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教学策略探究
2012-08-15陈燕翔
陈燕翔
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教学策略探究
陈燕翔
埃利奥特的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提出了6种教学策略,分别是,示范、教导、支撑、搭建、比较反思和探索等。这6种教学策略也可以称之为教学方式,是其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理解其含义对教学非常重要。分析论述六种教学策略的内涵及其在音乐实践教学运用中的具体指向。
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埃利奥特;教学策略
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家戴维·埃利奥特是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引发了中国音乐教育领域的实践教育思潮。埃利奥特在《关注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一书中阐述了实践主义音乐教育理论的六种教学战略,分别是示范、教导、支撑、搭建、比较反思和探索。他认为这6种策略是至关重要,往往互相渗透。他指出:“在实践中,专家型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在一个流动的师生互动的溪流中自由进出于这些战略之间。”[1]260音乐教育哲学是一套的较为抽象的形而上的宏观理论。因此就教学而言,微观层面的教学方法策略才更加具有教育意义。
一、示范策略
关于“示范”,埃利奥特认为是“行为中的思考”。笔者认为。“示范”的含义核心不在行为而在思考。这里“示范”并非指“模仿”,而是一种引领。这样,学生才能观察、聆听和建造自己的音乐实践性概念。可见,实践主义教学的示范策略并非教师简单的演示与模仿之意。“示范”更多的含义在于教师运用语言讲解某种音乐概念,或者表演一段音乐之后,要逐渐退出示范的中心领域,而把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去运用知道的知识(或者说程序性知识)去建构自己的音乐理解,形成自己的音乐概念。也就是说,“示范”的重心不是教师示范本身,而是示范模仿之后的所作所为,尤其是示范之后的思考更为重要。这种思考是教学行为的核心,更指向于学生的思考方面。在示范教学策略中,其涉及的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与学习。这种学习是高度认知性和建设性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培训。这里的示范不仅仅局限在表演、即兴表演和指挥这一范围,教师们可以示范改编合作等。笔者认为,教师在运用示范策略时,可以采用改编音乐的方式。之前提出改编的要求,之后示范一种旋律、节奏等变化的方式。这时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变化音乐的各个要素,以达到学生自己要达到的音乐概念。
二、教导策略
实践主义音乐教学的教导策略认为:“教导开始于诊断和评估学生们的音乐思考的进程和产品。然后指导通过提供提示、提醒物、模型或意在引导学生们的注意力与重要的音乐细节的新的问题设计而进行。通过这些方式,指导将学生们的音乐制作近似达到了艺术的和创造性的成就。”[1]261这句话的含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在了解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理解素养等情况之后,通过提示、模型、提醒物等外在的东西引导、引发学生对音乐,尤其是音乐的特征加以关注、领会;从而使得学生完成音乐理解、音乐制作,最终形成一种音乐素养。
这种教导策略需要高度的互动性,以及高度的情境性,同时需要及时的教学的反馈等信息交流来达成音乐学习目标的制作及其整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内容一定要与学生的内心音乐目标任务,及其音乐概念相一致,与当时的教学情境,包括具体的时间或问题直接关联。只有如此,这种教导策略才能真正得到实际的实施,其教育教学价值方能得以充分体现。
三、支撑策略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第三个战略被称为“支撑”。支撑策略主要的概念内涵是指教学所给与学生的音乐学习援助,支持学生的音乐学习、音乐理解。按照埃利奥特的话说,“它涉及当学生们处于自己努力找到和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时,它以各种方式支持学生。支持可以有许多方式,包括特殊设备、模式、口头建议和学习环境本身的物理细节。”[1]261支撑策略意味,音乐教育者要把学生放置于音乐环境之中,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音乐要求要符合其实际具备的音乐素养,以使得其可以享受的学习。因此,支撑策略就是一种愉快体验学习的支撑,这种支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因为教师根据发现和预测学生们的需求来准备和部署时间表。它还依赖于教师为学生掌握不了的较难的音乐任务承担责任的能力。
