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镜下,透视玫瑰之殇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探析
2012-08-15王宁
王 宁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
三棱镜下,透视玫瑰之殇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探析
王 宁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是美国文学巨匠威廉·福克纳笔下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奇特的构思和含混的主题使其成为美国文学史上难得的佳作。文章主要从现实主义、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三个不同视角对这篇小说进行深层解读,旨在探讨造成作品中女主角艾米丽的扭曲性格及悲剧人生的根源问题。
艾米丽;现实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
一、威廉·福克纳和《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凭借其优秀的作品以及对美国南方文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于 1949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本人深受美国南方社会文化影响,其绝大部分文学作品也是以这片古老的土地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为原型而创作。在文学创作中,福克纳善于运用现代派创作手法,其作品也以视角多变和主题含混而见长。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是威廉福克纳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通过描写一个白人贵族小姐恐怖而扭曲的爱情悲剧,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美国古老南方社会的多个层面,同时也表达出福克纳本人对于古老南方的复杂情感。而主人公艾米丽这一人物形象,也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经典。自小说发表后,大量的试图通过各种不同视角分析女主人公扭曲心理以及悲剧人生的作品,随即纷纷涌现。
二、现实主义视角下美国古老南方社会的真实呈现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艺观主张文艺要真实地反映时代的生活,要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众所周知,福克纳是一个时代性、地域性特点极强的作家,更被认为是描写美国古老南方最为成功的作家。因此,研究福克纳的作品,也就必然要联系作品中人物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环境,这样才能对作品有更深入更准确的把握。
首先,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在这种社会关系下单个人的命运。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的主人公艾米丽生活在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南方社会。此时的美国南方正处于种植园经济和蓄奴制日趋崩溃,工业文明和城市化建设勃然兴起的时期。从爱米丽生活的小镇来看,这里曾经一度是白人贵族们拥有世袭传统及旧式的经济文化的国度。而建立在这种古老的种植园经济形式之上的,是封建的种族等级制度和人们封闭保守的思想。艾米丽作为一个出生于白人贵族家庭的小姐,可以说从一开始便注定了她将在传统捆绑下成长的现实以及反叛的背后是必将走向毁灭的命运。
其次,历史时代的特征也是分析文学作品不可忽视的方面。每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人们的思想都存在着巨大的断裂和错位。艾米丽,这一传统的白人贵族小姐,在文中被福克纳定位为南方传统的一座“丰碑”;而荷马·巴伦这一热情、豪放、粗野的北方男子,则代表了日趋兴起的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下自由不羁的思想观念。因此,荷马·巴伦对爱米丽的吸引力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为北方现代文明轻而易举征服南方早已过时的传统文化和观念。而荷马·巴伦在赢得了爱米丽的爱情之后又将其抛弃的事实,表面看来是荷马·巴伦辜负了爱米丽的一片痴情,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爱米丽和荷马·巴伦所代表的南北不同的文化观念碰撞后产生的裂痕。他们恋情的失败实际上是突出再现了南北双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属于对抗阶级的一对男女不可能实现结合,他们的爱情只能是以一方毁灭另一方的方式告终,而不是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妥协共存。所以,不仅艾米丽最终走向了毁灭爱人与自我毁灭,连同她所代表的整个贵族阶级也因为不能自我改变、树立新的价值观念而被前进中的时代所淘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造成爱米丽悲剧人生的根源。
三、精神分析视角下剖析女主人公变态行为之根源
精神分析也被称为心理学批评,它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首次提出并将其精神分析学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一种批评模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在临床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他在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过程中,不断探究各种病态心理现象和隐匿在病人内心深处的根源问题。他通过大量的精神分析实验发现这些病态根源大多深藏在潜意识领域,且大多与性欲有关。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性本能和无意识的理论。他把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比作一座冰山,露出水面之上的部分是意识领域,只占冰山总体的很小部分。水面之下的部分属于潜意识领域,占据了冰山的绝大部分。他又把潜意识领域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前意识很容易进入意识领域,相对应的无意识则很难或很少进入意识领域。由此人的精神世界便包含了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弗洛伊德主要强调的是无意识的作用,将人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看作是人类行为的动机。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他又提出人格结构理论,即一个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构成。其中“本我”处于无意识领域,它只遵循快乐原则,满足人的最原始本能的欲望,不受任何逻辑理性和道德伦理的约束;“自我”处于前意识领域,遵循现实原则,并对“本我”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加以适当控制;“超我”则属于意识领域,即某种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不仅压抑本能冲动,而且按照至善的原则通过采取一种梦境式的迂回方式,求得精神上变相的、象征性的满足。
