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冷房栽培杏鲍菇技术初探*
2012-08-15林金盛华秀红宋金
林金盛 华秀红 宋金 俤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南京 210014)
为了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和出口形式,笔者进行集装箱冷房和专用栽培冷房栽培杏鲍菇的对比试验。集装箱冷房为仿40尺柜的聚氨脂保温双面夹芯板,内容积为11.8×2.13×2.18(m),设置制冷机组、进风口和排气风扇。试验过程与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为科杏,由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食用菌组保藏。
1.2 菌种制备 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0 g,蔗糖20 g,琼脂20 g,维生素B10.1 g,水1 000 mL。按常规方法制备斜面培养基,高压灭菌30 min。待斜面培养基冷却后接种,置于25℃恒温箱内培养,15天后菌丝长满试管。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65%,麸皮30%,过磷酸钙1%,轻质碳酸钙2%,玉米粉2%,料水比1∶1.2。经高温高压灭菌3.5 h后接种。接入母种后3~5天内经常检查发菌情况,确保菌种没有杂菌污染。培养温度为20℃,22~25天菌丝长满袋。
1.3 培养料配方及制作 装袋培养料配方参考江苏省昆山市正兴食用菌有限公司杏鲍菇的栽培配方:棉籽壳40%,玉米芯20%,麸皮35%,过磷酸钙1%,轻质碳酸钙2%,玉米粉2%。栽培袋采用对折径为17.5 cm、厚度0.05 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重450 g,装袋后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2%。装料需均匀、紧实,打包孔离底部1 cm左右,料面平整,套环高度距料面5 cm。
1.4 灭菌与接种 装袋与灭菌间隔的时间控制在8 h以内。采用高压灭菌,灭菌时保证灭菌器压力为0.13 MPa保持3.5 h。灭菌后自然冷却,待料温降至室温即开始接种。接种前严格做好接种箱(室)、接种工具表面和操作人员衣物等项的消毒工作。接种时菌种铲碎成玉米粒大小,每袋接种量为25 g。
1.5 培养与后熟 经接种的菌袋分别放入集装箱冷房和专用栽培冷房内培养,发菌期间室温保持在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定时通风,使集装箱冷房和专用栽培冷房内的CO2浓度均控制在4 000 mg/L以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全袋后,菌袋的后熟期约为10天,温度维持在26~28℃。在集装箱冷房和厂房冷库内的前、中、后部的上、中、下层各挑16袋,共144袋,记录其满袋时间和菌丝生长情况。
1.6 催蕾诱导与出菇 将完成后熟期的菌袋分别放置在集装箱冷房和专用栽培冷房内,采取降温措施,诱导菌袋形成原基。菇房内温度降至11~13℃,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75%~85%,光照强度为500 lx,每天光照3 h,直到现蕾;CO2浓度控制在2 000~3 000 mg/L,7~10天后开始形成菇蕾。记录菇蕾形成时间、整齐度、大小、高度和数量。菇蕾长到1.5~2.0 cm时疏蕾,每袋留2~3个子实体。疏蕾后,应减少通风量,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至85%~95%,提高温度至15~17℃,维持CO2浓度在4 000~6 000 mg/L。观察出菇情况并记录产量和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时间与长势 集装箱里的杏鲍菇菌袋平均发菌时间为27天,比专用栽培冷房的满袋时间延迟2天,菌丝生长正常,长势与冷库厂房内的基本相同。
2.2 催蕾诱导 集装箱冷房内的杏鲍菇菇蕾形成时间在催蕾后第10天,比专用栽培冷房的菇芽形成时间滞后3天;集装箱冷房内的菇蕾外观形状不如专用栽培冷房的菇蕾,畸形菇偏多;专用栽培冷房内的现蕾同步性好于集装箱冷房内的同步性。
2.3 产量与质量 于集装箱冷房内栽培的采收时间为接种后的第60天,比专用栽培冷房的采收时间滞后5天;集装箱冷房内的单袋平均产量为295 g,比专用栽培冷房的347 g低52 g;集装箱冷房内的杏鲍菇外观形状和商品性状略差于专用栽培冷房的产品。
3 问题讨论
从发菌时间上看,集装箱冷房内菌袋的发菌速度与专用栽培冷房的差异不大,可以通过加大通风量,维持CO2浓度在4 000 mg/L左右等方法,使菌丝生长速度不受影响。这说明当温度等条件一致时,菌丝的发菌速度主要取决于CO2浓度[1]。通过改进通风循环系统的集装箱,完全可以用于杏鲍菇的发菌培养和后熟,特别是出口杏鲍菇的菌包,可以在运输途中完成发菌和后熟过程。
从本试验结果可知,利用集装箱改装的冷房栽培杏鲍菇,其菇蕾形成时间、菇蕾性状、现蕾同步性、产品的外观形状和商品性状等,均比专用栽培冷房的差。要想在集装箱里完成杏鲍菇的出菇,关键在于控制好催蕾阶段和出菇阶段集装箱冷房中的CO2浓度和新鲜空气的均匀分布。大部分杏鲍菇生产企业的冷房中的 CO2浓度,催蕾阶段控制在2 000 mg/L左右,出菇阶段控制在3 000~5000mg/L[2]。若要将集装箱冷房里的CO2浓度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就必须不断通风,通风过程中需要不断排出冷气,其制冷成本就会相应增加;而且由于集装箱的高度仅为2.14 m,其通风过程很难做到循环对流,往往是先抽前面的气体,后面的气体很难抽到,因而容易留有死角。集装箱内的现蕾情况较差,产品品质和产量偏低的原因,初步判断是因新鲜空气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要做到稳定的循环对流,必须在集装箱两侧的底部和中部设置许多细小的通风口,通过可吸进新鲜空气的制冷机组不断从集装箱顶部正压进气,从两侧中部和底部的通风口排气,但改造成本相应增加。
通过减少集装箱内单位体积的杏鲍菇菌袋摆放量,也许可以改善杏鲍菇的菇蕾质量和出菇情况。直接在国外租用集装箱冷库作为杏鲍菇的出菇房,在技术上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试验研究。
[1]郭美英.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福建农业学报,1998,13(3):44-49.
[2]黄 毅.食用菌栽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