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反贫困理论的当代审视与科学反思
2012-08-15华正学
华正学
(浙江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毛泽东反贫困理论的当代审视与科学反思
华正学
(浙江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反贫困理论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消除贫困的最初实践中的理论升华和经验总结。它初步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还存在贫困、以及如何消除贫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但是,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再加上贫困问题本身的错综复杂,对于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我们依然要在坚持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反思,用与时俱进的视界进行现代审视。
毛泽东;反贫困理论;内容;价值;贡献;反思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的反贫困理论就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消除贫困的最初实践中的理论升华和经验总结。对于这一创新的理论内容,既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毫不动摇地坚持,又需要我们大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加以完善,在新形势下消除贫困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反思和现代审视。
一、高度关注中国贫困问题的解决是毛泽东生平和事业的出发点
中华民族是背负着耻辱走进20世纪的。摆脱贫困,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共同富裕,始终是近代中国的主旋律,也是中国共产党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勇敢地担负起为中华民族争独立、为中国人民求解放的时代课题的过程中,不但要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这一沉重的历史性课题,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付出百倍努力,为消除中华民族的积贫积弱而奋斗。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认为,能否解决中国广大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饥寒交迫的贫苦生活,关键在于能否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完成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让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都过上富裕美满的幸福生活。为此,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主要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新制度下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消除旧的腐朽制度下所产生的普遍贫困问题。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类似人民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柴米油盐、疾病卫生等一切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的拥护我们”。[1]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2]为此,毛泽东多次指出,中国必须发展经济,尽快改变积贫积弱的落后局面,否则就会被人欺负,人民也不会拥护我们,人民的政权也不能巩固。1944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老百姓拥护共产党,是因为我们代表了民族与人民的要求。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3]正是因为对中国劳苦大众苦难深重的生活的这种感同身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会对人民的痛苦和挣扎有着如此强烈的同情、关注和拯救,由此才会铸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为标志,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反贫困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旧有的腐朽反动的剥削制度被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为中国消除贫困扫除了制度性障碍,由此叩开了中国反贫困事业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奔向共同富裕的幸福之门。但是,由于新中国是在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贫困的任务异常艰巨。因此,毛泽东对新中国是否能够消除贫困的问题,一方面比以往更加关注,同时也比以前更加充满信心。毛泽东指出:“革命是为建设扫清道路。革命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以改变,把经济制度加以改变,把政府、意识形态、法律、政治、文化、艺术这些上层建筑加以改变,但目的不在于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一个新的生产关系,而在于发展生产。”[4]“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5]。为了尽快改变新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的大地上广泛开展了土地革命、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以及包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行动和举措,其奋斗目标就是“要使几亿人口的中国人生活好,要把我们这个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裕的、强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6]。通过完成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始终高度关注中国的贫困问题,“一切为了人民利益”[7],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8],这就是毛泽东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关心人民疾苦的领袖情怀,也是他生平和事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反贫困理论
反贫困理论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同样博大精深。它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人民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初步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还存在贫困、以及如何消除贫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达到的理论高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中国贫困问题根源的科学分析。按照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存在贫困问题。但是,当我们经过三大改造于1956年在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中国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大范围的贫困问题。怎样认识和解释眼下中国的贫困现象和贫困问题,事关反贫困事业的兴衰成败。对此,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指出,现今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由已经被推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度造成的。由于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封建势力的愚昧落后,“三座大山”严重地阻碍了中国人民奋斗求幸福的路,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虽然可以在一夜之间改变社会制度的性质,但却无法在短时间彻底消除历史遗留的贫困问题。因此,中国人民要想摆脱贫困落后,改善生活水平,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将消除贫困的艰巨任务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中国贫困问题的消除,只有建立并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解决。因为“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9]。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高速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国计民生问题。所以,“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10]。这样,毛泽东不仅科学分析了中国贫困问题存在的根源,而且指明了消除贫困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极端重要性,从而为新中国反贫困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对中国消除贫困目标的大胆设定。新中国是建立在一穷二白基础上的。中国人民长期在贫穷落后的状态下过着贫困交加的日子。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因此,人人渴望发展,尽快消除贫困,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强烈期盼。因心情迫切而对消除贫困产生过高的期待和过急的设想,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一种心理情绪。这种情绪也必然对消除贫困目标的设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作为人民领袖的毛泽东也深受人民群众情绪的感染,在中国消除贫困目标的设计上,他提出了下述三个紧密相联的构想:第一步,让中国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即“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11],让“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12]。第二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因为,“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13]。通过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可以带动人民富裕起来。第三步,实现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早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就第一次明确提出,1964年三届人大再一次确认。自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为中国人民确定了在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4]的反贫困发展目标。这一目标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鼓舞着人民消除贫困的斗志。
