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市共建共享城市文体设施的模式、特点与问题

2012-08-15田虎伟刘阳刘勇敏赵普

关键词:体育馆体育场馆图书馆

田虎伟,刘阳,刘勇敏,赵普

(1.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河南洛阳471003;2.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技术培训中心,河南郑州450011)

校市共建共享城市文体设施的模式、特点与问题

田虎伟1,刘阳1,刘勇敏1,赵普2

(1.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河南洛阳471003;2.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技术培训中心,河南郑州450011)

校市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模式有:共建馆舍,运营经费投入缺失型;短期“共建”,长期共享型;合资共建,共享服务缺失型;共建共享,持续投入型。校市共建共享图书馆呈现出馆舍的公共性、文献资源共享性、职能的双重性等特点。校市共建共享体育场馆的模式有:政府出钱、高校出地共建,学校拥有所有权型;政府出钱、出地与高校共建型;政府补助、校市双方共建共享型,其表现出公共性、非盈利性的特点。校市共建共享城市文体设施在地理位置选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对象权益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

高等院校;市政府;共建共享;图书馆;体育馆

在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掀起的城市新城区建设浪潮中,国内一些地市出现了高等院校与所在地省辖市级政府(以下简称“校市”)共建共享图书馆、体育场馆的实践。据统计,目前国内校市共建图书馆、体育场馆的案例分别有数十例,涉及资金上百亿元。然而,由于多数共建馆的共享制度不健全等原因,致使共享过程中出现了责权分割不清晰、管理体制不顺畅、保障机制不到位、用户权限不平等诸多问题;再加上相关研究较少,有关部门应对乏术,导致了目前绝大多数共建馆的共享难以为继,甚至共建共享名存实亡,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因此,对校市共建图书馆、体育场馆的模式、特点进行归纳,对其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就解决对策进行研究,以保障共建共享馆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校市共建共享城市文体设施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市共建共享城市文体设施的模式与特点

(一)校市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模式与特点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因服务对象、服务宗旨和隶属单位不同而各自为政,少有实质性联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连年扩招,高校校舍、教学资源等严重不足,许多高校在建设新校舍方面资金紧张,而地方政府在帮助高校建设的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改变公共图书馆的形象,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由此催生了校市共同投资建设新的图书馆这一新生事物。

1.校市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模式

(1)共建馆舍,运营经费投入缺失型。2001年9月,由聊城师范学院和聊城市政府合资共建的图书馆投入使用。新馆位于聊城师范学院院内,命名为“聊城师范学院、聊城市图书馆”,由聊城师范学院负责管理,聊城市政府不予干涉。2002年2月,教育部批准聊城师范学院升格更名为聊城大学,该图书馆对外称“聊城市图书馆”,对校内称“聊城大学图书馆”,其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聊城大学的师生员工,亦对市民开放。但由于聊城市政府在该馆建成后,没有后续的设备、文献资源、工作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所以该馆在为社会读者服务几年后,因财力、资源、人员紧张,目前只能为少量的社会读者(如处级干部、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人员)服务,致使这项本应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项目大打折扣,难以持续。

(2)短期“共建”,长期共享型。2005年,池州市政府与池州师专共同出资建设图书馆,新馆命名为“池州师专暨池州市图书馆”,位于池州师专校园内。2007年1月,池州师专升格为池州学院。2009年,池州学院搬至新区后,自己另建新馆,原有的共建馆划归市图书馆。但双方图书馆仍然为对方读者开放,实施资源共享。

(3)合资共建,共享服务缺失型。2006年,驻马店市政府和黄淮学院共同投资近1亿元建设图书馆,2009年投入使用。该馆位于黄淮学院新校区内,命名为“驻马店市图书馆暨黄淮学院图书馆”。然而,在“百度贴吧”“驻马店吧”,一位记者发帖说,该馆由于建在黄淮学院院内,归学院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乐意向社会开放,原因是怕忙怕烦,认为“图书馆里面的图书多是科研类的,不适合市民或少儿阅读”,截止2010年7月,也只有40名市民办理了外借证。此举引来社会读者的不满[1]。

