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蓝莓进行节水灌溉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分析
2012-08-15文继娟
张 冲,文继娟
(1.同江市水务局,黑龙江 同江 156400;2.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黑龙江省野生蓝莓资源非常丰富,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但受自然灾害等影响,产量不高不稳。实验证明,通过人工抚育——微喷灌工程建设,对增加蓝莓产量等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因此,我省野生蓝莓抚育项目建设具有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支撑。
1 野生蓝莓资源丰富、品质极佳
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地区蕴藏野生蓝莓达27万多吨,占全国野生蓝莓储量的90%,占世界的30%,野生蓝莓产量居国内首位。此外,同国内其它地区栽培的鲜食品种相比,我省的野生蓝莓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合深加工、产业链条长等比较优势,具有成本低、质量优的绝对竞争优势,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蓝莓适于在湿润的酸性土壤上生长,可适于其生长的资源稀缺。我省大小兴安岭地区蓝莓生产资源丰富,属国内珍贵稀有地区,具有不可替代性。林业用地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5% ~12%,pH4.0~5.6,而且用于土壤改良的草炭土、松针、苔藓资源丰富,是蓝莓栽培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特别是本地区没有污染工矿企业,大气、水分等自然环境良好,为发展有机蓝莓提供了最佳条件,与其它地区人工栽培的蓝莓相比,更易获得有机认证和国际认可。我省劳动力资源充足,特别是通过封山育林,林区大量职工闲置,能够保证蓝莓采收、运输需要。
3 人工抚育蓝莓增产明显的效果
为有效杜绝无组织采摘对野生资源的破坏,保护域内野生蓝莓资源,2008年以来,全省把做好本地蓝莓资源的保护、抚育技术研究和产业开发作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率先成立了野生蓝莓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管理办法、承包及考核办法,加强采集期管理,有效减少了折枝、掠青等破坏性采摘。与东北农大、省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和地区农林科学院合作,对我省大小兴安岭林场林下蓝莓资源储量分布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在大、小兴安岭分别建立了野生蓝莓抚育试验基地。通过实验证明,经人工抚育——微喷灌工程建设,野生蓝莓平均产量可达5 t/hm2左右,远高出自然生长状态下平均产量300 kg/hm2左右的产量。
4 省政府高度重视野生蓝莓的保护培育,加大对基层蓝莓抚育人员的科技投入
从20世纪始,大、小兴安岭地区经济主要以木材生产、黄金开采、农业为三大支柱产业。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2004年以来,木材生产、黄金开采两大支柱产业相继停止,这些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多种经营发展之路。把发展致富的目光瞄准了林下蓝莓资源开发。
黑龙江省科技局与省林科院,并邀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合作,对大兴安岭地区部分林场进行了野生蓝莓微喷灌抚育技术试验。同时邀请东北农大、省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和地区农林科学院、省水利设计院专家,举办林下蓝莓资源原生地人工抚育技术培训班,向基层林场派驻8名科技指导员,组建了蓝莓栽培与微喷灌技术服务队,帮助各林场和企业进行蓝莓生产基地的规划、土壤选择、pH值测定、抚育及栽培过程中的微喷灌节水灌溉技术与栽培指导与服务。并设立蓝莓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蓝莓资源踏查、人工抚育、技术培训、市场考察和试验基地建设。
由此,野生蓝莓进行人工抚育——节水灌溉可行,并具有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
[1] 明芳芳,于海英,袁宏伟.呼玛县野生蓝莓抚育的必要性及需水量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9(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