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心伦理视域下的高校教师发展

2012-08-15陈喜林陈君冯刚纯

关键词:责任感高校教师关心

陈喜林,陈君,冯刚纯

关心伦理视域下的高校教师发展

陈喜林,陈君,冯刚纯

内尔·诺丁斯是关心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她主张学校要以关心学生为首要任务。要想让学生学会关心,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关心学生的人,他才能帮助学生学会关心。从了解、尊重、信任和责任感四个方面介绍了高校教师学会关心的四个要素。

关心伦理;高校教师发展:了解;尊重;信任;责任感

埃·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有这样一段话:“学会任何一门艺术的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理论的掌握,二是实践的掌握……但是除学习理论和不断实践外,还有成为任何一位艺术大师所必需的第三个因素——艺术的追求,这才是头等大事。”[1]作为道德教育也是如此。现在的道德教育如有些老师所说“苦口婆心”、“良苦用心”、“呕心沥血”,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传统的约束性教育过度强调理性哲学,忽视道德情感,未能激发学生自主对道德的追求。美国教育哲学研究会主席内尔·诺丁斯教授的“关心理论”,从女性伦理——情感的角度出发论述教育的目的,即“教育学生学会关心”,这一思想贯穿于学校、教学、评价各个环节,可以说对我国高校教师发展能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一、提出关怀伦理的时代背景

诺丁斯教授专为《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中文版(2010年版)撰写了《致中国读者》,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虽然距离此书2003年第一次出版将近十年时间,但书中所提主张的重要性在今天却有增无减。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集中于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推行标准化考试上面。这样的改革遭到众多有远见的教育理论家的反对,考试机制仍然掌控左右着我们的学校生活。

可见,美国教育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不管是学校改革趋向,还是人们生活的现实状况,在今天的中国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借鉴其理论学说,也就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

二、关怀伦理的哲学基础及对教育目的的探讨

诺丁斯的关心伦理学是在心理学家吉利根的启发下建构的。1982年,吉利根发表了《一种不同的声音》一书,介绍了一种审视道德问题的新方法。吉利根描述了一种建立在对需要、关系和反应的充分认知基础上的道德。女性在进行道德推理时确实以一种不同于男性的声音说话。她们的话语来自具体情景,也指向具体情景。

诺丁斯在她的启发下形成了自己的关心伦理学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诺丁斯所强调的是:关心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人们所认为的一种美德,一种个人品质。“关系性关怀”与传统的美德意义上的“伦理性关怀”不同,诺丁斯认为:“我们关注的是‘关怀性关系’,而非只是‘仁慈的美德’。 在关怀性关系中,关心者要非常专注,非常注意倾听,被关怀者要对关心者作出积极的反应。而伦理性关怀往往忽视很多道德问题产生的复杂并且看不到美德的社会建构过程。”

诺丁斯将其关心理论提升到教育哲学的高度,她意识到关心理想的实现应该从认清教育本质、端正教育目的入手。诺丁斯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孩子。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的健康成长。

三、高校教师发展中人文关心的缺位

去年教育部发布消息,今后所有教师都要接受每五年一次的定期注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师德、业务考核以及教学工作量考核,而师德将作为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但在实践中人们更重视业务考核以及教学工作量考核,而对师德,总是说起来重视,落实起来漠视。

在学校层面,诺丁斯对偏重理性的教师发展进行了批判,认为高等学校的课堂需要教师将自我的热情、信念、价值观等都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与学生一起探究对话,建构对教育生活的体验与态度,品味知识的酣畅和精神的欢愉,在彰显理性的同时,充分调动非理性因素,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

落实到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师生关系上,目前高校教育中日益明显的现象之一就是教育者人文关怀的缺位,学生感觉教师对他们的关心较少。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缺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育规模上,高等教育这么多年来可以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几方面原因影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一是由于新校区的选址问题,教师基本不在校区居住,大部分教师下课后急于赶校车,没有太多的时间课后与学生及时沟通。二是因为教学学时的不断压缩,教师在课内急于完成工作量,也使得自己认为很好的启发式、讨论式等主体教学方式实际上难以真正贯彻实行,和学生的交流只是限于少数。

第二,有些教师对于自己的定位就是知识的传授者,教书那是份内之事,育人则是学生工作者的事情。即使在课堂上真有不良事情的发生,也会直接或间接交给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去解决。

第三,很多教师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

第四,由于现代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不愿意或者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建议。由于教师教育方式的问题或学生个性的问题,有时会导致一部分极端事件的发生,这就更会导致教师不愿关心学生或想关心也害怕去关心学生。

第五,关心中本质的缺失。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彻底不关心学生,只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等这些立竿见影、能直接感知效果的方面,而在学生的生命价值、成长方面没有给予太多关注,或者即使给予关注,也仅仅停留在讲授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职业生涯的规划这些问题的表面,没有真正理解教育中关心的价值本质。