第三,对消除中国贫困问题的战略思考。由于过去长期落后,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尚存在着严重的贫困问题,面临艰巨的反贫困重任。正如毛泽东所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如何尽快消除贫困,更好地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科学分析,对消除贫困的目标进行美好憧憬固然重要,但更主要的还是如何更合理地设计反贫困的战略,扎扎实实地投入到艰苦细致的反贫困实践中去。对此,毛泽东的主要思考和阐述是:中国共产党是消除贫困问题的坚定领导力量,全体中国人民,尤其农民群众是反贫困的主导力量。社会主义制度是消除贫困的最大优势和最坚强保障。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实现反贫困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其中,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农业现代化来消除农村的贫困,是我国反贫困的重点。因为“没有农业的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15]。为此,就要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道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消除贫困的关键,“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16]。为此,毛泽东为新中国制定了一个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发展重工业来带动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的反贫困战略。同时,毛泽东还指出,中国共产党消除贫困的努力和实践,“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7],“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18],“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19],“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20],“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21]这样,毛泽东就对为什么要消除贫困、以及怎么样消除贫困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给予了全面而清晰的回答,从而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反贫困理论。
三、毛泽东反贫困理论的当代审视及科学反思
毛泽东反贫困理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宏大序幕。这一理论初步揭示了中国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规划了新中国消除贫困的奋斗目标,阐述了新中国消除贫困的基本战略,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除贫困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毛泽东时代的反贫困实践毕竟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实施的。由于理论准备的欠缺和实践探索中的失误,毛泽东的反贫困理论也自然无法超越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文化发展,不免带有一些历史的遗憾。
首先,在认识贫困的思维方法上有所不足。毛泽东多是从意识形态、生产关系方面分析考虑中国的贫困问题,而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的贫困是由于生产力发展落后和社会经济不发达的结果。新中国的成立,历史性地铲除了导致贫困的制度根源,实现了马克思设想的公有制社会。但是,消除了导致贫困的制度性因素,绝非意味着由此就铲除了贫困本身。毛泽东深刻揭示了消除贫困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极端重要性,但现实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并非马克思当年设想的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之上的,而是脱胎于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相比,我国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贫困问题。如果我们误以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劳动成果占有上的人人平等,社会主义就理所当然地不存在贫困问题了。即使在经济落后的一些地区或个别家庭存在着贫困现象,也自然而然地被认为是历史的产物,是旧时代的遗产和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结果,是暂时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在认识贫困问题的思维方法上出了问题了。因而,在毛泽东的时代,贫困和反贫困的字样就不会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规划和党的纲领文件中,反贫困的理论研究也就长期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的一个“禁区”。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有贫困和反贫困之实,而无反贫困之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对消除贫困的艰巨性、长期性估计不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虽然从根本制度上消除了贫困产生的根源,但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各种具体的制度形态中,如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等,依然存在着可能产生或加剧贫困的因素,社会主义制度的缺失、制度的不健全和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可能带来新的贫困问题。因此,我们还必须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消除贫困。再加上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落后,贫困面广,贫困人群的情况复杂。我国的贫困问题集中体现在贫困人口多,贫富差距拉大两个方面。贫困问题形势严峻,导致贫困的原因复杂,因而解决贫困问题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努力的事业。但毛泽东本人显然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和消除贫困的难度估计不足,不顾客观规律而盲目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消除贫困的推动作用,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幻想通过群众运动、阶级斗争、盲目赶超等办法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消除中国大量存在的贫困问题。由于“急性病”而导致的方法错误,“天下大治”的全民富裕愿望不仅未能实现,反而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向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群众的贫苦生活也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要把这么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先进的工业国家,需要长期的刻苦的努力”[22]。
第三,在消除贫困的方法对策上有所不足。通过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生产力水平低而产生的贫困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反贫困的第一要义。但是,在毛泽东的时代,由于理论和历史的局限,毛泽东不是通过发展生产力的途径而是更多地通过人为地改变生产关系,通过搞阶级斗争的方式来消除贫困。由于在消除贫困的方法和对策认识上的失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切以政治挂帅,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十几年中,全民富裕的愿望并没有实现,而普遍贫穷的现实却依然没有改变。实践证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只是消灭了剥削的基础,消除了导致广大人民群众贫困的制度根源,但绝不意味着可以消灭贫穷本身。改变社会制度,变革生产关系,只是反贫困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决不是反贫困的全部内容。彻底消除贫困,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才能最终解决贫困问题。
总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共和国,而且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消除贫困的伟大实践,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初步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存在贫困、以及如何消除贫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结出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消除贫困的伟大实践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责任编辑 吴 冉]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136-137.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1079.
[3]毛泽东著作专题摘录[M].人民出版社,1964.578.
[4][5][12][17][18]毛泽东文集:第 7 卷[M].人民出版社,1999.182.1.214.44.240.
[6][9][10][11]毛泽东选集:第 5 卷[M].人民出版社,1977.111.117.403.197.
[7][8][19][20][21]毛泽东文集:第 8 卷[M].人民出版社,1999.70.33.33.49.302.
[13]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53-1956年)[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302.
[14]周恩来选集:下集[M].人民出版社,1984.439.
[15]毛泽东选集:第4 卷[M].人民出版社,1991.1477.
[1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人民出版社,1986.449.
[22]邓小平文选:第1 卷[M].人民出版社,1989.762.
A84
A
1009-6981(2012)03-0058-04
2012-05-20
华正学(1964—),浙江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