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行业背景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012-08-15贾屏

关键词:背景特色学科

贾屏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发展规划处,河南郑州450011)

新时期行业背景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贾屏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发展规划处,河南郑州450011)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后,行业背景高校发挥传统特色优势、为行业服务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影响了行业背景高校的发展。目前,行业背景高校正处在分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只有抓住机遇,找准定位,保持和强化自身优势,提高科技创新实力,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内涵和综合竞争力,方可实现可持续发展。

行业背景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缘起

我国的行业背景高校主要指在解放初期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整合全国高校有关专业组建单科性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世纪之交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教育部或省、区、市等管理的原行业部门所属、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

我国行业背景高校的缘起跨越了一个多世纪,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行业背景高校的兴起(新中国成立之前)、工业化初创时期的设立与发展(1950—1976年)、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1978—1996年)、新型工业化时期的发展(1997年至今)。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自上世纪90年代起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中央决策下,除少数高校继续留在原主管部门管理外,其余国务院各部门主管的高校大部分划至归属地管理,少部分独立或合并后划归教育部管理,基本结束了行业部门举办高等教育的历史[1]。

二、行业背景高校的优势

(一)办学定位彰显特色

行业背景高校虽脱离原来行业部门管理,但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继续保持了原有特色并与时俱进,即学校未来发展和服务面向始终定位于行业领域,同时服务于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依托合理的办学目标和科学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掘自身优势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持续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推进学校在为行业服务的实践中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其首要特色[2]。

(二)产、学、研结合紧密

产、学、研结合不仅是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而且在服务社会过程中获得了丰厚的回馈,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方面,通过与行业的交流和考察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自身的技能水平、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广泛吸引行业兼具工作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充实了教师队伍。同时,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有力促进了产、学、研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结合,使学校的发展更加贴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的要求[3]。

三、新时期行业背景高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行业背景高校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目前各个高校都在抢抓机遇、竞相发展,行业背景高校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挑战。

1.专业特色有所削弱

隶属关系变化后,行业背景高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独具的行业特色优势逐渐削弱,出现了趋同化的倾向。有的行业特色高校盲目追求综合化发展,对传统的行业特色专业进行了非科学的调整,甚至有的专业被撤销,导致特色学科核心竞争力削弱。

2.与原行业部门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弱化

随着隶属关系的变化,行业主管部门与原行业高校之间的沟通不断被弱化,行业主管部门对原行业高校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科建设、学术发展方向、科技创新能力的指导和扶持逐渐减少。同时,行业背景高校发挥学校传统优势学科为行业服务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使其在为行业服务的意识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弱化”现象,服务的主动性也有所降低,阻碍了行业背景高校的发展。

3.行业背景高校的办学定位受到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我国高等院校圈层结构的形成,以及各种大学排名和大学评价体系的相继出现并广泛运用,行业背景高校在新时期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较之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位置排名有了明显下滑,导致这些高校社会影响力日益降低,优势特色日渐消退,甚至产生了不断被边缘化的现象[4]。

(二)行业背景高校面临的发展机遇

1.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为行业背景高校提供了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实施,全国高等教育新一轮竞相发展的态势已形成,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以及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等,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阶段的高等教育,变规模发展为质量发展,变外延发展为内涵发展,为行业高校“内涵提升、协调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与实施,为行业背景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无疑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行业背景高校发展的助推力,为其指明了清晰的发展方向。

3.行业的改革发展与省部共建机制,为行业背景高校提供了发展平台

伴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各行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同时,部分行业与原行业部署院校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共建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技攻关、行业交流、技术培训等各方面争取双重支持提供了平台。

四、新时期行业背景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培养高素质人才

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最关键的任务。高校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加强学科建设构建协调发展的特色学科体系

高等学校的发展核心是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水平是高等院校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具有优势的学科、优秀杰出的师资、开拓创新的研究。学科建设搞好了,学校的发展才能有根基,才能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行业背景高校因其自身的历史背景,有着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因此应集中财力,整合资源,强化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培养学科学术梯队,将优势学科建成国际或国内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带头作用,通过有较大影响的大学科群,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综合优势,建设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学科和谐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团队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对于重点发展与培育的学科,采取特殊政策,建设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鼓励其利用集体智慧和力量多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采取多种措施,组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团队,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创新团队[5]。

(四)加强平台建设,构筑科技创新体系

1.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促进跨学科、跨单位、跨区域的科技合作,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专项科研大平台;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多种形式合作,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主动参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撑。

2.完善鼓励原创的激励机制,推进创新团队建设

建立不同学科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健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相关奖励制度。建立科学的创新团队遴选、培养和考评制度,形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培养和支撑体系。

(五)以省部(或部部)共建为契机,提高科技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充分抓住和利用好省部(或部部)共建契机,不断探索产学研联盟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在知识创新、人力资源、实验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密切与行业的产、学、研合作[6]。根据行业和地方社会的人才需求及学校自身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调整专业设置和资源利用,通过积极地科技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最大限度地取得行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为国家、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为学校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经验可知,学术、师资和学生等指标都包含着一个“国际化”的因素。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是大学国际化发展的两个方面。因此,“国际化”发展之路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行业背景高校也应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参与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设施、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教育制度与结构的国际化;参与教育市场、师资、生源、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国际竞争。

(七)打造品牌,扩大宣传

行业背景高校由于划转、易地、更名或者整体搬迁导致的资源补充不足,与地方社会融合不够及学校整体宣传欠缺;抑或由于服务面向变化和规模化发展的稀释效应所造成的实力下降与特色不彰,都严重影响了其发展。为此,行业背景高校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传统学科优势,利用其在科技创新与服务、产学研配套完善和互动充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等方面的特色,展现其历史与现状的良好风貌,打造科技与人才市场的特色品牌,通过全面发展和整体宣传,不断提高其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6]。

[1]高文兵.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3).

[2]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培养高素质水利队伍.《全国水利人才与教育培训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规划》[EB/OL].http://www.cws.net.cn/Journal/cwr/200201/08.html.

[3]李北群.划转地方管理后的行业特色高校建设[EB/OL].http://xcb.nuist.edu.cn/tjnews/detail.asp?id=9610.

[4]张长宽.行业特色高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01-21.

[5]张卫兵.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EB/OL].http://teacher.eol.cn/gaoxiaoshizi_11576/20110530/t20110530_623554.shtml.

[6]王树国.探索高校产学研联盟新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9-03-02.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University with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in the New Period

JIA Ping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Department,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11,China)

After the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reformed,the communication is weakened constantly between the university with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and the original industry system,the guidance and support are reduced gradually o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personnel training,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c.It makes the traditional advantages and service space narrowed.Now the university with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is in an important period with the differentiation,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It faces severe challenges and goo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it needs to catch the opportunity,find accurately positioning,maintain advantages,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ength,service the industry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upgrade the connot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iversity with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G647

A

1008—4444(2012)04—0154—03

2012-04-21

贾屏(1973—),女,河南商丘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发展规划处讲师。

(责任编辑:王兰锋)

猜你喜欢

背景特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超学科”来啦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