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官渡之战看曹操与袁绍的用人之道

2012-08-15吴国联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袁绍曹操

吴国联

(大连教育学院 成人教育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从官渡之战看曹操与袁绍的用人之道

吴国联*

(大连教育学院 成人教育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战争。曹操在这次战争中以少量的兵力战胜了袁绍的数十万大军,为其后占据北方、发展势力打下了基础。而考其“以少胜多”的原因,乃在于曹操的善于用人和袁绍的不善用人,说明了“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

官渡之战;曹操;袁绍;用人之道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二○○年)五月爆发的官渡之战,以兵微将寡的曹操取胜而告终;而交战的另一方河北大军阀袁绍,拥兵数十万,战将千员,谋臣如云,反遭惨败。这是我国历史上实有其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这次战役,不但使当时华北地区袁绍和曹操两个军事集团的势力和地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善于用人与采纳良言,是干大事的根本,是事业成功的保障,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真理。考证官渡之战的起因、过程与结局,最值得我们思考的就是如何重用人才的问题。纵观官渡之战的全过程,在用人这一根本的问题上,当时作战双方的首领曹操与袁绍,采取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用人路线:曹操任人唯贤、袁绍任人唯亲。任人唯贤,必然礼贤下士,虚怀若谷;任人唯亲,必然武断专行,堵塞贤路。

官渡之战从根本上来说,是袁绍集团和曹操集团为争夺地盘而引发的;从表面上看,则是袁绍因不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采取的军事行动。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从此“奉天子而征四方”,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豫州、司隶的部分地区,威势大增;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欲南向以争天下。”《三国志》(卷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初,天子之立非绍意,及在河东,绍遣颍川郭图使焉。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绍不从。会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绍悔……”[1]194自己没有远见,被曹操占了先,事态的发展使袁绍后悔了,于是就出兵打曹操,直接挑起了官渡之战。另一部史书《资治通鉴》(卷六十三)中也有一段记载:“袁绍既克公孙瓒,心益骄,贡御希简。主簿耿包密白绍,宜应天人,称尊号。绍以包白事示军府。僚属皆言包妖妄,宜诛,绍不得已,杀包以自解……绍简精兵十万、骑万匹,欲以攻许。”[2]30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袁绍并非没有窃位的野心,只是在试探中看出了当时的民意,才“不得已”杀了耿包“以自解”的。不管怎么说,官渡之战的最先挑起者是袁绍,是袁绍想消灭后起的军事势力——曹操集团,将整个北方地区成为自己的势力范围。[3]170-171

作为主帅,在决战的关键时刻,要胸有成竹、充满勇气,这是取胜的前提;而这种“胸有成竹”的信心和“勇气”,来自于纳良言、择良策,依靠众谋臣的智慧和力量,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和盲目蛮干。但是在官渡之战中,作为一方主帅的袁绍却并不懂得这一点,这就埋下了最后失败的致命隐患。

袁绍的三个儿子、一个外甥,都是无德无才的平庸之辈,原不堪重用,但袁绍认为亲人比外人可信、可靠,遂不听谋臣的劝告,委大儿子袁谭任青州刺史,二儿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小儿袁尚与自己把守门户冀州。特别是袁绍将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袁尚留在身边,很明显的是要破除“立储以长”的古训,把小儿子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这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就犯了大忌,是引起家族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原因。袁绍的这些安排,既不能让部下心服,也不能让亲属所接受,因而是不得人心的。袁绍的众多僚属见到这些事实时,都对前途深感忧虑,预言“必为祸始。”[1]194

袁绍对内任用亲族,实行家天下;对外不能重用贤才、采纳良言。袁绍身边的谋臣很多,但他对众谋臣采取的是不重用、对其忠言采取的是不采纳的政策。起兵之初,谋臣田丰从狱中上书,谏袁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谋臣沮授进言曰:“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1]199-200田丰与沮授的分析很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都是很正确的,然刚愎自用的袁绍对这些正确的建议不但不理不睬,还将沮授拘禁在军中,剥夺了其人身自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袁绍虽挑起战争,但并无取胜的人才基础,说明在开战之前就先输了一着。

而另一方,主帅曹操始终坚持了“任人唯贤”的路线,不但重用自己阵营中的将士、谋臣,更能重用袁绍阵营中投诚的人员,采纳其正确的建议。曹操采纳了谋臣的意见,制定了“利在急战”这一决策,使人们都了解了战争双方的实际情况,大大鼓舞了士气,这样,曹操在开战之初的决策上就赢了一着。开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一方面曹军急攻不利,另一方面袁军虽多方设计寻战,也只空费军力——双方对峙在官渡。这种局势对曹操很不利,“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曹操写信求教于谋士荀彧,接受了荀彧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下定了与袁绍决战官渡的决心,统一了全军的思想,稳定了军心。更重要的是曹操厚待受袁绍疑忌和排挤的许攸,采纳了许攸的火烧乌巢、断其粮道的计策,摧毁了袁绍取胜的物质基础。

