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精神研究
2012-08-15宫留记
宫留记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
一、河南精神的由来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的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也就是说,十七大掀起了我国文化建设,特别是人文精神研究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全会号召全党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可以说,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体制高度上再一次推动了文化研究。对于河南省来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号召大家要“塑造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这一要求实际上是对中原人文精神的呼唤。但是,从地域上来说,“中原”包括5省20市,本课题组在大约一个月时间内提炼出中原人文精神是不太可能的。在教育厅社科处领导的指示下,本课题最终调整为以河南精神为研究对象,对河南精神进行浓缩和提炼,从而提升我省的文化软实力,树立河南发展新形象。
二、研究河南精神的思路
第一,以北京精神为启示。北京精神,即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表明北京市民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体现了北京市民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北京市民以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着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文化;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历史培育了北京市民文明有礼的优秀品德。北京精神既概括了北京深刻厚重的民族情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又体现了其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和容载万物的人文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一个有机整体,充分体现了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相互协调、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
第二,以卢展工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和四种河南人为主要内容。“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平凡、平静、平常”,看似普通,却包含着河南人务实执着的精神气质;“追求、热血、责任”,说起来容易,却意味着要付出勇气和智慧。“三平”精神突出的是求真务实,倡导的是持之不懈的奋斗。它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河南人的精神风貌,是河南精神的生动展现和高度浓缩。
卢展工书记提出的四种河南人即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自古以来,中原儿女就有吃苦耐劳、朴实肯干、勇于担当、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可以说,卢展工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和四种河南人形象,是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再现。
三、对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对比研究
愚公移山精神。愚公不畏艰难的大无畏精神,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勇敢、坚定、团结和自信地坚持,最终就能成功。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愚公移山》为题作了大会闭幕词。他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当作压在当时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号召全国人民要像当年的愚公一样下定决心,挖掉这两座大山。勇敢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特点,坚定是愚公移山精神的核心,自信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灵魂。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原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焦裕禄精神。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当时兰考县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跳入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在兰考的470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焦裕禄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子女和亲属谋取任何好处。他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焦裕禄同志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公仆形象,成为河南人的典型代表。
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现为林州市)人民在国家处于经济暂时困难的条件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经过10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了大型水利工程。自力更生是红旗渠精神的立足点。红旗渠修建初期,首先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两大难题:一是技术问题。在当时,全县水利技术人员加上测量员,不过30人,技术水平最高的也不过是中专毕业生。二是资金问题。当时林县财政收入十分薄弱,只有不足700万元。运石料的速度慢,大家想出了“架空运线”的办法;石灰供不上,群众又创造了“明窑堆石烧灰法”。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在修渠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有81名干部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正是靠着这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作支撑,才创造出了这条“人工天河”。团结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支柱。红旗渠建设是在国家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林县人民不是伸手向上依赖国家,而是主要依靠林县各社队的力量、依靠全县人民的双手,一锤一钎干出来的。正是这种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指导着广大林县人民,依靠集体力量拦住了奔腾不息的浊漳河水,凿通了王家庄安全隧洞,炸翻了飞沙走石的石子山,斩断了登山更比上天难的太岁峰,穿过了峭壁凌空的老虎嘴,凿通了青年洞、曙光洞。林县人民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
四、河南精神的内容
在对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比照北京精神,结合卢展工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和四种河南人形象,课题组浓缩和提炼出了河南精神:忠义、朴实、厚重、上善。
忠义是河南精神的特征。忠,即忠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义,即正义、狭义。说到正义、狭义,我们就不能不谈到河南的少林功夫和武术文化,这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形象地表明了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中原文明源远流长,历朝历代中原人都以其“忠君爱国,侠肝义胆”的忠义之风而被世人所尊重。历史上,从岳飞、花木兰到杨靖宇、彭雪枫、吉鸿昌,都是忠义的化身;进入新世纪,出现了铁路上舍身救人的农民工李学生、在海浪里舍身救人的农民工魏青刚、迎着枪口与劫匪殊死搏斗的贾红旗、在失控的车轮下舍身救出4名学生的女教师靳伟杰、抗震救灾奉献生命的李隆……他们的忠义,凝为一腔热血,激励着河南儿女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不懈奋斗。河南人秉承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侠义之风”,成为当代河南人的处世风格。如今,在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这种忠义之风彰显在河南人身上,在中原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忠义也表达了卢展工书记提出的侠肝义胆的河南人形象。
朴实是河南精神的核心。河南作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每年为全国输送大量的劳动力,他们在全国各地不同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着。河南作为全国第一粮食大省,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原熟天下安”,河南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些成绩是千千万万河南人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辛勤付出换来的。在旧中国,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的蹂躏加之洪水的泛滥,使本该富饶的中原遭受着无止境的灾祸。但天灾人祸无法压垮中原儿女,他们在这块土地上不懈耕耘,使中原地区在任何时期都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纯朴、踏实、厚道早已凝结成了河南人的性格。如今的河南人无论是在外漂泊的,还是在家乡奋斗的,他们都以朴实、勤恳的精神为家乡为中原大地的社会主义建设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朴实体现了平凡的河南人甘于在艰苦的条件下,踏踏实实地为美好未来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朴实也体现了卢展工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和四种河南人的形象。
厚重是河南精神的精髓。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5 000年中华文明史中有3 000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之源看,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或者在河南出生,或者在河南建都立业,经过夏商周三代融合,形成了华夏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我国有八大古都,其中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等四大古都皆位于河南省。河南历史文化的厚重首先体现在早期文化谱系的连续性上。从50万年前的南召猿人,到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殷墟文化,形成了完整的发展链条,始终自成体系。其次,河南历史文化的厚重还体现在河南处于中心地位持续时间较长。从夏商时期,到周、秦、汉、唐,再到五代、宋辽时代的辉煌鼎盛,先后有22个王朝定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原地区长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域。千百年来中原文化不曾因历史尘封而失色,也不曾因时代变迁而黯然,始终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力量。河南在历史上曾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和浓缩。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横穿全省,流经河南700多公里。如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黄河学”研究在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上善是河南精神的品质。“上善”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中的“上善若水”,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选“上善”为河南人的品质,也因为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是河南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室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上善,是以善为至高境界的精神追求,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从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上善表达了河南人追求善良的信念和理想。上善是河南精神的“风向标”,在河南人建设和谐中原的伟大实践中起着引领作用。
“忠义、朴实、厚重、上善”是一个有机整体,既体现了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朴实的风土民情,也反映了河南人特有的忠义品质与上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