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与清中晚期社会思想之比较
2012-08-15成曦
成曦
春秋战国与清中晚期社会思想之比较
成曦
春秋战国时代与清中晚期,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两个大变革的时代,研究并比较不同时代的社会思想,对于认识社会转型、解决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春秋战国;清中晚期;社会思想
一、社会思想时代背景的比较
春秋战国时期,又称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国的君主集权是自秦朝开始,故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部落共主向君主集权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周室衰微,王纲解纽,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奴隶制逐渐瓦解,社会结构巨变,社会矛盾尖锐,战乱不断。到战国初期,各诸侯国已经变成了完全独立的国家。社会秩序失范、社会等级松弛,由此引发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变,却孕育了中国社会思想繁荣发展的天然温床,各种社会力量为治国安邦献计献策,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百家流派试图从不同维度解决社会变迁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的有效运行。这个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时期,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中国伟大的思想先贤多诞生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从“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的儒家理性社会运行规范,到“道生万物,无为而治”的另类思维,再到“严刑峻法”威慑下“以刑去刑”的强制社会规范……,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立场,提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试图重构秩序、恢复社会和谐。当然,开明的政策、文化的自由、对“士”阶层的宽容——“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等,也为众多社会思想流派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清中晚期,主要是指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前期)这130年,即乾隆元年至同治三年 (公元1735-1864年)。这一时期,雄踞天下之中,傲视“四夷”的大清帝国开始由盛转衰,是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开始走向没落,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前夜。此时,中国社会儒家文化的优越性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制走向了极致,中华社会思想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并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而资本主义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孕育下缓慢的恢复、发展。但是,这种恢复与发展显得很不充分。在农本主义面前,资本主义的经商贸易显得舍本求末,他们的追逐利润在性理名教面前只是小人之举,一切资本主义思想倾向经过儒家思想的折光,顿时变成了最荒谬不堪的东西,这导致了清中晚期的社会进步思想被禁锢于旧有的保守意识形态之下,甚至在一切反抗满清王朝的斗争中,仍然脱离不了旧有社会思想的束缚,看不到进步思想存在的特征[1]。海通200余年后,中华的官僚士子们仍然坚信中华思想文化远胜于“西夷”,这一切都显现出了当时在意识形态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说的强大社会功能和作用力。但是,自乾隆末期,封建社会已显现出了衰落迹象,雄风不再,封建王朝的没落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在这个时期,一批具有敏锐洞察力和时代危机感的社会贤达看出了盛世中的危机,发表了一系列盛世危言[2]。被胡适、梁启超认为是“近代科学先驱者”的戴震开始批判程朱理学空谈义理的虚玄无物,提出了“理欲一元”的论说。道光末年,龚自珍深刻地认识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造成严重的民族危机,预言旧世界“日之将夕”。而其后,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革命则实践了龚自珍的预言,加速了封建帝国的半殖民地化的步伐,从而引起了新的革命运动。
二、两个时代社会思想特色的比较
(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思想的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旧的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正在被新的制度和意识形态所取代,这个时期,百家争鸣,面对社会失范,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又以儒、道、法最为强势。在这典型的混乱时代,各家纷纷提出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方法,探索社会混乱的根源,希冀重构社会秩序的和谐。
