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抗战时期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的若干成功经验
2012-08-15扎那,张磊
扎 那,张 磊
(1.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150080;2.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451150)
党在抗战时期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的若干成功经验
扎 那1,张 磊2
(1.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150080;2.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451150)
党在抗战时期成功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的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90年来相关历史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同时更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还要依托正确的战略方针和“学会如何工作”的基本思路等经验,对于今天党应对现实严峻考验和危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应对危局;成功经验
所谓危局,指危急的局势,严峻的形势。局势,即形势和格局。所谓困境,指困难的处境。处境,即人、事件所处的境地(多指不利的情况)、环境。“局势”概念着眼于客观形势,而“处境”则着眼于主体之境遇。
中国共产党所应对和化解的危局与困境,主要是国家、人民和党自身所面对的危急的局势和困难的处境。危局和困境可以从多个不同视角分类,如战争环境中之困境与和平环境中执政条件下之困境,局部危困与全局危困,外在困境(危险源来自党组织外部的如民族困境、国家危局等)和内在困境(危险源来自党组织内部的如党的思想理论困境、路线错误、党群关系困境等),物质困境和政治困境等。
从积极方面看,危局困境作为一种“实际”,理应成为应对危局化解困境的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应对危局化解困境作为一种“实践”,理应成为应对危局化解困境理论认识的源泉、发展依据、检验标准。任何固守本本、漠视现实的危局困境、漠视危局困境应对化解的实践探索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都不会得到成功。
那么,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以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其在抗战时期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的成功经验有哪些呢?根据初步掌握的材料和肤浅的研究,笔者归纳如下。
一、培育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抗日战争进入1941年以后,解放区战场处于“即接近着胜利,但又有极端的困难”[1]的严峻形势。第一,财政经济状况极度恶化。陕甘宁边区地处西北部,地广人稀、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在1937年至194O年所需经费和物资绝大部分依赖外援。外援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国民政府给八路军的军饷,一部分是海外华侨和后方进步人士的捐款,占边区财政收入的约50% ~85%[2]。如1938年,外援占整个边区经济收入的51.6%[3]。那些年,边区财政虽然困难,但精打细算,尚可维持,甚至有所结余。但1941年,边区财政出现了严峻的形势,这年财政亏空567.2万余元。1940年9月,国民政府就一度停发每月60万元的军晌,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停发了八路军军饷,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进行重重包围和封锁。在实行断邮后,边区的大部分外援自然被断绝。同时,边区又面临着日军疯狂“扫荡”,日军对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加之华北各地区又连续几年发生水、旱、虫等自然灾害,使根据地区域日益缩小,1940至1942年间,很多根据地的面积都缩小了1/3到1/2,鲁南抗日根据地最严重的时候竟缩小到“南北十余里,东西一线穿”[4]的地步,解放区人口也从1亿人下降到5 000万人[5]。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军队大量减员,财政状况极度恶化。第二,边区军政人员生活极端困难。尽管民众已难以承受,但边区军政人员生活仍极端困难。毛泽东曾这样描述当时的状况:“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1]892
怎么办?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首先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同时更应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否定与肯定之间建立对立统一的平衡。
1.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这是成功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的基础、前提和一种思维方式
