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精神在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2012-08-15姜一梅
姜一梅
(郑州华信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三平”精神在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姜一梅
(郑州华信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教师这一职业很平凡,但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对从事艺术设计专业领域教学的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平”精神正是广大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精髓所在,是践行师德建设的指示灯,在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价值得到了充分运用.
三平精神;艺术设计人才;高校教师;应用价值
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对从事艺术设计专业领域教学的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不仅拥有渊博的知识、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更要有闪光的人格魅力.“三平”精神是高校广大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态度、工作责任、能力要求的精髓所在,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价值得到了充分运用.
1 “三平”精神的教育内涵
“三平”精神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指的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是对河南精神内核的生动展现和总结,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针对教育系统而言,“三平”精神既是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精髓所在,也是对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
“三平”精神的表层内涵在于“平凡”、“平静”、“平常”,它点出了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生活常态.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教师这一职业很平凡,教师的工作过程也并非如商界般轰轰烈烈,但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的任何一个普普通通的高校教师,都在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三平”精神的真正内涵不仅是指“平凡”、“平静”、“平常”,而更深层的意境却在于“伟大追求”、“满腔热血”及“极强烈责任感”,它强调了人们的积极努力和进取精神,对高校教师而言,则表现为一种高尚的师德,一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怀及对教育事业的极度热爱、对学生负责的极强烈责任感.高校教师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肩负着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重任,更需要把“三平”精神运用于培养人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用“三平”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打造高尚的师德并身体力行.
2 “三平”精神是新时代艺术设计教师践行师德建设的指示灯
师德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对于高校艺术设计教师来说,他们渊博的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让学生佩服;他们熟练的电脑设计软件操作技能,如photoshop、premiere等设计软件,让学生折服;他们充满自信、坦然、淡定的工作态度,让学生无意之间会去模仿,甚至设计老师扎起的那个富有个性的小辫子,让学生会有些神往.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应尤其注重师德建设.卢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在新时代,成为了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践行师德建设的一颗闪亮的指示灯.
3 新时代艺术设计学生的独特个性对其教师师德建设的新要求
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新时代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思维活跃、组织能力强但易受负面影响等个性特点,对其教师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艺术护色剂学生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思想活跃,但知识积累相对薄弱
由于艺术活动本身对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体现生活,使学生情感丰富、好恶分明,理想化成分较重.从而形成了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自身特有的性格特质,思维敏锐活跃,对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造性,但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于艺术类考生,而高考艺术生一大部分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够好,但为了步入大学继续深造,而选择成为录取分数较低的艺术类考生参加高考的.因此,艺术设计专业部分学生突出表现为知识面较窄,考虑问题时思想深度不够,思辨性较弱,知识积累相对薄弱,对中国的优秀文化及西方的优秀文化遗产、各种价值观、各种哲理思想不能较好地继承和吸收,虽然热爱专业,但缺乏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和“为艺术而艺术”,容易导致他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偏离正常轨道,因此,需要高校艺术设计教师以崇高的师德去影响、感化、指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健康发展.
3.2 情感丰富,但组织纪律性不强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情感丰富,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在他们看来“艺术就是激情”,他们比其他学科的青年学生更加好恶分明,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导致他们对纪律教育乃至思想道德教育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不可否认,在各大院校,艺术类学生是最不好管理的.因此,作为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应以“为人师表”的高尚道德情操及闪光的人格魅力去带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3.3 实践活动能力较强,但易受社会负面影响
由于专业特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开始独立生活,在外寄宿写生、练画,到全国各地参加各高校单独命题的专业考试,接触社会较早.进入大学以后,该专业学生参加的文艺性社会实践活动较多,这也是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这样使他们一进入高校后,就表现出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有更强的独立意识、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如因失恋受伤害而造成的心理问题等.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应以坦然、自信、积极的工作态度去影响学生的行为,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4 “三平精神”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中的具体价值体现
4.1 教师的伟大追求是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基石
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而高校艺术设计教师的作用还在于教会学生学会一门好技术,让其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优秀人才.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必须有着对其个人品德、专业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追求,才能实现在平凡的岗位上的伟大追求.这种伟大追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1.1 高尚的品德追求
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才能和谐统一,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康的思想、高尚的品德、真挚的情感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必须拥有高尚的品德,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真、善、美有着更高的追求.
4.1.2 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
曾有一个电视栏目提出这样的宣传语:“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何不天天快乐呢?”只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才会是幸福、成功的.一个人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其态度,教师积极的人生态度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就是榜样.但在高校,艺术设计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评判能力,只有具有乐观、积极人生态度的教师,工作有魄力,才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而且,艺术设计教师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高校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前提.
4.1.3 更高的专业水平追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能力在提升,高校艺术设计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充电.他们只有以新颖的、前沿的理论知识去引导学生,以新时代的专业技能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应对新知识、新能力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需要不断深入企业学习新的专业技能并及时传达给学生.对高校来讲,打造一支“有知识、懂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人才的前提基础条件.
总之,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而言,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必须有着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着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有着对品德、知识、能力更高的追求.
4.2 教师的满腔热血是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关键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必须以满腔热血去热爱教师这个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这份教育事业.在教学中,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效果大不一样.对教育事业缺乏热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凡事斤斤计较;对工作缺乏激情,就会了无兴趣,冷漠以待,就提不来神,拿不出劲.只有精神饱满,满怀激情,才会点燃思想的火花,激发创新创造的豪情,尽情挥洒聪明才智,积极有效作为.
激情成就伟业.满腔热血,激情迸发,这是做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就要求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要有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作风、积极乐观的态度.倡导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满怀激情地投入教学工作,要把激情转化为实干的工作态度,把内心勃发的工作热情与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有没有热情在开展教学工作方面有着天壤之别,主要体现在教学效果上,最终会影响到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上.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满腔热血的教师会积极备课、准备素材,并巧妙地把软件设计与实用的商业广告设计结合起来讲解,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而没有热情的老师,也许只是对photoshop这个设计软件的工具讲解,达不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将影响着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教师的满腔热血是高校培养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关键.
4.3 教师极强烈的责任感是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保障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教师的责任感,是驱动教师个人有所为、有所成,实现理想追求,完成教学使命的精神状态.极强烈的责任感,比起我们平时所讲的责任感,层次更高,要求更严,是一种高度的政治觉悟,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师来说,具有极强烈的责任感,就要对学生、对学校、对家长、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人才作出突出贡献.21世纪的今天,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型应用性人才成为新时代的代名词,教师极强烈的责任感最终决定着人才的质量.因此,教师极强烈的责任感是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保障.
总之,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三平”精神,正是广大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精髓所在,是践行师德建设的指示灯,在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学习和弘扬新时代“三平”精神,立足岗位,扎实工作,默默奉献,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科学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地和谐发展.
〔1〕刘哲.“三平”之中话发展[N].河南日报,2010.
〔2〕弘扬“三平”精神 加快中原崛起[N].河南日报,2010.
〔3〕唐世章.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充实构建和谐高校的内涵[J].中国科技信息,2007(10).
〔4〕周书勤.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
G642
A
1673-260X(2012)08-0217-03
注:该论文获得2011年“金誉杯·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论文类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