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奥运时代我国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者的长足发展
2012-08-15谷凤美
谷凤美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论后奥运时代我国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者的长足发展
谷凤美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通过对我国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者的来源、管理、培训模式与激励机制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后奥运时代我国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者发展策略:加快全国性立法,完善地方性法规制度;拓宽志愿者队伍的纵深和宽度;发展多元性的志愿者组织机构,实施人性化管理;培养和塑造志愿者的信念与品质;建立等级认定制度,完善表彰激励机制,促进残疾人体育志愿者制度化、规范化、全民化、日常化发展.
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者;残疾人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已众所周知,“多元共生、人类平等、共享社会文明”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已深入人心.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他们通过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与康复治疗,还实现了真正的超越生命,超越自我.而每一项残疾人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志愿者的组织与介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志愿者的素质与整体服务水平,已成为体育赛事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成为衡量举办国(地区)文明进步的尺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志愿者服务事业起步比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关于残疾人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更是落后,特别是大型残疾人体育赛会志愿服务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近几年国内残疾人体育赛事服务现状的分析,转化残奥会工作留下的宝贵成果,发扬奥运志愿服务精神,加强志愿服务事业长效机制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提升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水平.
1 完善我国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1.1 体育赛会志愿者创造了极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不但无偿地为社会提供服务,而且还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源.比如北京奥运会期间,170万奥运志愿者活跃在训练场馆、竞赛场馆、酒店文化场所、街道、医疗机构等场所,开展了97天的集中服务,服务时间累计超过2亿小时.广州亚运会约5.4万体育赛会志愿者,将其劳动时间折合成人民币约为4860万元,亚特兰大奥运会约13000万元,悉尼奥运会约10975万澳元,雅典奥运会约12000万元,为运动会的举办降低了运营成本.
1.2 传承北京奥运精神,诠释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2008年我们举办了一次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一次最伟大的残奥会,同时也为我国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要借助奥运会的平台,做好奥运志愿者队伍信息资料的保留,做好志愿精神与文化成果的转化,继续倡导“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观念,引导广大民众将和谐友爱、平等互助内化为价值准则和行动指南,不断丰富以“平等、参与、共享”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提供经常的、切实有效的帮助,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推动残疾人理论模式由“医疗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化,促进残疾人体育运动志愿服务的常规化、日常化发展.
1.3 志愿服务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不足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公共领域的各种社会问题急剧增加,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要,对少数人的特殊需求和社会的最新需求往往反应迟滞.并且从客观条件来看,政府能力也是有限的,与“市场失灵”一样,其自身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得.因此,在政府治理与市场调节有限性的形势下,要减少政府对体育志愿者组织的干预,加强公民的参与意识,鼓励非政府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弥补政府和市场自身的不足.
1.4 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残疾人由于自身的障碍和需求的多样性,需要更广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对象是盲、聋、哑、肢体残疾和智力有障碍的运动员,要对他们的生活起居进行照顾,对生活难以自理的运动员还要有专门人员为他们洗澡、洗衣服、喂饭等等,这就要求志愿者了解残疾人共性、习性和个性,了解不同障碍人士的心理特点,简单的医学知识.并且在大型体育赛事中,有些运动员来自不同的国度与地区,志愿者不仅要会英语和国际手语,还要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而这一切不是短期能领会到的.再者有些特殊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骨干队伍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因此,残疾人运动的特殊性要求更稳定、更具专业水准的志愿者.