1.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社会思想中的理性思维。春秋时期,人文主义理性思潮的兴起,促使儒家对社会治乱根源的探索由“天”的牢笼中解脱出来,转向人的本身,特别是人的内心,“子不语怪、力、乱、神”[3],在儒家那里,“天”不再处于中心地位,而是转化为思想的背景。儒家坚信仁者爱人、人性本善是社会有效运行的基石,“仁,人心也”(《孟子》)表现的是一种内在修养,“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展现的是社会关联、社会关系的属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则是社会互动的准则,这样就将对社会规范的遵守,由外界的压制转换为思想上内在的自觉。在阐发“仁”主题的同时,孔子提出“礼”主题,为“仁”画龙点睛。 孔子认为,“仁”是“礼”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形;“礼”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体系,在确定社会成员身份地位、强化不同人群等级意识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自觉地认同社会等级和纲常伦理,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社会规范,而“八侑舞于庭”的行为“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等级秩序。
儒家学说的核心为两大主题,即“礼”与“仁”,突出了伦理社会学性质与功能,具有丰富的社会学思想,同时兼具政治社会学意义。儒家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效地规范了个人的理性行动,推动了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
2.道生万物、无为而治——社会思想中的逆向思维。道家以“出世”著称。道家思想对整个封建社会具有重大影响。“道”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其将玄虚的道视为天地产生的本原,以另类的逆向思维追问先天地而存在而又不可触、不可名的道。“道”是万物的最高存在,是个人、社会运行的终极。在道家的思想中,“道”既是“自然”的代名词,又是最高的精神范畴[4]。 “道常无名”,但又是“有物混成,又先天地生”。道家赋予大道谦卑、清净、柔弱、退让的特性,但“道可道,非常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人类社会应该如“道”一样,按照它自身的方式运行。个人如果按照道的运行,就能心静如水,超然淡泊,摒弃世俗羁绊,超脱于尘世之外,进而达到得道的最高境界——“复归于婴儿”。这种对于自我的关注的人生态度对后世隐士避世隐逸、规避社会冲突提供了思想渊源。社会管理者如果“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则“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基于此,道家设计出了“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追求的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无事取天下”。
道者的这种思维,否定了儒家的伦理纲常,否定了通过社会整合来维护社会稳定的价值取向,与儒家讲究外在道德规范对人的行为控制不一样,老子主要强调人的内在自我控制。这种内在控制有两条途径:其一是推行不竞争的原则,砸碎一切繁文缛节,消除人与各种社会规范的紧张感,推行一种 “自然道德论”。当然,道者也看到,在“自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有为”的需求;但他的处理方式是使“欲望根绝”,只要根绝了过分的欲望,天下就会自己安定了。
3事断于法,以刑去刑——社会思想中的强制思维。 法家认为 “人性好利”(《韩非子》),“莫不自为”(《慎子》),与先秦诸家不同,法家没有用“善”“恶”的标准去看待人性,无所谓善恶的价值取向,而是把趋利避害作为人类的本性,应当顺应人性,赏罚分明(奖赏守法,惩罚违法),以趋利避害。通过对人性的利用,将个人与集体的行动纳入到社会规范之中,并形成一种可以改变社会的有效力量。既然人性好利,用儒家的仁义礼仪来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就显得过于空洞,缺乏实际意义,因此,规范个人行为,就只能通过外部力量——刑罚和律法加以控制,用以协调社会行动、维护社会秩序。
法家主张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刑无等级”,认为“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商君书》),功不抵过,强调以法治国,在所谓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家有别于传统以德治国的思想,通过可操作的律法和完备的制度来解决社会失范所引发的问题,以重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良性运行的终极关怀。
(二)清中晚期社会思想的特色