支撑策略中还牵涉到另一个概念——“隐退”。隐退指的是随着学生自身素养的成长、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地降减对他们的辅助。着眼于音乐教育而言,其表现为随着学生发现和解决音乐问题能力的增长,教师可以且必须要逐步收回自己的帮助之手。这里的隐退实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教婴儿学习走路时的“放手”,当父母教自己的孩子学步的时候,会根据孩子腿部的力量和站姿,特别是孩子已经逐渐可以站立的能力情况,而有意识地放开协助的双手,让孩子自己站立、自己迈出脚步(虽然孩子也会经常摔倒)。当然这种放手是动态的,是父母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能力而灵活把握的,是因人而异,因情而异。这种学步中的放手和音乐教学习中的隐退异形同理。
四、搭建策略
搭建,埃利奥特理解为口头反思,是提高监督性知识的一个重要战略。“它包括帮助学生们用以表达他们解决音乐问题的各种方式,如词语、图表、类比和模型等任何手段。”[1]262因此,搭建策略是音乐教学中教师利用语言的、图表的、道具的等方式或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学生音乐学习中的困惑和难题。因而,搭建是个教学手段,搭建了学生与所学音乐的问题之间的交流的通道。
搭建策略,或者说口头反思,也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模式。它既依赖于教师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教学经验,也有赖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能力。因此,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认为音乐教育课程为反思的实践教育。而这种音乐教育之所以被称为反思的实践就是因为几种口头思维一起随着学生学习音乐而动态演化。
五、比较反思策略
比较反思策略可以理解为是搭建反思的进一步深化,这一战略“将清楚表达和反思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反思一个人的音乐行为的教育力量能够通过用不同方式连续播放音乐思维的例子而被提升。”[1]262此处的反思不单是纯粹的反思,而更倾向于比较,比较中的思考。因为有了比较,使得这种反思更具有思维价值,思考更深刻。
埃利奥特举了个例子来解释教学策略内涵:教学中学生们在表演彩排,并用录像录下正在解决诠释性问题,然后学生们对录像带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并对其得失优劣做出“剖析”。这些比较性的反思可以用来强调学生们的效果好坏与否的决定性特点。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比较反思教学策略的核心重在比较、以及细腻地分析学习的对象及其问题所在,通过分析、比较找到问题所在,优劣得失所在,从而更好地完成音乐学习,更好的诠释音乐的意义。这就为我们实际教学方式的运用指明了方向。
六、探索策略
探索策略是一种自发地向学习对象目标勇往直前地探究的教学过程。埃利奥特说:“如果学什么将成为批判性的和有创造力的音乐思想家,那么他们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朝着探索、产生和选择音乐问题和解决方案去努力。”[1]263因此,所谓探索教学策略其实就是学生对音乐学习对象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探索与发现,一种自主学习的动态过程。这一点很好理解,但这一概念还涉及到一个我们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那就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学会隐退,学会放手。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逐渐撤走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协助,从而“逼迫”学生自己去探索各种不同的音乐学习的决策或者路径,如此让学生们可以自主自觉地获得一种音乐学习对象目标,以及由此带来的音乐学习成就和自在成长。
总而言之,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所提倡的教学策略具有互动性、生成性、建设性的,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来实施与完成其教学意图、教育意指的。当然,为音乐实践主义教育所准备的一个合理可选性教学策略主要还是基于音乐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对象——学生与教育内容——音乐相关问题 (埃利奥特称之为音乐挑战)之间的教学场域内的瞬间影响的预见性、判断力和解决能力。这六种实践主义的音乐教学策略或者说方法,是相互启发、相互渗透、联合运用的。也就是说,音乐教学策略是多维的、多样的,单纯一种教学方式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和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1]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G642.421
A
1673-1999(2012)06-0184-02
陈燕翔(1962-),男,山东泗水人,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246133)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2012-03-11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众传媒视野下的黄梅戏艺术形态研究”(AHSK09—10D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