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文体学角度对杜牧诗歌《山行》的解读

2012-08-15李彩霞徐华灿

关键词:山行文体学图式

李彩霞,徐华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学科受到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影响而发生了“认知转向”,认知文体学就是随着 “认知转向”而兴起的学科。在Semino、Culpeper《认知文体学》(Cognitive Stylistics)一书中,认知文体学被界定为一种文体学流派,是跨认知科学、语言学和文学研究而产生的新的流派。认知文体学与传统的文体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体学的关注点在于文学的语言形式与其所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联,而这关联产生的过程就包含了读者认知的参与。认知文体学把语言学研究与文学研究融于一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的主要理论框架和方法来自于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包括图形-背景理论、意象图式、概念隐喻和整合理论等。认知文体学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读者在阐释文学文本时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过程,也就是解释阐释是如何产生的[1]。李彩霞曾从认知视角对诗歌《独坐敬亭山》进行了认知文体分析,认为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文本具有解释力,用该理论解读汉语文本是可行的[2]。

晚唐诗人杜牧工诗、赋及古文,而以诗的成就最高,后人将其与李商隐并提,称他们为“小李杜”(区别于李白和杜甫)。杜牧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以枫林为主景,描绘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下面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几个理论模式,对杜牧的诗歌《山行》试作分析。

一、图形-背景视角

一个世纪前,丹麦心理学家Robin首先提出了图形-背景分离(figure-ground segregation)的观点,后来完形心理学家或曰格式塔心理学家用此观点研究知觉。人的知觉场包括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是看上去有高度结构的部分,在认知中是注意的焦点;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部分,是认知的参照点。因而人在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背景中感知到图形[3]。图形与背景分离的观点在认知文体学中的作用很重要,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时需要弄清注意的焦点和参照点,这就要把图形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然而图形与背景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读者的注意力就要随着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变化而转移,也就是说读者要经历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注意力的过程[4]。

《山行》的题目开门见山交代了发生的场景:诗人在山林中行走。从而推出了图形与背景:诗人与山林。开篇就建立了一个图形与背景分离的场景,这强烈吸引了读者的眼球,牢牢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让读者浮想联翩:行于山中的诗人看到了什么美景呢?他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为我们呈现出一幅远景图: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子小路蜿蜒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诗人驾车登山(从第三行诗句得出诗人是驾车而行),目光顺着山路一直向上望去,白云缭绕之处依稀可见人烟。此处诗人将石路、人家和白云刻画成背景并对其展开了细致的描绘:“远”字道出了山路的绵长;“上”字与“斜”字呼应,暗示了山高势陡;“人家”与“石径”对应,将一、二两行之意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条崎岖小路就是那白云深处住的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飘浮的白云遮住了视线,然而却拓展了读者的思维空间:高山之上,云下有人烟,云的那边该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那里居住的是世外高人吧。寒山、石径、诗人、白云、人家,这几个意象组合构成了一幅疏淡而神秘的景致。驾车而行的诗人是个动态的点,这个点沿着石子小路不断前行,它在整个画面中处于凸显位置,可称之为“图形”,其他的景象则充当了“背景”或者说“界标”。这个动态的点在向高山游动时,突然停了下来。“停车坐爱枫林晚”,原来令诗人驻足欣赏,流连忘返的是枫林美景。此行诗句看似叙述事件,实则起到写景的作用:诗人驻足而望,陶然而醉,彰显了枫林美景的迷人,而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此时读者的注意力随着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变化开始转移,由最初动态的点到静态的点再转移到枫叶上。诗人缘何“停车坐爱枫林晚”呢?原来是因为“霜叶红于二月花”。夕阳西照,经霜后的枫叶就像燃烧的火焰,层林如染,比二月春花还要红艳。此时在寒山、石径、白云、人家和诗人所构成的背景上,一片片“火红的霜叶”的图形被映衬而突出,成为了注意的焦点。此刻图形与背景发生了转换,图形变成了霜叶,霜叶被凸现了,而诗人则成了背景的一部分。作品的强烈注光被打在了霜叶上,作为图形的霜叶已然前置,凸显于背景之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诗人所构成的背景成了这火红景致的衬托。通过图形与背景的转换,诗人也引出了他要歌颂的景物——霜叶。在深秋万木飘零之际,在寒山和白云这萧瑟的背景上,经霜后的枫叶红胜二月春花,洋溢着勃勃生机,绽放着春天一般的生命力,它点燃了深秋萧条的景象,昭示了生命的辉煌。

二、意象图式视角

意象图式是由人们通过对具有相似关系的多个个例反复感知体验、不断进行概括而逐步形成的常规性样式,它来自于身体经验,主要是基于感觉、知觉和互动体验之上形成的,所以它具有体验性,是一种抽象的框架结构。基本的意象图式主要包括容器、路径、连接、力量、上下、运动、部分-整体、平衡、前后、中心-边缘,等[5]。