强烈的忧患意识,第一反应是作最坏的考虑,这是处于战争环境中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忧患意识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属于一种否定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忧患意识是人们基于对现实危局、困境的预知和认知能力,以否定性、批判性情绪情感为基础表现出来的一种理性认识和感受。党的忧患意识主要是对国家、民族的关注与忧虑,即忧国、忧民情怀。其具体指向是国家之兴衰、民生之艰难[6]、党自身之成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忧患即忧虑祸患或担忧祸患。忧患意识在这里表现为困境意识或危局意识。忧患意识所追求的应该是老子的“病病不病”,即忧患无患。
2.更应有乐观主义精神,这是成功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所需要的健康的精神状态
毛泽东有忧国忧民之心,但更有乐观主义精神,在对国家、民族、党的现状充满忧虑的同时,又对国家、民族、党的前途充满信心,保持健康的精神心理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党的忧患意识源于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党的乐观主义则来自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及全党团结奋斗。
3.明确危局应对和困境化解的价值取向——解决“为了谁”的问题
第一,中华民族利益取向。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中共中央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就体现了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危机应对价值取向[7]。
第二,人民利益取向。化解困境尤其是化解党群关系突出问题,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而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问题,突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会议室遭雷击,参加会议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被雷电击死。同时,一位农民的一头毛驴也被雷电击毙。事后,这位农民便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保卫部门要把这件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被毛泽东制止了,并说要想想我们做了什么错事引起了群众的反感。后来发现是由于征粮过多,农民负担太重而有意见[8]。
在全民抗战的形势下,各地热血青年奔赴延安,使边区干部人数急剧增加,边区党政军脱产人员人数由1937年刚成立时的1.4万人,直线上升至1941年的7.3万人。一方面相对于作战的现实,党政军总体力量仍然不足;而另一方面,相对于边区民众的承受能力,党政军总体数量又过于庞大,人民负担过重已难以承受[9]。1937年征收公粮1.4万石,占边区粮食总产量的1.8%,每人平均负担仅1升,是很轻的。以后逐年增加,1941年激增至20万石,占粮食总产量的13.8%,增加了10多倍[10]。
毛泽东说:“1941年边区要老百姓出20万石公粮,还要运输公盐,负担很重,他们哇哇地叫。……征公粮太多,有些老百姓不高兴。”“延安人民对我们是什么态度?我说就是‘敬鬼神而远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觉得共产党虽然很好,他们很尊敬,但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他们就要躲避一点。”[8]像躲避鬼神一样躲避党,说明在当时党群关系遇到了严重困难。毛泽东深情地说:“把老百姓当牛去挤奶汁,有这样的共产党吗?可能有,但不应当有。”而“这一下把老百姓搞得相当苦,怨声载道,天怒人怨,这些事还不是毛泽东搞的”[8]?如果党群关系成了“怨怒”关系,这就是一种“危局”,一种“困境”。
于是按照人民利益取向实行精兵简政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很快走出了党群关系困境。几年以后,毛泽东还一直记着此事。仅1945年4月至5月中共“七大”期间,从不同的角度,四次“检讨”了这个问题,用以自省并教育全党干部[8]。说明毛泽东对老百姓一往情深,对曾加重了人民负担的失误十分不安。所以,毛泽东不仅不追究骂他的人,相反的是深深地内疚,深感对不起人民群众[8]。
总之,忧患、乐观为民族、为人民。
4.化解危困,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解决“依靠谁”的问题
坚持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化解危困的智慧和力量。这是党成功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的基本历史经验。在党群关系之“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的两重性中,若丧失“为了群众”这个目的性前提,则“依靠群众”就会蜕变为“利用群众”。
5.化解危困,要实现全党空前的大团结
团结就是凝聚力量。党内最广泛的团结,不但是正确路线一边同志的团结,也应该包括同犯错误同志之间的团结。毛泽东在七大选举方针的报告里指出,不应该把犯错误的同志“一掌推开”。所以,七大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时,毛泽东替张闻天、王稼祥等犯过“左”的错误的同志“拉选票”,不但使他们当选,而且使第三次“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领导人王明、博古等进入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大团结。
