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2012-08-15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李应生

河南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成果

黄淮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李应生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黄淮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李应生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的科技创新成果真正实现转化的比例不到10%,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这种差距本质上就是科研成果利用水平的差距。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所说:“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技术,如卫星和火箭技术,但中国最失败的地方,是没有学会怎样把科技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因此,找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针对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难点,提出具体对策,对加快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难点

1.从科研机构方面看,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技立项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潜在的市场需求。现阶段的科研项目由于在最初的研究和选题上缺少市场方面的人员参加,对市场需求因素考虑较少,选题往往偏重技术与理论,造成科研成果与市场脱节。另外,部分科研人员盲目追求技术成果的水平,对市场需求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是导致科研选题远离市场需求的原因之一。

(2)科研机构自身的运行机制问题。首先,科研机构的政策制度不健全,在研究人员的业绩考核与职称评审中,主要以发表论文的篇数、科研成果的项数及其获奖级别为依据,对于成果有无实际应用价值则不多加考虑,由此产生了“重科研、轻开发,重成果、轻推广”的不良倾向,挫伤了科技人员从事开发及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其次,“官本位”体制也扼杀了大批科研人员的创造性。现实中,不少科研机构为体现对高级人才的重视,使得大批科研人员走上领导岗位,限制了他们用于科研的时间,导致其多年不出成果。其实,让博士、教授当处长,去从事一般性管理工作,是一种资源浪费。

(3)科研人员的科研观念问题。少数科研人员没有搞清“科研是为了什么”,只是搞纯粹的学问,只满足于发表论文、晋升职称或分配房子,对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抱积极态度。

(4)科技成果评估指标和政策导向问题。对科技成果的评价验收,我国大多采用请同行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或评审的方式,这种方式仅限于对“成果”本身技术水平的论证,缺乏对整个研究过程中经费投入、人力消耗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导致大量的科研成果成为向上级申报的“报奖成果”或“档案成果”,无法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5)中试问题。中试条件和资金制约着科技成果的转化。科研机构中的不少技术含量高的科研成果,由于经费短缺,自身投入资金搞二次开发的能力有限,缺乏中试基地、配套设备、技术条件和资金等原因,使得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往往是只见水平不见效益。

2.从企业需求方面看,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的短期行为问题。受单纯追求利润目的的影响,企业往往更注重生产及营销环节,不愿把有限的资金投入产品的中试中去冒险,这就使科技成果持有人与需求者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使许多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

(2)企业对受让项目的评估、决策问题。项目受让要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现实中,有些企业寻求项目时,对企业自身的资金、设备、人员、技术缺乏考虑,没有做好调研;加之缺乏科技成果的市场定价机制,难以准确地判定成果的价值,从而出现科研机构“惜售”科技成果和企业不愿风险投入的局面,使受让科技成果难以转化。

(3)企业与科研机构缺乏信息沟通交流的问题。主要是企业难以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交流,对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及转化工作不了解,不易找到合作的切入点。

3.从科技管理体制看,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开发与工程应用脱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工作缺乏设计单位、生产部门、配套单位以及用户的有效参与,延长了研发周期,增大了开发成本,降低了技术的实用性、先进性和成熟性,影响了后期的成果转化。

(2)资金筹措问题。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工作,且周期长,要求转化主体具有雄厚的资金基础。现实是规模较小的企业无力独立承担巨额转化资金和资金投入的风险,其他社会组织由于自身无法驾驭成果转化的风险,也不会轻易将资金投入到企业中去。

(3)技术市场中介和技术经纪人队伍问题。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全过程服务,而我国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大多功能比较单一,结构不健全,提供信息服务不及时或缺乏准确性,导致科研机构找不到成果的需求者,企业对需要的技术找不到合适的供应者,企业对产品开发中的难题找不到合适的科研机构来研究,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

1.从科研机构方面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做好以下几点。

(1)组建科学创新研究团队。科技成果转化的活水源头是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科技,更谈不上成果转化。因此,要以人为本,吸引、培养、凝聚创新人才,组建创新研究团队。创新研究团队要有一位或几位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具有开拓、创新、献身精神,有管理、协调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带领研究人员在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

