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研究综述
2012-08-15黎付林
黎付林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社区志愿服务是指社会组织和个人志愿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社区居民尤其是为困难群体和社区公益事业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为。社区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维护着社区和谐稳定,推动着社区健康发展,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水平。我国内地最早的社区志愿服务正式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1988年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居委会的13名社区积极分子自发组织起来,以“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居民群众解愁”为宗旨,成立了为民服务志愿者小组,无偿为孤寡老人、残疾人与特困户提供服务。这一志愿行为引起了新兴街道办事处的高度重视,新兴街道随即成立了全国首家社区志愿服务协会。从此之后,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至今,社区志愿服务无论从理论或实践都取到了巨大的成果,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公民融入社区,发展社区服务已成为我国社区建设及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龙菲(2002)认为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维系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志愿者个人丰富生活体验、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宿感及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1]余逸群(2008)认为对于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社区志愿服务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构建和谐社会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关系上,马西恒等(2006)认为在当前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城市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加强社区建设就要充分发挥社区的安居乐业、守望相助的基本价值,大力培育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的公民精神,因此大力加强社区志愿服务是建设和谐社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3]王连巧(2010)更是从理论的深度剖析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和谐社区的关系,她认为社区志愿服务在克服市场服务机制的缺陷、弥补政府服务的不足、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以及促进社区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培育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有利于培养社区的团结互助精神。[4]
二、关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管理问题研究
1.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问题研究
龙菲(2002)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志愿服务的社会结构、功能定位、志愿服务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志愿服务的社会公共政策等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社会改革总体上属于政府推动型,志愿服务活动也主要是由政府推动和主导,因此它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面临着“行政化”与“社会化”的两难取向。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志愿者资源不足,结构不合理;二是志愿者组织的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志愿者组织往往都是在街道、居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很多地方,社区志愿者活动干脆就是街道和居委会工作的一部分,名义上是民间组织,实质上却是准政府组织。三是社区居民的志愿行为不足,参与程度较低,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4]陈圣喆、谢亮冯、贺捷(2006)提出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提高社会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认可度、支持度及参与度,拓宽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资金渠道,推进志愿服务立法,完善社区志愿服务机制建设。[5]赵冰(2006)认为社区志愿管理关键在人,故应参考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对志愿服务者进行规划,招募与甄选,定位与培训,激励,保持、认同和评估。[6]
2.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在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构建方面,陈晓春、钱炜(2010)认为激励机制不系统,负激励的执行力度不够,缺乏竞争方面和物质方面的激励,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欲改变这种状况,需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志愿者在社会政策、法律环境方面的支持;二是培育社区志愿文化,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增强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三是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服务的回报机制和荣誉机制,将提供志愿服务与个人发展挂钩,并提供保障。因此,政府要转变观念,从立法、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和鼓励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鼓励和帮助居民广泛参与服务活动,特别重视对志愿者的物质激励。[7]邱建国、杨晓东(2008)认为对志愿服务的激励可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建立相应的人性化激励机制,即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8]而岳伟国(2008)认为志愿服务必须强调社会激励机制、组织激励机制及自我激励机制相结合。[9]
三、关于居民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
1.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对社区志愿服务进行研究
较早研究社会资本对社区和组织的影响的是罗伯特·D·普特南,他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对于社区志愿服务而言,社会关系网络是前提,信任是基础,互助是精髓,公共参与是关键。姜振华(2008)在《社区参与与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一书中认为,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对于社区发展意义重大,因为社会资本能够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社会支持、有利于社区内多元利益的表达与整合、有助于解决社区治理中集体行动的困境及实现社区善治。[10]罗蛟(2010)通过对天津市社区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社区社会资本与志愿服务成正相关;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与社会资本成正相关;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网络与社会资本成正相关;互助意识与社会资本成正相关;居民参与与社会资本成正相关。可见,大力培育社区社会资本对社区志愿服务具有重要意义。[11]
2.从社会学的行为意向角度对社区志愿服务进行研究
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对社区志愿活动存在着参与意愿不强,参与率不高,参与的主动性差等问题。对此,冯琰(2006)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最初不是由群众自发产生的,而是政府在加强社区建设、推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具有“以政府号召为动力,以行政组织为依托”的特点,行政干预较多,居民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往往不是处于志愿。他研究了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发现“态度”、“主观规范”、“主观控制感”对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态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在“态度”维度中“利他与社会责任”、“利己性”影响最大。另外居民的收入、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政治面貌等也有显著影响。[12]陈少君(2006)以湖北省H市为个案,从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对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从社会层面上看,表现为志愿者组织成长机制不健全与社会支持不足;从个体层面上看工作或学习时间是影响志愿者继续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个人经济情况,再次是个人身体状况,最次的是个人服务能力。[13]
四、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路径研究
