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群体育旅游消费的心理承受价位调查
2012-08-15谢玲林宏杨大容
谢玲,林宏,杨大容
随着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不断加大,四川体育旅游产业获得迅速发展。十年前四川体育旅游产业还靠“天”吃饭,而今四川已从体育旅游资源大省迈进了体育旅游产业强省的行列。但是,四川的体育旅游客源大部分来自国外和省外,四川不同人群可以花在体育旅游消费上的费用非常有限。四川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目前仍然缺乏对体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为了解四川本地人对体育旅游消费的认识和心理承受能力,我们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在四川省的内江、南充、乐山、广安、绵阳等5个市的市区、城镇和农村中,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9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90份。问卷调查对象涉及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群。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为男性的有1629人,女性1461人,少年儿童186人,青年段1919人,中年段758人,老年段227人。同时,对这5个城市中已经运营的体育旅游项目消费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对象涉的年龄和文化层次、家庭收入、工作与居住地都有所不同,但希望他们回答的问题是一样的,即:“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你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心理承受价是多少?”
(一)不同性别人群的心理承受价位
四川省整体的经济收入水平不高,整体的消费能力较低。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可提供与娱乐和享受的费用平均在100元左右。无论男女,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心理承受价位都非常有限。其中,心理承受价位在51~100元间的人最多,男性占总数的11.5%,女性占10.7%。男性心理承受价位在200元以上、101~150元、50元以下、151~200元的,分别占 7%、6.9%、6%、5.6%。女性心理承受价位在50元以下、200元以上、151~200元、101~150元的,分别占 6.2%、5.4%、5.2%、5.1%。在体育旅游活动中的消费水平男性略高于女性,而对体育旅游消费的心理承受能力,男性与女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二)不同年龄人群的心理承受价位
参与体育旅游活动,心理承受价位在50元以下的,老年人最多,约占8.9%;青年人最少,约占2.6%。心理承受价位在51~100元之间的,中年人最多,约占12.8%;老年人最少,约占2.4%。心理承受价位在101~150元的,少年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大,约占7.1%;青年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小,约占3.8%。心理承受价位在151~200元的,青年人最多,约占10.2%;老年人最少,约占4.2%。心理承受价位在200元以上的,青年人最多,约占11.8%;老年人最少,约占0.5%。不同年龄段群体参与体育旅游活动的心理承受价位有显著差异。其中,心理承受价位最高的是青少年,心理承受价位较低的是中年和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承受价位呈下滑的趋势,这与他们出生的年代和消费观念及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三)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心理承受价位
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人群,参与体育旅游活动的心理承受价位在50元以下的人数最多,有106人,约占该群体人数的15.8%;心理承受价位在51~100元的有81人,约占12.1%;心理承受价位在101~150元、151~200元、200元以上的人数均不足30人,所占比例都不足5%。
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人群,心理承受价位在51~100元的人数最多,有132人,约占该群体人数的12%;心理承受价位在101~150元、在50元以下、151~200元的均不足80人,所占比例都不足7%。
大专或本科学历的人群中,有120人的心理承受价位在51~100元,约占11%;心理承受价位在200元以上的有89人,约占8.1%;心理承受价位在101~150元、151~200元、在50元以下的均不足70人,所占比例都不足7%。
研究生文化程度的人群中,有47人参与体育旅游活动的心理承受价位在200元以上,约占该群体人数的20.4%;心理承受价位在151~200元的有26人,约占 11.4%;心理承受价位在 101~150元、51~100元及50元以下的均不足20人,所占比例都不足8%。
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在参加体育旅游活动中心理承受价位存在显著的差异。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参与体育旅游活动的心理承受价位也在提高,这与现阶段我国受教育文化程度的高低与经济收入的多少挂钩有一定的联系。
(四)不同职业人群的心理承受价位
从职业方面看,育旅游活动消费心理承受价位最高的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群体,他们心理承受价位在200元以上和101~150元段的人数比例最高,分别占该群体人数的11.8%和9.2%。该群体的工资收入稳定,经济支付能力较其他职业群体更强,出差的机会也相对较多。