决战之前,袁绍与曹操这两个统帅人物,一个排斥人才,一个接纳人才,两条用人路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袁绍因刚愎自用,排斥人才而优势尽失;曹操因善于用人,采纳良言,在战争爆发之前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为取得官渡之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决策基础、人才基础。

“军士未发,粮草先行”,说明了古代战争中“粮草”的重要性。官渡之战的关键正体现在对抗双方的粮草这一根本问题上。小说通过双方谋士之口挑明:袁绍粮草充足,“宜且缓守”;曹操无粮,“利在急战”。很明显,总体战局不利于曹军。既然袁绍的优势是粮草丰足,就应选得力的战将,下大力气保住粮草,保证粮道畅通无阻;粮(粮道)之不保,无疑会使双方易势、易位,使占有优势者失去优势,而使处于劣势者反得优势。

谋臣审配早已向袁绍提出:“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而袁绍却使“性刚好酒,不得军士爱戴”的淳于琼运粮并把守储粮之地乌巢,当时沮授就向袁绍建议:“可遣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绝曹操之钞”(可以派蒋奇另带一支辅佐的军队与淳于琼相为表里,以隔绝曹操的抄袭),但袁绍不采纳,这已是严重的失策[2]309;更不该以莫须有的罪名,迫害给他献良策的谋臣许攸,逼其投靠了曹操。许攸为曹操谋划偷袭乌巢之计:“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袁氏辎重万余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若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蓄,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2]309事实确实如此,当曹军打破了乌巢,战局即急转直下,袁军兵败如山倒,“于是绍军惊扰,大溃。绍及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渡河。”袁绍的得力大将张郃、高览又投靠了曹操,更使袁绍一方军心惶惶。

官渡之战,使袁绍集团大伤了元气,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战争之后袁绍集团如何继续败绩,直至袁绍本人走向死亡的情节,各种史书则没有详细的记载。《三国志》只在卷六中写了这么一段情节:“冀州城邑多叛,绍复击定之。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忧死。”《资治通鉴》对此也同样作简单的交代“春,正月曹操军谯,遂至浚仪,治睢阳渠。遣使以太牢祀桥玄。进军官渡。”“袁绍自军败,惭愤,发病呕血;夏,五月,毙。”[2]325期间,虽提到汉建安“六年夏四月,扬兵河上,击绍仓亭军,破之。绍归,复收散卒,攻定诸叛郡县。”[1]22从这里可以看出,仓亭之战是曹操出兵讨伐袁绍的一次小战役,袁绍父子并未参加,也未记载伤亡情况。而《三国演义》对此却作了较细的描写[3]180罗贯中作这样的处理,其原因有可能是为了弥补史书内容的不足,使情节更为衔接,虽为小说的描写,但此一仗曹操再次获胜,袁绍再次失败的情节是符合事实的。

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既大度又多疑的人物,例如曹操之所以敢采用各种人物的计策,就是基于自身的大度和才能的基础之上的。曹操重视将士、谋臣在战斗中的作用,在官渡之战的整个过程中,每场战斗的关键计策,大多采纳于其属下的文臣武将,甚至是来自对方的降臣、降将。官渡之战初期,当看到袁绍不听谋臣的劝阻,贸然进军而使自己处于敌强我弱的情势之下时,曹操立即召集部下,商讨、征求对策,并及时地采纳刘晔之策,用“发石车”射杀土山上袁军的弓箭手;接着又采用刘晔的掘长堑之策,以阻断袁军地道袭击,这就使曹军在战争伊始就立于不败之地。当军马疲乏、粮草不济,是否撤军回许昌的疑难之际,是曹操主动写信征询(并采纳)荀彧的意见,坚定了坚持到底的决心;又是曹操采用降臣许攸之计,破乌巢、败袁绍;用降将张郃、高览为先锋,一次次发动对袁绍的追击,直到袁绍死难。陈寿在《三国志》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官渡之战结束时,曹操“……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1]21《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对这一情节作了生动的诠释和描写:曹操缴获袁绍的一批书信,其中不少是曹军将士暗通袁绍的信件,曹操部下有人建议对之严加追究,曹操却效法“汉光武毁书”的做法,下令将这些书信全部烧掉,并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懂得欲成霸业,必须笼络人心,不能因杀一人而失天下人之心,又何况是一大片人呢?曹操正因知人善察,重用人才,不拘微贱,不拒降臣、降将,都能量才任用,所以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形成了文有谋臣、武有猛将,翼卫左右,共同进取的兴盛局面。

