备的爱护百姓,也不是口头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或许他是出于表现贤明,便于招募将士,扩大力量的目的,但是他意识到了“若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的超越时代的政治理念。他能够在危难之中对百姓不离不弃,进步跟随,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胆量。因此,鲁迅先生甚至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2]108这恰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艺术加工,以表达自己的贤君贤臣、美政国安的政治理念。
近日,南安普顿大学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居住区周围快餐店的数量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儿童的骨骼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黎利与刘备之所以被后世歌颂,与作者的美化是分不开的,但这不是把丑的说成美的逢迎、阿谀之词,也不是为了迎合读者而篡改历史,歪曲事实的谬论,它们是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艺术加工。虽然有所夸饰,但不背离史实。清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叙及“凡演义之书,如《列国志》《东西汉》《说唐》及《南北宋》,多记实事;《西游记》《金瓶梅》之类,全凭虚构,皆无伤也。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6]章学诚之所以批评《三国演义》,是把历史演义当作历史文献而不是文学作品。《三国演义》的伟大,更多的是在于它塑造了一个个典型人物,讲述了一个个典型故事;它的主旨顺应了民心,顺应了历史进步的要求。《三国演义》拥有如此之多的读者,并且经久不衰,不是因为它记载了历史。要说讲究记录史实,它比不上《三国志》,比不上其它的正史。如果民众要读史,《三国演义》实在不是首选,但《三国演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远远超过它们。实在是因为《三国演义》能像每一部伟大作品一样经受住了“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的考验。《皇越春秋》虽然无法与《三国演义》相媲美,但是其艺术手法模仿了《三国演义》,通过这一手法所塑造的人物,具备了贤明仁德的品质,顺应了“以人为本”的历史进步的要求。
三、称王称帝,天意民愿
《皇越春秋》在塑造黎利的光辉形象时,不惜借助神话题材,可谓极尽夸张之能事。题材之一是古剑;题材之二是阮荐的出场。第十九回中讲到黎利和黎石在捕鱼时无意中捞到一段剑柄和剑舌,小说如是描述“利是一剑柄,旧孔犹存,石是一剑舌,尾末不朽,丙相挂入,全然不动,退之不出。”[1]105黎善称之为神剑。作者为此事而题诗一首“古今灵异白天留,一气萦蟠射斗牛。三尺龙泉归有德,帝王还是帝王州。”可见此剑确实非同凡响,得到神剑之人是天使之然,理应得天之助。这为黎利称帝提供了根据。阮荐是黎利登上帝位的关键人物。他的出场极具神话色彩。阮荐“是开国功臣,昊天有命,勿可侵犯,上帝见诛。”这是崇山神女在劝解想吃阮荐的群妖,群妖散后,神女对阮荐说“昨者回朝上帝,闻两曹列籍,言南邦扰乱,许黎利为王,阮荐为辅,抚定一方,故妾见群妖欲害将军,特来劝解。”[1]194阮荐听从神女之言,来投黎利,“循至义安千刃山,见一城廓,法度精严,兵机整肃,人民安集,士女谐和,诚是一帝王之景象,不知所主者谁,自投观其意。见来者受之,士则敦书,女则劝织,工则专艺,农则务耕,六七月间,日以如常,不知黎利为谁会有百姓父老,叩问乞来投控黎公,荐即随父老间入,躲面偷目,见其人俨容仪,寡言语,堂堂有天日之表,又兼父老言:‘云覆效灵,雨随助顺’,自思曰;‘真帝王受命之主也。’”[1]194-195作者借助阮荐的所遇所见,给读者展现了黎利的神采和他所辖制下的义安城一片祥和安康的景象,有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用笔实在荒谬失实,但足见作者欲表明黎利称帝是顺天顺民的用心。他们不想去做而又必须去做,这就突出了他们称王称帝是一种使命的明显效果,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君权神授,完全不是那种统治阶级出于专制统治的需要而高喊的“君权神授”。“却说仁宗方议亲征,忽然宴驾。”[1]248在作者看来,这是天要兴黎。即将取得战争胜利的前夕,黎利迎回陈氏后人陈皓并“令修表请封陈皓”,待明朝退兵不久,陈皓病亡,可见天要兴黎。但是黎利再次拒绝代陈称帝,“某若举此,后世必谓黎利篡陈皓而得国,我不为也。”[1]291最后经过众大臣晓之以大义,动之以民情才答应即皇帝位。小说至始至终都在突出黎利当王称帝不带有任何的个人意图,而纯粹是天意民愿。黎利“见臣民共逼,始许许”[1]198,他如此犹豫不决的原因不是惧怕引火烧身,而是在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传统思想的束缚,黎利在前文就说过他并不想成为救国救民的英雄,更不相信自己是那个英雄,虽然他也心系国家危亡、百姓疾苦,并为此痛苦哭泣。作者之所以一再强调黎利毫无追求爵禄之念,还是为了突出他得以称帝是上天的安排、百姓的意志。第三十九回,在臣民的交相逼迫下,黎利终于答应做救国救民的平定王。“谕书一下,群僚百姓,举皆欣悦,相谓曰:‘黎真人应运而兴,我等安于衽席矣。’”[1]203
作家对刘备的塑造更是如此。
