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外语教师的人文反思

2012-08-15张静华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人文多媒体

张静华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32)

面对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庞大的网络时空,语言交际的方式、内容、手段、时空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语言的交流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这对外语教师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是共识,但外语教学承载着语言、文化、社会等人文实体,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外语教师必须进行人文反思,必须在“人文教育”和“技能培养”之间寻找平衡点(张绍杰,2010)。

1.培养“科学人文教育”意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21世纪是“科学人文教育”的时代。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伯(T.M.Hesburgh)主张“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习做事”和“学习做人”两大部分。怀特海(A.N.Whitehead)也主张没有完全的技术教育,也没有完全的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1]。信息万变的时代,人类忙于利用信息,处理信息,人与人之间缺少直接的交往和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学习资源广泛、信息传递多向、教学环境个性。教师在培养学习者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语言知识基础的同时,是否应该关注他们的道德精神、审美精神、创新精神、进取精神的培养?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的同时,是否应该关注他们的人格、情感的健康发展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良性发展?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容易导致教师只重视“科学教育”即学生对语言本身的掌握,过多地展示多媒体课件,语言学习音频视频材料,甚至忽略学生具体语言实践环节。多媒体为英语教学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教学方式独特,手段多样,内容新颖。但教师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重视情感交流,培养“科学人文教育”意识,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2.渗透“建构主义”学习观——“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的策略

教师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问题解决的指导者。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进行角色定位,教师是多媒体网络操作者、知识的领航者、学生的导师、学习促进者、网络教学设计者、学生网络安全的保护者[2]。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教师传递的不是“知识”而是“信息”,外界信息的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相互作用产生了认识结构中的知识,学习就得呈现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才能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建构自己的新知识新经验。由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逐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每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信息的建构,形成不同的理解、经验、技能。学生就得多交流、多沟通、多合作。学生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培养是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形成的关键。没有兴趣,何谈自主性学习?没有习惯,何谈探究性学习?没有策略,何谈合作性学习?因此多媒体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手段无疑是一种挑战。教师告别了知识传授权威的时代,但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和问题的指导者也可重塑“权威”,尤其是对于天真活泼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在情感、价值、性格、气质的发展重要阶段,更需要灯塔的指引:帮助他们学会学习英语,明确学习目的;帮助他们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和材料,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习的价值;指导他们如何去获取、选择、利用、处理信息。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渗透“建构主义”学习观,使得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基础来选择,建构意义。

3.反思传统文化传递模式——“前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的并存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ead·M)从文化传递模式的角度将文化分为三个类别: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前喻文化。后喻文化是指学者向师者学习;同喻文化是指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前喻文化是指师者向学者学习[3]。在传统的文化传递模式下,后喻文化和同喻文化占据传递模式的全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对先进的技术、新型的知识有着敏锐直觉,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有着独特的个性,喜欢创新。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开放,包括万维网(www)、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电子公告板(BBS)、新闻组(Usenet)、网络电话(I-phone)、文件传输(FTP)、网上广播(Real Audio Player)、论坛(Forum)等。学习者从Google网,一搜网,百度网等地址可以搜索到需求的资料的大量网址,再进行二次搜索。学习者可以在线听课,欣赏有声故事,听新闻,听英语原版声像资源;不仅可以学习语言,也可以耳闻目睹世界各地发生的时事新闻,领略世界各地文化艺术、风土人情和奇闻趣事,增加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另外,学习者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线阅读,博览世界,提高阅读能力;参加网上笔友会,网上大交流,如新闻组,网页讨论版,电子论坛等,提高语法、词汇、基本写作能力。因此,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知识并不是师者的专利,理所应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尽管教师有着相对充足的英语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但学生发挥着学习的主体性;尽管教育教学的对象自主学习能力有限,但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应反思传统文化传递模式,放下架子,平等得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况且英语的学习贵在实践、交流,英语是一种交流的语言工具。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要求教育者有着“前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并存的观念。只有这样,师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共同完成英语交际的任务,也有利于培养学者的学习兴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1]胡宾塞.教育论[M].胡毅,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2]刘丽平.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定位[J].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 2012,(4).

[3]张义兵.文化传递模式与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社会学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5).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人文多媒体
人文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