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的价值维度
2012-08-15钱荣贵
钱荣贵
(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在教育大众化时代,硕士阶段的教育主要是要通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和学术品格,为日后进一步深造和从事学术研究打下基础。所以对硕士生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是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开设的硕士教育课程。相关教材及参考读物较多,但很少顾及文理有别、学科各异的特点,所以针对性、指导性、适用性不强。本文拟从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出发,循着“道”、“法”、“术”的思路,结合文科硕士生的学术特点,对“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的价值维度做些探讨。
一、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浸润
学术不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近年来,学术不端事件累累曝光,甚至还有人提出了“善抄者可以成创作”的“抄书有理”论。[1]但人们对此似乎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如此这般,还有什么学术原创可言。造成当今学风浮躁的主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滑坡。一些学人为利益驱使,守不住道德底线,心存侥幸,铤而走险。二是学术评价不完善。时下,在职称评审、论文评价、津贴评定上存在“重量不重质,重刊不重文”倾向,这种倾向直接导致了粗制滥造成果的涌现。曾有人戏言:“这个时代可能是历史上成果数量最多,传世作品最少的时代。”也有人做过这样的调侃:“现在写书的人比读书的人多”。《中国青年报》曾报道:2011年我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而引用率排在100名开外。[2]这至少可以说明,真正有价值的论文并不多见。在这样一个学术大背景下,有的研究生缺乏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和最起码的尊重。有些硕士生到了论文答辩阶段,甚至到了博士阶段,对学术研究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还缺少足够的认知,还不知学术研究究竟为何物,甚至还以为做学问、写论文、出专著只是抄抄弄弄而已。
学术研究是一种创造新知的过程。这项工作很艰辛,也很严肃神圣。历来治学均为精英人群所为。古人将学术研究、著书立说看成是厥功至伟的事业。东汉王充曾把儒林之士分为四等,他说:“故夫能说一经者 (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故夫鸿儒,所谓超而又超者也。”[3]王充认为“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绝非等闲之辈,都是胜过“儒生”、“通人”、“文人”的“鸿儒”,是“超而又超”的社会精英。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治学、讲学更是表现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襟怀,他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①[4]意思是说,学人要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古人的这种学术情怀,这种对学问的顶礼膜拜,很值得今人学习,而现今学界普遍缺少的正是这种精神。硕士阶段是学生从知识接受到知识创造的过渡阶段,是大多数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学术创新的起点,这个阶段接受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教育,对研究生今后的学术发展,乃至对整个学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都至关重要。所以,教学中首先要告诫学生,学术研究是一项精神生产活动,剽窃或变相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与盗窃他人财物本质上并无二致,学术研究要始终坚守道德底线。学术研究的道德底线是什么?史学家顾颉刚曾说:“宁可劳而无获,不可不劳而获。以此存心,然后乃有事业可言。”[5]“宁可劳而无获”是一种治学境界,谁也不能保证付出劳动就一定会有回报,对待治学要宽容,要容许失败。当然,“劳而无获”未必就毫无意义,至少可以告诉自己,这样的研究思路走不通,需另寻他途,同时也可告知别人少走这样的弯路。“不劳而获”对治学而言,是必须摈弃的学术痼疾。时下,学界屡见不鲜的抄袭剽窃、弄虚作假(捏造材料或数据)、“移花接木”、“改头换面”、无功署名等等,都是“不劳而获”的表现。语言学家黄侃先生说: “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6]顾颉刚、黄侃两位先贤所说的都是学术道德的底线。硕士阶段的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治学品格,而这当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学术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坚守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本是洋务派的主张,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将之系统化、理论化。这里我们用之来说解在研究方法上要力求中西结合。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尽管有些学科如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等,西学色彩本来就很浓烈,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大致符合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研究方法是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关于治学方法的重要性,马君武曾说:“而吾中国守三四千年前祖先发明之庭燎野火,不能光大,何也?不知以‘比较’、‘经验’、‘观察’、‘聚积’、‘类别’、‘演绎’、 ‘归纳’之法讲学故也。”[7]由此足见治学方法之重要。研究方法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由于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目前对于研究方法的分类尚无一致认识。也正因为如此,国内相关教材对研究方法的介绍颇为殊异。总体来看,有四个基本倾向:一是过于传统,有些教材只介绍了传统的经史之学的研究方法,如考证、比较、归纳等等。二是过于笼统,有些教材笼统介绍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下没能作进一步细分。三是过于宽泛,如将读书方法、选题方法、材料收集处理方法等都纳入了研究方法范畴。四是缺乏逻辑。有些教材,试图用一种分类方法,将所有的研究方法归于其下,但总体上来看,逻辑性不强,甚至还较为混乱。
