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与应对策略分析
2012-08-15王颖
王 颖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长春 130012)
一、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现状
目前,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学术界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有四个版本,可分为三大类描述。由于学报尚没有针对自身的权威性、独立性评价指标体系,从1987年引证计量式评价体系被引入中国开始,就一直套用一般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
第一类是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代表是北大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它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每四年一版。
第二类是主要针对自然科学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代表: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简称CJCR);二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它是我国最大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为我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第三类是主要针对社会科学期刊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期刊》,俗称“南大核心期刊”。它是由南京大学自主研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1]
这三大类评价指标体系,一个共同的核心及重要指标,即是影响因子。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早就在国际上流行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2]
影响因子是评估期刊学术整体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期刊的论文平均被引率,引文不仅为研究活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背景资料,也为作者论述自己的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持,也可以反映作者对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一般情况下,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它在社会上传播得越广泛,在科学发展和交流过程中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学术影响力也就越大。有个别期刊销声匿迹、最终停刊,其对应的影响因子都是极低的。
我国学报大约有近1600余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低于0.01,也就是说,大约有2/3的高校学报,每发表100篇论文,引用次数还不到10人次,绝大部分论文有可能成为“死论文”[3],即刊发之后,既没有读者阅读检索,也没有作者引用。我国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报更是寥寥无几,这与我们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过低,是十分不利于学报发展的。高校学报整体战略转型在即,在出版总署的改革语境之下——学报竞争将会引入退出机制,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势必会成为衡定学报质量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数据。
虽然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在理论上并不是完全绝对的,也并非影响因子低和引文用率低的学报内容就一定低劣,而且对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的过度推崇,也使大量优质稿件流向核心期刊,使很多地方高校学报一肚子苦水。但究其根本,面对现行的学术期刊质量评定体系,我们必须科学地、策略性地、积极地提高学报影响因子,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应战即将全面到来的高校学报整体战略转型。
二、我国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低下的原因探析
(一)全、散、小、弱
这是学报自身发展的瓶颈,也是学报绝非一朝一夕累积下来的弊端。所谓“全”,就是拼盘式的学报,涉猎政经法文史哲等栏目,缺乏专业特色,无法体现学科优势,甚至封面设计、版式、编校模式等都雷同,长期发同质性选题。所谓“散”,就是刊发的论文涉及学科、领域众多,貌似综合性,但缺乏内在联系,缺乏前瞩性。再者,就是学报各踞一方,各自为政,无法形成规模经营,集成效应更无从谈起。所谓“小”,是指学报基本上没什么发行量,抓不住读者群,更谈不上什么经营规模。所谓“弱”,是指刊发论文的学术底蕴差,当然,这与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比,在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上的投入无论是资金总量还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都较低有很大关系。学习、借鉴、引进、开发国外技术的研究较多,具有创新和突破的高端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这样就使得我国的高端研究成果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较小,相应地也造成我国期刊特别是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体偏低。
(二)“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马太效应”的特点是劫贫济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由于各大学在评定职称、科研成果评定、重点课题申请结题、硕博毕业答辩等在政策面方面,都要求与核心期刊挂钩,除了硬性规定,必须有一篇及以上发核心外,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尤其在评职称中计分通常是普通学报的几倍,针对核心级别甚至还要追加现金奖励。这种唯“核心期刊”是瞻的盲目追崇,必然引发“马太效应”。高校作者在基于扩大研究成果影响力以及日后评职称等多种后备用途的考虑下,一般是优先将好稿投给国外期刊,其次是中科院及全国性学会主办主办的各类期刊,高校学报只是其“保底”的选择。这种考虑从知识的传播上说是无可非议的,但其对于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却是致命的。学报没有优质论文支撑,所谓影响因子就是天方夜谭。
(三)作者的引文影响倾向