6.化解危困,还要靠顽强奋斗
奋斗就是释放力量。“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我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才迎来抗战胜利。
二、化解危困要探寻正确的战略方针
奋斗要依托正确的战略方针,战略方针的贯彻要靠全局观点和抓住主要矛盾,还要选择符合实际和需要的手段和武器,如制定预案和利用舆论等。
1.探寻并形成解除危困的战略方针
在忧患意识和乐观主义精神基础上,毛泽东积极探寻解除国家民族忧患的实际道路。伴随着徐州失守、武汉告急,到1938年5月,人们对这场战争的趋势和前途议论纷纷。哀叹“亡国论”者有之,主张“速胜论”者亦有之。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了《论持久战》这一著名的讲演。他通过对中日双方基本特点的全面分析,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既不会亡国,也不会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向蒋介石转述,蒋介石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了周恩来的同意,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个资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中的指导作用[11]。
2.要用全局的观点来认识和化解局部困境
如,在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及全面抗战即将爆发这一严峻形势下,中共能够以民族大义为重,通过开展艰苦细致而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促成川军出川抗战,创造了国共联合抗日、共御外侮的有利局面[12]。
3.要抓住主要矛盾
抗战时期,蒋介石国民党存在着全局抗战、局部反共的两面性,对我党亦打亦拉。因此在处理局部突发事件中,我党则采取“以打对打,以拉对拉”政策。
在皖南事变爆发前一阶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和判断,也经过一番曲折。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之所以敢在政治上对蒋介石发动全面的攻势,是因为对中日民族矛盾在“九一八”事变后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把握准确。我党在皖南事变后期利用日蒋矛盾来缓和国共矛盾,控制事态。
4.要选择适合自身实际和需要的手段和武器
抗战时期应对危局与化解困境的重要对策有“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等,它们都需要运用制定预案和利用舆论等手段和武器。
第一,制定相应预案。“皖南事变”前我党拟定并采用的“政治上进攻,军事上防御”的应变预案,虽然没有避免皖南事变的发生,但是给事变发生后我党的应对打下了基础,有助于我党迅即转入对国民党的政治大反攻。“衣破早补补丁少,病小就医痛苦少”。主动的前瞻性、预见性应当大于被动的适应性。要有长远的眼光,能够想到还未发生的而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第二,利用舆论来动员和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亲日的阴谋得以揭露,并遭到国内外的一致谴责,更多的人同情中共的境遇并支持中共的主张。党领导边区和敌后根据地的广大军民纷纷举行集会、演讲等活动,抗议国民党的暴行,强烈要求惩办国民党亲日派分子,反对分裂,反对内战。主动引导舆论,并以此来动员和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消除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这是成功应对危局困境的有力武器。
三、化解危困的基本思路是“学会如何工作”
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的基本思想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化解国家民族危困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和一种选择,一个思路和一种答案。而理论与实践要实现真正的彻底的“相结合”,则党组织的“学习”必须回归工作,回归党组织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的实践。这就要求党组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工作”。
1.“学会工作”
毛泽东说:“从一九二一年共产党产生,到一九四二年陕甘宁边区开高干会,我们还没有学会搞经济工作。”[8]在这里,学习的对象、学习的内容就是“如何工作”,“会工作”。其学习理念是极其先进的,已经具有学习与工作相融合的“学习工作化”的精神。“没有学会,要学一下吧!不然雷公要打死人。”[8]就是说,如果没有“学会工作”,不学习“如何工作”,则要陷入危局困境。
那么,怎样学习“如何工作”呢?
2.围绕突出现实问题尤其是危局困境及其解决去学习,开展“研究型学习”
1945年5月31日,在中共“七大”毛泽东说:“为什么有人希望雷公打死我呢?当时……把老百姓搞得相当苦,怨声载道,天怒人怨,这些事还不是毛泽东搞的?……这就迫使我们研究财政经济问题,下决心搞大生产运动,一九四二年公粮减少了,一九四三年也减少了,这就解决了问题。”[8]这就是围绕突出现实问题及其解决来学习,在学习中化解危局困境。问题引发责任,责任引发学习;而只有研究型学习“才能解决问题”,否则就会陷于困境而难以自拔。
怎样开展“研究型学习”?
