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杜甫诗中语言形式的陌生化
2012-08-15靳利翠
靳利翠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浅论杜甫诗中语言形式的陌生化
靳利翠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杜甫诗歌语言素来工整严密,后期诗歌更加强了写实性。但杜诗语言不是没有变化,而是在炼字、炼句和意象安排等方面突破常规。杜诗在这三个层次上的特殊化处理,使杜诗如一缕春风,给读者以新的审美体验,达到了语言形式上陌生化的效果,从而使杜甫成为中国诗坛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
杜诗;语言形式;陌生化
“陌生化”是什克洛夫斯基的核心概念。他在论及陌生化问题时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知,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象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1](P45)什克洛夫斯基给文学的作用赋予了时代意义:打破生活给人造成的“过度自动化”,恢复现代人感知的敏锐程度,使人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原汁原味。在语言层面,日常语言在文学技法的压力下被强化、浓缩、扭曲、重叠、拉长而变为文学语言,即人们在面对熟悉的词汇、句法时,主动改变其使用方法或描述手段,使之以新面貌出现,以减轻人们因审美疲劳而带来的麻木,重新唤起内心的情感。这种“陌生化”效果最突出地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亦有突出体现。笔者主要从这一角度粗略探讨杜甫的诗在语言形式上的“陌生化”。
一、杜诗在词语运用方面的陌生化
(一)比拟手法的运用
在比拟手法中,最常见的就是把抽象的、难以言说的概念或事物拟人化,促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所描写的人、事、物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在杜甫的《宿江边阁》中,颔联“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中的“宿”、“翻”两个字将“云”与“月”拟人化[2](P276)。这两句写初夜之景,前一句写山景,后一句写水景。薄薄的云层,紧贴在岩壁,像要栖息一样。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岩顶云层写活。一轮孤月,映照在急浪中,仿佛月在水中翻滚,将静景动化,极为传神。“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中[2](P164),“留连”、“舞”形象地写出了蝴蝶在花中恋恋不舍、盘旋飞舞的可爱舞姿。“留连”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艳。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后一句“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赏花之时,赏心悦目之际,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是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一修辞赋予本无感情的蝴蝶以人的情感,实际是将诗人的感情寄托于物,从而达到物我相容、情景相生的境界,使读者获得了一种陌生的感觉,其审美空间也得到无限扩展。
(二)夸张手法的运用
夸张是诗歌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或某种性质、程度,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抒发作者某种强烈情感的修辞格式。
在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中的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2](P201),《登高》中的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P288),这两处都通过事物或感情在数量或程度上的扩大夸张来突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器行》一诗中,作者回忆起公孙大娘当年跳剑器舞时的情形:“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2](P293)
这位公孙大娘特别擅长跳剑器舞。据晚唐郑嵎的《津阳门诗》介绍:“公孙剑伎皆神奇”。其诗下有自注:“有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号为雄妙”。但剑器舞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舞姿,舞者的着装、道具,音乐的节奏、旋律,今已失传;听众的表情、感受,我们也无法亲自目睹耳闻。但是,通过杜甫这首诗,我们对唐代剑器舞的特征以及这位舞者的绝技都留下了清晰深刻的印象。其中,“羿射九日”,可能是形容公孙大娘弟子手持红旗、火炬或剑器作旋转或滚翻式舞蹈动作;“骖龙翔”,则是形容这位舞者翩翩轻举,腾空飞翔;“雷霆收怒”,形容舞蹈将近尾声,声势收敛;“江海凝光”,则写舞蹈完全停止,舞场内外肃静空阔,好像江海风平浪静、水光清澈的情景。这里,将比喻与夸张相结合的复合夸张,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视觉印象。
二、杜诗在句子结构上的陌生化
(一)倒装手法的运用
有些普通句子,诗人只要适当地颠倒语序,便会使刻板的句子变为佳句。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其八)由山川之美写到物产之富[2](P250)。这两句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样,就成了一般的叙述句,重点在叙述鹦鹉与凤凰的动作,显得浅显直白,让人感觉实有其事。这首诗的前三联是作者对渼陂之游的回忆,分别记述山川之胜、物产之美与游观之盛,所以,此联描写重点是“香稻”与“碧梧”,应放在句首醒目之处,起到强调作用。其正常的语序就应是“香稻鹦鹉啄余粒,碧梧凤凰栖老枝”,“鹦鹉啄余”与“凤凰栖老”是虚的,意在说明香稻、碧梧的非同寻常,极写香稻之丰和碧梧之美,用现代汉语来阐释就是:香稻之多,多得连鹦鹉也吃不了;碧梧之美,美得连凤凰都栖而不愿飞走。可是,“香稻鹦鹉啄余粒,碧梧凤凰栖老枝”的音步是“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就成为两仄音步和两平音步连用,不合格律,故需将各句第三四字与五六字互换位置,使主谓语颠倒,成为“啄余鹦鹉”、“栖老凤凰”,此是为合律而倒装,其句法不得不然也。杜甫的这种安排除了要突出重点、侧重描写外,还具有顿挫跌宕、振起文势的作用。虽然“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与杜甫原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平仄规律都表现为相同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完全合乎律诗的规律,但前者给人以平铺直叙、淡而无奇之感,不如原句之刚健有力,具有振起全篇、唤醒读者的艺术效果。
在杜甫《月夜》一诗中,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一联[2](P66),这句也运用了倒装手法,其正常语序应是“香雾湿云鬓,清辉寒玉臂”。这句是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云鬓”和“玉臂”本是被支配的对象,结果都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这种语序的颠倒不但没有妨碍读者对语义的理解,反而将“湿”和“寒”两个动词衬托了出来,使诗的意味更加浓厚。
(二)对偶手法的运用