2 相关的志愿者政策法规
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起步比较晚,与残疾人体育运动相关的规章制度刚刚建立,再加上我国志愿者服务事业起步也比较晚,关于残疾人体育赛会志愿者的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几乎是空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志愿者的社会地位与认可度比较低,认为志愿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精神,不求任何回报,是一种“雷锋精神”.甚至有的人把志愿者当做一种廉价劳动力,使志愿者的动机透支,严重影响了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因此,志愿者还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法律的支持与保护,需要法律对志愿者的人身安全,权利与义务,医疗保险等做出明确规定,提高抵御风险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到切实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具有专业性、权威性、规范性全国统一的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基本上还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状态.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一些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制度相继出台,例如广东、山东、福建、黑龙江等省市,并且有的省市已经把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纳入省人大的立法规划,并且将志愿服务参与的主体从青少年扩大到中老年等.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志愿服务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较少,并且多数为地方性法规,效力等级低,原则性比较强,操作性不灵活,从而导致志愿服务具有很大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影响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
3 我国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现状
3.1 残疾人体育赛会志愿者的来源
在西方发达国家,志愿服务几乎家喻户晓,志愿服务的意识也为大多数公民所接受.美国人口中有50%左右的公民每周参加志愿服务,我国约有9%的人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参与了志愿服务.2008年残奥会的体育赛会志愿者达3万人,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2.5万人,全国残运会第四届5000多人,第五届10069人,第六届7350人,第七届6000多人,第八届志愿者人数达1.2万人.志愿者队伍大部分是高校学生,还有各行各业的热心人士.由此可见我国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壮大,但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大学生,具有随机性、一次性、非持久性等特点.并且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处理突发事件,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可能会影响志愿者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3.2 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体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体制的改革,政府角色的转变,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出现了志愿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按照发起者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由政府主导的组织机构,二是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机构,三是由准政府部门发起并推广的志愿者组织.通过对三类组织的研究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志愿者组织机构逐渐呈现出本土化的特征,发展现状基本可以概括为“政府为主、民间为辅、多元共存”的现象,此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志愿者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本质属性,缺少了其应具有的独立性,不利于志愿组织的良性发展.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志愿服务已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惯例.如美国,体育志愿者组织数量多,多种多样,遍布全国,既有国际性、全国性的大型体育志愿者组织,也有地方性的体育志愿组织.按组织成立的目的和服务人群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青少年志愿组织,如男童子军、女童子军营、美国男童俱乐部、美国女童俱乐部、美国青年俱乐部、美国少女营火团等,这些组织通过雇佣专职志愿者,对青少年进行各种体育培训,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并组织他们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以达到塑造和培养青少年服务社会、服务体育的品质.另一类是以服务大众体育为目的的“宗教组织”,美国宗教组织在推动公众体育志愿活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美国体育志愿者的骨干力量.如天主教青年会,它拥有2600多个体育馆,通过制定“午夜篮球”计划,吸引了100多万名青少年开展体育运动,达到减少犯罪的目的.
虽然近几年我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比较快,残疾人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残疾人组织机构迅速发展,到2010年底,全国省级以下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达到15500个.但是,由于我国志愿助残工作开展的时间比较短,经验不够丰富,整体水平不够高,体育志愿组织机构太少.一直以来,我国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者组织多数为短期或临时的,长期参与残障人群服务的体育志愿者组织、人员比较少,不是很稳定,始终没有建立社会化、系统化、市场化的组织管理机制,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岗位分配不合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出现漏洞,信息传达不及时、不流畅,还有些人视志愿者为免费劳动力,让志愿者从事过重的体力工作,致使志愿者的服务动机被透支等问题.
3.3 志愿者培训模式与内容
从近几届残奥会与残运会志愿者培训模式来看,按照培训强度和志愿者等级水平可将其划分为分散阶段的培训、整合阶段的培训与集中阶段的培训三种模式.按照培训内容与形式也可将培训模式划分为:通用培训、专业培训与岗位培训.通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残疾人体育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残疾人运动员的医学分级,运动项目的简介,无障碍设施,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服务残疾人的礼仪规范,志愿者的权利义务,应对紧急情况等方面的知识.大型体育赛事,如残奥会与残运会,还会介绍国情市情、传统文化和外语等方面的知识.目的在于培养志愿者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形象意识和责任意识.
