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状况及改进建议

2012-08-15杨智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形势政策课堂教学

杨智平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状况及改进建议

杨智平

实践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缺乏实践教学或者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教学效果欠佳、实践教学体系没有形成等问题。要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就要转变思想,注重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勇于创新,扩大实践教学内涵。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状况;建议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于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因此,如何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实践教学作为形势与政策课重要的教学方式,相对于理论教学,其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时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一)实践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课堂教学具有理论性、系统性的特点,是形势与政策课主要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感性的特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两者功能互补,形式结合,才能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有效性。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性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也是以课堂教学为先导、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学的理论支撑。实践教学能缩小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可能,是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并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弥补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的缺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课程的效果。该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合当前国内与国际热点焦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这种内容上的理论性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方式必须由具有系统性、理论性、集中性特点的课堂教学来完成,但只有理论灌输是无法满足课程应该达到的效果,还必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去学习掌握、体会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实践教学能够引导、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方法论观点,就是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

(三)实践教学有利于形势与政策课时效性的发挥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区别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独特之处就是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它所学习的内容是当前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它要求广大教师要及时而客观地向学生加以讲解和阐述,并阐明我国的态度,以求让学生准确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在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局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而实践教学可以突出的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去感知当前国内外的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加深对国际局势和国内外政策措施等的认识,真正的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一些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方面,尤其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缺乏实践教学或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从调查来看,一些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方面较多的是基本理论的讲授,教师上课多是灌输的教学模式,也很少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一些高校没有实践教学,有的高校即使有,形式也较单一。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组织管理水平低下。有的教师念报纸、读文件、照本宣科,缺乏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与讨论,缺乏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手段上较少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使学生感到枯燥,提不起学习热情。

(二)实践教学效果欠佳

从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设的情况而看,一些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目的与意义认识不清。有的将实践教学看成是给学生办个讲座,安排学生做一次讨论或者是教师上课放一段视频。这些都不是实践教学,自然导致学生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求取得的效果。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也没有概念,有的学生大学四年都不知自己还上过这门课程。实际上学校是开了,只不过是以讲座的形式,学生以为只是简单的听听讲座,所以一些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都没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体系没有形成

一些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安排方面,敷衍了事,形式多于实际,应付多于重视。对课程重视度严重不够,虽然形势与政策课隶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但从教学安排上,还是把精力、时间、经费投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课上。此外,一些高校负责同志对该课的地位和认识还比较肤浅,课程开设随意化,内容缺乏统一安排和科学规划,教学随意性大。一些高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研机构,没有实践教学的安排,没有建立教学科研队伍,在组织机构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效果考核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实践教学体系还没有形成。

三、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建议

要贯彻落实有关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要求,解决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方面的困境,推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践课的创新,我们必须转变思想,全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一)转变思想,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一些高校没有将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放在一定高度去认识,主要是因为高校负责人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形势与政策课是认知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了解党和国家在国内外重大时事上的政策、立场、态度,认清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重要通道。高校负责人一定要从思想上认清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切实安排好形势与政策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二)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大学生是能动的学习者,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尊重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与学的场所从教室扩大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透过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瞬息万变的形势的表象认知,到分析其实质及所包含的政策含义和政策导向,从中认清形势,把握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通过实践教育,学生更深切地认识到国情、省情,理解政府出台政策的背景,了解各级政府贯彻、执行政策的过程,以及政策产生的功效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自觉执行我党和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运用、检验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增强学生观察形势的洞察力,提高理解、领悟各项政策的政治水平。

(三)积极探索,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实践教学要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结合开展。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提出“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2]要鼓励学生积极走出校园,利用好广阔的社会平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自己的个人意见或建议。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广大学生融入社会提供帮助。首先,把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育与加强教学实践、专业实习、毕业择业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其次,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学生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结合起来,建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践基地,经常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深入实践基地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了解形势与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最后,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学生开展的学习参观活动结合起来。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特别是到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学习参观,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同时配备高素质的专职教师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此外,高校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特约报告员。在形势政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民主平等、科学引导的教学原则,以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实现课程教学育人的目的。

三是加大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建立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施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支撑。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场所。形势与政策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广泛、涉及面多,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的支持与配合。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应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需要性、教育性、典型性等原则。可以选择一些生产经营有突出成就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发展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以及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作为形势与政策课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相关教学单位应具体协调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有关工作,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及周边地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学校名义或者教学单位与有关单位正式签约,建立相对固定的形势与政策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从而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四、勇于创新,扩大实践教学内涵

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它的实质应该看成是创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其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从而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使我们的教学转变成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高校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地域优势,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不但要贴近世情、贴近国情、贴近社情,还要结合地域特色,贴近省情、贴近校情,让学生了解自身所处空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环境的特点,创造性的提出一些实践教学方式,并能够很好地付之于行动,这对于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特别是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中,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紧跟时代形势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

[1][2]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B

1671-6531(2012)04-0073-02

本文系海南省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借鉴与现代探索” (项目编号:HNSK11-81)阶段性研究成果

杨智平/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海南海口 570228)。

猜你喜欢

形势政策课堂教学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