第一,要进行个性化干部学习。留守兵团政治部参照实际情况,对干部依不同的文化水平,工作性质分别进行相应的理论、文化、实际经验、专门技术的学习[13]。以提高干部队伍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
第二,善于向批评者学习。乐于听“闲话”和不同声音,多接近批评者,是发现和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以摆脱困境之路。这也是向群众学习的一个途径。
1945年4月20日,毛泽东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作说明,在讲到领导干部要乐于听“闲话”,以便从中发现和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时,他说:“一九四一年边区老百姓中有人说雷公咋不打死毛泽东,这就引起我的警觉,分析原因,发现是征粮太重了,于是就发展大生产运动。党校去年有人说我是官僚主义,这也使我下决心到党校去多接近一些人。”[8]1945年5月31日,在中共“七大”会上的结论中,讲到军队与地方的关系和要注意收集地方群众的意见时,他说:军队“要多听地方同志的意见,因为地方同志的话你们很难听得到,他们也难得有机会讲。我就有这个经验,许多话就是从闲话中听到的”。例如说“雷公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这些都是闲话”[8]。
这说明毛泽东对待不同声音的态度,不是拒绝甚至追究不同声音因而激起更大的矛盾,而是教育干部并率先垂范,从不同的声音和“闲话”中去发现工作中的缺点和失误,去寻找不断改进工作的途径,去纠正官僚主义的习气,特别是切实在行动上纠正工作的失误[8]。
四、历史经验对于今天党应对严峻考验和危险的启示
本报告关于党在抗战时期成功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历史经验的总结只是初步的。如何从现时代实际出发,运用历史与现实比较分析的方法,针对化解目前我党面临的严峻考验和危险的需要,来借鉴、升华这些历史经验呢?
1.当前我党面临的严峻考验和危险
第一,今天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胡锦涛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
第二,今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所谓考验,指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即困境)来检验(是否坚定、忠诚或正确)。所谓严峻考验,可能是通过困境、危局来检验;所谓危险,指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亦即陷于危局与困境的可能性。
“考验和危险”不同于“危局与困境”,但是面对“考验和危险”如果应对无力、应战无效或者化解失败,则往往陷入“危局与困境”之中。
2.历史经验对于今天应对严峻考验和危险的几点启示
上述应对危局化解困境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党抵御风险和战胜严峻考验的启示意义是多方面的。
第一,抵御风险和战胜严峻考验必须遵循密切联系群众的客观规律。
党群关系具有根本意义。无论是民族战争时期还是今天和平建设时期,最根本的危困是党群关系危困,党要走出一个又一个困境,说到底只能靠巩固的党群关系。
执政前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残酷的民族战争和阶级斗争,执政后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的社会环境主要应当是民主法治环境;只有构筑起必须走群众路线的民主法治环境,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成为执政党唯一的选择;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成为执政党唯一的选择,才可能从根本上化解目前突出的社会矛盾,从而使党成功应对新的严峻考验和危险。
第二,“学习如何工作”,“学习如何实践”更具有本质意义。
党员干部学习常说的“学习理论”、“学习知识”固然重要,然而“学习如何工作”,“学习如何实践”更具有本质意义。因为理论、知识是对工作实践内在联系的揭示,其本身应当是工作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党组织的学习教育应当向马克思的理论统一于实践的立场回归,围绕突出现实问题尤其是危局困境及其解决来开展“研究型学习”。唯此,才可能卓有成效地应对和化解新的严峻考验和危险。
第三,应当把对于历史经验的认识与应用提高到现时代的水平上来。
今天借鉴历史经验,不能仅仅停留在抗日战争当时的同一水平上,而应当结合当代“危机管理”、“预测技术”(如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定时预测、概率预测)以及控制论、运筹学、数理统计等理论与方法,把对于抗战时期我党应对危局与化解困境的成功经验的认识与应用提高到现时代的水平上来。唯此,历史经验才可能科学地真正有助于应对和化解今天我党面临的严峻考验和危险。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80.
[2]黄玉林.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来源[J].固原师专学报,1992,(2).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4]年玉湘.论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5]张寿春.中国共产党不愧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J].南京社会科学,1995,(6).
[6]邹红美.毛泽东忧患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之比较研究[J].学理论,2011,(36).
[7]殷丽萍,周晓勇.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看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产党的危机应对模式[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
[8]唐正芒.毛泽东的四次“检讨”[J].瞭望(新闻周刊),1998,(25).
[9]霍雅琴.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的再认识[J].理论导刊,2010,(12).
[10]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500-501.
[11]李君如.思想的力量——《论持久战》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N].解放日报,2005-06-03.
[12]邓前程,徐学初.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动地方实力派党向抗日战场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5).
[13]李艳珍.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刍议[J].文史博览(理论),2011,(11).
[责任编辑:那青阳]
D231
A
1008-8520(2012)05-0060-05
2012-06-02
扎那(1960-),男,吉林镇赉人,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