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与文明范式的转换
2012-08-15李正元
王 然,李正元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2.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
文明的实质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和对待。人类对更加健康、幸福和安宁生存的本能追求,驱动人类不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和对待,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演替[1]。在人类文明的演替进程中,伴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通常人类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然而,近二三百年来,以科学技术推动的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在创造了巨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使人类的生存状态与自身期望渐行渐远。工业化进程引发的土地荒漠化、水源和空气污染、新型疾病和不可控的基因突变、资源枯竭和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几乎成了人类摆脱不掉的梦魇。
1 人类文明历程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视角出发,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人类社会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着的文明形式包括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原始文明时代,人类住的是山洞和简易的窝棚,主要靠采摘植物果实、打渔、狩猎为生,生产中使用的是石器、骨角、木棒等简陋的自制工具。这一时期人类的生活主要靠自然的“赐予”,人类的知识不能解释令人恐惧的自然现象,人类的力量不能抵御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伤害,人类对自然充满敬畏之情,生活目标还无法超越“求得生存”的层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认为自己只是自然界众多物种中的一种,就像地球母亲的孩子一样。
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学会了制作工具,从而有能力建造起坚固的房屋和富丽堂皇的楼阁,以抵挡那些可怕的自然灾害。人类已经掌握了作物种植技术和动物驯养技术,生活不再靠自然的“赐予”,而是对自然的“管理”。人类掌握的知识已能解释和预测一些自然现象,自然对人类来说不再像以前一样神秘。人类对自然不再仅仅是敬畏,开始在局部和小范围对自然进行征服和改造。部分群体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不再是满足生存的需要,而是满足更高的生活质量的需要。从这时起,人类不再认为自己是自然界普通的一员,开始与自然疏离。
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类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机械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在短短二三百年间,人类创造的生产力已超过了这之前历代创造的生产力总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从而改变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人们产生了驾驭自然,做自然主人的思想。工业生产使物质财富更加丰富,推动人类社会从整体上进入到追求生活质量的新阶段,但人类并未因相对丰富的物质财富而满足,对财富的无止境的追求,促使人们不断扩大再生产,消耗掉更多的自然资源。
2 生态危机催生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中人与自然之间征服与被征服的生存方式,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使人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并不断受到自然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的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2]。”从20世纪初开始,以“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不断袭扰人类,使人类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正是这些不断爆发的生态危机使人类开始反思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范式。
工业文明本质上是以增长型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一种文明形式。市场经济持续的增长,本质上要求大量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与市场经济伴生的大众消费主义在满足人类无节制欲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废弃物。推动工业文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人类中心主义意识下难以在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之间保持中立,终将成为人类砍向自然的“刀斧”。正是因为工业文明社会对经济增长内在的无休止追求,使社会成为吞噬自然资源的巨大黑洞,使自然界成为储存废物的大垃圾场,从而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态危机,破坏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也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尽管现在人类已经在采取措施保护自然,恢复受损的自然环境,但那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而采取的权宜之策。受制于工业文明模式自身的局限性和内在缺陷,在工业文明模式下,人类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整体性的生态危机。在工业文明带来的重重危机下,一种全新的文明范式——生态文明正在孕育生长。
3 生态文明的范式转换
当工业文明否定农业文明成就人类发展的阶段性辉煌时,工业文明自身也在酝酿着被扬弃的结局。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文明发展到极致,工业文明的话语已无法解说后工业时代的现实。人类在新时代的实践提出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前提之一,是确立这个时代的新的文明范式。
“范式”(Paradigm)是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提出的。“范式”具有多重含义,马斯特曼女士将“范式”分为3类:即“哲学性范式”、“社会学性范式”和“结构性的范式”。“哲学性范式”指“世界观”,指科学家看待世界的基本观念。“社会学性范式”指习惯性的社会要求、价值标准、社会影响、社会心理,特别是某一特定“科学共同体”所约定的某些原则、习惯等。“结构性的范式”指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解难的方法等[3]。在库恩看来,“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转换”;是少部分人在广泛接受的科学范式里,发现现有理论解决不了的“例外”,尝试用竞争性的理论取而代之,进而排挤掉“不可通约”的原有范式。当然,一个新范式的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地与原有范式的较量。
社会文明范式的转换不仅是世界观的转变,还包含了社会伦理、价值准则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社会发展模式的更替,是一场推陈出新的革命性的转变。生态文明有着与工业文明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和思维模式。
工业文明以机械论世界观为哲学依据,机械论的思维方式成为社会的主导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们将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看成是世界的标准法则。自然是一部可以像机器一样拆分和组装的巨型机器。人是世界的中心,而自然不过是人类满足自己的工具,是人类征服的对象[4]。生态文明以整体有机世界观为哲学依据,系统思维方式将取代机械论思维方式成为社会的主导思维方式。整体有机世界观将世界看作是由“人-社会-自然”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具有自身的目的性和自主性。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优越性只能放在整体的世界中去体会,而不是作为自然的主人和征服者的地位去体现。生态文明将“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视为自己的核心和灵魂,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通过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以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全面优化,谋求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共同进化[5]。
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塑造了工业文明的骨架,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人类为发展而发展,将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的目的,自然完全沦为人类实现经济价值的工具。追求物质财富成为人生的意义,消费物质财富代表人生的价值。“物质至上”的价值取向使现代人沉溺于争抢、掠夺和占有,美德、情感、内心的平和统统被抛弃。物质充盈的同时,内心却无比孤寂。生态文明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承认人与自然平等。自然不再仅仅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它也有其内在的价值和权力。在“人-社会-自然”这个系统中,人与自然都是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价值取向取代“物质至上”的价值取向,人的精神富足、全面发展成为人生的意义。
生态文明以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取代工业文明“经济至上”的发展观。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发展体现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改善同步进行;这种发展不是在几个地方、几年内的发展,而是在整个地球未来的持续发展,是一个人类能持续进步的途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科学发展[6]。
4 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生态文明建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统一的过程。
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首先是一场思想大变革。构建生态文明,首先要实现人类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和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生态文明要求以整体有机的生态文明世界观取代工业文明机械论的世界观,以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取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取代“经济至上”的发展观,以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消费观取代“物质至上”的消费观。
发展绿色产业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工程。生态文明是更高级的社会文明,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没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也就不可能构建成功的生态文明。只不过孕育生态文明的产业不再是工业文明时期以资源换效益的粗犷产业,而是依托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环保技术的绿色产业。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的政策体系对生态文明的构建至关重要。通过制定经济及法律政策,引导发展重点由GDP增长转向居民生活改善,倡导资源节约,控制资源浪费以及实施功能区的生态补偿。通过教育宣传,培育全体公民生态文明的观念和绿色消费意识。依靠行政手段,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绿色产业的指标体系,引导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发展绿色产业[7]。
[1] 叶文虎.论人类文明的演变与演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106-109.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
[3] 李创同.科学哲学思想的流变——历史上的科学哲学思想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8.
[4] 李世闻,谢先江.反思与超越: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基础[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5):8-13.
[5] 李卫东.现代文明转型与生态文明建构[J].社科纵横,2009,24(2):33-34.
[6] 韩宝平,宋亚洲,马晓冬.发展观的嬗变与生态文明建设[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5):113-119.
[7] 张维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9,3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