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类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荆州市文星中学武艳兵
荆州市文星中学 武艳兵
浅谈类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荆州市文星中学 武艳兵
物理教学;借用类比;降低难度;激发兴趣
类比法和等效法、控制变法量一样,也是一种常用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所谓类比,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它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在物理教学中就是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物理概念、规律同学生已经熟悉的物理概念、规律或其他生活现象进行类比,创设最近发展区,达到温故“知新”,轻松愉快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还可把有些生活中难题与物理规律类比,达到速解、巧解的目的。下面谈谈它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借用类比,理解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例子:现行的物理教科书在介绍电压这一概念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把灯泡类比为水轮机、开关类比为阀门、电路类比为水路、电流类比为水流、电压类比为水压、电源类比为抽水机,这样,学生从看到“水流动是因为有水压,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这一现象很快就会类比出“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这一知识难点,这种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无疑为学生理解概念提供了捷径。
在日常教学中,只要我们用心地去挖掘,还有许多地方涉及到了类比法,下面仅以学习“比热容”为例来谈谈如何运用类比法。
1.通过与密度类比理解其定义
学生通过实验明白了“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推广到其它物质,得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这个一般性的结论,怎样比较物质的这种性质呢?回顾我们以前学过的“密度”,它反映的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的性质,为了比较物质的这种性质,我们采取的是比较相同体积即单位体积(1米3)的物质的质量,于是把密度定义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类似地,要比较物质吸热本领的特性,也应该要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即必须让物质质量相同,温度升高也相同,为了比较方便,质量应取单位质量(1kg),温度升高应该取1℃,告诉学生,物质的这种性质用比热容来描述,类似密度的定义就容易得出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通过类比密度、速度的单位理解其单位
先由密度的单位(kg/m3)速度的单位(m/s)的来历类比出比热容的单位(J/kg·℃),再引导学生依据复合单位的读写规则训练学生学习新单位,最后引导学生类比密度表看比热容表,主要弄清:①任选出一种物质让学生查出它的比热容,通过类比密度表中数据的物理意义说明新数据的物理意义;②观察表中数据的特点,通过由各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得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类比出比热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并提问:一滴水和一碗水的密度是否相同?它们的比热容呢?通过实例类比进一步巩固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这一知识点。
3.通过类比速度公式理解其应用
通过看比热容表,了解水的比热容较大,再利用这个特点介绍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的应用时,学生难以理解“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热(或放热)很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大”这两点,但若通过类比法,则难点迎刃而解。其做法是:把比热容类比为速度v,热量类比为路程s,温度变化类比为时间t,由公式v=s/t可知,(1)在时间t一定时,速度v越大,所通过的路程s越长。由此可类比出“一定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则水吸收(或放出)的热较多”。(2)在路程s一定时,速度v越大,则所用的时间t越少。通过它可类比出“一定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则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同时,还可把这些应用扩广,如质量初温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放在一起,热传递进行的方向怎样?依照上面的类比,学生容易解答。
二、借用类比,理解规律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易理解的物理规律,若借用跟学生熟悉的现象进行类比,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将电阻与公路的阻碍进行类比:沙子、土路和铺了沥青的公路阻力不同类比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不同;公路越长行走起来越费力,类比其它因素相同时,导体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公路宽行走起来阻力越小,类比导体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材料、长度相同时),通过类比,决定电阻大小的三个因素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借用类比解决实际问题
题1.如图1所示,电工要从房A点拉导线到河岸安装一盏路灯O后再到房B点,路灯O选在岸上何处用导线最短?
题2.如图2所示,小明从家A点到达学校B点,必须经过一片平地和一片沙地(平地行走速度大于沙地行走速度),他应选择怎样的路最快捷?请你大致画出他的行进路线。
以上两个问题属数学知识应用的范畴,似乎与物理无关,但若通过类比法,转换成物理问题,则可速解。
因为两个问题都涉及到路线最短,我们了解到光在传播过程中所走的路径最短,对于问题1由于房A、B分布在同一边,可类比为光的反射,即把河岸类比平面镜,房A类比为点光源,房B类比为一个固定点,相当于要使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点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找出A点的像A’,再连接A’B,则直线A’B与平面镜的交点O即为所求,其解法如图3。
对于题2,由于A、B分布在两种不同的场地,可类比光的折射,即把人在平地中行走类比为光在空气中传播,把人在沙地中行走类比为光在水中传播,把两地的交界处类比为界面,相当于要画出从空气中A点发出的光射入水中的大致传播路线,依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于是就可以画出他大致行进路线如图4所示。
由此看来,我们要把握机会,不失时机地把类比法贯穿于教学当中,通过它减缓知识的梯度,降低知识的难度,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将是十分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