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支架策略在内容依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刘雪莲

关键词:支架英语教学文本

刘雪莲

建构主义支架策略在内容依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刘雪莲

内容依托教学是把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外语教学方法,内容依托课堂中的阅读内容更具有系统性,信息更丰富,对外语学习者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根据内容依托英语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难度和趣味性来采用不同的建构主义支架策略,即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策略,为学习者搭建支架,可以更有效地优化内容依托英语教学中英语学习者对学科内容的理解。

内容依托教学;支架;阅读理解

一 引言

近年来,内容依托教学法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因其能将第二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相融合、能为第二语言学习提供最佳条件而倍受关注,得到了国内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引介和探索。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方法,它不是围绕语言大纲,而是围绕学生需要获得的“内容或信息”组织教学,[1]将知识性课程中的话题、任务和主题融入目的语教学,借以促进目的语的学习和学科知识的学习。内容依托教学有三种典型模式:主题模式、保护模式和辅助模式。[2]

在内容依托英语教学中,学习材料不再是传统英语精读课或泛读课上的孤立英语篇章,而是系统的英语目的语学科知识,如数学、科学、历史、文化、文学等等。学生需要进行大量阅读,增加了目的语阅读内容的系统性、知识性及阅读内容和学生需求的相关性。如果学生对英语阅读技能的掌握欠佳,那么无论是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是目标语言技能的掌握都会受到负面影响。英语语言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言进行阅读的时候,需要运用心理执行功能,整合和有效利用多种认知过程。和英语为母语的人相比,英语学习者阅读时会有更大的认知负担,因为它包含了更多的过程。[3]很多教师对于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能都感到很困惑,支架是提升学生阅读技能的有效手段。支架式阅读体验是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的灵活框架,用来规划阅读体验。它包括一系列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活动,设计这些活动的目的是搭建支架,帮助学生成功地阅读、理解、学习某个特定的篇章并且享受阅读过程。和其它教学框架显著不同的是,支架式阅读体验并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篇章预设好的教学计划,而是一个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景灵活使用的计划,它既可以应用于阅读课,也可以应用于各种层次的内容课程中。

本文将探讨如何依据内容依托英语教学中学习材料的难度和趣味性来搭建支架,应用各种支架策略,即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策略,继而实现优化内容依托英语教学中英语学习者对学科内容理解的目的。

二 支架式阅读体验框架的内涵

支架式阅读体验有两个阶段——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4]规划阶段主要是指教师仔细考虑阅读活动所涉及到的几个因素:学生、文本和阅读目的。实施阶段指教师提供、组织和进行一系列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成功阅读体验。

支架式阅读体验框架适用于各类型学生、文本和阅读目的的任意组合,但是在不同情境下所运用的具体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活动却存在很大不同。总体来说,当那些语言水平不太理想的学生在面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文本来实现更加具有挑战性的阅读目的的时候,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架。相反,那些语言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在面对相对容易的文本来实现不太具有挑战性的阅读目的时,需要的支架较少。

阅读前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为阅读任务做好准备,逐步认识和理解文本,并进一步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联想起相关知识,对文本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如复杂概念和难词进行前期教学。但是,当文本比较具有挑战性,或者教师期望学生对文本理解能够更深刻和透彻时,阅读前活动能使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确保阅读活动有收获和回报。阅读中活动包括学生进行阅读和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学生默读,教师朗读给学生听,学生边读边记笔记等等。阅读后活动使学生能够对文本信息进行组织和融合,有利于他们理解和回忆文本的重点。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来评价作者所传达的信息、立场和文本的质量,继而对文本做出反应——反思文本的含义,对不同文本和思想进行比较分析,进行各种活动来深化和扩展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把课堂所学应用到课堂之外。

支架式阅读体验框架涵盖二十多种活动,在选择这些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语言水平、文本类型和阅读目的等各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因素会影响到学生对阅读文本材料的理解:兴趣和文本难度。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文本难度更多的时候是从它们的易读性来看,可以通过句子长度、句子数量和词长来衡量。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包括文本自身的长度、页面编排和文字大小、组织结构、插图运用、词汇生僻度、句子复杂程度和内容。[5]在支架式阅读体验框架内,教师需要对这些维度进行综合考虑来更好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支架。

