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荆门农机推广谈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技术创新

2012-08-15荆门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黄晓斌

湖北农机化 2012年2期
关键词:荆门市收割机农艺

荆门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黄晓斌

从荆门农机推广谈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技术创新

荆门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黄晓斌

自2004年国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以人畜力为主到机械化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农作物的农机化薄弱环节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严重滞后,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农作物的生产机械化过程中,农机与农艺不能有效地融合,制约了各自优势的发挥和潜力的挖掘,生产效率不能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问题,2010年11月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指出农机农艺融合,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2011年4月湖北省也发出了“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农机部门积极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研发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和装备,推广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至此,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问题开始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关注。作为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在实际推广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农机与农艺不相融的技术障碍,针对这些技术障碍,笔者认为只有因地制宜地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着手,才能解决农机农艺融合的问题,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全面转变。

1 荆门市农机推广过程中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技术问题

农机是农业生产的工具,农艺是农作物从栽培到收获一系列生产环节的技艺;农机是农艺的载体,农艺的原理、特性、标准必须要通过农机才能高效实现,两者是相互支撑、密不可分的,这就是常说的“良种要有良法”,才能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基础上实现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荆门市农机推广活动中,农机与农艺不能有效融合的现象依然存在,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1 农机单一性与耕作制度多样性的矛盾依然突出

荆门市是一个丘陵地区,盛产水稻、小麦、油菜、棉花,多数田块面积小且不规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荆门市针对稻麦收获问题开始主推联合收割机,经历了一个从背负式联合收割机、自走轮式联合收割机、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收割机脱粒、清选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农机对地形地貌通过性、适应性的进步,但是由于耕作制度的多样性,联合收割机的推广一度受到制约。比如,荆门市主要粮油棉种植制度有麦稻连作、油稻连作、麦棉套作等,在联合收割机的应用上,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棉麦套种区域,由于种植模式的不同,棉麦行距不统一,与联合收割机的作业幅宽也不一致,同时机械收割麦子极易损伤棉苗或者因保护棉苗而漏割麦子,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制约了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应用。

1.2 作物的特异性制约了机械化的普及

表现较为突出的主要是油菜生产,油菜是荆门市三大粮油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33千h m2左右,长期以来,油菜生长的特异性一直成为制约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由于油菜单株角果的成熟过程与其花芽分化顺序的相当一致,因此油菜籽具有先开花先成熟、后开花后成熟、角果成熟期参差不齐的特性,同时单株个体间成熟期差异也较大,导致最佳收割期难以把握,过早机械收割由于部分菜籽未成熟造成挤压破损浪费,过迟收获油菜角果自动或触碰炸裂也会造成浪费,严重影响了油菜机械收获效果,对收割机的推广应用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2 荆门市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技术创新

现代农业的标志是农业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并不在于现代化过程所采取的形式,无论是以生物技术还是以机械技术为主,只要能提高生产率就是可行的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农业先进的生物技术最终还是要靠机械来实施的,因此我们说,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不断改良新品种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改良生产手段的过程。

2.1 技术创新促进了荆门市水稻机械插秧从无到有直至广泛推广

荆门市的水稻机械插秧技术从无到有直至大面积推广,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推广模拟人工栽植常规大秧苗的插秧农具,由于这种机具仅仅改变了传统人力插秧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插秧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插秧过程中拔秧、洗秧、分秧、栽植费时费力的问题,生产效率低下,因此不为农民朋友所接受而半途而废;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推广乘座式插秧机,由于当时育秧农艺要求繁琐,插秧前要准备打孔地膜、制作秧苗定位角铁框,秧土需进行独立调酸灭菌处理,同时国产插秧机性能较差,插秧过程中夹秧、漏秧、漂秧严重,补秧麻烦,加之插秧机价格昂贵,农机农艺难以有效地融合,导致农民难以接受,使得水稻机械插秧始终处于试验与宣传状态;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后,在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机械插秧育秧技术得到全面改良,壮秧剂、秧盘的使用,简化了育秧过程,机插秧配套农艺技术体系也日趋完善,同时插秧机的结构更加轻巧坚固,仿生秧爪更加灵活,地表起伏机械传感应变能力大幅度提高,在简单轻便的操作下就能够良好地完成插秧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率提高迅速,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

2.2 在农机推广中寻找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技术创新的切入点

荆门市部分地区施行棉麦套种的种植模式,小麦与棉花生长期重叠,如何使联合收割机满足农艺要求,在保护好棉花的同时完成小麦机械收割,是摆在农机科技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几年的研究与试验,荆门市农机科研推广人员,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探索出一条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路子,一方面,在联合收割机的轮距、割幅不能调整的情况下,引导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规范畦宽,以适应机械作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技术改造,加装扶麦护棉器,保证收割机在进行小麦收割的时候割刀接触不到棉花苗,避免对棉花苗造成伤害,基本解决棉麦套种机械化收割的问题。

对于油菜籽机械收获问题,传统解决思路离不开2条,一是改良油菜品种;二是改进机械。然而品种改良一直没能有效地解决,科研机构主攻机械技术,研发了多种油菜联合收割机,但效果也不甚理想。为解决油菜籽机械收获问题,荆门市农机科研推广人员另辟蹊径,结合油菜籽成熟过程中的后熟特性以及人工收获、机械收获各自的优点,先把油菜籽在成熟之前割倒,利用油菜籽的后熟特性等成熟基本一致后,由人工抱起喂入联合收获机进行脱粒清选,这种采取油菜籽分段收获的方式,集人工、机械于一体,发挥各自的优势,保障了油菜籽收获始终处于最佳收获期,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损失。

从荆门市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推广以及棉麦套种、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路线的制定与实施,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农业背景下的技术创新并不是由单一某个方面来独立完成的,而是农业生产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而就农机推广而言,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改进、推广满足农艺要求的农业机械和技术,同时引导农民改进生产工艺以创造适应机械作业的客观条件,在减轻农业生产劳动强度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努力寻求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我们农机推广工作者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2012-03-06)

猜你喜欢

荆门市收割机农艺
荆门市诗词学会
荆门市恒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用履带收割机送柴油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未来的收割机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麦收时如何进行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