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兹隐喻机制探析
2012-08-15马丽伟
马丽伟
(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长春 130012)
理查兹隐喻机制探析
马丽伟
(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长春 130012)
论述了理查兹的隐喻理念、隐喻功能和工作机制,探究了理查兹对隐喻研究的贡献。隐喻不只是产生文体效果的修辞格,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是促进理解的主要方法。一切语言基本上是隐喻的,隐喻通过抽象发生作用。从一个所指意义中借用一种特点把它连接到另一个所指意义上是形成隐喻的抽象过程。
隐喻;理查兹;人类思维;互相作用
当代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和修辞学理论家理查兹(I.A.Richards)在与老师奥格登(C.K.Ogden)研究“语义三角”理论时,指出词义是说话人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根据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和当前的经验对词的理解。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具有各自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对词语的解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词语的歧义和交流者之间的误解也会随之产生。针对这一情况,理查兹认为隐喻作为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对帮助减少因同一符号的不同指称所引起的误解十分有效。因为隐喻在人类语言中无所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1]。
一、隐喻本质的认知
传统修辞哲学把哲学与修辞学分开来研究,试图对劝说进行心理描写。当哲学探索与语言本质研究之间的关联被高度重视起来时,人们对传统上哲学优越于修辞学的看法产生了质疑。20世纪西方修辞学逐渐摆脱了传统模式的束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劝说与辩论,而是与哲学思考交织在一起[2]。语言哲学主要在两方面影响了修辞学的发展:一是把修辞学建立在语言意义的哲学描写基础之上,二是假定语言的使用是人类生存的关键所在。追踪这一本体论的复杂性,就难以像传统习惯那样把修辞学从哲学探索中分离出去。新修辞学的成就始于理查兹的语言哲学研究及其对修辞学的贡献。他作为西方新修辞学的首倡者,对传统修辞学的态度是辩证的。他主张语言是控制人类变化过程乃至一切人类进步的工具[3],并指出“语言学转向”在英美哲学中的影响以及把修辞学概念扩展到劝说之外的迫切需要,认为修辞学是一门旨在掌握语言运用基本规律的哲学学科,其目的在于消除言语交际中的误解、寻求补救的方法,因此对话语的作用机理进行哲学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历史上第一位对隐喻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亚里斯多德。他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他已经发现隐喻是一种意义转换的的形式,但是只将隐喻限制在名词上,排斥了其他词用做隐喻的可能性,因而无法揭示出隐喻的话语特征。总的来说,传统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一种辞格来研究,对隐喻的规定很狭隘,仅仅注意到了几种有限的隐喻方式,把隐喻的功能归为对语言的修饰,使用隐喻只能引起词语之间的转移和置换以及语义的改变。
理查兹在他的《修辞哲学》一书中讨论了隐喻的意义。他的抽象理论告诉人们,所有的隐喻都是从一种所指意义中被抽象出来的,并把抽象出来的特点归属到另一种所指意义上去,目的是为了阐释或使意义生动。他已经站在语言哲学的高度,将修辞看作是一门使话语适应其目的的艺术,本着实用的目的来理解和研究隐喻,意欲通过对隐喻工作机制的反思更准确地理解这一现象。相比之下,传统隐喻理论的最大缺陷就是忽视了隐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之间的交流,是语境之间的互相作用,而理查兹提出了人类思想和行为的隐喻性的概念[4]。根据他的观点,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一个在话语中用于形成风格效果的辞格,它其实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是促进理解的主要方法。人们的日常生活会话中充满了隐喻,即使在严密的科学语言中也随处可见这一现象。当人们通过一种事物来感受、思考另一种事物的时候,隐喻就已经开始。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有可能产生。孤立的词不可能成为隐喻,我们在词典中找不到隐喻。隐喻的主要作用是扩展语言,由于语言就是现实,所以隐喻的主要作用是扩展现实。当人们在大脑中将两件属于不同经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时,认知功能和隐喻的关系就可想而知。理查兹在对隐喻本质理解的时候,把它看作是思想和行为的派生物。也就是说,他已经把隐喻同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联系起来,并从认知观上找到了隐喻的本质,即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种事物。
二、互相作用理论
理查兹对隐喻陈述的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隐喻研究中著名的“互相作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1],奠定了自己在隐喻研究史上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作为最早提出“互相作用”这一概念的修辞学家,他对隐喻的定义依据的就是“互相作用”这一标准,他指出,“要判断某词是否用作隐喻可通过它是否提供了一个本体和一个喻体并共同作用产生了一种包容性意义。如果我们无法分辨本体和喻体,我们就可以暂时认为该词用的是原义,如果我们分出至少两种互相作用的意义,那我们就说它是隐喻”。所谓“互动”是指隐喻中的两个词义互相影响,互相启示。理查兹声称,思维过程就是隐喻的。人们赋予意义时只简单地看到在一个语境中与过去所碰到的语境中的一个相似的方面。当人们使用一个隐喻时,对不同的事物有两种思想,这两种思想在相互作用并被一个词或短语所支持,这个词或短语的意义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使用了分选、分类、比较和抽象等原理。可见,理查兹在探究隐喻的产生方式和过程中,把隐喻意义与语境密切联系了起来。
互动论并不排斥比较。没有相似性,交际就不可能发生。理查兹认为比较域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关涉到的各种经验,即符号意义获取的语境。比较域中的各种单位是由“情景”和“话语”构成的,因为各种话语的理解都是以一定数量的相似情景为指导的,而在大多数相似的情境中都会产生相似的话语。当一个人的思想作用于它的周围环境,而另一人的思想也受到影响时,交际就发生了。另一人的思想中就会产生与第一个人的思想相似的经验,这种经验部分是由第一个人的经验引起的。在比较两个事物时,其特征应彼此相隔得尽可能远些,或者以其他方法使它们以醒目的方式被放置在一起[1]。
三、本体和喻体的互动