在EFL内容依托英语教学中,可根据文本的有趣程度和难度,将内容阅读材料可分成四类:高兴趣度/易读文本;高兴趣度/难度文本;低兴趣度/易读文本;低兴趣度/难读文本,[6]每种类型的文本都提出不同的授课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确定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度,如调查问卷、和学生交谈等等。文本难度可以通过使用易读性公式、完形填空评价来估计,或者让学生自己来判断文本的难度。尽管易读性只考虑语言材料的形式要素,而且是为母语是英语的人设计的,但它为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 应用支架策略优化英语学科内容阅读理解

1.高兴趣度/低难度文本。

这种内容阅读材料话题趣味性强,对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具有激发作用。学生喜欢此类文本并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阅读的时候乐趣很多,容易做到专注。文本使用简单、常见的词汇,运用口语风格,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当学生对阅读的书籍或文章具有浓厚兴趣和强烈动机的时候,他们不太需要老师的支持,太多的指导反而会成为深层理解的羁绊。

2.高兴趣度/高难度文本。

当文本中充满陌生词汇和长难句的时候,即使是具有强烈学习动机、富有阅读技巧的读者也会有压力,往往会放弃令人望而生畏的阅读任务。这时,聪明的教师需要组织一些活动来协助学生应对困难的阅读材料。

虽然学生对文本的话题具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兴趣本身并不能保证他们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前讨论,明确学生已知和未知知识,并借此机会发现学生的错误认识。教师也可以运用一些策略,例如 KWL(Know,Want to know,Learned)[7]或者Factstorming[8]来鼓励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发现存在问题。KWL是一种阅读教学策略,可以用来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学生首先进行头脑风暴来梳理他们对某个话题知道(Know)多少,这些已知信息要记录在KWL图表中的K栏;学生接下来讨论生成一个问题清单,明确他们对此话题想知道(Want to know)些什么,这些问题要列在KWL图表中的W栏,在阅读中或阅读后,学生要回答列出的这些问题;最后,学生把他们学习的新信息记录在KWL图表中的L栏。KWL策略可以激活学生既有知识,明确阅读目的,帮助学生监控阅读理解并对自己的理解做出评价,为学生提供扩展知识的机会。

难读文本的最大的困难在于复杂的专门术语,在这方面学生需要得到最多的帮助。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词汇和概念发展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Frayer Method、语义特征分析、概念地图,[9]这些策略都包括创作图表或者对词汇进行图解。教师也可以用列举归类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学习技巧,提高生词记忆能力,既可以作为课前预习,也可以用于课后复习,分为列举、归类和讨论三个步骤。教师首先从所学课文中选出一两个主题单词,用“头脑风暴”方式引导学生联想、收集相关词汇;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收集到的单词按共性归类;最后,学生阐述各自分类的理由,通过讨论来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同时扩展与课文有关的词汇。

学生阅读中可以使用的活动结构性更强,比如口语导读和交互教学。口语导读是教师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停顿,引导学生讨论;交互教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由师生轮流扮演教学者的角色。先由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学生参与小部分活动,逐渐学生参与分量越来越多,教师从旁边引导、纠正,最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仅为支持角色。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视学生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教导学生认知策略,进行责任转移。这两种策略都会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发问、说明、预测和总结等各种活动。当学生阅读复杂的文本的时候,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化理解阅读内容,比较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是把学生分成合作性的小组,对文本进行讨论。所有这些支架阅读策略将确保学生对困难文本的充分理解,每种策略的运用都会使学生进行质疑、说明、预测和总结等各种阅读活动。

3.低兴趣度/低难度文本。

如果文本的话题比较无趣,那么即使它很简单,教师也需要使用各种不同阅读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内部动机,这样可以把单调乏味的话题变得有趣。如果进行有效利用,很多普通的课堂活动都可以成为有效的阅读前策略,比如在学生阅读前播放视频材料、小组讨论等可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继而愿意进一步学习。学生进行讨论活动可以激活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储备,也可以课前在黑板或者投影设备上写下简短提示或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的头几分钟对当天学习的话题进行思考,恰当而有深度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周密的计划。