从一座象征着传统道德的丰碑,到叛逆的堕落贵族,再到变态的杀人凶手,艾米丽的形象发生了好几次转变。而每一次转变以及转变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精神分析得到合理的解释。处于年幼时期的艾米丽,不论是心智还是身体都处于没有发育成熟的时期。她的人格中的“本我”还处于沉睡状态,所以她能够在父亲为她建筑的“高塔”下单纯地生活而不觉痛苦。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体和内心都在慢慢地发育成熟,随着体内荷尔蒙分泌的增加,以及一个青春期女孩对于人事两性秘密的好奇和探秘,她人格中的“本我”在逐渐苏醒。虽然在“自我”与“超我”两重压力之下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和释放,但是她作为两性之一——女人的性别特征及自然生理欲求已经不能被磨灭和掩盖。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作为传统道德楷模的白人贵族小姐会疯狂的爱上一个地位低下的北方佬,并且疯狂痴迷到不可阻止。悲剧的结尾,也是整篇小说的高潮部分,艾米丽为了永远留住心中的“爱人”,用砒霜将其毒死并与尸体同寝多年。表面看来是艾米丽因爱生恨以至于心理扭曲,做出变态的行为。然而,透过精神分析的层面,我们依然可以找到确为合理可信的解释。当四十多岁的老处女艾米丽终于能够得到梦想中的爱情,终于能够结婚生子,享受正常的两性生活时,未婚夫的背叛却将这一切化为了泡影。这一残忍的事实无疑将她推上了彻底绝望的悬崖。长久以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压抑使她的精神处于几近崩溃的边缘,现实的残酷冲击终于使她体内的“本我”彻底冲破了“自我”和“超我”的束缚,进而演变成了一种本能的无理性的“防卫式报复”。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处于无意识阶层的性本能冲动,是促成艾米丽悲剧人生的内在根源。
四、女性主义视角下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
西蒙·波伏娃是法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她经过长期的对男女两性关系发展历史的考察,得出“女人不是天生的,她是被变成女人的”这一著名论断。波伏娃认为,作为女人的“历史性”压制了其“自然性”,致使女人成为只能依附于男人的“第二性”(或“次性”)。
在艾米丽有生之年,美国南方属于清教的世界。清教将女人视为黑暗与罪恶的象征,女人被禁止产生各种生理以及心理上的欲望。但是贵族阶级的妇女却被视为圣女,美国南方的白人们用尽各种办法将他们中的女人们塑造成理想中的模范女性,而不是拥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这些南方贵族妇女们必须舍弃她们作为女性对于自由、浪漫和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被迫放弃她们的个性与尊严,被改造成南方传统文化视域下纯洁顺从的淑女典范。
另外,美国南方清教十分维护父权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在小说中,艾米丽的父亲就是一个完全被美国南方落后思想影响的父权形象的代表。艾米丽半生都被他以父爱的名义囚禁在高高的塔里,甚至在他死后还依然深深控制和影响着艾米丽的命运。
艾米丽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得不到任何像正常女孩一样被男孩子追求的机会。她作为女性的特征和权力被完全忽视和剥夺,生命的意义对于她来说就如一具漂浮在死水之上的陈尸,唯有腐烂与消逝是其最终的归宿。
波伏娃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致力于对女性特征和女性心理的形成进行寻根溯源,其目的就在于唤醒广大女性同胞,告诉她们女性的从属地位或者说女性的劣等性并非生来有之更并非理应如此。女人作为与男人对等的另一性别,与男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同等的能力与潜质,可以发展和超越自我,女人要成为的是与男人同等的人,而不是一个在男性逻辑下造就并禁锢的第二性女人。女人可以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不断地进行自我选择,在选择当中实现自我的存在,证明自己的本质。进一步说,这种自我选择和实现强调一种超越性,强调个体心灵深处精神力量的开掘。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并且学会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来对抗不利的处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作为一个个体的真正价值。
在残酷的命运面前艾米丽没有选择沉默。尽管她被剥夺了自由去爱的权利,但是在她的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对情与爱的欲望。那就是为什么在父亲死后的那个夏天,她呈现出了一种新的面貌:“她剪短了头发,使她看上去更像一个女人。”然后,她高昂着头走在路上,和荷马·巴伦一起驾着马车穿过街道,暴露于众人的目光之下。
是的,我们不能否认,艾米丽最终并没有成功地解救出自己,更没有留住那份她最为珍视的爱情。残忍与变态的行为揭示了艾米丽畸形病态的心理和扭曲的人格。她的反抗并没有唤醒她对两性关系的理性认识以及她作为女性自身的独立尊严。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随着她的目的通过极端的方式而达成,她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而同周围的环境奋力反抗挣扎,即便是疯狂地,亦不失凄美而悲壮。它表现出了一个女人自我主体意识和个人存在价值的初醒,所以她依然能够赢得广大读者唏嘘之后的一声扼腕。正如福克纳所说,没有人可以阻止一个可怜女人的悲剧,一朵玫瑰是表示对她的尊敬与怜悯,就像“一种补偿,一种悲伤”。
五、结语
初读这篇小说,也许会被它恐怖的氛围以及冷酷的叙述所震颤。然而细细品之,又会从中体会到许多不同的东西。特别是尝试运用多种文学批评理论,从不同角度切入,更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短短几千字的小说俨然是一个神奇的万花筒,简单的意象中包含了无穷的意蕴。不同的人总能从中看出不同的风景。社会人文与宗教信仰,精神的压抑与崩溃,女性的生存困境与反抗等等。本文通过三重视角对小说进行的分析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对于开放在大师笔下的这朵奇异玫瑰的追问与探索将会永不停止。这便是文学的意义。
[1]傅景川.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2]福克纳.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M].陶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3]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4]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与论潜意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6]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郑泰安.精神分析入门[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
[8]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Explore the withered rose through the prism——An analysis on a rose to Emily
WANG Ning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nning 530001,China)
A rose to Emily is one of the best short novels written by William Faulkner who stands out as one of the giants among American novelists. The novel is considered brilliant work for its vagarious conception and ambiguous subje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ys to make a deep analysis of the novel from three different angles that are known as Realism, Psychoanalysis and Feminism. It aims to probe into the source of Emily’s twisted character and her tragic life.
Emily; realism; psychoanalysis; feminism
I106.4
A
1673-9477(2012)01-0094-03
2011-12-16
王宁(1986 -),女 ,河北保定人,硕士生,研究方向: 文艺美学。
[责任编辑 王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