研究方法的讲授应坚持“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新学与旧学的统一)、“中学与西学的统一”的原则。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种类、多层次、有侧重”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可以将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定性研究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的“质”的分析。在定性研究法之下,可以细分为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几种具体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对研究对象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科学解释事物的发展规律。比如,我们在语言学研究中使用的“词频分析”,在文献学研究中使用的“引文分析”,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中基于数理知识的“模型分析”等等,都属于定量研究的范畴。其次,我们可以将研究方法分为: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实证研究法包含的内容颇广。比如说,人类学研究中采取的田野考察的方法、方言研究中采用的民间采访、方音录制等方法,历史学采用的考古发掘等等,都是一些实证研究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把实证研究法分成两类来进行说解,一类是数理实证,一类是案例实证。再次,可以把研究方法分为个案研究法和整体研究。个案研究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诸如:个人调查、团体调查、问题调查等等。所谓整体研究,就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宏观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区别于以个案研究为主要特征的分解研究,有意淡化个案研究的细节,强调对各种关系的揭示。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如果说个案研究有如西医研究法的话,那么,整体研究就像是中医研究法。
关于研究方法,有三点是必须讲解清楚的。一是研究方法从来都不是孤立使用的,一个研究命题往往需要多种研究方法介入,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比如,笔者在介绍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并用时,选取了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对近代南通城市规划研究的案例,就很有典型性。[8,9]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吴良镛院士提出“中国近代第一城”论断是建立在长期的文献研究和多次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的,较好体现了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统一。此外,吴先生还将近代南通与同时期的欧洲,以及与武汉三镇等进行了深入比较,所以得出的结论可信度高、说服力强。二是对研究方法的讲授,不能空洞说教,典型个案的分析非常重要。在介绍每种研究方法时,都应选择足够的典型案例来进行分析。三是要注重中西结合,特别是西学研究方法的介绍。这倒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首先,有些人文学科本身就是“舶来品”,起源于西方,发展于西方,只是西学东渐以后,甚至是近几十年来才从西方传入的,就研究方法而言,这些学科西学特征很明显。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强化西学研究方法。其次是有些人文学科,如文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历史悠久,研究方法也高度程式化,这些学科的发展需要有新的研究方法,特别需要西学方法的介入。比如,在文学人物研究中引入精神分析等方法,在文学群体、文学现象研究中引入生态学、文化学等学科方法,都给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气息。再次,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日渐明显,甚至出现了文理渗透的趋势,新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往往是在学科与学科的“结合部”产生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介绍一些新方法,且要不避繁复重点讲授,比如说对“新三论”、 “控制实验”等方法的介绍。由此可见,对研究方法的教学不能过于功利化,不能因为觉得与本学科关系不大,就避而不谈,或轻描淡写,否则不利于学生拓展视野,更无益于学术创新。
三、从“学术之道”到“著文之术”
学术研究的本质是创造新知,是否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是衡量研究有无价值的惟一尺度。在科学研究中只承认第一,不承认第二。对硕士生要求解决重大问题,或填补学术空白,自然不现实。但研究生起码要做到不抄袭别人,人云亦云,尽可能有所创新,有所发现,且不论这种创新的程度如何,发现的意义大小如何。研究生要养成这样的治学品格:别人说过的,自己尽量不说,如果一定要说,要比人家说得好,说得更到位;别人向前看一步,尽量要比人家看得更远,向前看两步。评价硕士论文的质量如何,主要也是看这一点。这是其一。其二,硕士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敢说敢为,这是长处。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逐步培养学生的学术批判精神。学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术批评和学术争鸣,真理是不辩不明、越辩越明的。而目前国内学界普遍缺少的正是这样一个学术氛围。反观近年来学术界,少许的学术争鸣、学术评判,有时却背离了正常轨道,争鸣之声成了谩骂之声,学术批评成了攻讦的利器,对学术创新可以说毫无补益。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争鸣案例比如说影响甚著的“兰亭论辩”,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学术批评意识,教会他们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要敢于通过正常的学术批评挑战权威和成见。研究生应该有这样的胆识和勇气。
