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化的文学理论初探

2012-08-15赵盛国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文论角度

赵盛国

生命化的文学理论初探

赵盛国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其实是最具有生命化或者人格化的[1]。要想理解和把握生命化的文论观,就一定要了解它的根源所在,本文通过对其源头的探索,进一步对生命化的文学理论进行探讨。

生命化;文学理论;形成因素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现的最有价值的内容就是以人为本[2]。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钱钟书先生就提出了文学批评在中国一直以来的一个特点就是“把文章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把文章看成我们自己同类的活人”[3]。面对文学作品实质内容,就是在“生命化”。文学批评理论史中较为重要的一点,也是概括作品本体的本质,将其内在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像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提出的,“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具有相似之处,这使作品成为一种生命的形式”。

一、中国古代生命化批评理论的整体风貌

中国很早就已经开始将文学艺术作为生命的体验或者生命有机体,在文学的内部赋予一定生命,面对文学存在的形态和表现形态,都是运用生命的感悟来进行的。所以,中国在进行文学问题谈论的时候,大都喜欢用拟人化的手法,例如,清人王铎在《文凡》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文有神,有魂,有魄,有窍,有脉,有筋,有奏理,有骨,有髓”[4],这段话在中国文论史中是较为常见的,这就形成了一种运用“人格化”的手段对一些文论术语进行批评。张利群在《论中国古代批评范畴的类型特征》一文中,将人格化分为生理性、心理性、整体性三个范畴[5]。

生理性的范畴系统,其实也就是用人体的生理构造作为文本构造的参照。站在人眼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诗眼、文眼等;站在人首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篇首、首联等;站在人骨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风骨、气骨等;站在人胸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胸襟、胸次等;站在人体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体脉、体性等;站在人的形体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形象、形态等;站在人的肌肤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肌理、肌体等。

心理性范畴,也就是能够把人的情绪和感情用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站在人心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文心、诗心等;站在人的气脉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文气、文脉等;站在人的精神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神气、神韵等。

整体性范畴,就是站在人是生命体的完整性、和谐性角度上进行分析,将文学的整体风貌体现出来。例如,精、气、神、韵等。这些内容都是将生命精神渗透到文学理论之中,将中国文论批评具有生命化的一个本质特征体现出来。

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生命化文学理论批评观。很多人都知道,文学自觉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有了充分体现。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这个时期的作家对于创作有很大的积极性;其二是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文学著作。生命化批评观主要是以曹丕《典论·论文》开始,通过刘勰《文心雕龙》将其内在和结构建立起来,从而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后世生命化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的批评体系。

二、生命化文学理论的基本内涵

作家、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就是构建生命化文学理论的几个基本要素,作家会将有生命的东西带给作品,而读者又将这种赋予生命力的作品进行认真的感悟,并且感受其中生命所在,所以,生命化文学理论的基本内涵有三点。

首先,作家在一个文学作品中起着赋予其生命的作用,在其中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密切联系着作家的生命活动。

其次,作家将自身的生命精神赋予到一个文学作品中,在这样的文学作品中凝聚着作家的点滴。

再次,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讲其实也就是生命的需要。

三、影响中国古代生命化批评理论形成的因素

时代的社会思想背景和文化条件都会直接影响文学理论观的形成,而生命化文论观的形成也是一样的,它的形成离不开很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合,通过不断发展,逐渐完善。从根本上讲,促成这一理论形成的因素可以归纳如下。

(一)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学现象

在概括和总结文学现象的时候都是围绕文学理论来进行的。文学现象在形成生命化文学理论中起着尤为重要作用。第一,站在古代的神话和传说的角度上来讲,原始初民对于生命有很强的意识,并且他们还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存在生命的。例如《淮南子·本经训》中的“羿射十日”,《山海经》中的“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以及诸子中的“河伯望洋兴叹”等,这些对大自然中万物有生命的想法进行了讨论。在他们眼中,自然中的万物都存在着和人一样的生命力。也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一些神话和传说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想要表现的都是生命,更进一步体现出原始初民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崇拜。第二,站在古代诗歌创作的角度上讲,人是其表现的重点内容。在《诗经》、楚辞、汉乐府以及历代的诗歌中对于人的种种方面都有很充分、很详细的体现[6]。抒情言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所以,中国的诗歌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一部中国诗歌史,对于中国人来讲是赋有生命和心灵感应的。第三,站在古代散文创作的角度上来讲,抒情散文其实就是作者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将一个人对生命的看法表现出来;写景散文就是将感情和景物相结合,将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感悟相结合;说理散文中最重要的就是气势和道理的结合,行文气势就是将作者的精神气魄和雄壮的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这一点与汉赋一样。总而言之,生命的表现和体现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建构在这些文学现象基础上的古代文学理论,文学和生命之间的联系确实是合情合理的。