诗人用巧妙的比喻、绚丽的色彩、流畅的语言,以枫林为主景,描绘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写出了不是春光却胜似春光的秋之色,形成的是一幅令人为之神往的意象图式。全诗占主导的意象图式是火红的枫林美景展现于山林秋色中。诗人通过建立一个个图形-背景,然后将它们进行转换,最终确立了占主导的意象图式。在这个概念结构建构过程中,读者的视线紧随着图形的改变,注意的焦点从动态的点(驾车而行的诗人)转换到静态的点(停车而望的诗人)再转换到火红的霜叶。“远上”“停车”的“上”字和“停”字呈现出动态的意象图式移动过程:诗人驾车登山—诗人停车而望。这体现了基本的意象图式:路径、连接和运动。

三、概念隐喻视角

隐喻是比喻的一种,是运用 “成为”、“变为”、“是”、“成”、“就是”这一类比喻词,把某事物比拟成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这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格,当代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它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隐喻由始源域和目标域构成,它形成的基础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人类通过推理将始源域的图式映射到目标域上,以达到认识目标域的目的,所以说隐喻是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进行的一种概念映射。实质上,隐喻的就是根据某一事物来理解和感知另一种事物[6]。

《山行》诗运用了概念隐喻。“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描绘了经霜后枫叶的红艳。古往今来,红叶催发诗思,有许多名篇佳句,例如:“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赤叶枫林百舌鸣”(杜甫《寄柏学士村居》);“好是经霜叶,红于带露花”(李中《江村秋晚作》);“林间暖酒烧红叶”(白居易《送三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众所周知,“霜叶”是秋叶,而“二月花”是春花,这两者虽然都是植物,却有天壤之别。“秋叶”一般意味着飘零衰败,而“春花”意味着生机勃勃,这两者很难建立共同点。然而诗人不但把“霜叶”比成“二月花”,还用“红于”二字表达霜叶的色彩比二月花更热烈更艳丽。读者在将“霜叶”和“二月花”这两个概念进行空间对接时便发生了冲突。说“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就迫使读者从别的途径将这两个概念进行连接,读者便会寻找两者之间连贯相接的特性。“霜叶”和“二月花”在本质上不同,诗人用“红”字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红色是生命之火,象征着炽热灿烂和旺盛的生命力。这热烈的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就是霜叶和二月花之间的共同点。这时候的“秋叶”不再意味着飘零衰败,而意味着生机勃勃。尽管“霜叶”是秋叶,“二月花”是春花,两者在心理空间上很难建立共同点,可是艳丽色彩上的类似为两者的合成铺就了路径。因此,隐喻意义便油然而生:霜叶比二月花更加艳丽,霜叶比二月花更灿烂。前文提到概念隐喻是一种心理建构映射,它由始源域和目标域构成,它形成的基础是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在这个认知过程中,“二月花”是始源域,“霜叶”是目标域。人们熟悉“二月花”的艳丽多姿,并将始源域“二月花”多姿多彩的图式映射到目标域“霜叶”上,这样就能够认识“霜叶”色彩的艳丽。

古往今来,写秋景的诗词大都悲凉,例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就有“断肠人”之感叹。然而杜牧笔下的秋景却充满生机,不是春光却胜似春光,颇有刘禹锡“秋日胜春潮”之意。诗人从这一片红色中看到了秋天里的春色,秋天也有热烈艳丽的色彩,秋天也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仅是对美的喜爱,更是对生命的礼赞。

古人云:诗言志。该诗不仅即兴咏景,还进而咏物言志。诗人把从霜叶身上获得的启迪映射到他对人生的感悟:枫叶经霜后颜色愈浓,它耐得住风霜,这象征着人的经得住挫折和磨难,这一点是二月鲜花无法比拟的。霜叶可以激励人们奋发有为,可以鼓舞人们积极向上。我们常把人的老年时代视为人生的秋天,把人的青年时代看作是人生的春天。“霜叶”这秋天的叶子隐喻人生的秋天,“二月花”这春天的花隐喻人生的春天。“霜叶红于二月花”,也是在感叹人的老年时代可以活得比青年时代更加绚丽多彩,更加生机勃勃。

诗中所采用的隐喻把一个色彩热烈勃勃生机的秋天写得神韵透彻,秋天有春天一样的生命力,甚至比春天的生命力更加顽强。这是一首秋的赞歌,是一首大自然的赞歌,也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从认知的框架可以合理地解读诗歌,能够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语言蕴含的意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模式在阐释诗歌文本方面有很强的可行性,可以对诗歌文本做出独特而精到的解释。

[1]申丹.谈关于认知文体学的几个问题[J].外国语文,2009(2).

[2]李彩霞.《独坐敬亭山》的认知解读[J].韶关学院学报,2010(11).

[3]Ungerer F,Schmid HJ.An Introduction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韩仲谦.《白杨礼赞》的认知解读[J].宿州学院学报,2008(1).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77-179.

[6]Lak 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4.

猜你喜欢

山行文体学图式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山行》
山行记及其他
山行
山行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