(4)共建共享,持续投入型。大庆石油学院和大庆市政府出资共建的图书馆于2005年投入使用。该馆位于大庆石油学院院内,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命名为“大庆石油学院图书馆和大庆市图书馆”。两馆合并后,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发挥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双重职能,向全校师生和全体市民提供服务。市财政每年提供给两馆运行经费100万,由图书馆统一调配[2]。该馆在合作期间运行状况良好。

2.校市共建共享图书馆的特点

(1)馆舍的公共性。校市共建共享的图书馆首先是馆舍共同投资建设,共同使用。操作上采用“一个图书馆两块牌子,一个资源库两个服务窗口”的运行模式,图书馆的建筑设施属于双方共同财产,具有公共性。

(2)文献资源的共享性。校市共建图书馆可能有多种目的,但是文献资源的共享无疑是其最主要的目的。因此,高校与城市在共同投资建设图书馆之初,往往都会对文献资源的共享提出基本要求。因此,文献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共建共享图书馆的一个基本特征。

(3)职能的双重性。共建图书馆往往需要履行双重职责,既是高校馆,又是公共馆;既要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成长成才服务,又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不但要成为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文献情报服务中心,还要成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中心[3]。

(二)校市共建共享体育场馆的模式与特点

1.校市共建共享体育场馆的模式

(1)政府出钱、高校出地共建,学校拥有所有权型。如广东省及广州市投资建设的广州大学城体育馆(涉及5所省属高校体育场馆)即属于此类。该类体育馆由省市政府投资,学校出地,体育馆建设在高校,在直接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提供服务后,体育馆交给所在高校管理和使用,在满足高校师生的教学需求的前提下,适度对社会开放[4]。

(2)政府出钱、出地与高校共建型。蚌埠市政府筹措4 500万元和60亩土地与蚌埠医学院共建的“龙湖体育馆”即属于此类。

(3)政府补助、校市双方共建共享型。如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东北大学刘长春体育馆、池州学院体育馆、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等属于此类。该类体育馆以高校为主体、由所在地政府给予一定补助建设。在满足政府重大体育赛事和高校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对外开放,走进市场,满足社会各阶层体育锻炼、训练等需要。

2.校市共建共享体育场馆的特点

(1)公共性。校市共建共享的体育场馆在承担所在地政府交办的重大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任务之余,主要满足高校体育院系师生的教学需求,同时适度对社会开放,体现出很强的公共性。

(2)非盈利性。共建共享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由各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如体育学院(系)的体育场馆中心、后勤处等。这些部门都不实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只需完成高校教学训练、大型竞赛活动等即可。

二、校市共建共享城市文体设施的问题及对策

(一)地理位置选择

城市文体设施地理位置的选择不但涉及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体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还涉及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社会分异问题,直接影响到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布局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因此,共建馆馆址的选择问题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复杂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共建馆要选择一个既方便社会读者也方便校园读者的地址,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城市地方较大,读者比较分散,如果只有一所图书馆和体育馆,无论建在哪里都不可能既方便全体市民,又是高校用户集中的地方。由于高校自身服务对象数量庞大且相对稳定,因此共建的图书馆、体育馆往往建设在高校内。但是,如果高校不在城市中心位置,其辐射范围就会大受影响,轻则引发社会读者抱怨,重则导致政府另择地建设新馆。例如,2010年大庆市图书馆在与大庆石油学院共建共享5年后,由该市政府另择地独资建设大庆市图书馆。与此相反,池州学院由于搬迁,把原共建图书馆、体育馆交还给池州市政府,改作市图书馆和市体育馆。

针对由地理位置分布而引发的校市共建共享文体设施危机,就共建共享图书馆而言,校市双方可因地制宜,通过协商采取如下三种解决办法:第一,在距离共建馆较远的城区或社区建立分馆;第二,共建馆通过开展流动图书服务,满足其他社会读者的阅读需求;第三,政府或高校另择地建立新馆,共建馆交给另一方使用和管理,同时给予新建馆一方适当补偿,但两馆仍然相互对对方读者开放,实施文献资源共享,以缓解图书馆地理位置分布不均衡引发的矛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和可用性。就共建共享体育场馆而言,可通过增加社会公共体育设施,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和可用性等方式加以解决。

