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美学生与中国近代学位制度的理论透视

2012-08-15郑晓坤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学位留学生制度

郑晓坤

(长春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留美学生与中国近代学位制度的理论透视

郑晓坤

(长春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中国学位制度走的是内源化的发展道路,是在立足于本土的基础上,相互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学位制度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中国相继产生了三次留学热潮,在这三次留学热潮中,留美学生为我国近代学位制度的创建和发展贡献卓著,本文在留美学生的视阈下分析我国近代学位制度的发展嬗变及特点,为我国当代学位制度的发展与变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留学热潮;留学生;近代学位制度;贡献

在近代以前留学教育就是不绝如缕,但是真正形成大的规模和声势并成为一种潮流的留学教育要始于近代。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成为中西文化对接的基点,留学生为中心文化的对接提供了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所以留学热潮的形成和留学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和学位制度的形成功勋卓著。留学生成为中国近代最早融合中外文化,接受西方教育的一个新知识群体,在造就国内急需人才,促进中心文化交流和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和教育向近现代转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学位制度也正是借西学东渐之风,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广大留学生多方面的传入介绍,很多办学理念、教学体制、教育制度等,就是在留学生的倡导下付诸于实践,并逐步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学位体系和学位制度。在我国学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留美学生对我国学位制度的创建和发展贡献尤为突出,因此本文主要以留美学生为切入点来探讨我国学位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规律和特点。

1 留美学生与学位制度的发展历程

(1)留美学生与学位制度的涓涓细流。留美教育,最初是在1872年由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发起倡议,他是我国近代留学教育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第一位获得西方大学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在1854年获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容闳把促进留学教育当成救亡图存的手段和方法,是典型的教育救国论者。他用西化实现救国的宿愿得到李鸿章、曾国藩、丁日昌等大臣的竭力支持,把派遣幼童赴美的留美计划视为中国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在1872-1875年4年间,中国政府共派遣了120名学生分4批,每年派送30人赴美留学。后来,由于顽固派从中作梗,1881年6月,这120名留美学生分3批被遣送回国,幼童留美遂告结束。幼童留美虽中途夭折,但幼童留美却开拓了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风气,促进了中美文化的交流,加速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为今后留学教育开辟了道路。留美学生虽然绝大多数学业尚未完成,但对西方文化科学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回国后逐步成为中国政界、军界、商业界的知名人物,尤其在工商企业方面,成为技术骨干,直接传播西方先进技术,为中国各行各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詹天佑、欧阳庚获得了西方国家现代意义上的学位,学位逐渐被国人所了解和认可,他们将西方的学位制度和科学文明之风带回国内,更加深了国人对西方科学知识以及西方学位的认同,为学位制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留美学生与学位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庚款留美生的选派和游美学务处的成立,使留美势头达到高潮。留美教育由此前的不规范逐步开始走向规范性的实施阶段。庚款留美学生的派遣采用了严格的全国性公开考试的选派办法,留美学生虽然数量没有留日学生数量多,但学生水平要高于留日学生,都经过严格的挑选。由于清政府对留美教育的重视和管理的加强,使得这一时期留美学生的质量大为提高,尤其是多有较好的英文基础,庚款留美生赴美的层次大多比原来留日学生的层次要高,绝大多数都进入了美国大学或专门学校学习并获取学位。据1917、1918年汇编的《游美同学录》90%以上的留美学生获学士学位,很多人获硕士学位和工程师资格,有35人获博士学位,这之后还有更多的留美学生获得博士、硕士及其他学位。[1]留美学生归国后,进入高等院校从事教学活动或者担任教育行政工作的居多,成为近代大学师资的主要来源,因而对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最突出。以清华留美归国学生为例,1909至1922年共15批516名归国学生中,从事教育或与教育有关者多达187人,占总数36%以上,[2]其中又以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者为最多,反映了留美学生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至深,推动了大学方方面面的发展,这些无疑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及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位制度的创建与发展,留美学生群体成为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的中流砥柱。

2 留美学生与学位制度的特征剖析

(1)留美学生促进了西方学位制度的传播。早在清末,西方学位制度就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入国人的视野了,留学生是近代中国最早认知并获有西方现代学位的中国人。留美学生成为西方学位制度传播和宣传的重要途径之一。留美学生在美国获得学士、硕士、博士,成为促使国人认可学位制度的有效见证。

