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型高校德育的理论性思考

2012-08-15王彦青

关键词:道德德育大学生

赵 宏,王彦青

(1.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构建新型高校德育的理论性思考

赵 宏1,王彦青2

(1.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是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价值选择多元化,以规范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德育必然要被以包容和疏导为手段的发展型德育所代替。建议立足社会教育发展与大学生个性发展要求,依靠制度建设鼓励德育方法与手段创新,在实践中构建新型德育。

高校;传统德育;新型德育

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正确的思想道德为指导,在促进社会和学校智育、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坚持全面发展的过程,[1]8是施教主体、德育内容与形式、德育环境及学生个性特点等多重因素的互动过程,表现为德育过程对受教主体外在的影响。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不仅是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更应是受教与施教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起点,他们不仅是受教育者,更应该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增强高校德育实效,应从教育的主体——学生着眼,从教育对学生的施行和接受的双向互动来探讨和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一直坚持以规范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传统型德育,学校按照社会的安排和要求来塑造学生,他们只能顺应社会要求,个性化思想意志与自由选择得不到合理安排。随着市场发展与多元文化的扩散与交流,传统德育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多元化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空前增强,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价值设定自由发展,强烈追求“酷”、悦纳时尚,排斥甚至反感传统文化训诫或教育规范;另一方面,以知识灌输或富有政治说教色彩的规范性德育,漠视了学生的主体价值选择与目标追求。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时代,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高校德育应在内容上兼收并蓄,充分融入时尚元素,包容多元选择,规避政治独树一帜,在形式改革创新,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德育实践中,完善德育形式、创新德育方法。

一、传统德育的当代审视

传统德育是基于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教师依靠制度性权威所推动,通过专业知识讲授与说教,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形成良好道德习惯,表现为学生具有符合社会设定目标的素质。这种德育的鲜明特点是把学生当作机械的训诫对象,忽视了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价值,主要表现在:

其一,德育过程无视学生的主体性而使“教”“育”分离。传统德育过分强调意识形态教育、价值观教育以及政治思想教育,政治要素被膨胀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政治力在德育中的全方位渗透和把持,使教师与教育管理者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政治目标检视学生的思想表现和道德行为,并以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加以定性评判。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预期目标,教师往往以权威与真理的化身,借助于制度要求严格管理和控制德育过程与结果,“教师在情感上满足于对课堂教学的表面上的绝对控制权,拒绝考虑被要求传授的知识与价值‘从何而来’、‘所为何来’、‘引领社会向何方去’等具有终极意义的问题,对‘法定知识’在教育系统中的合理性与终极价值的思考被教育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2]这种缺失主体参与的物化德育,扼杀了他们的自由选择与价值判断的权利,只能成为道德理论的存储器,或者疲于应付考评而只言片语了解一点干瘪词藻,不可能掷地有声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道德人格、内化为道德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无论课堂上所学的教材具有多么充实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总是把认知的目的放在第一位,知道它、学会它、记熟它,而且教师也是全力以赴地追求这一点。这个目的越是被置于首先地位,它就越是有力地占据了学生的内在力量,而思想也就越来越远地退居次要地位,从而把知识转化为信念的有效系数越来越低”,[3]169其结果只能是“教”“育”两张皮、知行脱节。

其二,社会本位主义德育抹煞了德育的育人价值和学生的自我价值。传统德育重制度安排与社会需要,把社会要求作为德育神圣使命,学校必须按照社会预期道德标准对个人思想意识、价值选择、行为模式等加以约束和规范,以使教育融入社会、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等,虽然教育过程仍是按照某种既定的目的培育与塑造学生,但按照教师的理解与判断对学生进行社会化道德灌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他们的思想认识得不到体现、价值判断与选择得不到理解与支持,德育的育人价值缺失。