(2)建立并完善管理体制。科技体制改革要立足于市场需求,使课题选择面向市场,选择市场急需的、有较大经济效益的科研课题;加强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建立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深入企业、市场寻找科研课题的管理体制;改革职称评定、业绩考核与利益分配制度,综合考评科研人员的论文发表情况、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情况,及科技成果社会经济效益情况,使之成为考核科研人员科研能力的标准,从政策上积极引导科技成果转化落到实处。

(3)做好科研选题工作。科研选题必须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重视创新。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遴选的课题本身应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二是注重团队力量。组织有关学科研究人员联合攻关,依靠团队力量产生最大绩效。三是注重效益。科学研究的归宿是科研成果在社会上得到应用和推广,要变成果评价标准为社会经济多元标准,将科研立项、成果转化与企业化生产结合起来。

(4)改革科技成果鉴定验收办法。一项课题完成后,首先要到市场中经过实践的检验,委托有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客观评价;然后再对该课题成果进行鉴定验收,克服科技成果鉴定中重技术轻效益、重结果轻技术推广的问题。

(5)加强中试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中间试验”,缺乏中试基地或相关技术不配套已成为制约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瓶颈,因此,要充分利用科研机构中的重点实验室和产学研中心,加强中试基地建设。

(6)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资助体制。资金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科研机构应从科研基金中划出专项经费用于孵化运作项目。专项经费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调整或充实一部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专门人才从事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2.从企业方面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做好以下几点。

(1)企业应强化科技意识,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从研发经费中划出专项资金建立成果转化基金。

(2)加强科技信息交流,改变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科技信息交流不足的现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3)建立与完善企业同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心,充分发挥企业调度资金、产品中试、易于实现产业化的优势,充分调动科研机构知识创新、技术深度研发的优势。企业同科研机构要积极合作,优势互补,缩短转化周期,把科研机构引入生产领域,研究和开发新产品。

3.从政府方面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一支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队伍,形成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网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拥有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型人才,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型人才应是工程师与企业家的集成。

(2)成立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应由各省科技厅和地方科技局等有关部门筹资组建,实行有限责任公司运作模式,以技术经纪人队伍为依托,在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有效介入下不断完善市场交易功能,主要从事科技成果、科技企业的股权和技术产权的交易、专利技术的转让等工作,解决科技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融资投资瓶颈问题。

(3)加强网络科研与科技设施建设。实现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资源共享、自然科技资源的保存与利用,形成一个开放、高效的科研保障体系,使科技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科技文献和数据,有效利用先进科研设施来促进科研工作。

(4)建立并落实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组织科技管理、科研、生产、财政、税收、工商、金融、保险、法律等部门,形成高度协调的,以市场调节为主、行政积极引导的科技成果转化良性运行机制;定期发布指导性文件,为产学研结合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此外,政府还应通过税收立法等手段,要求企业的科技投入必须占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对超率部分的企业允许冲抵所得税,以激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5)建立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科技成果要成为商品参与市场竞争,过硬的质量是其前提。因此,科技成果在进入市场之前,要通过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公平、合理的科学评价。

(6)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资金保障。应当尽快建立由政府、企业、银行、社会等共同投资和承担风险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主要形式,活跃风险投资资本市场;政府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健全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风险投资的宏观调控和引导。

(7)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强检查引导。政府通过借助经济杠杆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等,在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对科技成果资源实行有效调配,为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产出和科研成果的转移,为企业接受和应用科技成果提供支撑。

(8)加大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力度,培育新兴战略支撑产业。针对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大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力度,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和壮大一批新兴战略支撑产业。

(9)以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支撑产业的骨干企业为重点,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企业,围绕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域,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

(10)在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领域,强化科技计划的导向作用。支持建立由企业牵头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积极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国家技术创新联盟试点建设;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

综上,只有了解河南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难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对策,提高成果转化率。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难点与对策研究”(2011B451)。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成果
工大成果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研究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