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开发的塔吉克斯坦水电产业
2012-08-15王海军
王海军
(新疆师范大学 历史与民族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54)
一、塔吉克斯坦水利资源概况
塔吉克斯坦素有“山地之国”之称,全国93%的面积为高山所覆盖,且将近一半的国土海拔在3000 米以上。众山环绕中亚径流量最大、跨度最长的两条国际河流——阿姆河、锡尔河都流经塔吉克斯坦,且塔吉克斯坦地处河流上游,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塔吉克斯坦水利资源位居世界第八位,人均拥有量居世界第一位,占整个中亚的一半左右,但开发量不足实际的10%,水电资源达6400 万千瓦。20 世纪60—80年代,相继建立了几座大型水电站,如卡拉库姆水电站(装机容量12.5 万千瓦),戈洛夫纳亚水电站(装机容量21 万千瓦)及努列克水电站(装机容量270 万千瓦)。80年代中期又开始修建装机容量360 万千瓦的罗贡水电站(中亚最大水电站)和60 万千瓦的拜帕津水电站,到苏联解体前的1989年塔吉克斯坦总发电量为188.4 亿度,比1951年增长了100 倍。塔吉克斯坦丰富的水电资源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成为其特色优势产业。
二、塔吉克斯坦发展水电业的紧迫性与优势
1. 油气资源匮乏,工业及居民用电基本依赖水电
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油气资源在中亚五国中最为匮乏,哈萨克斯坦原油探明储量为48 亿~59 亿吨,远景储量为120 亿~170 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为3.5 万亿立方米,远景储量6 万亿~8 万亿立方米。土库曼斯坦石油和天然气的远景储量为68 亿吨和22.8 万亿立方米,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储量分别为2.13 亿吨和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前列。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已探明储量为5.84 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2.06 万亿立方米。塔吉克斯坦油气资源储量为石油1.13 亿吨,天然气8630亿立方米,但无法得到有效开发。可见,塔吉克斯坦不能像除吉尔吉斯斯坦之外的中亚三国靠出口油气资源来振兴经济,塔吉克斯坦应通过大力开发丰富的水电资源来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
2. 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环保呼声日益高涨
近年来由于世界局势动荡及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导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同时由于环保观念的增强,虽在短时间内石油不会被完全替代,但价格低廉又环保的水电备受亲睐且必将在今后发挥重大作用。加大水电开发力度对于塔吉克斯坦既是造福于国人又是维护自身利益的两全之策,因而,塔吉克斯坦应化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大力推动本国水电产业发展。
3. 政府重视发展水电,并大力吸引外资投资水电业
由于塔吉克斯坦油气资源严重短缺,且开发难度较大,因而需要向乌兹别克斯坦等邻国大量进口油气,2009年2月因塔吉克斯坦拖欠支付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款项,乌兹别克斯坦则将向塔吉克斯坦供应的天然气数量削减一半,同年5月出于同样的原因,乌兹别克斯坦再次削减输往塔吉克斯坦的天然气供应,日供气量仅为40 万立方米。9月乌兹别克斯坦因塔吉克斯坦拖欠1800 万美元债务而中断了对其天然气的供应,直到双方达成妥协之后,才恢复正常2.5 万立方米/小时的供应。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塔吉克斯坦政府提出了“水电兴国”和“交通兴国”战略,谋求以加强开发本国富足的水电资源取代对于天然气进口严重依赖。塔吉克斯坦独立后延续了苏联时期重视发展水电业的举措,尤为重视小型水电站建设,1997年该国组建了小型水电协会,主要面向小水电开展调研、设计及勘察工作,以促进小水电站的建设。塔吉克斯坦能源与工业部新闻局对外宣布,自2009年开始,塔吉克斯坦已修建了249 座小型水电站,其装机容量保持在20 ~500 千瓦左右,公报指出,2009—2020年塔吉克斯坦还将建设189 座小型水电站,总投资规模将达1.23 亿美元,预计年发电量1 亿千瓦时。
塔吉克斯坦还注重引导外资投向本国的水电建设,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峰会期间,中塔经贸合作成果显著,其中包括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签署的220 千伏输电线项目和550 千伏南北高压输电线项目。据报道,由塔吉克斯坦和伊朗共建的桑格图德2 号水电站1 号机组5日正式投产,桑格图德2 号水电站的投入运营将使塔吉克斯坦的年发电量增加至10 亿千瓦/时。此外,俄罗斯等国也参与了塔吉克斯坦水电项目的建设。塔吉克斯坦还获得了来自亚洲开发银行(ADB)的贷款,用于修复国内遭受战乱及老化的水电设施。
三、亟需解决的问题与不足
1. 建设资金匮乏,水电设备老化
塔吉克斯坦境内不少水电站多为苏联时期修建的,如凯拉库姆水电站、努列克水电站、中心水电站、戈洛夫纳亚水电站等都是苏联于20 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至今已经历四五十年,由于塔吉克斯坦经济不景气,资金短缺,水电设备大多年久失修,因而塔吉克斯坦政府除积极引进外资新建水电站外,也注重修复国内老化的水电设施。亚洲开发银行参与努列克水电站改造项目,工程造价大约为3 亿美元。2010年已开始修建塔吉克斯坦国内最大的罗贡水电站,罗贡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360 万千瓦,水坝高度335 米,预计耗资22 亿美元,但除塔吉克斯坦预算划拨的3.5 亿美元外,其他资金无法到位。因此,目前重大的资金缺口是水电站改造的最大障碍。
2. 投资环境较差,外资吸引力较弱