却说玄德撞出西门,行无二里余,前有大溪拦住去路。此溪名曰“檀溪”,河阔数丈,水通湘江,其波甚急。玄德到檀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遥望城西五百铁甲军马,随蔡瑁赶来。玄德曰:“吾休矣!”遂回马到溪边,回看时,兵在后赶。玄德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可努力!”言毕,那马忽从水中踊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玄德如云雾中起。[3]339
刘备遭遇这样的险境不止这一例,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有多大的危险就会出现多大的奇迹。离奇的脱险方式强化了刘备的真命天子的身份,这是天助。不过没有黎利遭遇的那般神奇,这是中国小说发展成熟的环境使然。不同的小说类别具有不同的叙述手法,神魔异化就应该由神魔小说来写,历史演义可以把故事讲得妙趣横生,但不能过分神化。因此,刘备的死里逃生虽有夸大成分,但不至于完全不可能存在。
玄德曰:“僭居尊位,吾实不为!汝等再宜商议。”诸将一齐言曰:“主公若是推却,三军变矣!”孔明曰:“主公平生以义为本,安肯便称尊号?今有荆、襄、两川之地,可暂为汉中王。以正其位,方可用人。”玄德曰:“汝等虽欲尊吾为王,不得天子明诏,是僭称也。”……孔明曰:“主公可宜从权变,进位汉中王,臣等自作表章申奏天子。”玄德再三推辞不过,又恐军心有变,只得依允。[3]699-700
汉中王闻知(曹丕废汉帝之事)大惊,水食少进,每日痛哭,令百官挂孝,遥望许昌哭而祭之,谥曰“孝愍皇帝”。玄德因此忧虑,致染成疾,不能理事,政务皆托与孔明。[3]773
次年辛丑春三月,有襄阳人,姓张,名嘉,乃襄江渔翁也。嘉夜间捕鱼,忽见水底起一道红光,上冲碧汉。嘉举网捕之,乃得一玉玺。只见金光灿灿,瑞气盘旋,上篆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嘉大喜,素知汉中王仁德布于天下,遂密入成都,到孔明府献之。[3]773
汉中王曰:“孤虽是景帝之孙,实乃涿郡一村夫,于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并不曾有半分恩泽以布万民。今立为帝,是篡弑也!孤愿其死,不为不忠不孝之人。卿等勿令孤作万载之骂名!”孔明苦谏数次,汉中王坚执不从。孔明设计与多官曰:“如此如此。”孔明托疾不出。[3]774
曹丕废帝,刘备痛哭、患疾,表明刘备的大孝;江中获得玉玺,这是天命所为;孔明诈疾,解决了刘备想为之而不敢为的矛盾,为刘备解除了舆论压力,为刘备的登基镀上光辉伟岸的背影。作者这样设计符合他的美政思想,他一直追求的就是贤君贤臣的治国思想。
总之,刘备和黎利登上帝王之位的经历大同小异:为践行仁义而奋不顾身,身经百难而屡次化险为夷,天助民愿之下却屡次坚辞拒绝登上高位。在作家的笔下,他们是言行一致、谦逊有加、有勇有谋、广开言路、贤明仁德的化身。他们登上帝位,不是获取权力,而是要承担更高的使命。
[1] 陈庆浩,王三庆.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皇越春秋[M].台北:台北学生书局,1992.
[2] 鲁 迅.中国小说史略[M].周锡山,释评.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3]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 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 章学诚.丙辰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责任编辑:陈道斌)
A Comparison of Similarities between Li Li from Vietnam Spring and Autumn and Liu Bei from The Legen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ZHAO Feng
(School of Arts,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530006,China)
Vietnam Spring and Autumn is a Vietnamese historical novel written in Chinese influenced by The legends of the Three Kingdoms.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in styles of writing between them.The main figure of Vietnam Spring and Autumn LI Li was just like LIU Bei,devoting to righteousness and mercy,being successful after great suffering.Though many of their subordinates wished them to declare to be emperor,they kept refusing.In both novels,they were modest and wise,practised what they preach,and willed to listen to others’advice.When they finally declared to be an emperor,they did not seek power,but tried to practise a greater dream.
Vietnam Spring and Autumn;The legends of the Three Kingdoms;Li Li;Liu Bei
I207.413
A
1009-2854(2012)03-0011-06
2011-11-14;
2011-12-15
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gxun—chx2011040)
赵 锋(1985—),男,壮族,广西宁明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