(2)留美学生促进了中国学位体系的建构。随着留美学生规模的扩大,留美学生在中国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已远远超过日欧。中国教育制度与学位制度的改革呈现美国化趋势。留美学生归国后,大力宣传美国实用主义教育,要求改革旧学制,建立新学制,并在教育刊物上大量发表文章。最后在这些留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于1922年11月1日,我国《壬戌学制》正式颁布,即“六·三·三·四的学制,学位制度的建设也蕴含其中。该学制是模仿美国“六·三·三制”而来,学制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学校系统较为简明,比较适合当时的中国教育实际,因此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壬戌学制》的颁行,与留美学生在教育界领袖群的作用密切相关,四年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培养等都是借鉴美国的学位制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很多留美学生就任教育行政官员,美国教育制度和学位制度的影响就更大了。中国学位制度以美国学位制度为模板,逐渐实现了由学士、博士两级学位向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过渡,最终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学位制度体系。

(3)留美学生促进了中国学位课程结构的完善与发展。在抗战前,留美学生担任过大学校长的数量远远超过留日以及留欧学生,这些留美学生深谙美国高等教育状况,懂得西方先进的大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思想,在任职期间,不仅对学校的组织管理系统,尤其是对学位课程设置、学位体系的建构贡献卓著,有利地推动了高等学校教育的发展。

3 启示与借鉴

(1)留学生使学位制度改革与时俱进。学位是一个人的学术水平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术水平高低的尺度。学位的价值不仅表现学位获得者的个体学术水平的,而且还表现为学位的社会价值,即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大批留美学生在美国大学通过系统的科学理论的学习和专业方面的训练,最后毕业获得美国学位。美国大学十分强调学用一致,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美国学位获得者也具有此特征。在美国获得学位的留美生回国以后,十分注重为自己争取实践的机会,把理论和科学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留美学生在教育界的影响尤为深远,归国后担任国内主管教育的行政官员、各大学校长和大学老师。如梅贻琦在芝加哥大学取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于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竺可桢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36——1949年任浙江大学校长;赵天麟在哈佛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914——1920年任北洋大学校长等。[3]这些在美国取得学位的留美学生,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开阔的视野等特点,对中国学位授予的管理和改革,学位审核机制的完善和学位质量监督机制的完善,教育思想理念的不断更新,学位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改革,从而适应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使我们今天的高教改革与学位制度的发展与时俱进。

(2)留学生促进学位制度发展“本土化”。我国教育的发展虽然属于后发外生型,但是一切教育的发展都应该是内源的发展,都是以本土教育为基础,来借鉴西方的教育制度,学位制度也秉持此特点。留学生是学位制度的介绍者、传播者、设计者和建设者。留学生群体在接受西方教育的过程中,对西方的教育制度,西方教育的管理体系、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都十分了解。归国后,很多留学生从事教育事业,能够采取中西比较的方式,并根据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对学位制度的引进采取不同模式,使教育制度和学位制度逐渐本土化,在引进西方学位制度的过程中,虽然吸收消化不够,结合中国教育实际不密切等问题,但他们努力对改革传统的办学体制,管理制度和学位制度,构筑崭新的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有着积极意义。在我们今天的学位制度改革中,我们仍然要不断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留学生群体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我们应该不断地借鉴西方的高等教育质量的监控机制,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经验,在借鉴的同时本土化、中国化,使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位授予方式与国际接轨,开展多方面的学术交流和学位的国际互认、对等,从而顺应国际学位制度的发展。

[1] 吴霓.中国人留学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3] 谢长法.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Studying in America and Chinese Modern Degree System

ZHENG Xiao-kun

(Special Education College,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China's degree system is on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al road.On the basis of its own degree system and the absorption of the western degree system,it gradually develops.There are three study abroad booms in China,druing these three hot flashes,students studying in America mak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modern degree syste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modern degre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ents studying in America,hoping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evolution of our country's contemporary degree system.

study abroad boom;student studying abroad;modern degree system;contribution

G642.471

A

1009-3907(2012)08-0997-03

2012-01-09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220号)

郑晓坤(1977-),女,吉林长春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外教育史与特殊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张晓辉

猜你喜欢

学位留学生制度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