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2012-08-15黄旭
黄 旭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400054)
构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黄 旭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40005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对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更加显现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厘清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从制定社会实践教学方案、创新社会实践方法途径、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健全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五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形成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合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自1978年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了萌芽兴起、全面展开、成熟发展、拓展提高等4个阶段,短短30多年时间里,大学生社会实践由自发到自觉,由单一到全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正逐步凸现出规模巨大、体系完整、重点突出、社会性强等显著特点[1]。
2012年1月,教育部联合团中央等6个部门以一号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在内的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实践育人具体举措。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实践育人的当前,思考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探寻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及问题反思
(一)社会实践相关各方存在认知局限
大学生由于学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下就业压力增大,认为文凭比实践能力更加重要,当前的“90后”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意义缺乏足够重视,他们仅把社会实践视为单纯的学习任务,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不深入扎实去体验,往往写一份甚或抄一份实践报告就交差,谈不上活动的实效性。
不少高校并未牢固树立实践育人思想,没有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不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来开展分类指导。许多学校只在假期前突击抓社会实践活动,满足于轰动效应。不少高校错误执行上级提出的“稳定压倒一切,安全责任无小事”要求,不鼓励学生外出,这样的认知局限导致学生社会实践受到很大影响。
部分接收单位由于在社会实践中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积极性受到影响,甚至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视为一种负担,对高校人才培养重要意义重视不够,对活动的支持自然也就不够,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配合情绪,不愿主动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便利条件。
部分地方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持力度不够,只停留在落实相关文件层面上,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无法得到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配合,从而陷入困境,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建设和运行渠道十分狭窄,实践活动难以向纵深推进。
(二)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存在局限
一是社会实践的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当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更多的还是部分精英学生的实践,尚未真正满足和实现每位大学生都能够参与实践活动,尤其是学校组织的一些规模团队和重点项目,覆盖范围更是有限,政府、高校、接收单位等方面存在将主要精力只投放在抓典型上面的情况,对学生个体的社会实践缺乏有效指导。二是社会实践的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不少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安排学生走马观花的参观学习和浅尝辄止的社会调查为主,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生活,去深入接触社会,更鲜有勤工助学、科技发明、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形式。
(三)社会实践保障体制存在局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直接的就是要有运行有序的保障机制,目前社会实践保障机制的问题主要在于:一是尽管政府和高校每年都要划出一定专项经费,但对于覆盖更多学生、持续时间更长、涉及面更广的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说,仍然显得捉襟见肘,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社会实践很难得以良性运转。二是未建立健全包括制度、体制、队伍等在内的其他保障体系,在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和途径方面缺乏实招,在协调企业政府等各方关系并整合现有社会资源等方面做得不够,在队伍建设方面,没有有效措施来激发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社会外聘教师为主体的指导团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析
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要强化实践育人理念,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并在制定社会实践教学方案、创新社会实践方法途径、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健全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五方面寻求突破,以形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合力。
(一)制定社会实践教学方案
中央2004年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社会实践应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结合,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由该课程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为社会实践课程设置相应学时和学分。根据教育部要求,每个本科生在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研究生、高职高专学生不少于2周[2]。学分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高校学分制实施情况来定,学分直接进入学生综合成绩单。社会实践教学内容要体现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热点,每年社会实践主题的确定应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目标和高校专业特色。社会实践组织形式采取个人为辅团队为主,可选择以课题组、党团支部、社团、班级、寝室为单位,组成专业交叉或年级交叉的实践团队[3]。社会实践的课程管理和时间安排可围绕学校自身专业建设的实际展开。
(二)创新社会实践方法途径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是利用特定时点,围绕特定主题,集中特定时段,广泛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因此,社会实践运行模式固定,方法和途径则需要不断拓展思路,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确保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取得实效,促进社会实践走向规范化和常态化。不少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上在于社会实践形式的单一化或者不规范化,没有形成系统的有效的实践形式。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应以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形式为主,集中实践和日常实践兼而有之,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与“三下乡”活动相结合,切实做到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主题鲜明化,如此才能丰富社会实践内容,真正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需要明确的是,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从严格意义上都不属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而是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而实践教学与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主要形式。
(三)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加强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企业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能够保证社会实践的连贯性,确保社会实践的良性开展。可以说,没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的稳定性和深入化就无从谈起。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高校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要实现多方的整体效益,形成多赢的良好局面。建设过程中,高校要主动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城市社区、乡镇农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服务机构等紧密联系,建立形式多样、专业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基地,力争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一定数量的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还应注重加强与实践基地的联系,通过联谊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交流感情,建立良好合作伙伴关系,还应当定期评选表彰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和优秀基地[4]。
(四)健全社会实践保障机制
运行有序的保障体制是社会实践得以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保障体制应包括完善的领导机制、充足的经费支持、可靠的队伍保障、健全的评价体系等。领导机制方面,应成立由党政一把手挂帅,学生处、教务处、团委、二级学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党委宏观领导和统筹,学生处和校团委负责动员组织、策划实施、考核评价等管理工作,教务处会同学院教学单位制定实施教学计划,办公室单位可设在学生处,负责协调运行。经费保障的渠道:一是学校加大投入,组织一些重点团队和项目;二是教师科研项目可尽量吸纳学生参与;三是增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作为社会实践平台;四是依托包括校友会在内的社会力量支持。队伍保障方面,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线辅导员、学工干部、社会外聘教师为主。评价体系方面,要建立接收单位和学校双向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全程督导,双向考核”评价机制,学校结合实践报告、学生自评、接收单位的评语给出成绩,学校通过答辩审核等形式评选先进并给予表彰。
(五)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和形式,扩大舆论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高校素质教育工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有利条件。因此,从政府层面来讲,各级政府的作用十分关键,应建立健全制度,完善顶层设计,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要成立社会实践组织机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组织、协调和指导;要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专题学习,增强思想认知;要加强协调领导,进行宏观统筹。从社会层面讲,应发挥传媒力量,注重舆论引导;要积极配合支持,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实效;要加强多方合作,实现多赢局面,促进共同发展。从高校角度讲,要全面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建立社会实践组织机构,可主动聘请地方政府领导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担任组织机构的顾问,可建立社会实践联席会议制度,适时邀请有关方面出席会议并研讨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整合社会实践的各方资源。
三、结束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不断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激发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的意识,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形成学生、学校、社会之间互动多赢的局面,有力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1]牛磊.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2):77.
[2]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2〕1号.
[3]陈曦.明确工作思路探索长效机制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深入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8(4):43.
[4]刘一鸣.新时期如何深化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J].教育前沿,2010(6):14.
(责任编辑 张佑法)
G641
A
1007-7111(2012)06-0034-03
2012-04-22
黄旭(1980—),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