“著文之术”也是硕士生需要掌握的治学本领。现在,不光文章要写得好,还得要写得规范,符合现行标准。所以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技巧的训练很重要。限于篇幅,这里只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论文“摘要”。近十多年来,国内绝大多数学术期刊要求的“论文摘要”与以往的“提要”写法不同。现在的摘要,要求从文中摘出核心字句,连缀成精粹短文,可以说,“摘要”是论文的高度压缩版。能否写出规范、准确的摘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治学能力和写作水平。在教学中,宜选择2-3篇万字左右的长文,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并写出符合规范的摘要,教师逐一进行讲评。二是文献综述,即在论文开头要有一段文字,介绍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概况,并说明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价值所在。目前国内历史学等专业期刊有这个要求,并逐步被其他学科专业期刊接受和仿效。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学术写作习惯,硕士生要有这样的学术训练。三是参考文献。这是一个看似简单、次要,而实际上颇为繁琐、易错的工作。这项工作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清华大学为适应《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的技术规范要求,制订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这一规范争论最多的就是“参考文献”著录方式。因这一新规与以往论文的注释格式大相径庭,且更为繁琐,更加严格,一出台就受到大多数学术期刊的反对和抵制。199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技术标准规范》,2005年国家出台《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这两个规范在参考文献上,与清华大学《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一脉相承,只是作了微调完善。经过十多年的磨合和运用,已为现在国内绝大多数学术期刊普遍采用,只是少数的学术大刊,如《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没有接纳。由于这套规范在论文写作和修改中极为繁琐,国内学人普遍采用的word处理系统也没有这项功能,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费时费力,但既是国家标准,就得执行。所以,对研究生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讲授就显得很重要。有许多教材没有这一项内容,教学中应增补和详解这一内容,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使用。
学术之“道”(既包括学术道德,也包括治学本质)、治学之“法”和著文之“术”是“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的三个价值维度。从这三个维度出发,通过系统教学,如果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术品质,能够初步掌握和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能够写出既有学术创新性又符合现行规范的学术论文,那么,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即已实现。
注释:
①一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见《宋元学案》,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68页。
[1]曹树基,蓝勇,张新民.拍案惊奇:一个文抄公的“抄书有理”[N].社会科学报,2002-12-05(6).
[2]雷 宇.中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 引用率排在100名开外[N/OL].中国青年报,2011-12-04(3)[2012-06-04].http://zqb.cyol.com/html/2011 -12/04/nw.D110000zgqnb_20111204_5-03.htm.
[3]王充.论衡:超奇篇[M]//诸子集成:7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5.
[4]张 载.近思录拾遗 [M]//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376.
[5]史念海.史念海自传[M]//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一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48.
[6]殷孟伦.谈黄侃先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M]//量守庐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44.
[7]马君武.新学术与群治之关系 [M]//马君武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97.
[8]吴良镛.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J].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3):46-52.
[9]吴良镛.关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探索与随想[J].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