塔吉克斯坦自1991年独立后,便陷入了长达八年的内战,直到2000年政府军与民族和解委员会达成和平协定后,国家才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政局动荡导致塔吉克斯坦投资环境恶化,难以有效吸引外资,尤其是本国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塔吉克斯坦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铁路、内河运输及航空运输不发达,现有公路总长3 万公里,但几乎全部建于苏联时期,很多道路年久失修,达标率不到1%。在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家族控制着国内的重要企业,其家族成员也担任政府要职,不少地方官员也存在敲诈勒索、贪污受贿等行为,外国企业到塔吉克斯坦投资,通常需要上下打点。塔吉克斯坦在“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上列第154位,被定为“极端腐败国家”。国内基础设施滞后再加上腐败横行,使得塔吉克斯坦在招商引资方面举步维艰。
3. 与下游国家争夺水资源纷争不断
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位于锡尔河和阿姆河的上游,垄断着中亚的水资源,在苏联时期,五国就因争夺水资源纷争不断,独立后摩擦更是与日俱增。因而塔吉克斯坦的一举一动都会触动其他国家的敏感神经,尤其是修建水电站更是刺激了中亚其他国家,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誉为“白金之国”,种植棉花需要大量的水源,而乌兹别克斯坦处于下游地区,为保证本国棉花的正常生长,极力反对塔吉克斯坦修建罗贡水电站,两国因此经常发生摩擦。不久前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举行的研讨会上,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学者还就修建罗贡水电站问题展开激烈交锋。
4. 受河流季节性影响大,导致发电量不稳定
由于受季节性降水差异的影响,塔吉克斯坦内的水电站发电量极不稳定,每年的3、4月份,由于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不足,导致国内的水电站发电量严重不足,政府常因此出台限电措施。据《亚洲快讯》报道,由于塔吉克斯坦最主要河流瓦赫什河水流量急剧下降,导致塔吉克斯坦最大的努列克水电站无法正常发电,杜尚别市政府于2011年3月25日宣布,从26日起该市开始正式实行限电措施,限电时间为晚十一时至凌晨五时。首都杜尚别市限电措施从3月24日开始,到4月15日结束,限电夜间为23 点到凌晨5 点;而在地方3月初就已经开始了限电,到4月17日才结束,每天供电的时间只有2 小时左右。鉴于这种情况频频发生,塔吉克斯坦电力部门必须制订专门的供电机制,合理分配、节约用电,以应对电量不足的窘境。
5. 电费定价机制不合理,国内电价过低
2011年1月塔吉克斯坦共出口电力2500 万千瓦·时,总价值41 万美元;进口电力1800 万千瓦·时,总价值85 万美元,进口价格为出口价格的2 倍。塔吉克斯坦反垄断机关在2010年年底审议了“塔电力”提出的把电价提高20% ~25%的建议,但只建议提高5% ~10%。因为电价过低,使得塔吉克斯坦的电力系统不能正常运营,一些电力集团不得不靠向银行举债维持日常开支。电价过低已成为塔吉克斯坦水电业发展的瓶颈,提高电价的阻力主要源于在塔吉克斯坦投资的外国独资或合资企业以及国内的采矿冶金行业耗电大户,一旦政府上调电价,会增加外商投资成本,减少利润。但出于长远利益考虑,塔吉克斯坦政府必须协调国内的电力部门,制定出一个各方认可的合理电价,以利于国内水电行业的发展。
四、塔吉克斯坦水电行业的发展前景
塔吉克斯坦日益好转的经济形势为本国水电产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目前,塔吉克斯坦“水电兴国”战略正在稳步推进,2010年耗资1.26 亿美元修建中亚最大的罗贡水电站,伊朗出资1.8 亿美元帮助塔吉克斯坦建立了桑克图德-2 号水电站,加拿大公司有意与塔在建造“努拉巴德-1 号”水电站项目展开合作,亚洲开发银行参与努列克水电站改造项目问题,中国政府帮助塔吉克斯坦修建500 千伏南北输电项目和“罗拉扎尔—哈特隆”220 千伏输变电项目,俄罗斯“RAOUES”电力公司也对塔吉克斯坦水电项目亲睐有加,而且塔吉克斯坦于2002年制订《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外资企业注册程序》、2004年制订《塔吉克斯坦外国投资企业的相关法律保障》及2007年制订《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投资法》,以全力保障在塔吉克斯坦投资的企业、个人的合法权益并给予其免税、减税等多项优惠措施。相信在塔吉克斯坦政府和在塔企业以及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塔吉克斯坦的水电产业定能取得长足发展,真正实现本国电力自给并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
[1]赵常庆. 中亚五国概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2]王沛. 中亚五国概况[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3][美]玛莎·布瑞尔. 中亚的第二次机会[M].李维建译. 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4]朱成虎. 十字路口中亚走向何方[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5]杨恕. 转型的中亚和中国[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吴恩远. 俄罗斯东欧国家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吴艳晖. 亟待开发的塔吉克斯坦市场[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9).
[8]塔吉克斯坦驻中国大使馆高级外交官诺吉力·胡斯拉弗. 中塔投资合作的主要方向[J]. 大陆桥视野,2006(11).
[9]华赞. 商机勃勃的塔吉克斯坦[J]. 上海商业,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