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探究

2012-08-15王向华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务科学化

王向华

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探究

王向华

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科学化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目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过程中,存在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民主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党务不够透明,缺乏宽松的民主环境等问题。应该加强教育,增强党员民主意识,提高党员民主素质;进一步搞好相关制度建设,做好党务公开工作,营造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良好氛围,提升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党务公开;监督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科学执政”的概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命题。“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因此,提升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程度,是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需要。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意义

提升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程度,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

第一,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是促进党内和谐的基础。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党,党的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党内和谐。促进党内和谐是不断化解党内矛盾的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要用民主的方式化解党内矛盾,以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重点在于抓好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工作。“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这样一个统一的党,有纪律的党,有战斗力的党。”[1]没有基层党内民主就没有基层党组织的和谐,就没有党的和谐。所以,搞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基础。

第二,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是增强党在农村执政合法性的保证。党内民主建设要立足基层,加强党在农村执政的合法性。所谓“合法性”,是指民众对于现存政治秩序和政权的信任、支持和认同。在党政合一的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合法性来自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合法地位,来自上级党组织的授权和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但是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日趋完善,村委会的成员由农民选举产生,权力来自于民选的基础上。农村基层党组织传统的合法性基础已经削弱,新的合法地位有待农民的重新认可,可以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处于党执政底层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摒弃在农村执政属于天经地义的传统观念,不断完善基层党内民主,增强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在农村领导地位的长期有效性和合法性,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第三,实现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科学化是促进农村民主政治进程的要求。“在我国,执政党党内民主的状况,决定着社会民主的状况。”[2]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是促进农村民主政治进程的保证。目前,部分农村地区随着村民自治的推行和相关实践探索,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旦这种发展速度超过了政党的发展,执政党失去了掌控能力,就会出现无序发展的局面。”[3]只有加快党内民主建设科学化的进程,让党内民主赶超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步伐,执政党才能避免被边缘化的危险。同时,农村基层党内民主政治建设如果没有执政党的正确的引导,将陷入西方民主的泥潭,最终无法推动民主进程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引导和示范,有助于加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

二、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

党内民主建设的关键是“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目前,农村基层党员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党员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党员的民主意识淡漠,素质不高。有的党员对党内民主认识不到位或者根本没有认识。二是部分农村党的干部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滞后,领导方式落后。三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于自身能力弱化,缺乏有效手段,带领农村党员群众致富,帮助党员群众增收,对农村党员群众缺乏较强的凝聚能力和控制能力,致使农村党员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不到保障。

(二)制度建设不科学、不系统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中就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基层党内民主制度还不够完善。第一,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决策层面过窄,党组织的决策往往都是少数领导干部决定的。另一方面,决策程序不规范。决策前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走访和论证,决策过程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决策后缺乏及时有效的公开和群众监督。第二,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在农村基层党建过程中,一般只存在具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还往往因为领导对于自己下级的溺爱而监督不严。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害怕打击报复等因素的影响,普通党员对于领导干部、下级对于上级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而同级之间的监督往往由于“老好人”思想的影响,造成有名无实的局面。

(三)党务不够透明,民主环境不够宽松

十七大修订的党章规定了“党务公开制度”,但是党务公开在实践中还很不完善。对于基层党务公开,全国没有一个系统的原则性的文件规定。农村各地在推行党务公开的过程中,往往根据各自的情况来进行实践。公开的内容和程度由各个地方的基层党组织自己决定,因此,领导的思想素质、工作水平和能力就决定了党务公开的成效。各地方党组织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等方面的界定和认识存在差异,操作起来随意性较大。在农村基层实践中,有的领导干部甚至认为党务公开就是政务公开,有的地方把政务公开当成党务公开。同时,党务公开执行落实不到位。有些党务工作者对党务公开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公不公开都无所谓,有的把党务公开当成一种“形式”。虽然有公开的文件和公告栏目等,但注重形式,缺乏内容。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党员民主意识和素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建立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宣传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党员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贴近农村党员思想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学习党的相关理论,努力提高农村党员的理论修养和水平,培养党员的权利意识,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针对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状,党支部和基层党委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和内容,注意方法的灵活性和内容的通俗性与实用性,加大党员的参与力度。同时,各地要不断加大实践创新的力度,总结经验,提升党员的民主素养。

(二)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列宁说过,民主要包括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完全的公开性;二是一切职务经过选举[4]。改革选举制度,是探索实现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选举的方式上,可采取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直选范围。针对“公推直选”等选举中存在的问题,要科学设置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采取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办法,产生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在选举前,加大对候选人和选举地区情况的全面深入的宣传,保证选举过程中信息的对称性。严格制定并科学细化选举程序,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保证选举的真实有效性。

(三)探索创新基层党内决策机制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为此,领导干部和党员都要树立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意识。在作出重大决策前,要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和专家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并多渠道征求群众意见,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保证民主决策的前提科学。同时,制定严格的决策程序,对决策问题的内容、形式、程序、方法以及考核等事项作出严密的规定,坚持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尽量使决策切合客观现实需要。

(四)完善监督体系,保证监督的可行性

完善监督制度,主要是积极探索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评价体系,对各地农村党组织的工作进行社会评价。对于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群众特别关注的中心工作和大事实事,开展党员和群众满意度评价,把评价结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并与领导干部的政绩和工资待遇挂钩。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拓宽基层党内民主监督渠道,推广党员论坛、网上述职、在线评议、党员信箱等监督形式。要在实践中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依据,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党员党内监督的具体运行机制和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切实保证党员和普通群众参与监督的可行性。

(五)完善党务公开制度,营造民主氛围

扩大党内民主,党务公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除了涉及党的秘密之外,凡是与党员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宜,都要实行党务公开,让党员了解内情。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党务公开的重要性,并把党务公开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成立党务公开执行机构,制定公开的程序,明确公开的时间、内容。建立党务公开相关机制,加大党务公开的监督考核力度,把党务公开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考核之中,激励领导干部自觉执行党务公开制度,激发党员群众监督党务公开执行情况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党务公开层次。要积极探索,长期实践,努力提高党务公开水平。通过完善和实施党务公开制度,营造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良好氛围,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科学化水平。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7.

[2]王长江.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促进带动社会民主[J].党政干部文摘,2009(11).

[3]王长江.大力推进党自身的改革[J].中国报道,2009(9).

[4]列宁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47.

D267.2

A

1673-1999(2012)11-0006-03

王向华(1978-),女,湖南湘乡人,硕士,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 471022)讲师。

2012-03-20

洛阳师范学院2010年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河南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科学化研究”(2010-QNJJ-017);2011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SKL-2011-9)。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务科学化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感受参加党务干部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