军人心理承受价位在151~200元和51~100元段的人数比例最高,分别占该群体人数的14.5%和18.8%。心理承受价位在50元以下的人数比例最高的是学生群体,约占该群体人数的7.9%。心理承受价位在200元以上和151~200元段的人数,比例最低的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群体,仅占该群体人数的2.2%和2.8%。心理承受价位在101~150元段的人数,比例最低的是待业人员群体,仅占该群体人数的1.4%。心理承受价位在51~100元段,比例最低的仍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群体,仅占该群体人数的5.6%。心理承受价位在50元以下的,比例最低的是离退休人员群体,占该群体人数的3.4%。
体育旅游消费心理承受价位最低的人群是农、林、牧、渔及水利行业生产人员群体。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育旅游消费心理承受价位有显著的差异。
(五)不同居住地人群的心理承受价位
居住在城市的人,体育旅游消费心理承受价位在200元以上的人数最多,有132人,约占城市群体人数的10.5%;心理承受价位在51~100元有121人,约占 9.6%;心理承受价位在 151~200元、101~150元和50元以下的人数均不足100人,所占比例分别是7.6%、5.1%和4.8%。
居住在小城镇的人,心理承受价位在51~100元人数最多,有183人,约占城镇群体人数的16.6%。心理价位在 101~150 元、50 元以下、151~200 元人数分别是78人、59人、50人,所占比例分别为7.1%、5.3%、4.5%。心理价位在200元以上的人数最少,只有46人,约占城镇群体人数的4.2%。
居住在农村的人,心理承受价位在50元以下的人数最多,有64人,约占农村群体人数的8.9%。心理承受价位在101~150元的有44人,约占6.1%;在51~100元的有 40人,约占 5.5%;在 151~200元的有20人,约占2.8%;在200元以上的人数只有10人,约占农村群体人数的2.2%。
不同居住地群体的体育旅游消费心理承受价位有显著的差异。心理承受价位在200元以上和151~200元段的人数比例,最高的是城市群体,最低的是农村的群体。心理承受价位在101~150元和51~100元段的人数,比例最高的是居住在小城镇的人,比例最低的是居住在城市的人。心理承受价位在50元以下的人数,比例最高的是农村居民,比例最低的是城市居民。这与不同群体的经济收入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六)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人群的心理承受价位
家庭月均经济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人群,体育旅游消费心理承受价位在50元以下的人数比例最高。家庭月均经济收入在1001~2000元的人群,承受价位在51~100元的人数比例最高。家庭月均收入在2001~3000元的人群,心理承受价位在101~150元的人数比例最高。家庭月均经济收入在3001~4000元的人群,心理承受价位在151~200元的人数比例最高。家庭月均经济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人群,心理承受价位在200元以上人数比例最高。心理承受价位在50元以下、51~100元和101~150元段的人数比例最低的,都是家庭月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群体;心理承受价位在151~200元和200元以下的人数比例最低的,是家庭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群体。
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人群,他们的体育旅游消费心理承受价位有显著的差异。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消费额度也不断提高。
三、结论及建议
从调查的结果看,对于体育旅游消费,男性群体比女性群体的心理承受价位略高,但人们在心理上能够承受的价位,大多数是在100元左右。少年群体和青年群体参与体育旅游活动的心理承受价位高于中年群体和老年群体,这与中老年群体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有关。参加体育旅游活动,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经济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随着学历的提高,消费意识、审美观念、休闲娱乐方式等都会发生变化,会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并倾向于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因此,学历和家庭收入的高低对人们参加体育旅游活动所能承受的消费额度呈正相关。农村人群大多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认识的局限,他们没有钱同时也不愿意花更多的钱用于体育旅游。
为了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应当鼓励人们参加户外体育旅游活动,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经营企业,在进行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实际经营活动中,要尽量从实际情况出发,在体育旅游项目设计和开发上,要尽可能顾及各种年龄段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并根据大多数群众的体育旅游消费能力合理确定旅游区的消费价格,让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农村的普通百姓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旅游。
[1]韩鲁安,等.体育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2).
[2]林宏.丘陵地区不同人群参加体育旅游需求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2).
[3]刘纯.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柳伯力.中国西部体育旅游开发:理论探讨与对策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5]谭白英,邹蓉.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2(3).
[6]王桂忠.关于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