相比之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袁绍的用人之道与曹操的用人之道有着天壤之差。《后汉书》有这样的一段记载,乌巢失守的事实已证明审配与在押的谋臣田丰的主张都是正确的,袁绍本应吸取教训,尤其在用人与纳谏上应改弦易辙、亡羊补牢,但他虽知自己错了,回营后还是杀了田丰。正如田丰死前分析的那样:“公貌宽而内忌,不亮吾忠,而吾数以至言迕之。若利而喜,吾能赦我,战败而怨,内忌将发。若军出有利,当蒙全耳,今既败矣,吾不望生。”回军之后,袁绍发表一通高论:“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终于杀了田丰。[4]294人生谁能无错,错而能改,即使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袁绍兵败之际,尤需谋臣相助,更何况事实已证明田丰是个难得的奇才,是自己兵败后重整旗鼓,再造江山的得力助手,可惜他心胸狭隘,难却颜面。杀了田丰,等于置自己于死地,焉有不败之理。

袁绍死后,曹操继续采纳众谋士的计策,一方面在自己的地盘上发展经济、体恤民情,休战一段时间,另一方面等待秋熟,筹足军粮后寻机再战,消灭由袁绍的儿子率领的袁氏残余军事力量,在官渡之战的延续过程中,也同样显示出曹操善于用人的才干。《资治通鉴》(卷六十四)有这么一段精彩的记载: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欲乘势一举歼灭袁氏势力,“夏,四月,操追至邺,收其麦;诸将欲乘胜遂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2]326曹操采纳了郭嘉的这一建议,引军还许都。袁氏兄弟果然开始火并,于是曹操大军又趁机杀回黄河,占领了冀州。在曹军的追击下,袁谭与高干战死;袁尚兵败,袁熙被部将逐出幽州,兄弟二人率领残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了辽西乌桓,企图以此为基础,东山再起。此时曹操驻军易州,下令按兵不动,静候辽东公孙康与袁氏兄弟矛盾的激化。最后,果如曹操所料,袁氏兄弟被公孙康所杀。至此,袁氏的力量消灭殆尽,黄河下游的地盘皆被曹操集团所占领。

官渡之战,使曹操与袁绍的力量强弱互易,这一结果,既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又在事物发展的情理之中,它留给我们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从失败一方来看,失去人才、不听忠言,是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利的原因:

任人唯亲、实行家天下,是袁绍事业不能成功的必然结局,亦即官渡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据《三国志》记载: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家族,名望显赫,占地辽阔,兵强马壮,是当时雄霸北方的最有希望者,但袁绍又实行家天下,任用庸才,“出长子谭为青州,沮授谏绍:‘必为祸始’,绍不听,曰:‘孤欲令诸儿各据一州也。’又以中子熙为幽州,甥高干为并州。”[1]194-195一群庸才,皆得重用,却不能用贤才,一次次失掉重用人才、采纳谋臣良策的机会,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缺漏得不到弥补,造成了多次的失误,这些失误给他带来的当然是不可挽回的失败。袁绍失败给人的启发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称霸业者,必须是有度量、能容人、会用人、善纳谏者,而心胸狭隘、嫉贤妒能、不听良言者是不能成大事的。

排斥许攸,把自己的优秀谋臣连同军事机密一并推给曹操,是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败的直接原因。许攸,是袁绍手下杰出谋臣,他的许多计策被后来的事实证明都是正确的,袁绍本该信任他、重用他,但袁绍不看一个人的才能、大节,而是过分注重别人的小过与细节。在官渡之战的前阶段,即两军相持阶段,许攸曾向袁绍提出一条十分正确的建议“曹操兵少而悉师拒我,许下余势必空弱。若分遣轻军,星行掩袭,许拔则操成禽。如其未溃,可令首尾奔命,破之必也。”[4]294但是,袁绍不但没有采纳许攸“两路击之”的计策,相反地抓住许攸家中有人犯法,同时收到了谋臣审配的一封信,信中说到:“许攸在冀州时,尝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就不管真假,大发雷霆,并根据许攸与曹操昔日“有旧”,就怀疑其暗通曹操,因而置许攸的良策而不顾,甚至差点砍了许攸的脑袋。其实,许攸与曹操有旧,那是少年时期之事,成年之后走进社会,即各为其主了,此一时彼一时,这是人之常情,并不能将之作为“奸细”的证据。如果袁绍心胸宽广些,留住许攸,并采纳许攸的计策,根据当时双方的实力,官渡一战的结局无疑是袁绍一方取胜。以此推之,占据北方地盘的就不是曹操,而是袁绍了。那么,后汉的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用人不当,导致乌巢失利,是袁绍兵败官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袁绍虽接受了审配的建议,认识到保护粮草的重要性,并决定派将军去守护乌巢,但在派谁去坚守乌巢的问题上,又一次犯了用人不当的错误:没有在众多有谋善战的将士中选择人才,却把重任交给自己看起来顺眼但却“性刚好酒”的淳于琼,这就为后来乌巢失守、粮草尽烧伏下了危机。而粮草的被烧,使袁绍的天时、地利、将众等优势尽失;相反的,使原来兵少将寡、粮草缺乏,处于劣境的曹操一方,解除了危机,走出了困境,很快地占据了优势。双方处境的互换,既不在天时,也不在地利,完全是人为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绍为人宽雅,有局度,喜怒不形于色,而性矜愎自高,短于从善,故至于败。”[2]310这是对袁绍总体的评价,客观地指出了袁绍既有为人心胸宽大、有气度的一面,又指出了其天性高傲、听不进别人善言的一面。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败北的根本原因。