(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7]和“感而化生”的生命观照意识

哲学思想对于人类来讲是尤为重要的,并且还成为各个领域的分支学科中的核心内容。生命化文学理论的生成,哲学思想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就是“天人合一”的天命观思想。西方国家中所流行的哲学风格是“主客二分”,与我国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中国的哲学思想所要表现的是对主体价值的关怀,其中的重点就是人本身和社会。当然,历史时期不同,“天人合一”在被大家讨论的时候也会内容侧重不同,“道德”是儒家“天人合一”的主要内容,“人性”是道家“天人合一”的主要内容,“由世俗世界进入超验世界”是佛教“天人合一”的主要内容。但是在这众多的说法中,它们的基本内涵是相同的。而文学活动的实质其实就是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命化文学理论的生成,紧密联系着“天人合一”和“感而化生”的哲学观念,作家在完成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展现了出来。

(三)古代诗、乐、舞、书、画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互相作用,互相渗透,互相借鉴

诗、乐、舞、书、画被古人认为是永远不能分割的,它们之间谁也不能离开谁。例如,《礼记乐象》中的一句,“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毛诗序》中也有提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苏轼《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提到,“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像这样的论断已经有太多了,这五者在生命的艺术中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体现,它更能将人们内心的生命活动激发出来,它还能够将人们的感情和生命力很好地表现出来。当然,古代人的生命力在陶瓷、雕塑等艺术形式上也有很充分的表现。也正是因为这些赋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生命化文学理论批评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促使它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古代相术的各种术语和相人方法

相术其实也就是针对人的一种技术,在古代,这种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赋有神秘感的,它主要根据人的形貌、体相、骨法、筋肉、气色、神态、声音、言语等,对其未来的贵贱、穷达、吉凶、祸福、寿夭、命禄等卜出来。其实,生命化文学理论观的形成离不开先秦以来的相术,相术主要是针对人而言的,它包括人的精神和形态两个方面,而生命化文论观是将文学作品的整体性、和谐性和内在的情感、思想、精神以及品格等进行批评和讨论。就像焦竑《体词林人物考》中提到的,“论人之著作如相家观人,得其神而后形色气骨可得而之也。”

相术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人在相术中占有主要的地位,但在文学化文论观中文却占有着主导地位,而人在这个“文”中又是主要对象。所以,文论就会将运用到人身上的术语和相关研究方法借鉴过来。另外,有很多相人的方法,例如形神论、血气论、气色论等,也会在文学理论批评方法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可见,在生命化文学理论中相术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五)魏晋玄学与魏晋人物品评的风气

生命化文学理论观的建立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它的出现代表着中国文学理论体系在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时,玄学之风和人物品评之风对于这种结果的出现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魏晋玄学中能够谈论起来的基础就是《老》、《庄》、《易》,它们所表现出来的东西都是比较清俗淡雅的,这些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已经起到了足够大的作用和影响。玄学促使人的主体意识将汉儒经学摆脱掉,并且从此以后还有了更大的变化,将文学从经学、史学中解脱出来,有了独立的审美自觉。

[1]吕祥,李培健.浅谈生命化文学理论形成的因素[J].鸡西大学学报,2011,(07).

[2]吴建民.中国古典文学的生命精神特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0).

[3]钱钟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J].文学杂志,1937,(01).

[4]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M].东方出版社,1997:6.

[5]张利群.论中国古代批评范畴的类型特征[J].文艺理论研究,2000,(04).

[6]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8.

[7]李振刚.中国古代哲学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

责任编辑:何 岩

I106

A

1671-6531(2012)05-0006-02

赵盛国/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湖北十堰442000)。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文论角度
神奇的角度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
地域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有益尝试——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