理查兹认为,人们使用隐喻时有两种不同事物的思想在一个词或短语中活动。他对隐喻的结构进行剖析,创造了一套术语,纠正了传统修辞学对隐喻相关概念的混乱用法。他将隐喻中“两种互相作用的思想”分别用“tenor”(本体)和“vehicle”(喻体)来指称,“隐喻”则用来指本体和喻体发生互相作用而构成的特殊语言现象。在隐喻这一现象中,“tenor”(本体)和“vehicle”(喻体)分别是构成隐喻的两个主要部分。要确定一个词的本义用法或隐喻用法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弄清楚该词提供的是两个概念还是一个概念,即判断这个词是否既是本体,又是喻体。理查兹把隐喻意义解释为对一个词语原来意义及其新用途之间的互动作用或张力的产物。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互相作用,是两者不稳定的混合物。他指出,喻体实际上是本义的,真正发生非常规变化的是本体。对不同的隐喻来说,喻体和本体所起的作用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从一个极端来说,喻体几乎可以仅仅成为本体的装饰或渲染,而从另一个极端来说,本体几乎可以仅仅成为使用喻体的理由,因此不再是主要的成分了。
从表面上看,隐喻中只存在本体和喻体这两个成分。但是,二者之所以能够互动,是因为两个成分的概念中存在“喻底”(ground),对隐喻能力的解释很大程度上在于寻找“喻底”,即隐喻内潜在的理据。有的“喻底”很直观,是本体和喻体的某种直接的相似;而有的“喻底”比较抽象,往往是基于偶然的、外部的理据。相似性有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之分,此外还有程度上的不同。物理相似性可以是在形状或外表上及功能上的一种相似,心理相似性是指由于文化、传说或其他心理因素使得说话者或听话者认为某些事物之间存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某些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可能很大,某些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可能很小,有些事物之间可能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则将原来并不被认为其间存在相似性的两个事物并置在一起来构成隐喻,从而使人们获得对其中某一事物新的观察角度或新的认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特征不在于它们之间的直接相似,而在于人们对两者的态度。相似性是一个十分复杂和相对的概念,也正是相似性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隐喻的出现成为可能。
传统隐喻理论中的“比较论”认为每一个隐喻其实都隐含了一个“明喻”,或者说每一个隐喻实际上就是省掉了“like”或“as”这样的标记符号。“对比论”遭到批评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它仅仅把隐喻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主要在于它颠倒了隐喻和明喻之间的发生学关系,混淆了两者之间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在这种“比较论”中,比较被定义成是为了让人们注意到两个事物的相似性。然而,根据理查兹的观点,隐喻的效果主要不在于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而在于它们之间各种特征的相互作用。隐喻中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差异性往往和相似性起到一样的作用。某些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作为其显性的转移和依据,但喻体对本体的特殊的修辞作用更多地是来自于它们之间的差异。隐喻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语义冲突,它是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语义冲突也可称为语义偏离,指在语言意义组合中违反语义选择限制或常理的现象,这一现象可发生在句子内部,也可发生在句子与语境之间。隐喻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就是喻体的意义与本体或与语境的冲突,对隐喻的理解就是对这种冲突的消除。
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它通过两个事物的相互作用而进行,语言中的隐喻由此而来。在人们研究语言是如何工作时,实际上是在研究人类思想和情感是如何产生和发展、人类如何生存。因此,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实际上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理查兹对传统隐喻理论的研究范围和隐喻功能论进行了挑战,对隐喻的工作机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他对隐喻理论的阐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 I.A.Richards.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Oxford UP,1965:92,25 -30,32 -38 .
[2] 胡壮麟.理查兹的互动理论[J].三峡大学学报,2002(1):50-54.
[3] I.A.Richards.Speculative Instrument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5:9.
[4] 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5-31.
Analysis of I.A.Richards'metaphor mechanism
MA Li-w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chun130012,China)
This paper elaborates I.A.Richards'concept of metaphor,the function of metophor and the functioning mechanism of metophor,and explores I.A.Richards'contribution to metaphor study.Metophor is not only a rhetorical device creating the effects of style,but also a way of human thinking,a method of helping people's understanding.Fundametally,all languages are metophorical.And metophors functions by means of abstraction.The abstract process of forming a metophors is that of referential meanings are linked with other referential meanings by referring to some features.
metophor;I. A. Richards;human thinking;interaction
H315
A
1009-8976(2012)04-0034-03
2012-11-12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B174)
马丽伟(1968—),女(汉),吉林长春,教授主要研究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