从胜利一方分析,重才与纳谏,是曹操获取官渡之战取胜的前提:

首先,曹操在战争初期、首战受挫、处于进退维谷之际,采纳了荀彧的建议,下定了决战到底的决心。据《三国志》的记载,曹操在迟疑未决时,看了谋臣荀彧的信:彧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1]20曹操大喜,疑虑全释,马上采纳了荀彧的这一建议,取消了退兵的念头,令将士效力死守。有主将决战官渡的决心,才有后来官渡之战的胜利,因此有人认为曹操重视并采纳荀彧的建议,是官渡之战取胜的前提。接着,曹操就开始了战争的实施,采用了荀攸的截粮之计,“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1]21

接着,曹操善待了官渡之战的关键人物——许攸,体现了其善于用人、采纳良言的品格。《资治通鉴》第三十六卷有一段曹操见许攸的情节,“操闻攸来,跣足迎之。抚掌笑曰 ‘子卿远来,吾事济矣’”,接着许攸详细询问了曹操军中的粮草情况,分析了当时双方所处的形势,向曹操献了火烧乌巢的计策,曹操大喜,马上接受了许攸的计策,留曹洪、荀攸守营,连夜亲自带队偷袭乌巢,烧掉了袁绍的粮草,取得了官渡之战最关键一仗的胜利。

事情是何等的微妙,战争的成败,系于一人、系于一计,用之则胜;反之,不用则败。袁绍的昏庸清晰地折射出曹操的英明。官渡之战告诉我们,“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所谓的“完人”是靠“察缺补漏”达到的,也就是说谁具有清醒的头脑,能知己知彼,善于采取别人的长处,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曹操正是靠自己敏捷的政治眼光、大度的胸怀,在各种场合接受、采纳了众多谋臣、降将的建议,填补了自己的种种不足,避免了失误,从而抓住战机,打败敌人,壮大自己,使自己由弱变强的。

综上所述,“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它告诉我们,“得人才者得天下”这样一个道理。官渡之战的结果为曹操统一北方,发展北方经济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袁绍成全了曹操,使曹操成了英雄(或曰枭雄),而自己却成了一个悲剧人物。曹操去世后,陈寿在《三国志》中赞扬他:“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1]55这是对曹操一生为人、处事方式的充分肯定,也包含对曹操通过官渡之战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的功绩的肯定。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司马光.资治通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罗贯中.三国演义(补正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范晔.后汉书[M].//二十五史全书.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Exploration of Cao Cao’s and Yuan Shao’s Use of Personnel Based on The Battle of Guandu

WU Guo-lian

(CenterofAdultTeacherEducation,DalianEducationUniversity,Dalian116021,China)

The battle of Guandu broke out in the late years of Eastern Han dynasty.Leading a much smaller number of troops,Cao Cao defeated Yuan Shao’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roops,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occupying the north and developing his force.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using a small force to defeat a large one”,the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reason lies in the fact that Cao Cao was much better at using his personnel than Yuan Shao.This period of history demonstrated the rule that he who owns talents owns the world.

The battle of Guandu;Cao Cao;Yuan Shao;the knowhow of using personnel

K236

A

1008-388X(2012)01-0071-04

2011-11-10

吴国联(1953-),男,浙江兰溪人,中学高级教师。

阅文]

猜你喜欢

袁绍曹操
谁是曹操最大的对手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山鸡舞镜
眼力与气度
袁绍其实不无能
袁绍其实不无能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