对偶,即古诗词中的对仗,它比现代汉语中的对偶要严格得多,不但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而且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必须词性相同,意义相似、相反或相关,还要讲究平仄。杜诗就是这方面的典范。精心工整的结构,严谨简洁的炼字,使杜甫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我们所熟悉的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对仗中的典范之作[2](P118)。诗人首先用“风急”带动全联,带领我们进入登高望远之景。其中风、天、渚、沙、猿啸、鸟飞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十分工整,读来富有节奏感。“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宽广而深远;“萧萧”对“滚滚”,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经过诗人精心的艺术提炼,二十八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词,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登岳阳楼》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与“楚”、“东”与“南”,“乾”与“坤”、“日”与“夜”,在每一句中自成对偶,同时这两句又构成对仗。这种结构上的对仗、精巧的炼字使读者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同时扩展了读者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审美的难度,从而延伸了读者的审美享受。
三、杜诗在意象选择及排列上的陌生化
(一)巧妙用典
在杜甫的《秦州杂诗》(其七)中,“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2](P70),一连两句用典,同赋一事,说明吐蕃侵扰的威胁未能解除。用语错综,却使人不觉繁复,反而增加几许悲怆,表现了诗人对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这样,使全诗在雄奇阔达的境界中蕴含着时代的悲凉感。《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他是八仙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3](P665)。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姿态就像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箇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杜甫活用这一典故,并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诗人通过用典,使读者的想象纵横千里、渉古及今,从而增加了读者审美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扩展了审美的时空,构成了深层次的审美愉悦。
(二)意象的直接拼合
诗歌意象的直接拼合,是一种最凝练精粹的意象表达方式。这就像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着一个意象,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空白,让读者根据自身经验和修养去补充完善。这种高度浓缩的诗句,最大限度地增强了诗歌意象的密度和诗句的力度,不仅使诗的意象群鲜明突出,而且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
杜诗《登高》,整首诗意象排列十分紧密,尤其是首联和颔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风、天、猿、渚、沙、鸟、落叶、长江,这些意象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中,万里、悲秋、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诸多意象交错组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序而无时序,交织共时,一目尽收眼底。诗中秋景已非夔州实录,而是“离形得似”的艺术幻境。诗中悲秋之情也不仅是杜甫个人独有的情绪,更是从个人生活经验中提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经验,真正做到了“写现实而超越现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不仅意象排列紧密[2](P224),更通过“国破”的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这两个意象构成鲜明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等都是意象密度极大的句子,其意象间形成一个个断裂的空白,造成意象间的脱节。实际上,这是诗人有意为欣赏者留下的空白,它延长了欣赏者的审美感知过程,增加了审美趣味。
杜诗通过运用典故和对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的事物进行处理而使读者获得新奇感和陌生感。这样,通过“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而产生1+1>2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也就是通过改变、违反日常语法的特殊构造方式,打破词语用法常规,或运用反常句式,使日常语言向文学语言转化。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理论在杜甫的诗歌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使读者产生“距离感”、“陌生感”,产生“新”的感受,这样的文学语言更有情趣。杜诗这种注重语言形式的陌生化不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使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发掘杜诗中的深远意境。也正是杜诗语言形式的陌生化,使得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王启兴.校编全唐诗(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On Defamiliarization of Language Forms in Du Fu’s Poetry
JIN Li-cui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The language of Du Fu’s poetry was always neatly strict,and more realism in his late poetry.But Du Fu’s language was not without change,his poetry had breakthrough in concretization and image aspects such as regular arrangement.The specialized process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sentence structure and the choice and arrangement of images in Du Fu’s poems like a fresh air,which gives readers a new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chieves the defamiliarization effect in language forms,thus make Du Fu a summit never to go beyond in China’s poetic history.
Du Fu’s poetry;Language forms;Defamiliarization
I207.2
A
1008—4444(2012)02—0105—03
2011-12-19
靳利翠(1988—),女,河北邯郸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菊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