1.强调政府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国内众多学者通过对社区的实地调研,纷纷认为政府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如陈宇鹏(2009)通过研究义乌市社区志愿服务得出以下结论:市委、市政府应统筹指导建立志愿者协调管理机制;开展人性化、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和全面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区志愿者服务与现代公民教育相结合;探索多样化的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如回报激励、参与激励、学习激励和实践激励;加大对志愿服务的财政投入与社会资助。[14]同样,严杰(2009)调查了无锡市社区志愿服务后,认为应强政府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指导,把参与社区志愿组织的建设与有关社区工作考核挂钩,要建立健全表彰机制,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15]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广东省中山市社区志愿服务调查报告》中得出结论:采取党政推动与社区发动相结合、组织推进与民间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能在较短时间有效促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16]
2.强调政府、社会及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紧密结合
一些学者认为,在现阶段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及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三方力量紧密结合。杨团(2002)指出政府要加强与社区志愿组织的合作,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通过开展各项志愿服务,从根本上加强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17]P79罗明霞、黄翠瑶(2006)在研究了西方国家社区志愿服务后,认为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必须理顺志愿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让志愿组织回归社会,转变行政部门对志愿组织的直接领导,减少政府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授权让志愿组织独立成长,培育自下而上的公民社会和真正的志愿精神。其次,志愿组织要利用志愿服务充分调动并整合社会资本,即信赖、合作、规范、价值、信念、凝聚力等,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8]毕素华(2010)则针对当下我国公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种种问题,从网络治理理论角度提供了有效解决问题的分析框架。网络治理要求政府、社会、第三不部门(志愿服务)平等地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从而较好的解决社区志愿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志愿服务关系主体问题、资金短缺问题、志愿组织的内部管理问题、志愿服务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及志愿服务的监督问题等。[19]
3.强调社区志愿服务的自主发展
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对典型社区的研究后,提出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最终还是回到自主发展的轨道上来。如赵冰(2006)通过对北京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证研究后,认为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要遵循志愿服务内在的、自然的逻辑,志愿服务的行政化倾向只能导致形式主义的蔓延。沿用行政方法推动志愿服务,市民的被动性和依赖性无法改变,社会问题会越来越多,其最终后果只能扼杀志愿服务的精髓,打击公民自觉参与的热情,损害志愿服务的初衷。当务之急是政社分开,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政府应当转变职能,不能将社区志愿服务视为自身的附属物,尽量减少对其进行干预和控制,让社区志愿服务在开展志愿活动时有较大的自主权和资源支配权,努力为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行政环境。[6]邹文通(2009)从自组织理论视角对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路径展开研究,认建立在社区自治基础上的社区志愿服务才能实现持续发展。[20]徐华萍(2010)通过对上海社区志愿服务的研究后也得出相同的结论:政府应积极培育志愿服务组织生长点,减少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控制和干预,逐步推进志愿服务的社会化,还其非政府组织自治性的本来面目,促进其实现公益性目标。[21]
五、问题与讨论
综合起来看,国内学者从不同方面对社区志愿服务展开了研究,但如何全面认识、系统阐述社区志愿服务,有待于从理论与实践上做进一步研究。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社区志愿服务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国内学者对社区志愿服务的研究多局限于具体某个社区实证的分析,对全国是否具备可操作性有待考证;二是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呈现实践先于理论的特点,研究成果比较零散,有待于上升到理论层面,且缺乏系统化与规范化;三是研究专著少,多以论文或调研报告的形成出现,国内学术界对社区志愿服务研究的分析框架还没形成较为一致的认识。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其重要性将日益凸显。社区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因素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展望未来,我国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势:一是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二是社区志愿服务对象,将由特定目标群体逐步向全体居民拓展;三是社区志愿服务功能,将逐步向提升公众的福利水平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延伸;四是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方式,将逐步向整体性制度安排、项目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的目标迈进。生动的理论来自于丰富的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将紧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快速向前发展,将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1]龙菲.当代中国的社区志愿服务[J].城市问题,2002,(6).
[2]余逸群.论社区志愿服务的作用[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
[3]马西恒,[加]鲍勃.谢比伯等.中加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研究——以上海和温哥华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王连巧.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和谐社区构建[J].学术论坛,2010,(4).
[5]陈圣喆,谢亮冯,贺捷.浅析如何推进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J].当代经理人,2006,(11).
[6]赵冰.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
[7]陈晓春,钱炜.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3).
[8]邱建国,杨晓东.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9]岳伟国.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及其激励机制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8,(4).
[10]姜振华.社区参与与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M].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
[11]罗蛟.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天津市社区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10.
[12]冯琰.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2006.
[13]陈少君.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与对策——以湖北省H市的15个社区为例[J].社会工作,2006,(6).
[14]陈宇鹏.义乌市社区志愿服务创新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4)
[15]严杰.无锡市社区志愿服务情况调查研究[J].江南论坛,2009,(1).
[16]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广东省中山市社区志愿服务调查报告[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1).
[17]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8]罗明霞,黄翠瑶.自上而下的社区志愿服务——以南宁市X社区为个案的调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
[19]毕素华.网络治理视野中公民的社区志愿服务参与[J].理论探讨,2010,(6).
[20]邹文通.自组织视野下的社区志愿服务及其发展路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1]徐华萍.上海社区志愿服务研究——以A街道为个案的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