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单独或者合作完成组织图,组织图通常被设计成结构化、半结构型或开放型的框式,便于使用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和拓展补充,体现着不同的认知加工模式,如:大纲、思维导图、网络图、图表等,帮助学生把头脑中的背景知识组织起来,形成促进思维发展的引导框架和网络,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各种思维结构以各种直观、形象和清晰的结构图示表现出来,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Anticipation Guides是另外一种预测活动,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知识对输入内容进行预判断,进而意识到自己已有观点对输入内容理解的影响。活动中,教师给学生列出一些事实,由学生判断这些陈述的正误,[10]在一些有争议性、学生会有错误知识的话题上,这种技巧最为有效,可以帮助学生对比反思自己的观点和学习材料中的观点。

4.低兴趣度/高难度文本。

低兴趣度、高难度学习内容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最大的挑战,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足够成熟,能够有充分的动机和动力去关注和分析复杂而无趣的学习材料。教师在教授这样的材料时,必须组织一定的阅读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提供关键信息以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复杂文本中通常含有复杂的或新的术语,因此在阅读前要进行词汇教学。在学生为阅读活动做好准备后,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难度水平采用相应的导读活动,尤其是像小组讨论这样的学生合作性学习活动,来满足学生的社交需求,培养批判性思维,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跟上全班的步伐。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真实性的学习活动,例如做project,来激发学生完成缜密、复杂的任务,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提高他们的能力。

四 结论

在内容依托英语教学中,利用支架可以帮助学生优化对学科内容的理解,这对进行内容依托英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精通学科内容知识,准确把握利用支架的时机,同时他们还要具有积极、耐心和富有爱心的人格特质。如果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所采用的支架策略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或者失败,教师要继续用积极的心态和爱心,锲而不舍地继续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相信坚持不久,学生的进步就会显现。阅读是最有效和强大的学习工具,帮助学生获取成功的阅读体验,使他们精通英语阅读并继而成为终生学习者是英语教师的职责。

[1]Richards,J.C.&Rodgers,T.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Brinton,Donna M.,Snow,Marguerite Ann&Wesche,Marjorie Bingham.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M].Boston,Massachusetts:Heinle&Heinle Publisher,1989.

[3]Fitzgerald,J.,&Graves,M.Reading Supports for All[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04/2005),(62),68-71.

[4]Graves,M.F.&Graves,B.B.Scaffolding Reading Experiences:Designs for Student Success[M].Norwood,MA:Christopher-Gordon,1994.

[5]Pinnell,G.S.Leveled Books:Matching Books to Readers[M].New York:Scholastic,1999.

[6]Combs,D.A Framework for Scaffolding Content Area Reading Strategies[J].Middle School Journal,2004,36(2),13-20.

[7]Ogle,D.K-W-L:A Teaching Model That Develops Active Reading of Expository Text[J].The Reading Teacher,1986,(39),563-570.

[8]Stephens,E.,&Brown,J.A Handbook of Content Literacy Strategies:75 Prac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 I-deas[M].Norwood,MA:Christopher-Gordon Publishers,2000.

[9]Flood,J.,Lapp,D.,&Wood,K.Staff Development Guide f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M].New York:Macmillan/McGraw-Hill,1996.

[10]Buehl,D.Classroom Strategies for Interactive Learning[M].Newark,D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2001.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t Scaffolding Strategies to Content-Based English Instruction

Liu Xuelian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is a significant approa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which involves the learning of language while studying content matter subjects.The reading materials in CBI classrooms are more systematic and information-rich.They pose a great challenge to those learners who don’t have a good command of reading skills.Scaffolding strategies,that is,pre -reading,during-reading,and after-reading strategies,can be applied to optimize EFL students’content area reading comprehension.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scaffolding;reading comprehension

H319

A

1672-6758(2012)05-0072-2

刘雪莲,博士,韩国忠南国立大学;硕士,讲师,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邮政编码:116044

201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英语课堂评估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11DYY026)

Class No.:H319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支架英语教学文本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