通过外在强制和灌输,学生只能按照社会设定目标依从道德教化,个人情感、意志、责任、理解、价值取向等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和认可,德育成为传递社会要求的工具。德育工具化的结果,从表象看,造成了它的变动不居,因为尾随于政治或经济形势,想保持稳定何其困难,这也是被历史所多次证明了的。而从根本看,大学德育因为难以保全自己的文化操守,在变动不居中消磨掉了自己的本性,从而变成一个没有文化性的文化事物,德育的有效性自然受到影响。[4]因此,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高校德育必须回归学生主体,创新德育形式与方法,构建新型德育。

二、构建新型德育的社会基础

新型德育构建基于社会发展转型与学生对自由而个性发展追求,是实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目标、促进教育科学及学生全面发展对高校德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新型德育构建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德育作为一种具体、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建构在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时代特征基础之上,并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制约。在不同社会形态乃至不同社会阶段,由于影响德育外在因素与德育主体内在因素的变化,决定了德育所肯定的内容与要求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传统德育是与计划经济模式下政治性德育相适应,而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多种文化的交流、渗透、碰撞与融合,加速了社会意识与价值取向多元化。德育强烈的时代性决定了德育必然发展转型。因为“任何‘思想’的前提也是有前提的,是历史地被建立起来的前提;‘思想’的前提之所以是自明性的,是特定的思想者在特定的文化境遇下、特定的思想角度和水平上意识到的自明性。随着历史的变化,自明性的‘思想’前提往往会失去其自明性。‘思想’前提自明性的丧失,意味着以其为基础的被建立起来的‘思想’的合理性的丧失,而更重要的在于,意味着‘思想’前提的转换和跃迁,意味着‘思想’的自我超越和创新”。[5]

其次,新型德育是实现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与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代社会不断为大学生自由发展提供可能,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和根本宗旨,更是高等教育改革与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传统德育目标的狭隘性与德育模式的单一性,极大制约了德育效率的提高及其社会效能的持续。教育与社会发展目标向度上的同一性决定了这种德育模式被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以一种更加先进的符合教育与社会发展高度一致、全面提供学生素质的新型德育所代替。新型德育是对传统德育的扬弃,它依据社会发展与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及教育发展基本规律,把社会的道德要求、价值目标与尊重大学生的个体追求紧密结合,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育发展、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以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创造性的开发为前提,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放、包容的新型德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最大限度调动他们通过生活实践等增强德育自律,既能提高德育社会实效,又能使大学生各种能力得以锻炼、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新型德育的内在特点

其一,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最典型的时代特征。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及现代化信息传递方式的迅速普及等因素导致社会主体的政治、经济、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多元化与多样化,激发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生成,他们在德育方面表现出自我判断、自我选择与自我习得的强烈要求,形成对传统德育的挑战。“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灌输式德育将越来越失去市场。

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学生个性张扬与全面发展迫切需要德育推陈出新。新型德育秉承以德育人发展理念,紧握时代脉搏,承递时代赋予德育发展的重任,关注学生发展,创新德育模式,把德育的外在价值要求与学生自我发展需求有机结合,德育目标不再是社会对教育预期,而是学生发展的自我选择。它强调承认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使大学生能深刻体察到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被社会关注、关怀与支持,感悟到个体思想道德与人格的净化与塑造对社会进步与和谐的外在价值,从而使自我选择与价值意识自觉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向“善”,维护社会道义。可以说,在多元化社会,以疏代堵、以宽容取代压制的新型德育是高校德育的最佳选择。

其二,以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核心价值理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6]当代大学生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肩负着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重任,是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他们能接受何种模式、何种层次的德育,不仅影响到当代青年思想道德素质所能达到的程度,而且将产生代际影响。新德育立足时代与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关注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把社会对他们的道德要求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追求、道德塑造有机结合,尊重他们的选择,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中推动德育社会价值的实现。

其三,以注重道德过程为着力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无际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完成了的结果,周围刺激是影响其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大学德育之所以处于“边缘情势”或“无效状态”,除了客观社会因素外,德育本身的价值取向也不容忽视。传统德育及其评价往往倾向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学生的道德行为与习惯等,道德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被漠视。

