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探析
2012-08-15黄淑忠
黄淑忠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高校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探析
黄淑忠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高校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应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健全学习机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改进学习方法,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提升队伍的整体效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学习型组织;学生政工干部队伍;高等学校
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战略要求。队伍和人才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和关键,因此,当前建设一支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建设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是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人们思想认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也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日益增强,给复杂多变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挑战。知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更多的人不再局限于从传统渠道(如学校和家庭)中接受教育,这就给一直以来处于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1]。学生政工干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力量,若固步自封,照搬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则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二)建设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接受多元化、复杂化的文化熏陶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总体上是积极的、向上的。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念扭曲、社会责任感弱化等现象都是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而问题产生的原因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相关。且由于他们很多是独生子女,有着优越的成长环境,因而心理较脆弱、受挫力较差,进入高校后面对着社交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及情感困惑等,在他们竞争意识逐步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集体主义观念弱化、协作精神缺乏等现象。因此,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难题就变成了如何正确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这就要求学生政工干部: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尤其对新时期大学生主流思想、心理特征和普遍成长规律要认真分析、重点了解;另一方面,要针对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方法及内容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创新。
(三)建设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是推进政工干部队伍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总体情况看,高等学校政工干部队伍思想稳定、信念坚定、工作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好,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队伍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一是部分干部对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缺少深刻的认识,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二是一些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的需要,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三是部分干部“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树立不牢,服务意识不强;四是少数干部对业务钻研不够,忽视了学生工作的实际内涵[2],或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浮在表面,学习意识不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要紧紧抓住这些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的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干部的学习意识、创新能力、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快干部的角色由事务型、经验型向学习型转变的步伐。
二、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目标
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是指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并在教育方法的创新,自身素质的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融合等方面不断提高,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新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3]。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落实,对于建设一支学习型政工干部队伍显得十分必要。
(一)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目标,就是通过创建活动使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形成常学、真学、善学、深学的良好风气,并不断增强队伍的学习研究能力、工作创新能力、政策执行力、突发事件应对力,使得学生政工干部真正成为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的骨干力量。
(二)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
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注重在工作过程中提升学习研究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工作创新能力。一是将每一项工作当作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争取每一次工作都能学习到新技能、新方法,都能够反过来推动工作能力提升,这一点是需要牢牢把握的;二是做到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中干、干中学”;三是做到学以致用,要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促进学习、深化学习。
(三)实现不断创新与自我超越
要促进学习,其中很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提高队伍的执行力,通过将各项计划、各项任务都切实落实到位,有效保证学习质量、提升学习效果。思考问题、总结工作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提高执行力至关重要。除此之外,注重在每次工作中(例如组织大型活动、撰写文字材料、解决突发问题)深入总结提高,并及时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学习是一项必须坚持进行的工作,还必须养成终身习惯[4]。因此,要坚持不断学习、长期学习,并最终实现不断创新与自我超越。
三、建设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基本途径
(一)更新学习理念,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学生政工干部要树立一种观念:“学习是工作创新的基础与根本,工作是学习研究的延展和深化。”学生政工干部要真正将学习与工作融合起来,在工作这个大环境、大平台上,加强学习,深化学习,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其一,树立学习的理念,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学生政工干部要有意识地收集、了解、更新新时期学生工作的理念、信息、观念及知识。除此之外,学习也应成为学生政工干部的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任何干部都不能满足于过去学得的知识和经验,都应该坚持持续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努力实现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的转变。
