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2012-08-15湖北省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王华芬

当代学前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图纸经验建构

■ 湖北省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王华芬

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 湖北省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王华芬

建构游戏是一种幼儿喜爱的活动方式。它是幼儿通过对不同建构材料进行观察、操作、搭建,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本文将从引导观察讨论、材料互动、有效指导、积极评价四个方面着手,浅谈自己对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的策略,帮助教师有效开展和指导幼儿建构游戏。

游戏材料、观察讨论、游戏指导、有效评价

建构游戏是幼儿以表征思维为基础,通过对建构物体或材料进行操作、搭建,使之呈现出一定的形式或结构的游戏。幼儿以“建构物”为主要表征手段,创造性地反映对周围事物的印象。认真剖析建构游戏的内涵,了解到它的核心因素包括:丰富的感性经验、多样的建构材料、适宜的指导策略以及有效的评价。近阶段我园在如何组织与指导幼儿建构游戏上做了一些尝试,深深体会到有效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是提升幼儿游戏水平、主动学习的关键。

一、观察建筑物的结构,丰富幼儿搭建的前期经验

建构游戏是一种以现实生活物体为原型依托的再创造的游戏。只有让幼儿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了解,并形成丰富深刻的印象,这样孩子们才会有建构物体的愿望,有放手建构的能力。而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所以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增加幼儿对建筑物的表象是建构游戏的关键。

那么我们应该引导幼儿观察建筑物的什么?怎么观察呢?首先,在观察内容上,老师和家长可以在日常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多种建筑,感知建筑物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与色泽特点。其次,在观察方法上,可根据幼儿观察无序的特点,启发幼儿按照一定的方法有序观察,比如按照物体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中间到四周等顺序进行观察。

二、提供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加强幼儿与材料的充分互动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材料是引发他们主动建构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对教师来说,游戏材料是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物化,教师可以通过准备好的材料,对幼儿实施间接的、隐性的指导。

同时,我们在区角活动中开展自由式或主题式建构游戏时,应该围绕幼儿搭建主题的需要分层投放建构材料,满足幼儿搭建的需要。

三、有效指导建构游戏,提升幼儿游戏水平

(一)展开讨论,梳理经验

在建构主题确定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就建构组合体展开讨论。以讨论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游戏主题产生兴趣,从而鼓励和启发幼儿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思考。

(二)协商分工,明确任务

在幼儿按意愿自主选择分工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运用竞聘、轮流、猜拳等方法分组及协商分配搭建任务。分组的形式可根据主题搭建的需要开展。

(三)合作规划,设计图纸

小组成立后,由组长带领组员根据搭建的任务思考、讨论并设计出初步的搭建图纸。在后期的搭建中,如果有些地方行不通或出现问题,还可以进行图纸修改 ,重新按新图纸搭建,小班可由幼儿表述,老师帮助画图或直接用图片、实物照片作为图纸;中大班可指导幼儿先各自阐述想法,相互协商,达成共识后形成统一方案,画出图纸。

(四)有效介入,推动游戏纵深发展

教师指导幼儿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幼儿的游戏水平向更高阶段发展。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的指导要落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

1.层次观察法

观察是教师“干预”的基础和基本的指导方法。通过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及利用建构物开展象征性游戏,教师可以对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评价。

2.按需介入法

在仔细观察游戏过程之后,教师立即进行思维加工,判断哪些情形需教师立即介入点拨,哪些则需教师暂缓介入,用什么方式介入等,这样能满足幼儿游戏过程中的真正需求,使教师指导无牵强之意。

3.问题情境法

关注“问题”是游戏指导的根本。此外,设置“问题情景”更是指导游戏深入发展的助推器。幼儿建构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搭建中的问题,教师可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注意到“问题”。

4.设疑共探法

参与游戏,与幼儿共同探索、共解难题是教师指导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发问,引起幼儿对某一重点或难点的思考,师生共同讨论与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推动幼儿游戏的成功。

5.介入共玩法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伴随语言的启示、使幼儿从中受到积极影响。老师可深入到他们中间与他们一起搭建,引发幼儿借鉴并观察、习得经验。

四、交流分享游戏经验,促进幼儿评价能力

教师通过集体或小组的形式,组织幼儿交流、分享、讨论建构游戏中的搭建经验,以梳理、提升经验,目的是通过评价实现指导的功能,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幼儿从搭建到表达,需要思维的参与,这样的评价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思维的概括性、逻辑性,更重要的是,幼儿与同伴交流、讨论、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实现了经验的建构与整合。评价的主体应是幼儿,教师应引导幼儿之间开展自评和互评。游戏经验包括主题建构中的合作与分工、技能的掌握、材料运用、游戏常规等方面进行交流,幼儿在游戏中将有益有效的游戏经验相互分享。

在幼儿分享交流游戏中问题解决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还可启发幼儿讨论:对下次游戏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还需要增加哪些搭建或辅助材料?等等。这些讨论可以帮助幼儿拓宽思路,逐渐丰富的场景、材料、主题、情节,拓展思路,为下次游戏留有余兴,使幼儿对下次游戏充满期待。

运用积木及各种材料进行建构幼儿,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智慧、想象、创造力和社会性。和他们一起搭建各种形态的建筑物、制作精美的物品,就是在给他们一份童年的快乐。让我们和幼儿一起在建构游戏中生活、成长吧!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邱学青.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游戏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何艳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图纸经验建构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