自明末清初始,顾炎武的“众治”思想和黄宗羲的“民本”思想都具有了近代意义上思想启蒙的作用,而到了清中晚期,虽然受制于旧有治理名教的意识形态,但一些具有敏锐目光的社会贤达,还是看到了现世所蕴藏的危机,他们试图通过对传统社会思想的不断反思、批判乃至实践,来达到革除弊政、抵制外辱的目的。虽然结果并未最终取得成功,但却为晚清经世思潮、维新思潮的兴起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天人合一、理欲一元——社会思想中的反异化意识。在清中晚期,戴震的“理欲一元”说,反映了普通百姓对于平等的内在要求,具有很浓的启蒙意味,他吹响了中国社会思想转型的号角,并被以后的五四运动所采纳。其在所著的《答彭进士允初书》等书中,集中探讨了人性,认为人性源于天道,天人合一,批判了程朱理学“理”的神秘主义色彩,这种主张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提出“就事物言,非事物之外别有理义也”,抨击程朱理学是“适成忍而残杀之具”(《孟子字义疏证》),“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旗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是灭绝人性,以理杀人。与此相反,他提出了“欲,其物;理,其则也”的命题,提倡“以情留情”的理想社会交往原则。戴震的社会思想基本上继承了先秦儒家思想中开明一面:在人性论领域里,肯定了人的基本物欲的合理性,在社会生活领域,批判了程朱理学“天理观”中的禁欲主义倾向,提出了“以情絜情”的社会交往原则和“人情皆得以遂”的社会理想。
2.不胜忧危、规天下计——社会思想中的变革意识。在清中晚期的学者中,有不少具有深刻的危机意识,这之中以龚自珍最为著名。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龚自珍,见证了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过渡,也见证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大规模在海外寻找市场、寻求贸易通商,甚至目睹了鸦片战争中不堪打击的中国。作为清中晚期社会思想的代表人物,其社会思想充满了危机意识,其核心在于对旧社会、旧制度的批判方面。龚自珍对社会中严重的两级分化、贫富不均现象十分忧虑,“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而达官贵人却不闻不问,尸禄素食。面对不可救药的社会,龚自珍大声呐喊“我劝天公重抖擞,不举一格降人才”,希冀以此拯救社会。当然龚自珍也意识到了封建社会是“将萎之华,惨于搞木”,认识到了旧世界“日之将夕”,但仍试图希望以非暴力革命的形式对现有社会进行变革,整体上来看,这种思想仍然没有跳出传统的改良框架。龚自珍的社会思想中最精彩的当属文化起源论,他反对圣人创造文化的观点,具有了唯物论的雏形,蕴涵了真理性的内核。在龚自珍死后的十几年里,终于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山中有大声起”的预言被证实。清王朝最终没有走上自改革的道路,在辛亥革命的枪炮声中结束了它近300年的统治历史,中国社会正式走上了近现代的历程。
3.反压迫、均贫富——社会思想中的平等意识。
治理名教下的满清封建集权,旧有的等级秩序达到了极致,人们禁锢于“礼制”下森严的等级结构,社会贫富差距加大,阶层流动近于停滞,不平等现象严重,不但表现为结果的不平等,更在于机会的不平等。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劝世良言》为始,点燃了社会中反对偶像、渴望平等进步的意识之火。1843年,太平天国借上帝和耶稣的名义,利用宗教结社,秘密组织农民武装,企图杀尽人间不平,在地上实现人人平等、家家富足的“天国理想”。而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平等”、“平均”观念,“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虽然这种思想仍然摆脱不了农民思想的局限性,其所构筑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是农民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思想萌芽,但是,这种以“平等”、“平均”为基础的“天国”理想社会模式相比以前却是进步了许多,最起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给旧有的社会带来了一丝新鲜的气息。
三、结论
从时代背景来看,春秋战国与清中晚期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都书写了重要的一笔,一个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一个是最后的封建王朝,处于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过渡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主要侧重于探寻社会治乱的根源,维护社会稳定,多寻“古礼”,通过提出了不同的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的方法,希冀社会的稳定和谐,重建社会秩序。而清中晚期的社会思想由于处于历史大变革的前夜,虽然体现了社会稳定的一面,但更侧重于思想上的突破,有了更多近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的意味,多破“古礼”,多了对社会变革的思考与批判。当然由于旧体制与思想的束缚,新的思想受到了压抑,但相对于后来的思想,这个时期的社会思想仍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1世纪,在市场经济及工业化、全球化浪潮下,研究并比较不同时代的社会思想,重构道德建设和道德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积极进取、爱国、宽容、与人为善的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了解社会转型中社会思想的变动,解决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郑杭生,胡翼鹏.道法自然静默无为社会运行的另类思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社会思想[J].河北学刊,2008(2).
C91-09.2
A
1673-1999(2012)06-0048-03
成曦(1983-),男,洛阳理工学院(河南洛阳471023)社会科学系助教,研究方向为社会学。
20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