四、关心伦理视域下的高校教师发展

要想让学生学会关心,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关心学生的人,他才能帮助学生学会关心。诺丁斯认为,目前学生们在被喂着,这种喂养哲学的核心是“饥饿的孩子不能学习”。而真正需要的是富有爱心的人们来哺育饥饿的孩子。

高校教师如何更好地扮演好关心者的角色,需要具备四大要素:了解、尊重、信任、责任感。

(一)了解:关心的先导

诺丁斯曾说,让我们问自己:你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了吗?如果说不上来,那么还是去问问学生。如果没有,那一定是在某些环节出了问题,需要好好地寻找根源。也许,是因为你对他的期望过大要求过高,即使对某一学科具有强烈兴趣的学生,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步伐学习。不能指望每一个人达到同样的水平。也许,是因为你对他们缺乏理解,学生们需要理解,成功的人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有的成功会比其他成功更加引人倾慕和追求。约翰·杜威(1963)早就指出,教学一定要开始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教师要千方百计在孩子们的生活和所学的内容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目前的学校教育远不是启迪智慧的地方,即使对那些有兴趣和能力在学术方面有所造诣的孩子而言也不是。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里表示单向度的工业社会具有“极权化”倾向。当人们使用着相同的网络,阅读着相同的条目,因为相同的信息垃圾而消化不良,信息社会同样造就了“单向度的思想”与“标准化的人”。学校的考试制度就是这种工业化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生被按要求在同样的年龄、同样的时间段塑造成同一模式,在重视智力开发的大背景下缺乏对学生个体性的了解及包容。

(二)尊重:关心的前提

关心的首要环节是接受对方,而不是将自己投射到对方身上,以己度人的可能结果便是操纵和控制。这里的接受实质上就是尊重。关心如果不是建立在尊重之下,它就会退化成一种支配和占有。尊重,指能客观地观察一个人并能意识到这个人的独特个性。意味着让对方自由成长和顺利发展以及关心对方的成长和发展。诺丁斯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关心者,你必须敞开心扉接纳另一个人。这样,关心者在关心的过程中才成了“duality“,即二位一体的人。针对此,诺丁斯还提出了需要因地因人采用不同的策略:或严厉或温柔;对严肃者要敬慕和尊重,对温柔随和的人可以通过拥抱。

(三)信任:关心的纽带

诺丁斯说:“教育中的关心不同于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关心关系,它建立在一种牢固的信任关系基础之上。这种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需要时间,它要求连续性。”[2]为此,诺丁斯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时间、人、课程的连续性。在当今中国,随着经济体制、就业方式、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带来了人与人之间在价值观上的多样化以及在地理和心理上的距离感,信任危机问题相对突出。在学校层面,学生碰到的各种小矛盾乃至大的悲剧,都对师生关系连续性的要求更加强烈。在今天的学校里,教师和学生们并不充分了解对方,彼此之间难以建立关心和信任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所有强调的连续性里,师生关系的连续性是最终容易建立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在这一方面,很多高校确实也进行了很好的改进,比如在学生工作管理中的年级辅导员制度,就非常有益于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信任。

(四)责任感:关心的归宿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今天的责任感常常指的是职责,即外界强加于人的某种东西,然而,责任感在它的本质意义上,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为,它是我对另一个人直接或间接的需要做出的反应。“负责”意味着能够或乐于做出反应。诺丁斯对关心的理解是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关心就是对某事或某人有担心和牵挂感,意味着对某事或某人负责,保护其利益,促进其发展。诺丁斯曾经引用西蒙·威尔的一段话:“这种看待别人的方式是需要注意力的。你掏空自己的灵魂以便接纳你所关注的那个人。你对他不加选择,接受他的全部。只有具备了关注这种能力你才能做到这一点。”关心者,他们的头脑中常常挂念着某人或某事,也常常想要分担并力图设身处地地解决某人的问题。作为老师,如果关心学生,就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

了解是关心的先导,不了解一个人是谈不上尊重的。没有了解,尊重、信任、责任感是盲目的;尊重是关心的前提,没有尊重,了解、信任和责任感就退化成了一种支配和占有;信任是关心的纽带,没有信任,了解和尊重最终就只能是徒劳,无功而返;责任感是关心的归宿,所有的了解、尊重、信任,其目的都是为了指向行动,为了对方自愿地积极地作出反应。

[1]埃·弗罗姆.爱的艺术[M].康革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

[2]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75.

G645

A

1673-1999(2012)09-0169-02

陈喜林(1973-),湖北潜江人,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81)文法与经济学院副教授。

2012-02-10

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关怀伦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200910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关怀伦理视域下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020210)。

猜你喜欢

责任感高校教师关心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开心与关心
媒体品牌推广中的社会责任感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