(二)管理体制

校市共建共享城市文体设施是合理利用区域内社会和高校资源,扩大城市文化体育产品供给,发展和繁荣地方文化体育事业的需要。然而,长期以来,国内高校馆和公共馆分别由高校和政府两个系统管理,相互独立,其在经费来源、管理模式、服务方式、资源特色和用户对象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校市合作共建共享图书馆、体育馆,是文化、体育和教育部门跨系统合作,增强地方政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创新之举。然而,这一举措却面临着来自现有文化、体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的束缚,使得现有共建图书馆、体育馆的管理体制与共享运行机制不顺畅,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因此,只有创新共建共享图书馆、体育馆的管理体制,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共建共享成果,进而引导更多的地区实施共建共享。

1.创建多方参与的新型管理体制

笔者认为,参与共建共享的校市双方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借鉴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理论的最新成果,创新公共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由省属高校、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法人等多方参与、互动合作的新型供给管理体制,打破现有制约共建共享图书馆、体育场馆的跨部门、跨系统的管理体制束缚,保障共建共享成果。

共建图书馆或体育馆应当以政府与共建高校达成的框架协议和政府专项法规为依据,着眼于双方全面的、长期的、紧密的合作,创建以共同投资、共同享用为特征的图书馆或体育馆联合体。因此,应当以政府与共建高校达成的框架协议和政府专项法规为法定依据,由参与共建的高校领导和所在地政府的文化或体育、科技、财政等部门代表与群众代表组成一个跨部门、跨系统的图书馆或体育馆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任命馆长、制定图书馆或体育馆发展规划及相关的政策,组织协调、监督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做好管理和督查工作。馆长负责共建馆的内部管理工作,对该委员会负责,定期向该委员会汇报工作。

2.创新管理思路与管理体制

共建共享图书馆或体育馆管理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应该是:以“一馆两用”为目标,实行“双重管理”、“一馆两制”、以校为主的管理体制。

“一馆两用”,是指共建图书馆的职能兼有高等院校图书馆和社会公共图书馆两重性,为高校师生和城市居民提供教学、科研、信息资源、社会教育和文化休闲服务[5]。共建体育馆应兼具文体赛事、高校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休闲体育等职能,为高校师生和市民提供服务。“双重管理”,一是指业务上同时接受省教育厅、文化厅及学校和所在地市文化局或体育局的“双重”领导;二是指行政上接受由校市双方组建的图书馆或体育馆管理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其中,共建图书馆内部应设置社会读者服务部和少儿读者服务部等公共服务部门,以市管为主,学校参与。共建体育馆内部也应设置社会用户服务部等,以市管为主,学校参与。“一馆两制”是指人员经费采用“一馆两制”。针对原来市馆已有工作人员的情况,合并后其人员经费仍然由市财政按照市直事业单位标准拨付;高校馆工作人员经费仍由高校承担。如果原来没有市馆,那么共建馆由于需要为社会服务而增加的人员经费应由市财政全额拨付[6]。

(三)运行机制

校市共建图书馆、体育场馆是一个跨系统、跨部门的复杂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在管理体制确定之后,应当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基本运行保障机制。

1.“一个资源库,两个服务窗口”的运行模式

共建共享图书馆的基本运行模式可采用“一个资源库,两个服务窗口”的形式,即由校市双方共同投资建设文献资源库,分别开设社会读者和校园读者两个服务窗口开展相应文献服务。体育馆在保障高校师生教学和政府重大文体活动使用的前提下,有条件地对高校师生和市民开放,如采用租赁制、会员制等形式适度进行市场化经营,保证体育馆的合理负荷,避免过度利用。