新型德育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促进德育发展的积极因素为动力,尊重德育发展规律,强调德育目标与德育过程相结合,让学生广泛参与诸如道德讨论、争论及道德实践与道德体验活动。苏霍姆斯基说:“争论与讨论的意义在于,可以对道德认识做到反复再认识,使青年人不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挂靠对真理的各种对立观点,而是亲自参与这场思想斗争,斗争吸引了它的理智和感情,使他不能无动于衷。”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体验活动,把德育植入日常生活,实现德育生活化,摒弃教师一言堂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学生的道德习得与道德行为习惯养成。

其四,倡导价值理念多元化。传统德育在价值取向上强调社会至上,尊崇绝对的同一性、价值标准的确定性和信仰上绝对一元论原则,在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中思考德育问题。而新型德育从社会本位向个体转化,尊重个体差异与价值选择多元化,倡导个体德育潜能的开发与自我德育能力培养,通过个体道德素质的提升与道德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培养,提高德育社会认同,促进社会和谐。

四、新型德育构建的基本思路

新型德育的构建,应从教育发展战略高度,按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要求,依靠制度规范建设,建立符合德育发展规律的推进机制,使其在德育实践中发展与完善。

解决德育发展难题,制度设计是关键,制度建设是德育从维持到发展根本保证。邓小平曾在强调党的制度建设时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7]依靠制度建设推动发展型德育从理论转化成德育实践,使高校德育摆脱长期低效的困境与被抵制的尴尬。

首先,依靠制度强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德育理念,鼓励德育方法与手段创新。在学校德育中,教师是主要施教主体,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其德育实践模式和方法。依靠制度规范和约束“目标决定论”的错误理念与工具化德育思维,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为中心”的德育理念,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促使教师努力成为德育方法创新的主体和引导者,在创新实践中推动德育发展。

学生既是德育对象也是德育最重要主体,德育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学生对德育内容与模式的认同和支持,把外在的教育内化为素质,把约束转化为自觉。因此,尊重大学生自我发展需要,尊重他们多样性价值选择,引导他们把自我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自我道德素质提高的积极性,避免德育异化。

在机制层面,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机制:教师应是德育的帮助者、促进者及指导者,师生共同具有德育商定权,以提高学生表达、对话、协商和寻求均衡的能力;建立德育定期反馈机制:建立比较系统完整的德育测评体系,定期评价德育内容、方法与社会发展适应度及学生的认可度,剔除不合时宜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式。

其次,依靠制度实现德育教育模式多样化。德育实质上是精神教育、文化价值观教育。“文化是思想的载体,人们是通过文化的交流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和教育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运用先进文化去教育人和影响人,在思想政治观点层面逐步消除分歧和隔阂,在文化认可中接受并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8]而一种文化被认同,不仅需要以一种恰当的方式给予正确的引导,更要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感受、体验而最终被接受。因此,在倡导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下,德育模式应实现多样化,大力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实践德育。实践德育强调把德育渗透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过程中,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深化道德体验、塑造道德人格;在课程设计上,把德育实践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由专任教师组织实施,并探索德育实践效果的评价体系,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建立统一思想指导下有地方特色的德育交流机制,不同地域或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模式研讨,推进德育方法现代化等。只有在尊重学生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德育发展规律、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关注学生发展、完善德育管理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实施推动德育发展的和谐德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

再次,开发多样化实践德育。德育应是一个不断探索、改进和积累的过程,并使德育主体通过这一复杂的过程实现自身道德意识、思想认知、价值观念与趋向成熟,达到与社会共同道德认同的一致。这一目标的实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实践德育。南宋诗人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创造各种德育环境,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德育的真正内涵,把外在的说教转变成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增强德育实效。

[1] 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3]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 —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 金雁.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德育[J].江汉论坛,2008(10).

[5] 王新生.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评析[J].哲学研究,2003(12).

[6] 德意志意识形态[M].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 袁贵仁.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N].光明日报,2002-03-26.

G641

A

赵宏(1975-),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大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