学报的影响因子取决于被引频次,在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背景下,我国绝大部分期刊由于语种限制,奢望有大量外文期刊和国外作者引用是不现实的,因此其影响因子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国内期刊及国内作者的引用次数。然而,从目前我国学报的引文统计来看,作者在援引参考文献时普遍存在以下倾向:为减少查找或修改的麻烦,能够不引文献的尽量不引或少引;或者为表明其研究起点高及技术方法的先进,能用外文文献的不引中文文献,能引名人文献的不引一般作者的文献;或者为避研究成果雷同之嫌或仅仅因为不好意思,尽量不引或少引自己及同一课题的前期研究成果。产生上述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也无意对其是否合理进行评论。但是这些现象客观上造成了学报引文数少、影响因子偏低的局面。
三、提高学报影响因子的应对策略
(一)内容为王,不可动摇地走内涵发展之路
只注重指标,不管质量,这是办刊的异化。有些人为了增加自家学报的被引频次,强制性地规定作者引用近两年其学报刊发的论文,或人为自引等,弄虚作假,过于重视面子工程,严重忽视了“里子”——论文的质量。而在体制改革的号角下,把好每一篇稿子的质量,做到四校合一,精编精校,只能说是最基本的办刊素质。应出版总署的要求,学报走内涵之路,要改变综合性、千刊一面的困境,就要立足于地源优势、本校已有资源和学术亮点,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成为反映本校科研水平、学科优势真正意义上的窗口。如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依托于“孔子与齐鲁文化”;《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则以“伏羲文化研究”而闻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则利用本地区及其周围少数民族众多的优势,以研究民族学、民俗学而跻身于教育部“名刊工程”之列。这些都是非重点高校学报近年来依托自身特色快速发展的典型代表。[4]
地方高校学报走内涵之路,编辑理念也要同步更新和提升,打破定向思维,甚至有时候要运用逆向思维,比如学报最大的作者群是未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他们的论文往往得不到重视,通常是学报发表链条上的最低一级,但他们的学生身份并不代表他们就写不出优质论文,相反,很多博硕参与了自己导师的国家级重点课题,且与此相关的论文很多是知名导师手把手指导出来的,而且,这些博硕是未来中国学术界的中坚分子,如果学报能够重视他们的学术作品,与之善意沟通,认真肯定,加强联络,他们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有所回馈。另外一个普遍不受重视的栏目是与教改有关的高等教育栏目,通常为本校教师撰写,一般认为水平有限,论文没有新意,很多是应景之作。但不妨逆向思维一下,正是这些教改类论文,才最是与本校科研、学科建设、课程设计息息相关的,最能反映本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最新动态,何不聘请专家在审稿过程多提修改意见,反复升华,注意引导,把栏目打造成反映本校学术和学科建设的特色栏目。
(二)探索网络出版,延伸学报的价值链
近十年前,学报大部分是“被网络化”出版状态,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先行建立了期刊检索网络平台,在他们的主动邀约下,学报纷纷签了约,唯一要做的,就是在一个出版周期后,把印刷成品电子文档小样上传至互联网。但是十年后,期刊网已成为学人、读者、各行各业的知识分子检索学术资料的最重要手段。学报的电子化、网络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议题。当阅读终端面临数字化的全面改变,作为学报编辑必须到了变被动为主动的时刻,不仅要建立学报专业网站,还要善用专家动态数据库和在线审稿等功能,着手在线网络版的出版,利用网络的优良特性,扩大学报的影响和检索意义,最终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
荷兰的OVID数据平台也许值得借鉴。OVID数据库收集全世界所有医学健康类的专业期刊、专业书籍等专业信息,为医生提供临床解决方案,为病人施药提供咨询,为研究人员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提供学习服务等……OVID服务的构成比例为:医药解决方案32%,临床解决方案7%,专业教育26%,医学研究35%。[5]学报不是一直在争论如何集团化发展吗,也许多层次、多方位、针对个性化的网络服务,未尝不是一种实现形式,也提出了一个新的网络化出版价值链,即专业性学报—学科或专业性数据库—读者。被广泛的检索,不论是各家学报平台化的信息整体,还是个体的单枪匹马的网络版,都会极大地促进传播,提高影响因子。
(三)提高期刊的平均引文量
目前我国学报的平均引文量与世界优秀期刊的篇均引文量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也是导致我国期刊影响因子总体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全面提高学报的影响,就必须提高学报的平均引文量。这就要求学报编辑在审阅作者稿件时,对参考、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观点、数据及图表等(包括作者自己的前期工作)都要准确地标注参考文献,这应当作为编辑部审稿的重要指标。目前还有个别学报为了节省篇幅,人为地限制作者标引文献,或删除一些因著录项不全可能在期刊评比中扣分的文献,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短视行为。
地方高校学报,设立全英文栏目或发表全英文论文,在目前的出版环境中,可能还不太合适,考虑到读者群、校译等多重问题。但是,学报可以把摘要、关键词、标题、作者信息、图表标题,这些要件译成英文,这样才能适应国际化的出版氛围,才能让更多的外国读者有兴趣,并能进一步检索。学术是没有疆界的,所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技术,本应有国际化的视野,尽快与国际接轨,为人类幸福而用。
(四)各高校应给予学报以政策上的扶植,稀释“马太效应”
学报归根到底是各自院校的学术信息窗口,谁也不希望失掉这个窗口。政策上的扶植是应该被予以重视的,否则学报编辑再怎么要强、奋发,优质稿件流失,仍然是致命伤。比如说,在各种职称评定、科研考核中,适当提高地方高校学报的计分,缩小差距,拉近距离。再比如,作政策性的规定,学科带头人、副教授及以上人员应在本校学报年发表论文一篇至两篇,作为年终考核要件,与评优等绩效挂钩,硬性组稿。也可组织编委会的专家,在本校学报上发表论文的职称为助教和讲师的年轻教师,分组进行学报优秀论文评选,年终给予重奖等等。
总之,目前是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的困境与瓶颈期,“马太效应”会残酷地进一步拉大核心刊物与普通高校学报之间的距离,优稿无条件向核心刊物聚拢,质量不过关的人情稿、低质稿在高校学报徘徊寻找可能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影响因子等数据也会日益呈两极化态势。学报的发展绝非编辑部自己关起门来的家务事,更需要主管学校困境中的扶植和政策面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齐心合力发展学报核心竞争力,使之走上良性循环之路,勇对市场挑战,最终完成繁荣中国学术和推进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
[1]王素琴.出版体制改革大背景下高校学报的定位与“四化”运行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34.
[2]郭毅;蔡秀娟.学术论文应重视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J].出版与印刷,2009,(1):80.
[3]许淳熙.“死”论文现象分析与对策[J].编辑之友,1995,(4):36 -37.
[4]王泽龙.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32.
[5]石朝云,游苏宁,杨文志.出路在何方:中国科协赴荷兰科技期刊考察团有感[J].编辑学报,2009,21(4):37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