其二,不断改进学习培训方式方法,提升学习效果。针对培训对象要因材施教、按需施教,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应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提升培训工作的灵活性。这些都是培训可以改善和提高的方面。而改变教条式、填鸭式的单一学习培训方法需要从加强和改进讲座、报告、主题教育等学习教育方式入手。多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团队活动、远程学习等现代培训教育方式,使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得到加强。同时,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继承发扬好经验好做法,对于不足之处要及时改进,从而形成一种以学习促进步的良性循环。
其三,大力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建立良性学习循环机制。在学习过程中,应倡导团队精神,强化合作意识,并通过团队学习、系统思考更新学生政工干部的观念,明确工作目标,改善政工干部的心智模式,努力实现由“个体学习为主”向“团队学习为主”的转变。要把个人的学习动力与融入团队学习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团队学习中加强交流,从而激发团队的集体智慧,进而提高队伍的整体工作效能。
(二)建立健全学习保障机制,为建设学习型队伍创造良好条件
激励是强化个人需要动机的手段。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应重视激励的作用,并配有切实的人性化的制度保障[5]。建设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也需要进行长远规划,尤其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为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其一,建立长效学习体系。一要建立强有力的学习组织领导体系,要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制定学习工作计划;二要确立广泛的学习交流机制。积极为学生政工干部创造团队学习的机会,激发干部在集体学习交流中的思维碰撞,从而充分发挥出政工干部这个集体的智慧;三要建立严格的学习考核激励机制。高校应将政工干部的学习情况作为学生系统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来抓,通过将日常学习与干部的考核、奖励、晋升等相挂钩,以激发队伍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四要建立完善的学习保障体系。以常态化、实效性为目标,从形式、内容等方面改进学生政工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加强学习后续的反馈及落实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学生政工干部将所学所思真正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中。
其二,优化选拔培养机制。高校应通过合理规划,结合各自学校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在选聘过程中重点择取双学位复合型人才,适当增加具有教育、管理、法律、心理、人力资源等学科背景人才。经过报名、资料审查认定、职业能力测试、心理健康测试、文化笔试、临场面试、综合考察等程序,层层遴选,确保选聘出来的学生政工干部政治立场坚定、心理素质良好、专业知识扎实。应制定队伍选拔培养长期规划,进一步优化整支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不断推进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以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为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政工干部参加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培训(例如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就业创业指导等),切实提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教育水平。
其三,拓宽队伍发展空间。各高校应注重解决学生政工干部队伍自身的职业规划问题,着力加大骨干学生政工干部的培养力度,鼓励优秀学生政工干部继续学习深造,攻读与学生工作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鼓励学生政工干部早准备、早申报,积极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促进职称建设,建立起结构合理的职称梯队;在学生工作系统内加强跨学院、部门轮岗锻炼,鼓励学生政工干部到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或挂职锻炼,着力推动学生政工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提高干部的驾驭全局的能力和素质。建议从四个方面加强辅导员出口关建设:一是加强学生工作系统内部骨干的遴选和培养;二是继续加大力度向学校党政管理岗位输送干部;三是向专任教师队伍和科研院所输送有培养潜质的人员;四是努力推荐优秀政工干部到党政机关和其他行业任职。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实效
学习不是简单的获取知识,而是一种融会贯通。在学习中促进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创造力的提升。在建设学习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切实保证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学习有成效。
其一,坚持学习与调查研究并行。“眼睛向下”是很多学生政工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有的作风,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虚心听取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显得极为重要,因此要经常性地深入学生宿舍、班级开展调查研究,多与学生交流,并在交流中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对于一些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及难点问题的处理要重点关注,有针对性地提出调研的主题,通过深入调研,从而找出原因所在,研究解决措施。要着力克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问题,逐步减少口头学习、会议学习、文件学习等形式主义,切实将学习落到实处。
其二,坚持学习与创新工作相融合。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需要不断养成,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需要不断提高,思维方式及习惯需要逐步改善。此外,还要学会系统思考,并学会将学习成果应用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实际中去。要将研究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作为学生政工干部学习的着眼点,对于问题,应该善于发现,敢于正视,并用所学去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实现“学了什么”转变为“学会什么”。
其三,坚持学习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有效的学习应要有深刻的问题意识,要深入思考在新形势下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探析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目标,把握当代青年学生的主流思想特点和个性特征。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通过课题申报、专项基金申请等方式,着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1] 陈建波.创建高职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设想[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85-87.
[2] 郑海友.建设高校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25):229-230.
[3] 陈清华.构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策略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87-91.
[4] 张祖品.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9):67-68.
[5] 陈佳薇.试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的学习型组织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3):57-58.
G645
A
黄淑忠(1979-),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