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基的危害与真空预压软基分析
2012-08-15刘卓斌
刘卓斌
(深圳市交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公路软基的危害与真空预压软基分析
刘卓斌
(深圳市交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加快,公路里程也不断的增加,怎样完善公路建设与管理,尤其是清晰认识公路软基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治办法,是公路建设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分析了当前真空预压软基的原理与应用,并就我国公路建设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与完善的策略。
公路软基;真空语言;管理
1 公路软基的定义
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
2 真空预压软基的实施
2.1 实施方法与原理
真空预压属于排水固结法,真空预压法是在地基表面铺设密封膜,通过特制的真空设备抽真空,使密封膜下砂垫层内和土体中垂直排水通道内形成负压,加速孔隙水排出,从而使土体固结、强度提高的软土地基加固法。
真空预压法的具体实施是在软粘土中设置竖向塑料排水带或砂井,上铺砂层,再覆盖薄膜封闭,抽气使膜内排水带、砂层等处于部分真空状态,排除土中的水分,使土预先固结以减少地基后期沉降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真空预压的原理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薄膜上面承受等于薄膜内外压差的荷载。(2)地下水位降低,相应增加附加应力。(3)封闭气泡排出,土的渗透性加大。真空预压是利用了覆盖在地表的密封膜下将空气抽出,形成真空,在膜内外造成足够的气压差,让粘土层受到气压的压力。
2.2 通过真空预压来处理软基的特点
(1)施压过程里软基除了会有竖向的压缩外,同时还有侧方向的收缩,而不会导致侧向挤出,尤其适合超软基的处理。
(2)通常膜里面的真空度会有600 mmHg,等效荷重可达80 kPa,大致等于4.5 m堆土荷载。真空预压荷重与堆载预压荷重共同作用,当要求高于80 kPa压力的荷重来处理时,可以和堆载预压法结合利用,若需要明显大于80 kPa的预压荷重,可利用堆载预压来辅助。
(3)利用真空预压荷载没有导致地基失去平衡,所以处理时不必调节加荷速率,荷载能够瞬间施加,见效速度高,时间短。而且施工器械与设备操作简易,不需高技术人才。
(4)需要的材料较少,不必规模运输各类材料,节省了大量运输、存放费用;处理时无噪音,无废料,避免了环境破坏。
(5)不方便施工的狭窄地段、陡峭路段,也可以实施真空预压软基处理。
(6)施工时要有足够、不间断的电力供应;施工时间要合理控制,不然,产生的费用可能大于其他方法。
(7)实施真空预压处理软基的时候,软基周边会形成向一定的水平变形,软基边线周围10 m左右范围可能出现裂缝。所以,在房屋建筑周边施工时应将地基水平变形对周围建筑所造成的影响充分考虑进去。
3 优化公路管理的策略
3.1 专业技术方面
(1)进行相关人员技术培训。
因为公路建设人员平时的工作较为繁忙,完全脱产来学习的时间非常少,各单位可以实施上午工作,下午学习的形式,为公路建设人员开展多种多样的专业培训班与技术交流活动,或举办专业内容、应用知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学习课,从而让公路建设人员可以对工作情况与重要性有着充分的掌握,能够学习到优秀的公路建设方式与新技术。
(2)施工阶段公路建设,根据实际效果不断改进。
公路建设方式要在实践中检验运行效果,观察分析期间出现的问题。就目前的公路建设的实施情况来看,要不断完善公路建设工作模式,扭转各自公路建设的局面,促进公路建设工作一体化。
3.2 人员管理方面
(1)提高公路建设人员责任感。
在公路建设工作中,提高公路建设人员的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平时的工作中,要培养相关人员学习公路建设专业知识,工程管理知识、财务资金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有关的规定等。对于工程的施工,许多单位制定了很多条例,但是许多都没有起到作用。只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公路建设制度,才能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现实的解决依据,为公路建设的工作提供岗位职责、加强工作质量。
(2)加强各部门人员的的协调。
沟通协调能力是良好运行的关键,对合同实施协调制定与管理,取得共同的收益的同时,能够不断的熟悉和完善工作方式,达到共同实现提高公路建设效率的局面。
[1]冯志军,王向上.高速公路软基施工的监测[J].中外公路,2004,(4).
[2]任国旭,陈新彦.高速公路软基沉降预测中的误差分析[J].中外公路,2001,(5).
[3]余湘娟,吴跃东,赵维炳.真空预压法对加固区边界影响的研究[J].水利学报,2002,(9).
[4]岑仰润.真空预压加固地基的试验及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3.
[5]严露.真空预压加固软基固结及渗流计算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1.
U416.1
C
1008-3383(2012)08-0032-01
201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