专业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服务岗位的具体要求,遵循“谁使用、谁培训”的原则,培训志愿者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残疾人的心理特点与沟通技巧、主要助残服务知识与技能.如导盲知识与技术,正确使用轮椅车的方法,在上下汽车、乘电梯、上坡、下坡和通过道路障碍时的要求等等.培训方式主要以集中面授为主,并依托互联网远程教育或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安排志愿者听取优秀残疾人运动员、自强模范报告,观看残疾人艺术团演出和残疾人题材影片,到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残疾人温馨家园等场所学习、实践扶助盲人、肢残人的技巧.
岗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竞赛场馆的区域功能、内部设施、介绍岗位的基本情况、工作任务、业务流程、汇报机制、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和志愿者团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除以上之外,大型残疾人体育赛事,还会进行志愿者骨干培训.相比普通志愿者,骨干志愿者要有更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他们还必须接受团队管理能力的培训,主要是进行组织管理、团队建设、危机处理等能力的培训.
总体而言,我国的残疾人体育赛会志愿者的培养主要是国家主管部门管理下的以赛前短期培训为主的培养机制,培训内容主要结合赛事需而制定.此种培养机制有很多优点,比如能够迅速对各种级别的体育赛事所需的志愿者进行募集与培训.但是,残疾人进行体育竞赛的目的是锻炼身体,促进康复,激发更多的残疾人进行日常的体育锻炼,推动志愿服务的日常化.然而此培养模式,比赛结束后有大量志愿者流失,导致培训缺乏长久效益,并且,此机制不能全面考虑志愿者的愿望,充分调动志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容易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或中途退出,容易引起国家资源浪费.再者,培训内容注重礼仪、文化的培训,对残疾人体育运动项目的知识与助残实践性的能力培养太少,只注重形式的培训,岗位的需求,忽视了对志愿者内在价值的培养.
3.4 志愿者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志愿者的激励与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比如为志愿者统一发放证件、服装,为所有志愿者购买保险,提供服务期间的餐饮,做好志愿者前往服务场地的交通工作等.并且《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中建立了全市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在第八届残运会上将志愿服务的考核评价纳入学生教育管理重要内容,作为学生学分奖励、课程加分、评优表彰、推优入党、学期鉴定、免试推研的重要参考.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激励政策还不到位、不全面,没有量化.如美国,为了鼓励和表彰杰出的志愿者,特别设立了“国家志愿者总统奖”,并将志愿服务与奖学金、升学、毕业、就业招聘等考核制度直接挂钩,对志愿组织获得的经费和捐助单位实行减免税制度.
4 建议
4.1 加快全国性志愿服务的立法,完善地方性法规.完善残疾人体育赛会志愿服务法律法规,提高志愿者的社会地位,维护志愿者的切身利益,推动志愿助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4.2 建设稳定的志愿助残队伍,推动残疾人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整合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提高志愿助残的社会认知、更新社会观念,建设一支来源广、有经验、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为残疾人提供优质实效的志愿服务,推动志愿助残工作日常化、普及化发展.
4.3 完善组织管理机制,鼓励志愿组织机构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放宽政策,降低志愿者组织的准入制度,鼓励民间志愿者组织的建设.
4.4 建立等级认定制度和奖章制度,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借鉴西方国家有效的经验,为各行各业量身定制不同标准的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扩大志愿助残服务的人群与阶层.
4.5 注重志愿精神的培养,逐步培养终身服务的思想意识.不仅要注重志愿者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同时要关注对志愿者内在价值的培养,树立无私奉献的志愿信念,推动社区残疾人体育志愿者队伍的建立.
〔1〕丛宁丽,万勇.析美国体育志愿者的培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4):23-36.
〔2〕艾俊.西方国家培养体育志愿者的概况及启示[J].体育学刊,2005(2):130-134.
〔3〕张建华,高嵘,毛振明.大型国际性运动会志愿者招募与培训经验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11):26-33.
〔4〕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培训教材[M].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2007(10).
〔5〕赵卓,亓少远,江大雷.美国体育志愿者的培养体系及启示[J].浙江体育科学,2009(9):8-11.
G812.49
A
1673-260X(2012)07-00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