2.建立强有力的运行保障机制

在校市共建城市文体设施的运行保障机制方面,主要是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等。目前,一些校市共建共享图书馆之所以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投入保障机制或监督不到位。如聊城大学图书馆与聊城市图书馆的合作之所以几近陷入停顿状态,主要就是由于缺乏市政府的后续投入保障;黄淮学院图书馆暨驻马店市图书馆之所以对社会读者服务不到位,主要是来自市政府和群众的监督不到位。因此,在市政府与高校达成共建共享的框架协议与相关政府法规中,必须对合作双方在共建阶段建设资金和共享阶段运营经费的投入比例、投入方式给予明确规定,以确保资金投入及时、足额、到位。

当然,根据图书馆和体育馆性质的不同,可采用差异化的经费保障策略。例如,图书馆属于纯公益性设施,不能进行市场化经营,需要财政全额提供其运行经费;体育场馆虽然也属公益性设施,但可适度进行市场化经营,可实施差额补助方式。

在监督机制上,主要由共建双方参与的图书馆或体育馆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监督馆长落实图书馆或体育馆发展规划及相关的政策,监督经费预算和支出落实情况,督查共建馆各部门职责履行情况等。

在内部管理机制上,在人事管理方面要形成竞争机制,上至馆长、副馆长,下至部主任、馆员,实行全员聘用制,面向高校、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竞争机制。在业务管理方面,要保障共建馆既具有高校图书馆或体育馆的服务功能,又具有公共图书馆或体育馆的服务功能,做到总体协调,部门单列,业务兼顾,职责分明。

(四)服务对象权益

既然共建馆兼具高校馆和公共馆双重职能,其服务项目、内容、方式及质量就必须同时满足校园用户和社会用户的需求。

就共建共享的图书馆而言,其文献资源就必须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读者的需求,内容应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既有科普读物、少儿读物,又有盲文读物等。为此,需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文献采购原则和细则,分配各类文献的合适购置比例。在电子资源方面,高校馆具有资源优势,但受到电子资源供应商的协议约束,在共享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约,可通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中心等为社会读者服务[7]。在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方面,共建馆应当加强工作人员共建共享意义和作用的教育,树立和推行全局观念、合作观念、双赢观念和服务观念,在用户权利公平、服务公平的原则下,尊重每一位服务对象,一视同仁地为市民和师生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就共建共享的体育馆而言,也应根据高校用户和社会用户的不同,在服务项目、内容和方式等方面一视同仁,满足其服务需求。

[1]驻马店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可否对孩子开放?[EB/OL]<百度贴吧>驻马店吧.http://tieba.baidu.com/f?kz=818489867.2010-7-5 11:29.

[2]宋淑红.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整合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2).

[3]耿有三.共建图书馆高校与城市共享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07,(6).

[4]许玲,王岩,刘文董.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资源运营效能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2).

[5]耿有三.城市与高等院校共建图书馆的可行性定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

[6]潘桂莲.市校共建共享:高校图书馆的公益化范式[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5).

[7]王云,许磊.关于校市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5).

Research on Patterns,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Co-building and Sharing City Culture-Sport Facility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ity Government

TIAN Hu-wei,LIU Yang,LIU Yong-ming,ZHAO Pu

(1 School of Management,2 Library,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Luoyang 430074,3 Staff Training Centre of China Tobacco Corporation,Zhengzhou 450011,China)

That the patterns of co-building and sharing library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ity governmen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clude types of co-building and operation funding missing,co-building and long-term sharing,co-building and sharing missing,and co-building and sharing.There are some nature characters including building public,literature resources sharing and dual functions in the library of co-building and sharing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ity government.There are natures of public and non-profit in the cobuilding and sharing gymnasiums with the patterns of including the types of investing by government,land transferring and owning by university,investing and land transferring by government and co-building with university,and allowancing by government and co-building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ity governmen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location,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systems,rights about serving people and etc.,of the culture and sports facilities built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ity government.

University;City Government;Co-building and Sharing;Library;Gymnasium

G242

A

1008—4444(2012)02—0090—04

2011-12-12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实验课题《校市共建共享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2011]-JKGHAC-0161*)阶段性研究成果

田虎伟(1969—),男,河南淅川人,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图书馆副馆长,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菊芹)

猜你喜欢

体育馆体育场馆图书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既有体育馆场地扩声系统提升改造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迷宫弯弯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馆的考验
图书馆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