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窗心理视角下的校园安全问题

2012-08-15罗登辉彭小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17期
关键词:校园心理学校

□文/ 罗登辉 夏 震 彭小光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湖南·湘潭)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破窗心理如果不得到有效预防和遏制,将带来极大地危害,因此我们要积极地干预破窗心理,尤其是在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日益复杂和难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从破窗心理视角下研究这一问题有更为重要的内涵和意义。

一、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破窗心理的易发环节

虽然大学校园安全得到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但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发生,安全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需要长期的关注和不懈努力。破窗效应易发环节有以下几种:

(一)校园治安问题。校园治安一直是各大学校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治安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学风,更重要的是导致学校声誉受损。大学普遍都处于开放状态,有的大学与外面的闹市基本上没有差别。这就给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不仅要防止在校的学生,还要注意校外不法分子对学校的觊觎。尤其是近来校外人员来学校诈骗、盗窃,时有发生,更要引起相关学校工作人员的重视。要加强对在校学生安全教育和引导,不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同时要惩治不法分子。

(二)校园周边安全事故。高校的对外开放,一个拥有数千甚至上万的大群体的消费,让不少商家在学校周围聚集,寻找商机。高校巨大的消费市场被不少人看中,甚至是黑恶势力,不少高校的消费市场被黑社会所垄断。2 万人的高校周围每天的消费少则几万,多到几十上百万,校园周边人员鱼龙混杂。传销、贩毒、盗窃、诈骗等不法分子聚集在学校周围,使得学校周围的环境不断恶化,相当容易发生安全问题。

(三)心理问题引发的安全问题。高中的紧张学习之后,进入大学,面临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家庭压力、社会就业压力,如果自身调节能力不强或适应不了大学生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其中,沉迷于网络也是重要的表现之一。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有29.4%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活在虚拟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中国青年报》2005年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引发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是自杀或得精神病的高危群体。

(四)学校自身管理因素引发的安全问题。近些年国内高校,大幅度扩招,学生人数增多,基础设施和管理并没有跟上去,导致矛盾多发。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同时也不够成熟,理解和处理问题比较片面和偏激;宿舍条件落后,水电供应不稳定,食堂承包导致价高质量差,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些容易导致学生与校方发生纠纷摩擦,处理不当,也可能产生安全问题,影响稳定。

综上所述,影响高校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全面考虑,仔细、小心应对,避免发生事故。

二、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破窗心理的诱发因素

(一)新背景下高校管理难度增大。高校教育改革给各大高校带来了新的变化,同时在安全管理上也带了极大的难度。作为负责高校安全工作的保卫部门,过去单一传统的校园治理模式不再适应高速发展的新环境。高校人员结构复杂,安全工作繁杂,高校逐步的开放化,加剧了这一形势。高校管理以自我管理为主,高校学生的自由度相当大,人数众多,流动性较大,给管理也带来了挑战。

(二)高校学生数量多,流动性大。高校扩招之后,人数大幅增多了,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同学之间有差异,各自的素质不一样。学生流动频繁,活动场所经常发生在本校的管辖范围之外,使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及时到位,形成流动学生管理的“盲点”。不少学生私自在外面居住导致自身安全或财产受损。大量的学生活动和学生聚集,出现安全问题,也不那么容易调查。

(三)高校管理不断朝社会化方向转变。高校不断的改革中,社会化趋势是必然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只是一部分而已,虽然高校服务的对象没有变化,但是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学校师生、学校工作人员以及经营学校经济实体和商业网点的人员,高校人员相对复杂多了。高校管理必须要不断朝社会化方向发展,适应现在化管理。

三、有效防止破窗心理发生的对策措施

(一)重视预防,防患于未然。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校园安全问题,安全第一的思想贯彻到每个负责人心理。首先,必须要确保各高校安全工作制度化体系化,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在校园安全体系建设中,防止不安全因素进入校园。其次,要落实责任到人原则,校园安全工作要防止“旁观者效应”。再次,要重视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校园之风,组织学生进行安全常识和安全法规学习,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开展安全事故演习等。尤其要做好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二)健全校园安全的软硬件设施。校园的软硬件设施对于校园安全是一个定性的标准,这对于预防校园不安全因素有重要的作用。首先,硬件建设主要指从校园的防卫人员、防卫技术及设施配置。包含校园内外特定位置安装监控设备,观察校园周边环境;其次,为校园配备防卫设施,如辣椒水和电棒可以有效防止校园犯罪;最后,加强学校保卫部门的人员训练,建设一个有一定行动能力的保卫部门是校园安全的基本保障。

(三)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和家庭的极大关注,高校急需配置大量心理咨询师,对心理有疾病的同学进行干预治疗。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在内的老师,以及班上的班干部,形成心理合力干预的机制,促使心理有问题的同学早日走出来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四)事后的处理要及时、准确。对于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准确地处理是显示高校智慧的重要方面。事后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严肃处理相关人员,对于减少“破窗效应”有积极的作用。让制度去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违规的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样才能保证校园的长久安定和谐。

虽然破窗心理对于校园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只要我们从预防抓起,在以上的易发环节,多花工夫去解决和思考,巧妙的利用破窗心理,还能有效为校园安全管理做出有益的贡献。破除破窗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修补这扇“破窗”。即使改变不了环境,也要努力让自己变好。大家都能做到的话,一定能够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美好校园。

[1]George L.Kelling.Fixing Broken Windows[M].商周出版,2011.8.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谭祖珠.破窗效应在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读与写杂志,2012.1.

猜你喜欢

校园心理学校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学校推介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