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风格倾向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2012-08-15李红珍
李红珍
学习风格倾向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李红珍
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直接关系到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又直接作用于语言学习,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和成绩。研究学生语言学习风格倾向,从语言学习策略的角度探索英语写作教学。
学习风格;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情感策略
Oxford指出,个人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能够互相支持,也能够互相冲突,这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1]。徐子亮认为,“认知风格直接关系到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可能因为个体认知风格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选择和运用”[2]。所以,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才可以了解学习个体的认知特点,改进教学,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率[3]。
一、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风格倾向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用来吸收、处理和保存新信息时所使用的自然的、习惯性的并具有个人偏好的方法和技巧。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听觉型、体验型、动手操作型、小组型和个体型学习风格六大类型[4]。吴丽林、张琳芝、李池利、胡鹏鹏等国内许多学者对不同背景下中国学生英语学习风格做了大量研究,发现他们表现出较强的学习风格偏好倾向[5]。中国学生大多偏好多种学习风格:(1)学生倾向于听觉型和视觉型学习风格,最喜欢个体型学习风格,最不喜欢小组型学习风格.。(2)男生和女生、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风格偏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直接关系到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又直接作用于语言学习,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和成绩。
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在我国的传统写作教学中,一直采用结果教学法。该教学法把重点放在写作成品上,写作成了机械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写作课对于教师而言,是在精读或大学英语教程中的一个教学环节而已,是不断地灌输给学生字、词、句、篇章组合的规律的过程,是一遍遍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写作是一个完成任务的过程,更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为考试做准备的过程,所以很多同学的作文思路就是很多考试宝典上的模板,三段式的“八股文”。
写作是一种书面交流形式,而语言的交际性特点决定了语言学习的社会性本质。外语能力只能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与人交往的内容不可能不涉及思想、文化、情感的沟通,所以外语学习是对人文化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6]。而英语专业学生的这种综合素质一直是饱受诟,学界和外语专家多次批评外语专业的学生的思辨能力薄弱[7][8][9][10]。 文秋芳等实证分析了问题的原因,认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内容对学生思辨水平缺乏挑战。语言学习的过程,对已模仿,记忆,重述为主,对思辨能力的提高意义不大。学生由于受到语言水平的限制,思辨能力训练的空间有限[11]。
三、基于学生学习风格的写作教学策略
(一)教师主导课堂,引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
根据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学习者在与同伴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提高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的引导和帮助下获得最大程度的学习和发展[12]。在语言教学课堂,教师是影响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和挖掘学生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无可替代的指导性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外语教育意识,语言掌控能力,精心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尽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提高他们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增加语言写作训练的投入,提高写作水平[6]。
教师首先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类型,学生的写作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制定符合自己认知特点的写作能力发展目标、学习计划和时间计划表,规划自己的学习过程,阅读相关书籍,增进自己的能力,监测并评估学习的效果,及时总结学习成败的原因。然后,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灵活合理地设计教学、运用多元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匹配学生学习风格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开展多元互动写作,开发学生的社交策略
中国学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教师被认为是课堂上的绝对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习惯于听、看等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形成视觉、听觉型学习风格。不习惯积极勇敢地表达自己。
我国英语教育一直强调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英语写作课堂更是如此,要么听老师讲授语言知识,要么阅读范文,要么埋头写作。英语写作是一种交流方式,是书面的思维表达,写作课的任务不仅仅要训练语言技能,更要锻炼发展学生的思辩能力。
社交策略帮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学习,包括主动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学习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例如学生主动提出疑惑,请他人帮助解答,澄清自己的观点,或者指正别人的观点,交流对英语学习的心得,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等。每一次小型的讨论,都是一次思维锻炼的机会。
另外,设计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根据写作任务需要,风格匹配或者风格失配,组建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用角色扮演 (role play)、记者采访(reporter's interview)、辩论(debate)、连环接龙(looping)、自由讨论(brainstorming)等方法教授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外开展互动,发掘写作题材内容,不仅是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更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运用情感策略,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
情感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和价值观。情感策略的使用可让学生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态度,保持学习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1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运用情感策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写作教学课堂,教师运用多元的教学手段,比如,图片,展台,音乐,漫画,报摘,幻灯播放,新闻播报,影视片段等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专注的时间会更长。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每次上课都有新鲜感,学生不会感到枯燥,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也会更深刻。
多元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思想意义的表达,使得写作内容充实。比如教师将相关主题的图片,报摘,漫画,新闻报道,影视片段等内容引入课堂,不仅呈现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文章内容和思维上得到启发。当学生带着任务离开课堂时,他们不会觉得无从下笔,苦于没有内容好写,学生不会觉得习作是苦差事了,也会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课下进行写作训练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布置课外写作练习。什么样的写作主题和内容可以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的一个难题。所幸,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可供选择的空间。教材上无法尽述的素材和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性的加以利用。
(四)拓展学生写作学习策略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了解,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多样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的学生的需求。教师独有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往往只能与班级内一部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相匹配,当教师采取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这些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长处,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增强了。但是如果一直如此,教师会无意间忽略其他与其风格不一致的学习者,从而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是这部分学生丧失很多发展机会。另外,学习个体的学习风格虽然具有稳定性,但是学习风格依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后天的经验和训练对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选择上有很大影响的。
教师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某些劣势风格和相关策略的进行训练,均衡地实施匹配与失配的教学策略。教师教学策略与学生风格的失配,会使风格失配的学生有意识到并关注自己的短处,从而锻炼了其他的学习技能,而得到全面发展。教师有必要对不同风格学生进行不同的课外辅导,实施个别教学,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布置个性化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写作学习策略选择,储存多种策略,一旦熟练掌握,就能主动选择,扬长避短,提升认知水平。
四、结语
学习风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教育教学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1)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了解和研究教学对象的风格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因势利导,在写作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不同的学生学习风格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以及评估自己的英写作学习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运用社交策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2)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多媒体、动画,图片、电影等视觉手段加强视觉信息的输入,增加教学中情感策略的运用,使学生对教学保持浓厚的兴趣,并减少焦虑。教学中,注意各个学习风格维度保持平衡,根据具体的学习对象和课程目标,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上保持平衡,以匹配大多数学生学习风格特点,使他们在课堂上不至于拘束紧张,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教学策略与学生风格的合理失配,也会兼顾发觉学生的其他学习策略,使风格失配的学生得到锻炼,而综合发展。
[1]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An Overview GALA[J/OL].2003.http//www.ntpu.edu.tw/language/workshop/read2.pdf.
[2]徐子亮.不同认知风格汉语学习者在学习策略运用上的差异研究[J].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6(1).
[3]李红珍.关于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风格的调查分析[J].职业时空,2011(8).
[4]Reid J.M.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C].Beijing: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ess,2002.
[5]吴丽林,张琳芝.学习风格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偏好层次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9).
[6]周燕.教师是外语学习环境下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7).
[7]何其莘.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8]秦晓晴.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规律与特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9]高一虹.外语学习木桶的“短板”—从一次失败的演讲谈起[J].国外外语教学,1999(3).
[10]文秋芳,刘润清.从英语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2006(2).
[11]文秋芳,王海妹等.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9).
[12]Vygotsky,L.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3]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8.8.
H319.1
A
1673-1999(2012)06-0191-03
李红珍(1974-),女,湖北孝感人,硕士,孝感学院(湖北孝感432000)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教学、应用语言学。
2012-01-08
孝感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080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